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南京的旧称。诗人登临冶山,昔日的遗迹已淹没于荒草之中,然而,这样的山野之色却堪比一幅别有风味的图画。诗人在后两句拉开视野,继续书写南京美景。最赏心悦目的当属斜阳堤柳外,逶迤的紫金山与潋滟的莫愁湖交相辉映。莫愁湖形成于六朝,“莫愁烟雨”名列“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紫金山,又称钟山,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美誉。全诗最经典处,在于将这两个相距甚远的地标性景致“同框”,传神地描绘出南京瑰丽的湖光山色。
《江南文脉》诗词篇50 薛绍徽《冶山晚眺》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冶山晚眺》
【清】薛绍徽
秣陵旧迹半烟芜,
野色犹堪入画图。
最好斜阳堤柳外,
紫金山映莫愁湖。
薛绍徽(1866年-1911年)
著名女文人、女翻译家。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外交官陈寿彭妻。
戊戌变法期间,薛绍徽与丈夫等创立了中国最早的女学会、女学报和差别于西方教会所办的女学堂。且夫妇合译了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八十日环游记》,成为凡尔纳科幻小说最早的中译者,夫妇又合作翻译了《外国列女传》,最早且最有系统地向我国介绍了西方妇女的著作。薛绍徽亦擅长诗、词、骈文的创作,并善绘画,精音律,为闽中才女的精彩代表。
瑰丽的湖光山色
——《冶山晚眺》
南京莫愁湖畔,有一处不高的山冈,名为冶山,相传春秋末年曾是吴王夫差冶铸兵器的地方。明代初期,太祖朱元璋在此修建了朝天宫,这里成为朝廷练习礼仪的场所。冶山曾是南京人登高望远的好去处,“冶城西峙”被誉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清末的一天傍晚,女诗人薛绍徽登临冶山,极目远眺,挥笔写就了这首《冶山晚眺》。
薛绍徽,福州人,清末才女,她跟随丈夫陈寿彭参加过戊戌变法,是中国第一位女翻译家。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她开风气之先,堪称女界翘楚。
薛绍徽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章,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她的诗文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这首《冶山晚眺》就是薛绍徽随夫宦游期间的佳作。她以女性特有的视角,不写耳熟能详的古迹胜景,而是撷取自然风物写入诗篇,为南京丰厚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增添了一笔新意。
如今,冶山之上的朝天宫已建成南京市博物馆,成为海内外游客了解南京人文历史的好去处,而登紫金山、游莫愁湖,依旧是南京人最喜欢的休闲出游方式。人们徜徉在青山绿水间,感受着古都勃勃生机,续写着“紫金山映莫愁湖”的时代新篇。
《江南文脉》诗词篇 18 姚广孝《淮安览古》| 壮丽东南第一州
《江南文脉》诗词篇 22 谢朓《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江南文脉》诗词篇37 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江南文脉》诗词篇38 王献之《桃叶渡歌》| 到哪里找那么好的人
图文来源于南影视界,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