查看原文
其他

从《长安十二时辰》中异教徒意图纵火长安城,看古代城市如何防火

林隐 山川网 2023-08-03


山川网:《长安十二时辰》,一部目前正在网络热播的历史悬疑剧。自开播至今,该剧的口碑一直不错,目前的豆瓣评分还保持在8.6分的高位。


关于该剧好评的理由,除了原著中跌宕起伏的情结设定外,很关键的一点要素就是,剧集在服装、摄影、灯光、音乐各方面的精雕细琢,最大程度上做到了现代人能够理解和想象的盛世长安景象。


对于所有华夏儿女而言,“长安”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地名,她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一个梦。这个梦既美轮美奂,又壮阔恢弘,她意味着中华文明曾经屹立于世界之巅的无上荣光。


而《长安十二时辰》中最大的戏剧冲突,正是意图在上元节纵火长安城的异教徒与守卫长安城平安英雄之间的较量。那么今天我们不妨借《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和大家一起聊聊中国古城和古建的一些前尘往事。



火灾是所有城市的噩梦



据考古学家推测,人类最早开始自己使用火的时间应该在大约100万年以前。火的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10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用火的痕迹。人类最初使用的都是自然火。


人工取火发明以后,原始人掌握了一种强大的自然力,促进了人类的体制和社会的发展,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但千万年来,火在帮助人类更好进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断给人类文明带来危险与灾难。


而城市作为人类演进到特定社会阶段后,汇集人口数量与日俱增的庞大社会机器。火灾对于城市的破坏力,显然要比乡村巨大得多。


在《长安十二时辰》故事的设定中,长安城面临的最大危机,来自于“阙勒霍多”(突厥语,在剧中被翻译为末世火劫)。而这一劫难的关键,就在于一种名为“石脂”的易燃易爆品。


在故事中,意图破坏长安的反面人物,通过特殊的工艺方法,可以从石脂中抽取出一种黑色液体,而该液体高度易燃易爆,一旦引燃扑救极其困难。站在当下人的角度,我们基本一眼就能看出,这正是石油的前身。


即使在现代,我们已经建立起相对比较完善的城市消防体制的前提下,火灾带给我们的破坏性依旧十分惊人。剧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接报火灾23.7万起,亡1407人,伤798人,已统计直接财产损失36.75亿元。


那么对于古代城市而言,火,到底是怎样可怕的一件事情呢?



以故宫为例,谈中国古城古建防火的短板



谈到古城古建火灾,那么在历史上屡遭火灾的北京故宫,显然就不能不提。


故宫历经明清两代24朝。在这400年间,有记载的火灾就有80多起,损失巨大。在世人熟知的,民国11年的建福宫大火事件中,宫内所藏的经文,珍宝,玉器,书画,大小金佛无数,再加上殿旁几棵数百年的参天松柏悉数化为灰烬。


溥仪后来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提到,大火过后,内务府找人来处理后事,中标的商家在废墟中竟然捡出17000多两金块和金片,由此可知,损失数额必是天价。


据史料记载,相比古代的普通民居,故宫失火的比率确实有明显的突出,再加上故宫是政治中枢,每次火灾都有详尽的记载,平均每七年就有一次失火,让人印象深刻。


首先故宫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代表之作,其木质梁架结构,是无法避免的防火弱点。在古代,相比开采石材,木材的取用和加工无疑都更为便捷。同时,在建屋之前,木材都要经过干燥处理,这必然会加剧潜在的火灾隐患。


同时,相比于现代建筑结构,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像故宫这样宫殿式的建筑结构,普遍使用梁柱式搭建。这种结构一方面墙壁较少,对于发生火灾后隔绝火势迅速蔓延不利;另一方面火灾一旦烧毁屋顶的承重大梁,整个宫殿都将迅速坍塌,无法进行补救。


其次是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科学了解的不足,造成了高层建筑物避雷措施的缺失。而故宫三大殿作为北京城内最重要的“高层建筑”,自然成为雷电的首要目标。据数据统计,雷电是引发故宫火灾的最主要因素。早在建成后的第二年,作为故宫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就遭遇雷电致火,火焰蔓延到背后的中和殿,保和殿,将其化为一片焦土。明成祖朱棣不得不在原地另起炉灶,花了3年的时间才全部复原。


而除了上述的先天不足和天灾难测外,人祸也是造成故宫多次火灾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整座紫禁城人数众多,点蜡,炊火,取暖,花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火灾。另外,以太监为代表的故宫底层人员,由于俸禄的微薄,偷盗宫中珠宝财物就屡禁不止。而为了逃避偷盗行为被发现后的死罪,所以一些太监干脆就铤而走险纵火毁灭证据。


