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微博引发的骂战(下):超越性别之争(杜课352期)
编前语
在上一期“茶叙冯钢事件(上)”中,杜老师分享了他对“冯钢事件”的一些看法。本期,我们接着上期未完的话题,继续听杜老师和同学们从“冯钢事件”谈开去。
点击收听
茶叙“冯钢事件”(下)
(谈话实录)
小汤同学:
之前您说到一点,我觉得挺有感触,您说“术业有专攻,男性有男性的优势,女性有女性的优势”。但是其实有一些适合女性的工作,做得比较好、或是做到顶级的也是男性。
杜骏飞:比如说呢?
小汤同学:
比如说美容化妆、奢侈品牌这些领域,其实做得顶级的也都是男性。所以女性在这方面除了您之前提到的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之外,还有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杜骏飞:
我还是刚才那句话,我们要探讨成功之道。失败之道,是各有各的失败。有的人是因为小时候教育不足,有的人是因为性别自卑,也有的人是受到社会歧视,还有的是周围的条件不好,所以各有各的失败。
一个职业能做到顶级,一定有某种规律存在:她会补上所有那些被挖出来的坑。如果要能成长为一个顶级的女学者,时装设计大师,女画家,女科学家或女院士,她一定拥有超越性别的自信心,在被培养的过程中,她得到了公平公正的待遇和充分的条件。
小汤同学:
但是这些做到顶级的女学者,舍弃了很多普通女性看重的东西。比如有些舞蹈家不生孩子或者不结婚,她们舍弃了正常女性该做的那一部分,然后她们就成功了。我们该怎么去衡量这样的成功?
杜骏飞:
如果你要探讨成功,首先要对成功做个定义,如果你要探讨幸福,也要先对幸福做个定义。
举例来说,如果你对居里夫人说这番话,她或许会说:我认为,我能发现镭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为了这个我可以舍弃生命,这就是我的人生。所以,价值观决定一切。
小汤同学:价值定位不一样,所以就不一样。
杜骏飞:
对,如果一个女性抱着这样的心理,觉得“为了成功付出一切是不值得的”,她有可能就会丧失跟男性pk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基础,那就失去了重要的成就动机。向职业顶尖冲刺的人,基本上都兼备成就动机、强烈的好胜心和不顾一切的勇气。
如果一个女性说,对不起我要回家带孩子,我还要逛逛街,要做水疗,有空再到实验室去一下吧。那这个时候,和一个埋头在实验室苦干的男教授相比,她就要输掉很多。
所以我们注意到,在科学界,不管是男学者女学者,大有所成的,都是披头散发,埋头苦干,不知老之将至的那些人,他们都很单纯,是以事业为幸福的。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学者。有的老师,除夕还在写论文,而且还自得其乐,觉得很愉快。还有的学者,连续若干年在写一篇稿子,反复改来改去。还有人从来不用心化妆,尽管她打扮起来也可以上T台。
小汤同学:
如果男性不讲究,别人可能也不会说什么,可是如果女博士不讲究,她就会变成中性人。就像我们经常所说的,“女博士是第三性别”。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这带有一定的歧视和不公平。我觉得很少有人会做到这个水平,可能因为社会分工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当学术界在讨论顶尖级女学者为什么减少的时候,是不是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应出现。因为本来有可能,学术就更加适合于专注的男性。
杜骏飞:
我并不完全赞同这个提法。你刚刚这个话题,很可能接触到了问题的核心:人们对女性的认同,其实是有偏的。
这个有偏的认同,它会导致大部分女性像你这样,有一种求平衡的心理。也就是说,社会的共识迄今还认为,女性就应该爱美,多姿多彩,爱生活,会化妆,会撒娇,会照顾家庭,会带孩子。然后,如果能把事业做好,那就更好了。
这种社会习俗和文化的外部认同,会极大地塑造人。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女性都会在这个认同下妥协。
如果我是个女性,我大概也会考虑这一点:我要不要披头散发,素面朝天,不顾生活娱乐,也不讲八卦,天天耗在实验室里写论文呢。我要考虑考虑,也许那样会让我错过环境对我的期待。
你感受到这种压力,就会受到规训;受到规训,竞争力就会打折,此时和男同行相比,上进心自然会差一些。再加上,性别心理上,性别基因上,个性上,又有一些差别;加上周围还有一些歧视,那就更不容易做出顶尖贡献了。
所以当我们探讨科学大师中,为什么女性人数少的时候,重点不是探讨为什么少,而是探讨一下女科学家是怎么成功的。之后,我们会问,你愿不愿意像她们那样生活,你愿不愿意承受那种周围环境压力,面对文化习俗和偏见毫不动摇,如果你也能做到,同时社会对你也公平,那么你也可以成为居里夫人,你也可以成为吴健雄。
但如果你这一切都做不到,你只会在微博上去嚷嚷:不能歧视女性,我们可以和男性做得一样好,甚至更好。这只不过是姿态而已,你可以在掐架中赢了浙大的冯钢教授,你赢了他,却并没有解决问题,甚至连自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小胡同学:
杜老师,我想问您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现在的女性不去做全职妈妈,而是去做女强人或者专攻学术,大家对她的偏见可能也没有那么大。相反如果一个男性做全职爸爸,那周围的人对他的偏见会更大一些。这是不是因为社会对男性的期待比女性要高?或者说相对于女性,社会对男性的态度是比较苛刻的?
