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宏观·张瑜团队】存款利率定价机制调整:改革意义大于调息意义——每周经济观察第24期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文/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张瑜(微信 deany-zhang) 杨轶婷(cathyyangyt)
事 项
2021年6月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内容之一是审议通过了优化存款利率自律管理方案。
一、存款定价机制可能怎么变?
据新闻媒体,本次方案拟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浮的定价方式,由现行的“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及不同类型存款,分别设置不同的最高加点上限,具体规则详见正文。假如存款利率定价方式转变为“基准利率+基点”,哪部分存款受影响较大?以挂牌利率定价的定期存款,四大行和股份行均不受影响,部分中小银行长期定存挂牌利率可能需要小幅调降。差异化定价的各类创新型定存产品和大额存单,则无论是大行小行,都有一批长期限品种需要下调利率。具体例子见正文。二、存款定价机制为什么要变?
首先,定价方式转为“基准利率+基点”,是利率市场化大势所趋,也有利于精细化调整。此次定价方式调整,基准利率为锚保证了存款基准利率的压舱石作用,加点形式定上限则有利于存款利率跟随贷款利率小步跟进(对比之下基准利率×倍数法下长端利率调整幅度过大),是利率市场化的温和一步。
其次,有利于进一步破除存款利率刚性。由于银行端揽存压力较大,银行存款成本刚性问题始终较为突出。回顾2020年以来,央行持续通过监管手段针对银行高息揽储和负债刚性的压力。但各类存款产品层出不穷,结构性存款之外有大额存单,大额存单之外有创新型定期储蓄产品。此次存款利率定价机制的转换,沿承了同一政策目标,但在治理手段上更接近问题源头。
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压力已经阻碍了贷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行,负债成本压力的缓和有利于银行进一步让利实体。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压降至2.07%,中小行压力尤大。原因之一是2021年部分按揭贷款开始重定价利率有小幅下调,之二是信贷结构的持续调整增加了银行资产端的压力。
三、存款定价机制变化对市场有何影响?
首先,改革是主要目的,调息是小部分存款为满足新机制带来的附加影响,存款定价机制变化并不等于降息。市场部分投资者倾向把存款利率定价机制变化衍生为“降息”,我们认为可能不妥。
其次,政策主要目标是限制高息揽储行为,短期内部分银行可能要面对存款流失,进而推高同业负债压力。类似的例子如去年年中监管直接要求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打击类存款产品,导致下半年银行面临严重的存款荒,银行同业负债压力显现,同业存单利率与银行间资金利率抬升。不过,由于本次治理是从“价”着手,对比去年直接从“量”上打击,预计影响会温和很多。
最后,落地到资产。对债市利率而言,决定利率中长期趋势的还是基本面,5月经济数据的小幅走弱及通胀数据的攀高,初步验证了我们对于经济将走向“类滞胀”的观点,利率在这一时期多呈震荡走势。短期内,我们仍然认为利率已经过了最佳的波段机会,当前3.12%左右的水平向下空间有限,且在5月资金面偶然的被动式宽松后,DR007基本已经回到政策合意水平,未来大概率围绕2.2%波动。本次定价机制变化虽然可能带来银行同业负债压力,但是考虑到需要进行价格调整的存款规模有限,预计影响较小。对权益而言,部分企业和居民的资金可能转向表外资管产品,甚至直接转向股票市场,带来小部分增量资金。但我们仍然提示超额流动性压缩、通胀上行的背景下,权益市场下半年依然面对压估值的可能性。
风险提示:新闻报道存在偏差,政策实施细节变化。
(一)存款定价机制可能怎么变?
