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承唐比宋的八大辽构,缘何屹立千年?

艺旅文化 小火 艺旅文化
2024-09-13


千年不倒的木构,如今已屈指可数。地面现存最早的木构——唐木构只剩三座半(不包括敦煌196窟唐代窟檐)。


唐灭亡以后五代十国战乱频仍,举倾国之力建成的木构杰作,余者也是寥寥。


大唐的木构风华,到底还能在何处寻找?


唐代木构之一——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摄影师/刘江岭


从唐之健美到宋之秀丽,建筑风格上是否转折得太过突兀?


唐代灭亡后,大量中原人包括建筑工匠迁往南方,开启了北宋法式的营建;那么,留在原地的北方匠人,又筑出了怎样的建筑杰作?


千万个疑问,都指向同一个回答:辽代木构


辽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奉国寺大雄殿 图源/禹涵


辽人不仅注重借鉴唐宋木构杰作经验,更融入了契丹民族的文化特色,上乘唐风、下启金元营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古建筑的绝佳窗口。


「辽代」+「木构」,当唐辽之恢弘碰上宋之端庄,是怎样的旷世奇作?


八大辽构,又为何均坐落在黄河以北?追根溯源,这与辽代版图的扩张息息相关。



五京余晖


八大辽构的建造,与辽代五京的设立、佛教文化的兴盛与民族融合的推进,可以说是同步发展。

辽代,是由契丹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建立的政权。草原游牧民族的天性,让契丹人不惯于中原的居有定所和繁文缛节,因此辽代的历代皇帝建立了五个京都,相当于他们的行营(辽人称其为“捺钵”),方便四时巡狩。


内蒙赤峰坝上跑马 图源/摄图网

《辽史》记载:“(会同元年)太宗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改南京为东京,圣宗城中京,兴宗升云州为西京,于是五京备焉。”

辽代的五京中,上京临潢府(今内蒙赤峰一带),是辽初皇都、契丹王族的发家地。916年,契丹建国,刚刚登上帝位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面临一个棘手的难题:对于皇城内日益增多的汉人,该如何管理?


上京的大量汉人,一是契丹多次南下攻城略地的战俘,包括一些僧众;二是汉人为避中原战火主动迁入契丹。稍微管理失当,就可能根基不稳、国本动摇,这是帝国建立之初的大忌。


辽上京遗址 图源/新华网

于是,辽太祖做了跟之前许多少数民族政权一样的选择:移风易俗

他先尊孔子祭祀孔庙,后在上京修建了天雄寺、义节寺和安国寺等佛寺,以及天长观等道教建筑。以儒释道三家并存的友好包容姿态,展现了对中原文明的接纳,安抚了人心。


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得到了后晋献上的燕云十六州,升幽州(今北京一带)为南京,后称析津府,原南京改称东京辽阳府。


燕云十六州,图源/故宫博物院院刊,采自李谷成《辽代南京留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辽太宗采取“因俗而治”的方式,分治汉人和契丹。燕云十六州本就佛事兴盛,有广泛的信众基础,辽太宗便继续大力弘扬佛法、兴修佛寺,如今这一地区仍存辽塔 16 座、佛寺 10 座(不单指木构)。


1007年,辽圣宗设立中京,也在如今的内蒙古赤峰,位置上比上京更偏南。这个京城,是与北宋缔结“澶渊之盟”后,为方便北宋使者往来,也为彰显辽朝的强大实力而设。

辽代疆域图,大定府即辽中京,位于今赤峰市宁城县。图源/福建博物院,采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1044年,辽代最晚出现的一个京都——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由辽兴宗设立,这里既可防御对辽虎视眈眈的西夏,又相邻宋富庶的河东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对于佛教,如果说辽太宗、辽太祖更多是出于治国的考量,到了辽景宗、辽兴宗时,已有了更多帝王个人的崇信