另一方面,相比庞大的故宫宫殿群,宫内的消防设施可谓是极度落后。日常只储备少量的救火水缸,且如果火灾发生于天干物燥的冬季,水源结冰的前提下取水更添难度。一旦发生火灾,全靠人工通过水桶之类的简单工具进行扑救,自然是常常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在去年9月份发生的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后,我们曾安排推送《文明之殇丨这些年,多少中国古城古建毁于大火?》。该文中整理了从新中国建立至今,发生于古城古建的火灾记录,可谓是触目惊心。



望火楼,古代城市的119消防



望火楼既不是佛塔,也不同于长城上燃起狼烟的烽火台。它是宋代城市防火设施中重要的一环,是我国早期的消防站。


北宋建立之初,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系统的防火措施。根据宋朝皇帝钦定的《营造法式》中的记载:望火楼是一座建造在立柱上的方形二层楼,要建在全城的高处。根据《营造法式》规定楼要高30尺以上,也就是要有9.30米以上,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


士兵站在建于高处的望火楼上,对全城的火警一览无余。他们日夜值宿,若发生火灾,白天用旗帜发出扑救信号,朝天门内挥指三次旗,朝天门外挥指两次旗,城外挥指一次旗。夜间用灯光发出扑救信号。所以,这望火楼就相当于是宋代的“119”。


当然,望火楼的功能不仅限于发现火警。根据《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望火楼顶设士兵瞭望火情,而楼下则有房屋数间,屯兵数百人,并配备了各式灭火设备。一旦楼顶的士兵发现火情,能第一时间赶往火灾现场进行扑救。


南宋的杭州城,在继承北宋这一套完善的城市火警与消防制度的基础上,又将全杭城内外分成了二十余个区域,称为“隅”。各隅分别配备消防官兵一百至数百员,叫“潜火兵”;每隅又建望火楼一座。这样可以更精准、更快速地应对火警。



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许多古城的望火楼事实上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进程中。


目前现存比较有名的,一个是扬州望火楼,一个是青岛望火楼。


扬州望火楼:据史料记载,清代望火楼位于当时扬州最繁华的地段教场北首,是一座高五层的建筑,似宝塔般,矗立在商铺林立、巷道蜿蜒的老城区,是老扬州的最高建筑。提起望火楼,老扬州人无人不晓。望火楼就是一个指挥哨所,当时在望火楼上设专人放哨。敲钟报警还有讲究,据说先是连续急促的敲钟鸣锣声,然后按照“一东二南三西四北”敲出节奏。


抗战初期,“望火楼”的紧急钟声又成为扬州防日寇敌机轰炸的警报。上世纪60年代望火楼逐渐废弃不用,后来台塌楼破。时过境迁,望火楼已经不再是扬州城市消防的中心。望火楼旧址将被改建成商业广场的规划改造方案一直受到市民的热切关注。


青岛望火楼:望火楼位于观象山西麓的观象一路45号,建于1905年,由德国建筑师库尔特 罗克格设计。望火楼为胶澳巡捕局消防观望台, 24小时安排人员守侯观望,一旦发现火情,由楼内的值班员拉响楼顶悬挂的铜制警铃,先鸣乱钟30下,然后通过鸣钟的下数来通知消防队火场的位置,即市南区鸣一下,市北区鸣二下,依次类推。1930年前后,青岛开通拨号自动电话后,望火楼的功能逐渐被电话报警取代。到上世纪40年代初,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望火楼便被封闭。


青岛望火楼为八角形,高16米,建筑面积170平方米。沿内旋梯的走向镶嵌着几个粗石台的小窗,顶部的8根花岗石立柱,撑起最上面两折铜皮屋顶的瞭塔,这里曾是德占时期青岛市区的制高点,为青岛的地标性建筑。


解放后,望火楼用于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龙华路房管所仓库。2009年5月19日,望火楼在无知的“维修”中被拆毁,现为重建。



历朝历代,古城如何防火



由于时间和篇幅原因,上文中我们也仅仅是选取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古代防火方法的方式分享给大家。当然了,历朝历代对于防火这件事,都有其不同的方式。从黄帝时期到明清两代,我们的祖先一直都在通过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与火灾进行斗争——


黄帝时,已经有掌管火事的部门。据《史记》记载,黄帝在安排国计民生时,明确提出要有节制地用火,还设置了专门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叫“火政”。


商朝,有几座粮仓被烧,火势不小,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记载,这也是文字出现后最早有关火灾的纪录。商朝看到火的厉害,制定了火规,对遗弃在道路上的灰烬复燃后酿成火灾的,要处以断手的刑罚。


周朝规定,仲春二月,宫廷中掌管用火的官员要在城中用木槌敲大铃,提醒大家防火。这也是更夫喊火烛的由来——每到冬天,时近黄昏,街上就会传来一阵阵“寒冬腊月,火烛小心,水缸满满,灶仓清清”的呼喊声。周朝禁火期大多吃冷食,不让做饭。春耕了,老百姓不能饿肚子干活,所以禁火期前就得备好足够的干粮。


