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 旁观善与恶 淡漠待生死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敦刻尔克》
克里斯托弗·诺兰
“由神创造的奇迹,叫神迹;由英雄创造的奇迹,叫技艺;由普通人创造的奇迹,才真正可以称之为奇迹。”
“敦刻尔克”作为地名和历史事件已毋庸赘述,“发电机行动”(英国远征军撤退的计划)作为奇迹已名扬东西。
在艺术作品中,“敦刻尔克大撤退”被一次次精彩再现,战争中的勇敢无畏、自律精神和脉脉温情一次次书写传奇。
壹
一堂体验课
“我不希望把《敦刻尔克》拍成另外一部战争片,这是一个关于撤离的故事,所以我把它当作是一部关于逃生和幸存的悬疑惊悚电影来创作,而非战争片。”
《敦刻尔克》不是一堂历史课或者政治课,诺兰一再表示,自己这次拍的不是战争片,而是悬疑片。
顾名思义,悬疑片的任务就是制造悬念,在“浸入式”体验中制造紧张度和焦虑感。
诺兰把自己的这部影片称为“个人史诗”,这才是他真正的野心。
Watch a movie or be part of one.
IMAX 的著名广告语。
在IMAX上演绎逼仄幽闭,实现临场体验与情绪认同。
让观众感受到:
我和士兵一起蜷缩在海滩上,
我在奔赴支援的民用船上,
我在战斗机的驾驶舱里。
这部“高体验型”战争悬疑片通过用IMAX胶片全画幅,让观众“沉浸”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绝境中去。
惶恐到麻木,绝望中奢求希望的窒息感,如鲠在喉。
自从中国电影中有了超级英雄,华人脸成为了通行证,中国军队成为了救世主。网络上的主战群众以爱国主义的名义叫嚣着血债血偿,打全世界个屁滚尿流。
前文《<战狼2> | 意志的胜利 艺术的禁忌》(点击阅读)中曾经提到,爱国主义是伟大的,但茫然的爱国主义是危险的。当中华民族历经百年磨难,又一次迎来“盛世”时,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系统的现代思想启蒙和精神洗礼的民族,其内心的冲动,切不可演变成另一场骚动。
军事发烧,陶醉于自我的崇高感,是思想漠然的孵化场。今日中国,民间对军事的近乎狂热般的热情,是中国崛起并随之带来的民族自豪感的反映。经历了过去数百年的积弱贫穷之后,中华民族的集体心灵深处,那挥之不去的悲情,既见之于中华民族百年前的焦虑和骚动,也见之于其今天的自豪与某种程度的膨胀。
《敦刻尔克》以极强的临场感将观众堆上战场,丢入绝境。
告诉你,
“这就是你要的战争,这就是你呼喊的正义”。
主战者未必勇,主和者未必怯。
贰
形形色色的普通人
“真正的战争中充满了混乱和未知。”
“从容登船,秩序井然”。
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标签印象,然而那些不为人知的真实并非无惧无畏。
他们中有临阵脱逃的人—
当德国人的坦克隆隆开来时,成千上万的比利时官兵一枪未发,跳出阵地向后飞奔。官不顾兵,兵不顾官,没有组织,溃不成军。
他们中有精神脆弱的人一
英国皇家坦克团的一名坦克司机,每天晚上都会被噩梦吓醒浑身发抖。几天后便死在了敦刻尔克。
他们中有自私自利的人一
一群英国兵和几个法国兵在一座民宅里找到了酒和食物,大家正喝得高兴,忽然传来一阵刺鼻的气味,大家手忙脚乱地戴上防毒面具。一个英国兵毫不客气地从一个法国兵头上抢过防毒面具给自己戴上,还振振有词地说:“我宁愿让这个法国人死,也不愿让自己死!”
他们中有贪生怕死的人一
大撤退接近尾声,没有人愿意留下来陪护伤员。于是,发生了英国陆军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抽签活动:医务人员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上,一起放在帽子里,听从天意,抽签决定谁去谁留。
一位法国史学家感叹道:“在敦刻尔克之战中,再没有比这一插曲令人伤心不已的了!”
在影片中,对生和死的表达非常克制。不煽情,不血腥。旁观善与恶,淡漠待生死。
我们看不到运筹帷幄的将帅,看不到英勇无畏与秩序井然。
我们看到了绝境下的狼狈与张皇,狼藉与涣散。
还原了真实战争中的混乱与未知,慌不择路与不择手段。
人们竞相挣命,同袍剑拔弩张。
“敦刻尔克”是舞台,“大撤退”是背景,我们看到的是战争幸存者的救赎与泯灭。
叁
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对于一个渺小危脆的生命来说,加诸于卑微生存和侥幸逃命之上的高度意义,未免苍白。
1940年5月14日,英国当局授命BBC向全国发布通告,号召境内凡拥有长度为30英尺到100英尺船只的民众在14天内上报船只具体细节以做备用,船只类型不限。
由于海军人手不足,大部分船只被征用后就直接由船主本人操舟到达敦刻尔克。
最终,共有700余艘大小船只共襄义举,来往穿梭在沙滩和大舰船之间救人于水火,并留下了“敦刻尔克小船”的美誉。
其中的一位老人是一个舰载艇的船长,这位英雄是1912年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之一,并且曾在一战期间担当驱逐舰指挥官。
“敦刻尔克的奇迹”固然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华章,可它更是一场惨绝人寰的侥幸。
没有英国平民这次近乎毁家纾难的义举,也许就没有二战的胜利。
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无意义的。
“任何人的死亡都会使我受损,别问我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祈祷文集》第十七篇
【英】约翰·堂恩
往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