辽景宗不仅授予僧侣高官,更是在子女的小字上,希冀以佛菩萨之力加持,如其长子辽圣宗“小字文殊奴”,次子隆庆“小字普贤奴”,长女字“观音女”。


华严寺中的合掌露齿辽代菩萨像 图源/大同华严寺景区

辽兴宗是辽代帝王里首位受菩萨戒的君主,将辽代佛教的兴盛推上了巅峰。叶隆礼在《契丹国志》中指出辽兴宗“尤重浮屠法,僧有正拜三公、三师兼政事令者,凡二十人。贵戚望族化之,多舍男女为僧尼。”


可见辽兴宗给予僧侣极高的地位,到辽道宗、天祚帝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历代辽帝的崇佛下,一个塞上佛国悄然形成,随之外化的是不断增多的佛寺佛塔和佛教艺术。


图源/禹涵

现存的八大辽构中,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善化寺大雄宝殿均在山西大同,正是辽代的西京;应县木塔则在离大同不远的山西朔州。

阁院寺文殊殿和开善寺大殿,坐落在河北保定,邻近辽代的南京(今北京)。

奉国寺大殿坐落于辽宁锦州,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近于辽代的东京(今辽阳)。


可见辽代的八大木构,都与五京有密切联系,不是直接位于当时的辽五京,就是离五京不远。因此,八大辽构中足见辽代官式皇家建筑的典范,又因紧随唐后,辽代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恢弘的大唐建筑风华,与宋比肩而立。



承唐比宋


辽代木构,对于唐代木构以继承学习为主,但并非单纯师法泥古,而是融入了契丹少数民族的特色和工匠思考,时有创新。

因而,八大辽构与同时期的北宋建筑并立,各有千秋,为宋《营造法式》的书成贡献了许多优秀案例。

俯瞰气势恢宏的奉国寺大雄殿庑殿顶 图源/禹涵


屋顶,往往是我们看古建时的第一眼所在。唐朝屋顶坡度平缓,举折小而出檐大,恢弘开放的大唐气象扑面而来。

作为在草原上奔驰的契丹民族,辽代自然爱极包容的盛唐气象,同时也注重吸收同时期北宋建筑的特点,举折渐趋高峻,正脊加长,不过这个趋势比北宋缓慢一些——也就是八大辽构中,可窥见更多唐代木构的原型风貌


屋顶上的鸱吻,不仅兼具驱邪消灾和装饰的作用,更凝聚了历代建筑细节上的变迁。八大辽构中,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山门正脊两端有一对珍贵的鸱吻,梁思成誉其为“极可罕贵之物”。


山门正脊两端的鸱吻,造型生动古朴为,为辽代原物


鸱尾向内翻卷延伸较长,这正是辽鸱吻区别于其他时代的主要标志;背兽具体而微,龙头张嘴吞脊,立体雕刻精美,典型的龙首+鱼身组合,实为原汁原味的唐风遗存。

明清以后,鸱吻越来越繁复精美,细节改动很大,这种辽唐时期的古朴大气,几不可见。


斗栱用材上,八大辽构继承了唐“以势壮为美”的风格,斗栱巨大,有恢弘的帝国之气。《营造法式》把“材”作为计量单位,用以表示大木作构件尺寸,比如“一等材用于殿身九间至十一间,广九寸,厚六寸。”

开善寺斗拱 图源/金晚

八大辽构中的奉国寺大雄宝殿,用材便相当于《营造法式》的一等材,雄壮而健美,较南方秀丽的宋建更舒朗。


在转角铺作上,辽代工匠别出心裁。

一是使用抹角栱(即后世斜栱的雏形),独乐寺观音阁是目前最早使用抹角栱的建筑,在唐及五代建筑上未有相关记载和先例;

二是舍弃抹角栱,另增与补间铺作相似的附角斗,形成“品”字形的转角铺作,实例有善化寺大雄宝殿。


抹角栱与附角斗,均为辽代木构的大胆突破创新,都可扩大转角铺作与檐部的承接面,加强翼角的承重作用。虽然同期的北宋建筑不见此二类实例,但《营造法式》规定了在平坐转角添加附角栌斗,对后世楼阁建筑有一定影响。