春秋战国时,管仲说管理好“火”是关系到国家贫富的大事之一,并提出了修订火宪的意见。那时举行仪式的人,需用左手举火把,以减少明火乱动的危险。右手捧碗随时接灰烬,以防残火落地乱溅。举火人要坐屋角,因为屋角不是活动的中心,还不准跟别人打招呼,不准讲话,不准唱歌,做到专心守职。可以说,对火的管理达到了一定高度。


汉代,水火盗贼不分家,统一由武官执金吾负责。“金吾”是两端带鎏金的铜棒,对付难管理的社会问题是很有威慑力的。《汉书》中说,西汉长安“每街一亭”,有16个街亭;东汉洛阳24街,有24个街亭。街亭和现在的派出所差不多,街亭里有大鼓,有房间,有广场,可以驻扎军警,大的可容纳几千人。东汉史学家荀悦对于火情的看法是“防为上,救次之,诫为下”,“防患于未然”是从这儿来的。


唐代负责火情的组织叫“武侯铺”,分布在城市、坊间,布置的消防兵从一二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在全城形成一个火情传达系统。灭火工具大多是用猪、牛、羊等动物的皮编织的袋子。据说,唐以前都是用这些简单的工具灭火。


到了宋朝,火好像不那么恣意妄为了,世界上的第一支城市消防队诞生了,组织形式很像现在的消防队。负责地方火禁等事宜的防火官叫厢使。当时开封等地火禁很严格,半夜就要灭掉一切烛火。假如有的人家后半夜烧纸,必须事先告知。灭火的兵叫防隅军,都经过严格训练,专门夜间巡逻督促居民按时熄灭油灯、蜡烛等。地势高的地方有瞭望火楼,白天黑夜不离人。一旦有火情,扑救的各支队配合密切,有的救护、安置受伤居民;有的抢救财产;有的运水灭火,纹丝不乱。北宋仁宗时,已经有了水袋、水囊、麻搭等比较先进的灭火工具。苏东坡在杭州任通判和太守时,升级了灭火队员的配置工具,有棚索、斧、锯、火笼、火背心等灭火装备。


明朝,一些城市组建了火兵,主要是防御敌军火攻引起的火灾和防范其他火患。火兵驻扎在城中心或建筑密集、人员流动多的地方,配有水桶、藤斗、麻搭、唧筒、竹梯、斧、锯等救火器具。皇帝的东西是不能有闪失的,盛放銮驾仪仗等器物的仓库除沿护城河设置外,还建造了绝对可靠的防火隔墙。防火隔墙其实是每隔7间房屋空出的一间房,无门无窗,里面都是夯实的土,厚度达5米。另外,居民的白壁青瓦马头墙有防火和防风双重作用;寺庙、祠堂等建筑屋脊上怪兽嘴里吐出的曲折铁舌头,防雷火的,也就是避雷针。


清朝,对于火的管理更科学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朝,每个防火班人数不下两百人。防火班又叫机桶处,机桶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引水灭火工具。这种国产的救火器又称“水龙”,一般放在防火班人员的宿舍里,行动时便于携带。在不少清宫影视剧中,有些火势是很大的,让人一看就发毛。同治年间,民间自发成立了消防组织“水龙局”。清代诗人吴东发看了“水龙”表演后,写下“数人并力动枢机,呼吸纵送在复右”的诗句,从中看出这个灭火工具不同寻常。



本文综合参考以下素材,深表谢意!

《历史|古代是如何防火的?》·中辰安宝

《故宫为什么总是失火?》·壹读

《望火楼——宋朝的“119” 》·杭州住保房管

另有部分素材综合取自网络多方素材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内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汽车消费南移 丨 盐泰锡宜城际 丨 淮海经济区 丨 南京,要更大 丨 江西/南昌的崛起 丨 500万新市民 丨 大省不能穷 丨 大湾区产业溢出 丨 50城土地出让金 丨 50城租金收入比 丨 中国烟草地图 丨 一季度31省市GDP 丨 开车堵,如厕难 丨 各省市政设施 丨 地区科研经费 丨 中国公共交通资源 丨 各省公园数量 丨 各省图书馆数量 丨 31省大学人口排名 丨 五一旅游数据 丨 一季度50城租金收益 丨 头部省份GDP增长趋势 丨 各省水资源排行


人文: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丨 动漫中的重庆 丨 水浒故里菏泽 丨 日本穷忙族 丨 苍穹之下 丨 封狼居胥 丨 晋冀鲁豫 丨 择城法则 丨 八次北人南迁 丨 东北企业家 丨 又没有山西 丨 这几班公交车 丨 城市书店数量 丨 文创第三城 丨 中国景区门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