杜骏飞:
这个问题是刚才我讲的那个问题的翻版,是硬币的另一面。大部分的男性被设定为这样一种社会角色:他是强者、勇士,他应该不顾一切为了事业去打拼,且必须是成功者,还必须承担家庭的主要责任,还成为社会的顶梁柱,还要在挫折面前永远能够站得住,他必须不断追求进一步的成功。
所以你看,男性背负的压力比女性要更大一些。这也是更多的男性会被驱使着向上发展的原因。
所以人们很难接受一个男性在家里做奶爸,或成为一个妇女之友,事业上却一事无成。但是一个女性这么做,大家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这种情形,又何尝不是对男性的一种歧视呢?
所以我还是主张在本体意义上,培养人,以天赋为本;社会制度供给,以公平为本。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然后尊重天择。
小汤同学:
老师,现在那些娘炮(gay里gay气的人)和那些硬性、中性化的女性越来越多了,是不是对固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抗呢?
杜骏飞:
我觉得你这个看法很锐利。我以前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想过“反抗”这个词,我只是觉得不正常。
现在看起来,就我们今天的主题来说,那些女强人、女汉子,事实上是对几千年来所积累的性别文化歧视做出了一个姿态,来表明不赞同。这种姿态并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也没有上升到完整的人格系统层面,而是借由某种有局限性的表现,来显示出对偏见的反抗。
同样,所谓的“娘炮”、“生活男”、中性化的小男人纷纷出现,或许其实也是一种反抗。这种反抗是说,没人规定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硬汉,我也可以躺在地上生活。当然,我倒宁愿他们有能力做出一个系统性的反抗:从身到心,到价值观,到社会工程。他们要勇敢地投身到应然当中,追求平等,追求公正,追求个性化,要求社会尊重每个人的不同的诉求,而不是限于新奇怪特的姿态。
小汤同学:
还有一个问题,杜老师您赞同冯钢教授通过微博这种形式,来表达对女性的看法吗?这种做法您觉得合适吗?或者有什么更好的做法能够既表达了态度,同时又不会引起民愤呢?
杜骏飞:
我对冯老师不熟悉,但是我也算是学过社会学的人,所以我还特别留意了一下他的履历和网上对他的讨论。从资料上看,冯老师人不错,在生活当中还是挺受爱戴的,但主要缺点就是太耿直。
事实上,作为一个社会学教授,他本来可以说得更策略一些。可能因为他不研究传媒,误认为微博只是一个私人谈话,但是搞传播的人都知道微博其实是一个大广场,是大众传播,且你的所有的发言都会被放大。
如果我是他,我会表达类似的观点,但是我会换一种场合说;如果一定要在微博上说呢,我争取写长微博,而且尽量写得比较科学一点,尽量突出实然的那部分;如果一定要讨论应然,那要说得理论化一点。这样,可以过滤掉一些围观群众,避免情绪化的争论情绪,并吸引一些愿意讨论同样话题的学者。
其实,如果理性讨论女权,冯钢教授也是可以和她们争论一下的。没准大家会发现有共同之处,我看冯教授至少是关怀这一点的,只是表达不当。
我有几个寄语:
首先,指责冯钢教授的人尽量去读他完整的言论,另外看看他的用心在什么地方,对他提出的真命题予以科学的讨论和理性的回应,而不是用情绪来回应情绪。
其次,对于冯钢教授本人,我建议他以后在写微博的时候不要把它当成私人日志。如果一定要发出一个震耳欲聋的声音,希望他经受得住那些口水和围攻,同时也要经受得住学术的指责。要求蛮高的吧?如果再进一步回应,就写成论文,深切地表达他原本就有的关怀,提出社会学的思考,甚至给在读的女博士一些善意的建议,直至呼吁社会建设更加公平。我觉得这样一篇文章发到微博上,人人都会赞赏,这也是他的真实水平。微博上那几句话,不能代表他完整的人格特质、学术水平和他的用心与动机。
最后,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我想说,像这种耿直的学者,在生活当中其实蛮可爱的。如果你真正去接触他,你会发现,他是愿意和大多数人交朋友才会那么坦诚、随意、轻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也没有什么防范之心。
所以,我倒是建议更多的女生去考冯教授的博士。冯教授毕竟意识到女性成长是个问题,只要他肯招你,一定会努力的~~!
【通知】杜课小助手之前出现了一些异常,导致很多粉丝未能及时进群,现在异常已修复。请想进群的粉丝重新扫码添加小助手。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吴清友逝去,留下这九句话|当得起“风骨”二字的,大约只有他这样的奇男子了|鲁迅先生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我们去露天上课吧?|杜骏飞:“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做沉静的飞鸟”|这是你步入大学的第一门课
关注:“微博掐架定律”突然火了,作者杜老师怎么看?|杜骏飞:一个教师的自白|“蚂蚁财富”做错了什么?|什么油腻?什么中年男?|“家委会”是这个社会的缩影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喜欢同一首歌,我们会是灵魂伴侣吗?|微信里的楚门世界|一个互相称“亲”、互扔表情包的时代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美|钝感|坚毅|遗忘 |利他| 运动|乐群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黄玉琴
责编|胡园 王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