奉国寺一角 图源/禹涵

八大辽构的殿内,大多给人一种空间开阔的庄严感。究其原因,是辽代工匠善用移柱法,同时加高内柱、插接梁栿,使人在殿内的视野更开阔,有足够的空间去瞻仰古佛。


艺术空间美感,是建立在结构稳固的基础上的。八大辽构何以千年不倒?最重要的就是辽代工匠在加强木构的稳定性上,花了很多巧思:


立柱使用侧脚生起,即两侧柱身均向中心倾斜聚焦,同时将外檐的柱身高度自中心至角部逐次加高,使柱网内聚,大大地加强了木构的稳定性。


注重构材比例,保证结构合理。梁思成先生在考察蓟县独乐寺山门时,通过对山门大梁和三架梁的断面数据分析,发现两者广厚比皆近2:1,符合现代力学理论,高于其他时代。



稀世珍宝


现存的八大辽构,每一座都是世所罕见的珍宝。它们或坐落在崇山峻岭间,或处于闹市,将古老的故事与智慧刻进木头里,只待后人,将那些失落的唐辽辉煌重新拾起、铭刻心间。

阁院寺文殊阁


阁院寺坐落在河北保定市涞源县城的广场大街西侧,这座隐于市井的低调寺庙,历史积淀却深厚得惊人

阁院寺初建于东汉,唐代重修辽应历十六年(966年),建造文殊殿。经考证,寺内的一口大钟也系辽代旧物,上有珍贵印度古文字即梵文55个。其余建筑皆后建。

图源/河北博物院

文殊殿与北宋建筑文献《营造法式》的图样基本符合:单檐歇山顶,面阔与进深各三间,梁架为“四椽栿对乳栿,采用减柱造”,斗拱五铺作偷心造。

如此开阔的空间,是为凸显殿中文殊的佛光普照,便于人们瞻仰。后代担心这样的结构不稳,特地在四椽栿下加了撑柱,实际上有些画蛇添足,主梁坚固如昔未有形变。梁上饰画精美,在浮光掠影中的不经意一瞥,最是惊艳。

阁院寺斗拱上精美的彩画  图源/金晚

文殊殿采用菱花格子门窗,窗棂花样十分珍稀,有现存年代最早、保存完好且依旧适用的菱花格子窗棂;还保存着辽以后元、明、清多个朝代的窗棂样式,堪称“中国古窗棂博览馆”。

独乐寺(山门、观音阁)


独乐寺现存的山门和观音阁,皆辽圣宗统和二年(984年)重建的原物,是寺内最古老的建筑物,颇得梁思成青睐。

1932年考察独乐寺时拍摄的照片

独乐寺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两侧立哼哈二天王像。庑殿顶在房屋建筑中可以说是“顶配”,可见独乐寺很受辽代皇室重视。

山门正脊上的一对鸱吻,是国内现存建筑原位上之最古者。鸱尾浅刻,背兽凌空突出,动态十足。经研究,在这对鸱吻上,辽代工匠似乎着意于太阳照不到的暗部阴影涂墨,以明暗对比更显立体和主体突出,可见建造之精。

独乐寺的观音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历经37大小次地震而不毁,堪称辽代建筑奇迹。

从山门中看观音阁

观音阁之所以能顽强屹立千年,是由它的结构和比例决定的:28根立柱,做里外两圈升起,用梁桁斗拱连接成一个整体,柱网内聚核心强大;面宽与进深的比率以及高与进深的比率,均在4:3左右,受力结构合理。


观音阁的中央,是一尊高16米的十一面观音像,摩“天”接地气豪雄,观音头部直抵3楼顶层,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观音塑像。这座观音,体现了辽代继承前代以高为尊的传统美学,兼具唐之雄健和宋之柔和,世所罕见。

独乐寺内观音像  图源/Mickey

因观音头顶上还有十个小头像,加上主体佛像,故名“十一面观音”。像顶覆以斗八藻井,更显宝相庄严。经考证,这座观音两侧胁侍的菩萨,亦是辽代原物。

李乾朗绘制的观音阁剖视图
《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

奉国寺大殿


奉国寺,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在其母萧太后(萧绰)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庙。落成后,这里成为皇族和皇亲国戚进香朝拜、祈福的专用寺庙,皇家风范处处遗存。


