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师的故事(总第313期)
编前语
今天是孔子诞辰,杜课撷取了几个小故事,请杜老师稍作点评。也欢迎大家补充更多的孔子故事。
孔老师的故事
1
有偿行善
春秋时期,有不少鲁国人被贩卖到其他国家做奴隶。为此,鲁国规定,鲁国人如果在其他国家看到自己国家的人沦落为奴,可以先垫钱将其赎回,回国后再去国库报销费用。
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个商人,在外面看到有鲁人为奴,遂赎回,却不去国库报销,因为他觉得这是在做善事,因此不求回报。
世人称赞子贡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却批评子贡。因为孔子认为,子贡的做法反会导致更多的奴隶不能从国外被救赎。因为当时鲁国有钱的人少,贫穷的人多。子贡不去报销,将来其他人看见鲁人为奴,就会犹豫:我赎买后,若去报账,别人会觉得这个人品格不够高尚;若不报账,自己的负担过重,从而陷入一种道德的两难境地。两相权衡之下,不如装聋作哑,因此,长远看,不报账的行为阻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救赎,子贡这样做是有害的。相反,子路救人接受了别人的谢礼,受到了孔子的夸奖。
——《吕氏春秋·察微篇》
杜老师评价说:什么是小义,什么是大义,孔老师很清楚。他明智过人,是因为不只考虑自为,而是时刻想要为天下。
2
因材施教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论语·先进篇》
杜老师评价说:在教育的境界里,没有唯一的方法,只有适切的方法;没有唯一的道路,只有唯一的目的。
3
识人不易
有一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可靠的时候。”
——《吕氏春秋·审分览》
杜老师评价说:孔老师能随时学习,随时领悟,随时自省,这是他一生伟大的主要原因。
4
子贡索马
孔子有一天出行,在路上,他的驾车的马挣脱缰绳,跑去偷吃了农夫的庄稼,农夫非常生气,捉住马并把它关起来。子贡去要马,放下架子低声下气地恳求农夫把马放了,没想到农夫根本不理他。
子贡回到树下将索马的经过讲给了孔子。孔子说:“你用过分谦恭文雅的言词向农人求情,好比用美妙的歌舞演示给盲人,这怎能有好的效果呢?这是你的错,不能归罪农人。”说着,让养马人去要马。
养马人对农人说:“你从未离家到东海边去耕作,我也不曾到过西方来,但两地的庄稼却长得一模一样,马儿怎么知道那是你的庄稼而不能偷吃呢?”农人听了觉得有道理,便把马儿还给马夫。
子贡羞愧得无地自容:他平时认为自己学习好得不得了,今天办这件事还不及一个养马人。先生教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是至理明言啊。子贡从此变得谦虚谨慎起来。
——《吕氏春秋》
杜老师评价说:孔老师如果不是自己懂得知行合一,怎会理解农人?怎么教会子贡?又怎能用好马夫?
5
天下无道
春秋时期,列国伐交。楚国想要聘请孔子,却导致陈国和蔡国出兵包围孔子,使孔子陷于极其艰难的境地,乃至于断绝了粮食。弟子们都很着急,孔子怕弟子慌乱,便弹琴以安稳人心。
为摸清弟子的想法和教育他们,孔子先后找子路、子贡和颜回谈话,问话的内容完全一致,但三人的回答却不同。
子路觉得,咱们遭遇这样的窘境,是因老师的仁和智未达到最高程度,遭到孔子的反驳;子贡则觉得,老师的道肯定是至高无上的,但社会现实如此,需要适当变通以迁就世俗之情,同样遭到孔子的批评;而颜回则说:“不容然后见君子。”他的意思是:天下无道,君子不被社会所容便是自然而然的。而在不被社会所容的情况下还能够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坚持道,这才是真正的大君子。
颜回的话不但肯定了孔子的伟大,而且极具哲理、见解独到。
——《孔子世家》
杜老师评价说:这是孔子最喜欢颜回的真正原因。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吴清友逝去,留下这九句话| 少数人的责任 | 读昂山素季 | 当得起“风骨”二字的,大约只有他这样的奇男子了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意|1989,那些闪亮的日子|我们去露天上课吧?|杜骏飞:“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做沉静的飞鸟”|中国有嘻哈之后|水下的心与寂静之声
关注:只因为他们听不懂“人性”的语言|“微博掐架定律”突然火了,作者杜老师怎么看?|杜骏飞:一个教师的自白|发现一位雅典的公民|续谈刘文展:抵达“雅典”需要什么?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美|钝感|坚毅|遗忘 |利他| 运动|善念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某某
责编|胡园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