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8-4

乾一文化 一明 乾一学院 2023-08-24


8-11) 臥(wo-4):


《说文》:臥,吾货切。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凡臥之属皆从臥。


古文字写作‘’,从‘人(ren-2)’,从意为‘人低头向下看’的‘臣(chen-2)’。以此会意表示:人呈坐立姿态,头部低下伏在案几上休息。现代汉字写作‘卧’,右边的‘人’变成了‘卜’。如《孟子·公孙丑下》: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焦循《孟子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


人呈坐立姿态 头部低下伏在案几上休息   臥-卧   图片来自网络


引申指:身体躺下,卧而不眠。如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卧听风吹雨。延伸指:休眠、睡觉。如《论衡·订鬼》:暮卧则梦闻。


由其所组汉字多与其本义及引申义相关。如:


臨(lin-2,):下为意为‘数量多’的‘三’件‘物品’。以此表示:人睁大眼睛,察看下面的众多物品。后延伸指:自上而下地俯视。现代汉字写作‘临’。


自上而下地俯视   臨-临   图片来自网络


監(jian-1,-简:监):添加了盛有水的器皿。组字以此表示:人低头察看下面器皿中水里自己的倒影。古时没有镜子,人们以此种方式察看及整理自己的妆容。延伸指:自上而下地督查、监视。如《尚书·酒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商周青铜器 多字体铭文   監   图片来自《甲金篆隶大字典》


添加‘金-青铜’为‘鑑(jian-4,)-简:鉴’,意指:铜镜。如《广雅·释器》:鑑谓之镜。这是因为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提高,人们以青铜为材质制作镜子,替代了‘盛水看倒影的器皿’。


 ‘卧’由多结构组字,后不再单独作为部首。现代汉字在‘臣’字旁或‘卜’字旁中都可以查阅。


8-12) 身(shen-1):


《说文》:身,失人切。躬也。象人之身。从人、‘’声。凡身之属皆从身。


古文字写作‘’,早期字形像人腹部隆起的样子,在腹中添加一点,喻示妇女怀有身孕。如《诗·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毛传:身,重也。郑玄:重谓怀孕也。其本义为:怀孕在身。早期‘身’、‘孕(yun-4,)’字源、字义相同。


女性怀孕 腹部隆起   身-孕   图片来自网络


引申指:人的躯体。如《说文》:身,躬也。象人之形。如《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特指:人脖颈以下的躯干部分。如《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又指:自己、自身:如《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延伸指:植物或动物的主体部分。如《尔雅·释木》: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如词组:人面狮身像。


‘身’的引申义通行之后,其本义不再显现。由‘身’所组汉字,大多与其引申义相关。如:躬(gong-1,)、躯(qu-1,)、躲(duo-3)等,且多为形声字。


注:‘射(she-4,)’字左边不从‘身’,其为‘引弓搭箭’的讹变。


8-13) (yi-1):


《说文》:於机切。归也。从反身。凡之属皆从。徐锴曰:古人所谓‘反身修道’,故曰:归也。


古文字写作‘’,字形同‘身(shen-1)’,但左右相反。


以左右反写的‘身’字特指:因身体不适造成的腹部肿胀   㐆     图片来自网络


‘身’的早期字源、字义同‘孕’,指的是:女性怀有身孕。这时的字形并不具体分左右,这是人类繁衍的一种正常状态。但有一种反常情况,也会造成人体腹部的隆大、肿起:如吃食物不适造成的腹胀;如腹部有囊肿等病变。这时却无法用文字准确表达。因此,人们将意为‘怀有身孕而腹部隆起’的‘身’左右反写,来表示:因身体不适造成的腹部肿胀。


添加意为‘手中持有器具’的‘殳(shu-1)’为‘殷(yin-1,)’。以此会意表示:手持‘针砭’刺人肿胀的腹部,放血治疗疾病的意思。并由‘腹部不适、病变’而进行‘针刺、放出脓血’引申有:暗红色的含义。腹部肿胀,别人并不了解内情,还以为是生活富足能吃饱饭。因此有:殷实、富足的延伸义。


商周青铜器 多字体铭文   殷   图片来自《甲金篆隶大字典》


‘殷’还是周人灭商后,给商王朝起的带有警示性的称谓。意思是:商王朝的君王刚愎自用、残酷嗜杀,像一个腹部脓肿的病人。周人灭商,就像手持‘针砭’的医生,给他们做了一次治疗手术。


‘㐆’为‘身’左右反写成字,后不再单独作为部首。其字义体现在‘殷’字中。


8-14) 衣(yi-1):


《说文》:衣,於稀切。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属皆从衣。


古文字写作‘’,为古人所穿上衣前襟左右相掩时的正面形象,上部为衣领。古华夏穿衣尚右衽,即:衣襟左压右、向右旋掖。荒外蛮夷反之。


古人所穿上衣前襟左右相掩 上部为衣领   衣  象形   图片来自网络


古时衣、裳有别:上衣为‘衣’,下衣为‘裳’。如《说文》:衣,上曰衣,下曰裳。如《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裳(chang-2;shang-轻声,)’早期为‘常(chang-2,)’的异体字,读音相同。指的是:古时人们穿着的、遮蔽下体的衣裙,那时没有裤子。在已知羞耻的古人看来,夏天炎热,上衣是可以脱下纳凉的,而‘下衣’却不能脱掉。因此,‘常’字有:经常、持久的引申义。如《荀子·荣辱》: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延伸指:纲常、伦理。‘常’的引申义通行之后,便以‘裳’表示‘下衣’。


‘衣’后来成为服装的通称,包含上衣下裳。如《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衣服穿在人体的外面,因此延伸指:覆盖在物体表面的外层。如词组:剑衣、糖衣、地衣、蝉衣等。


由‘衣’所组汉字多与其本义相关。如:袭、裘、裔;在组字左边写作‘衤’,如:被、袂、衿;中间添加其他构字要件时,上下两部分可分离,如:裹、衷、衮等。


衰(suo-1;shuai-1,):从‘衣’,从像编织的草或棕毛茸茸的样子。以此表示:古时人们以草或棕编织的雨衣。如《说文》:衰,艸(同:草)雨衣。秦谓之萆。从衣,象形。


以草或棕编织的雨衣   衰-蓑   图片来自网络


在穿着挡雨过程中,上面的草棕会逐渐掉落。因此,‘衰’字有:衰减、削弱的引申义。如《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引申义通行之后,人们便添加意为‘制作材质’的部首‘艸-艹’为‘蓑’表示其本义。‘衰’为‘蓑’的初字。


初(chu-1,):从‘衣’、从‘刀’。以此会意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作衣服的开始。如《说文》;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商周青铜器 多字体铭文   初   图片来自《甲金篆隶大字典》


引申指:泛义的起始、开端。如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又表示:次序上的第一。如词组:初心、初鼓。


注:拼音后面的1,2,3,4分别表示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读音为轻声的不标注。



点 击 调病扬升

道炁开脉轮简说

道炁开脉轮 福慧安身心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点 击  以下 历史好文   

8.23线上线下开脉轮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8-3

愿你能与“开悟”相遇!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8-2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8-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4

成功之前,你必须要穿过一片“黑暗森林”!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3

神奇强大的心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2

风水的本质是什么?知道了改命不难!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1

《道德经》被误传两千多年?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0

真正阻碍你修行的,不是“欲望”!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9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8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7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6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5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4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3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2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6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5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4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3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2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6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5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4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3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2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0


   

详情可咨询:一明老师13598164837(微信号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