奉国寺的大雄殿,是辽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代表了11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

它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比《营造法式》书成还早了将近80年;它还有着宏大的规模,在中国历代古建筑中,仅次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明长陵的正殿和北京的太庙。


何以奉国?辽代帝王给出的答案是:以过去七佛,给予国力无限加持。

大雄殿内,高达9米的过去七佛与近3米的胁侍菩萨,一律是原汁原味的辽代塑像。如此并列供奉七佛,国内独一无二。

戎马一生的契丹人,落成的佛院、塑造的佛像,亦是如此雄健,恢弘的天家气象与高大佛像完美融合,震撼人心。

过去七佛 图源/禹涵

此外,大雄殿中内现存天壁画42幅,还有样式丰富的网目纹、凤纹、卷草纹等。壁画中,人物造型健康饱满,既是辽代对唐的模仿,也很大可能是他们的“自画像”。而同期的宋代壁画,人物多已较弱文秀。

黑色作为壁画的背景和服饰颜色出现,是契丹族特有的风格。一说是来源于祖先崇拜,相传契丹祖先由骑黑牛的仙女与骑白马的神人所生;另一说是黑色在契丹象征灾难,人们又畏又敬。

奉国寺壁画 图源/灵隐寺


开善寺大殿


开善寺,俗称“大佛寺”,自建立以后,未经过大的修葺,保留了许多辽代旧物风貌。

开善寺 图源/保定文化旅游

其中,现存的开善寺大雄宝殿是寺内主体建筑,亦是最古老的建筑。除大殿以外还有明清时期配修的天王殿、金刚殿两座三间硬山的小殿。

开善寺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布瓦庑殿顶,檐下斗栱每间只有补间斗拱一攒,显得格外疏朗。殿前有宽广月台,殿内为减柱造,减柱造是辽金建筑中常见的结构方法,尚未见于辽代以前的建筑。

开善寺 图源/保定文化旅游

在辽代工匠的精巧设计下,仅用明间后金柱及两梢间的中柱,就撑起了整个大殿,偌大空间之美感顿生。

大殿屋顶的举折约为1:3.9,非常平缓,唐代遗风显著。由于柱的生起形成了一条极为缓和具有建筑美感的弧线,在大殿侧面更容易看到。檐头、翼角舒展,屋顶上的吻兽是明清修理时所换。

开善寺大殿整体构造严谨、实用,整体外观朴素、稳重,对研究早期木构建筑有很高的价值。

开善寺 图源/保定文化旅游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辽兴宗重熙七年(1038年),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已落成,是全寺最古的辽代建筑(同为辽构的海会殿已毁),奠定了寺院朝向东方的基本格局。

从来寺庙坐北朝南居多,而寺庙朝东,源于契丹族对太阳的崇拜,《新五代史》中对此有记载:

“契丹好鬼而贵日。每月朔旦,东向而拜日。其大会聚视国事,皆以东向为尊,四楼门屋皆东向。” 

据考古研究发现,辽的上京皇城遗址内,一些建筑也是采取东向布局。


殿内有栩栩如生的31座辽代彩塑,按照辽代三铺三世的说法进行排布。菩萨兼具印度贵族和汉朝服饰的特点,体现了辽的兼收并蓄和文化融合;护法高大威猛,健美刚强,是辽代民族精神的最生动写照。



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1190)年增修完毕。塔高65.84米,相当于一幢20多层的现代大楼,是全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时称“佛宫寺释迦塔”。

图源/禹涵

整座木塔不用一钉,全为榫卯结构,3000吨木制构件互相咬合,一塔有54款不同类型的斗拱,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

图源/无用研究社

木塔看似有5层,实有9层,每两外层之间有一暗层。外层是软性连接的斗拱结构,内层是坚固刚硬的结构层,结合全塔的榫卯结构,刚柔并济,耗能减震性能优秀。

图源/无用研究社

这些合力保证木塔历经40余次地震、200余次枪击炮轰、无数次电闪雷击,仍能屹立不倒,巍然诉说着辽代木构的辉煌。

图源/无用研究社

善化寺大雄宝殿


善化寺坐落在大同古城南门西侧,故俗称“南寺”,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一座

柴泽俊先生《山西古建筑文化综述》中这样记载:

“辽、金寺院的中轴线建筑和周围基址所形成的总体布局依然完整,是全国早期佛寺中唯一遗留的实例!”