2021年6月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内容之一是审议通过了优化存款利率自律管理方案,要求要优化存款利率监管,加强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引导金融机构自主合理定价。
首先,定价方式转为“基准利率+基点”,是利率市场化大势所趋,也有利于精细化调整。对比贷款利率定价方式在2019年转换为“LPR+基点”后,存款端利率市场化进程始终晚了一步,主要还是政策考虑避免令商业银行陷入负债端价格战。此次定价方式调整,基准利率为锚保证了存款基准利率的压舱石作用,加点形式定上限则有利于存款利率跟随贷款利率小步跟进(对比之下基准利率×倍数法下长端利率调整幅度过大),是利率市场化的温和一步。
其次,有利于进一步破除存款利率刚性。由于银行端揽存压力较大,银行存款成本刚性问题始终较为突出。尤其是今年一季度,银行存款利率再次抬升,金融机构大额存单发行规模同比亦再次增长。回顾2020年以来,央行持续通过监管手段应对银行高息揽储和负债刚性的压力。但各类存款产品层出不穷,结构性存款之外有大额存单,大额存单之外有创新型定期储蓄产品。此次存款利率定价机制的转换,沿承了同一政策目标,但在治理手段上更接近问题源头,在定价机制上直接作出了指导。
首先,改革是主要目的,调息是小部分存款为满足新机制带来的附加影响,存款定价机制变化并不等于降息。市场部分投资者倾向把存款利率定价机制变化衍生为“降息”,我们认为可能不妥。从实际影响范围看,面临利率调整压力的主要是大额存单和各类创新型定存产品中的长期限品种,规模有限。由于大额存单和创新型存款产品的规模数据缺失,这里我们粗略估算。以大额存单为例,自2015年开启发行以来,截至2021年一季度累计发行规模约50万亿,实际发行期限估计1年占比20%,3年占比50%,那么目前存量规模应当不超过30万亿,对比金融机构存量规模为223万亿,占比在13%以内。
其次,政策主要目标是限制高息揽储行为,以此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继续降低,引导金融机构继续让利实体,短期内部分银行可能要面对存款流失,进而推高同业负债压力。类似的例子如去年年中监管直接要求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打击类存款产品,要求银行让利1.5万亿,导致下半年银行面临严重的存款荒,银行同业负债压力显现,同业存单利率与银行间资金利率快速抬升。不过,由于本次治理是从“价”着手,从源头入手缓缓图之,且需要调整规模有限,对比去年直接从“量”上打击,预计影响较小,会温和很多。
1、6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在北京召开部分地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当前各地区要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抓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排查本地区在建‘两高’项目,科学稳妥推进拟建‘两高’项目,深入推进存量‘两高’项目节能改造。要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三线一单’、产能置换、能效标准、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等要求的“两高”项目,要坚决拿下来。要直面问题、严格把关,严肃查处违规上马‘两高’项目问题。各地区要强力推进能耗双控,确保完成今年全国能耗强度降低3%左右目标。”
2、6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6月份新闻发布会介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应热点问题:“预计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在‘十四五’结束之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对于粗钢的需求还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我们将重点从5个方面推动钢铁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是严格执行禁止新增产能的规定……”
3、6月16日,四川出台省属企业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2021年底前要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
根据中港协数据,6月1日-10日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2.3%,前值+4%,其中外贸吞吐量同比-1.6%,前值3.9%,外贸同比回落与深圳港受疫情影响吞吐量同比减少有关。大宗商品方面,6月上旬重点港口原油吞吐量同比-0.8%,前值-10.7%,金属矿石吞吐量同比+11.2%,前值+1.3%。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6月20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存款利率定价机制调整:改革意义大于调息意义——每周经济观察第24期》。
【首席大势研判】
远眺比近观重要
铜的宏观信号在哪?——兼论对PPI、股债影响
经济能更好吗?股票还能更贵吗!美元、美债、大宗三反弹组合或正在靠近新兴市场的生死劫——再论全球加息周期2021:归途——年度宏观策略展望周期股从涨到赢,号角正当时——从宏观利润分配角度看周期边界【“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
“卡脖子”商品可能有哪些?——从5000多个贸易品讲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七问七答——“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二100个商品占三成——“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三【2021“与通胀共舞”系列】三视角看2021CPI趋势通胀的太阳即将升起通胀“加速上升期”的三条追踪线索【“碳中和”系列】
迈开碳中和的脚步:各省最新政策梳理
碳中和对制造业投资影响初探
一“碳”究竟——碳中和入门核心词典
中国的“碳”都在哪里【出口研判系列】
出口份额的提升是“永久”的吗?——出口研判系列一
出口韧性:两股力量在“掰腕子”——出口研判系列二
三个问题理解出口和出口交货值的差异——出口研判系列三
三季报简评:出口好转,谁在收益?——出口研判系列四疫情后出口的两张“皮”与三阶段——出口研判系列五吃草买要吃“尖”——中国出口再超预期下的思辨&出口研判系列六全观189类重点商品份额变化情况——基于2000个贸易品的分析&出口研判系列七谁能打赢“出口份额”的“保卫战”?——出口研判系列八
【大类资产配置框架系列】
从三因素框架看美债利率--大类资产配置系列一
长缨缚苍龙--中资美元债年度报告和大类资产配置系列二
2019年外资行一致预期是什么?--大类资产配置框架系列之三
3万亿外资青睐何处--大类资产配置系列之四
【周报小专题系列】
20210127--城市分化、纠偏不够、出口仍强——春节的三个核心词
【央行双周志系列】
IMF与WTO如何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与贸易增长?——全球央行双周志第26期
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演化与溢出效应——全球央行双周志第24期
疫情影响下的全球经济如何评估?如何演化?——全球央行双周志第23期
全球低利率时,各国是否应该增加债务?——全球央行双周志第22期
【海外双周报系列】
法律声明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