大雄宝殿 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大雄宝殿坐落于3米多高的月台上,能看到秦汉、盛唐时的崇高台榭阶陛遗风,气势恢宏。大殿面阔7间,进深5间,单檐五脊顶,以单体面积1200多平方米排名全国第三

殿内仅有8根内柱,又是一处辽代减柱法纯熟运用下的杰作。被梁思成先生赞为“伟大之斗拱,深远之檐出”的斜拱,如怒放之花,不仅具有雄浑壮丽之美,更担起了檐部承重的实际功用。

大雄宝殿内雕塑 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大雄宝殿现存辽金彩塑33尊,主佛台上供奉的是五方佛,每尊都超过8米,每尊金彩装身、背光繁复,庄严肃穆。两边是二十四诸天像,既有肌肉突起、英勇雄壮的将军武士,又有持笏静立的文臣,特征各异,可见辽金工匠的技艺精湛。



因与唐朝相去不远,辽代木构中恢弘的大唐气象呼之欲出,弥补了“唐木构只剩三座半”的旷古遗憾,上乘唐风,下启元、金营建,是我国建筑史上难得的瑰宝。

千年已逝,湮灭在历史长河的辽代建筑不计其数。仅20世纪以来,便有5处辽代木构毁于天灾人祸,永远消失。如今的辽代木构仅存八座,却足以耀世,更显无与伦比的珍贵。说不定见他们的哪一面,就是最后一面。

参考资料:
1.李谷成,《辽代南京留守研究》
2.郑好,《辽代建筑的学唐比宋》
3.鞠贺,《辽朝佛教信仰研究》
4.王贺,《从现存辽代佛教古迹看辽代佛教信仰》
5.刘晋华,《辽代五京布局特征研究》
6.刘翔宇,《大同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
7.张康,《奉国寺飞天壁画研究》
8.丁垚,《独乐寺山门鸱尾与背兽补记》
9.李向玲,《从阁院寺文殊殿看辽初寺庙建筑特色》
10.杜菁菁,《善化寺大雄宝殿彩塑服饰研究》
11.祁英涛,《河北省新城县开善寺大殿》


📖
#延伸阅读#

元旦特辑·冀中巡访四大辽构即将成团!
专业讲师讲解
带你零距离接触辽代木构
全方位了解辽构的建筑体系和特色!

详情咨询客服小艺:15068806613

-END-
招聘、投稿、合作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刻获取编辑|艺旅文化 小火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 旅 百 科

(点击文字,查看全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晋南&晋东南晋中晋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台湾 |澳门
文旅口袋书 
文旅地图 中国汉阙地图中国汉画像石地图中国关帝庙地图中国城隍庙地图中国申遗明清城墙地图中国藻井地图|中国帝陵地图中国道教石窟造像地图中国简牍地图 | 中国盘龙柱地图 |中国文庙地图中国钟鼓楼
古建 中国早期木构建筑3讲古建入门指南 山西古建观看手册丨浙江古建筑观看手册丨古建基础构件正定隆兴寺佛光寺南禅寺中国古塔TOP13汉阙营造法式李诫
石窟 中国石窟艺术10讲石窟入门宝典石窟入门宝典2.0中国石窟甘肃石窟杭州石窟|天龙山石窟克孜尔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彩塑 7节课读懂中国彩塑造像艺术丨莫高窟285窟敦煌彩塑麦积山彩塑山西彩塑 
壁画 敦煌壁画北朝壁画辽墓壁画十大必看壁画
考古 12位考古学家说中国考古专业报考指南考古学专业就业博物馆学专业就业|考古与盗墓|文物修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金石学
话题 历代佛首识别指南常见佛教故事画识别指南丨寺庙参观指南中国最美水月观音阿富汗古典文明云梦长文木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旅文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