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时候,重新认识广东了!

艺旅文化 艺旅文化 2024-07-03



你是如何理解广东?



它背山面海,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远离政治中心而濒临大海。它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是中国重要的商业门户,号称“千年商都”


它分明是大城市,却处处弥散着小城的烟火;即使有着高楼鳞次栉比的新区,却依旧保留着饱含岭南风貌的老区。

从蛮荒的岭南到拥抱世界的大商都,广州鲜明的标签下,是千年历史冲刷之间的挣扎与沉浮。


那些由本地孕育的、自中原而来的以及远渡重洋的,来自内地与海外的文化,在此交汇与碰撞。这种多元与生猛的包纳广阔的文化,滋养出独一无二的城市与族群。

但这些,依旧不是广州的全部。



岭南,从不是自古蛮荒

地处岭南的广州,从前常被人视为“蛮荒”之地。

“五岭者,天地以隔内外。”逶迤的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连同周围群山,构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流隔断。

图源:摄图网


然而文明早就在这里启程。


从新石器时代的增城金兰寺遗址、从化横岭遗址,到西周春秋阶段的“夔纹陶古国”,丰富的文化堆积和遗迹现象,向我们诉说着史前广州的蓬勃发展。


△ 2000年惠州横岭山墓地发掘航拍图  图源:惠州市博物馆

 

考古发现在横岭山上发掘出了300多座中原周朝时期的古墓,铜甬钟、鼎,连同墓葬群其它出土物,实证了缚娄古国的存在。钟鸣鼎食的贵族气象,与春秋战国不相伯仲。将岭南文明史往前推演到青铜器时代。


到了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主将任嚣筑“蕃禺城”,是为广州建城之始。

秦·“蕃禺”铭文漆盒 图源:广州博物馆

秦末动乱之际,年轻的副帅赵佗“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国武王”,以番禺为都。
秦军的统帅摇身一变,成为南越国的国王。他在平水土,殖五谷,立制度,崇教化,美风俗,他仿效秦汉所实行的郡县制与官僚制度,引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力推广汉字,精心治理南越国,使岭南得到一次大规模的开发。

南越国疆域图  图源: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同时,在南越国建立之初,赵佗便推行“和辑百越”方略,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习俗,让越人参加政权管理,因地制宜让越人自治,既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交融,也带动了岭南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左:“右夫人玺”金印
右:南越王墓出土“象牙卮”
图源: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构水闸遗存 图源:南越王博物院

△ 丝缕玉衣,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镇馆之宝

点击图片,到广州看南越国


由赵佗立国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并入汉帝国版图,偏安一隅的南越国存世不过百年,却写就了无数传奇。

往事越千年,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南越国曾是何等面貌。但当尘封的南越王宫署遗址、南越王墓等遗迹,在考古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下重见天日,我们终可一睹广州备受忽略的精彩秦汉。

南越王墓原址展览内景

那些随之出土的珍贵文物证明,秦汉时的广州,不仅紧跟中原文明的发展步调,而且早早地向世界打开海上大门,拥抱来自世界各地的地域风情。

广东省博物馆的秦汉展览

 左:南越王墓出土银盒
右:南越王墓出土金珠泡饰

图源: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而经由赵佗扩建的番禺城,也随着王朝的更迭不断变化。直到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将“宋三城”合并,并向北扩到越秀山,云山珠水间的广州城更具规模。

如今仍在越秀山上矗立的镇海楼(初名“望海楼”),以及楼旁仅存的一段明城墙,就是这一时期最佳的历史见证。

镇海楼,也为广州市博物馆所在地 图源:摄图网
明城墙及城墙上的榕树 图源:羊城交通广播电台

从远古走来,历经沧桑,广州这座城在山海之间渐渐崛起。


 

中原遗音

粤语是不得不提的白月光


偏安一隅的岭南,阻隔了来自中原的讯息,却因此意外保留下了很多祖先们的远古文明。粤语,就是我们绕不过的白月光。


时间回到晋永嘉年间,中原晋王朝发生内乱,北方游牧民族趁虚而入,“五胡乱华”让曾经繁荣富庶的中原因为战乱变成焦土。

历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带来了中原大族大举南下,岭南原住民开始主动接受中原文化的洗礼。成熟完善的古中原汉语,开始与当时流传于西江和珠江一带的古代粤语融合,催生了粤语的成长。


△ 香港TVB经典台词,讲得都是粤语


而岭南地区丘陵高山密布,山川的阻隔,当此后中原汉语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粤语仍保留了大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汉语的音素,充满了古风古韵。



正如唐朝诗人张籍在《元嘉行》中所描述:“南人至今能晋语”。


粤语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整而稳定地保留古汉语特征,增加了粤语古诗般的节律。大量的唐诗宋词现在只有用粤语来读,才能符合诗词基本的“韵律美”了。






对于我们这种岭南之前的吃瓜群众,对粤语更深刻的体会,大抵都来自随着香港流行文化而来的粤语歌。


无论是哥哥张国荣,Beyond黄家驹,还是Eason陈奕迅,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一首自己难忘的粤语歌。


 

天生戏精广东人
 粤剧意味着什么?


△ 粤剧花旦常见造型


都说广东是天生的戏精,但你是否知道他们最爱演的戏有名有姓,叫粤剧。粤剧,粤语另一种更为古典的存在形式。


你不一定听过粤剧,但张卫健版韦小宝挂在嘴边的那句「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睇我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一定曾经滚瓜烂熟。

 

△ 《小宝与康熙》剧照


这句唱词,来自粤剧名曲《客途秋恨》开场。最早是由清嘉庆学者缨艮所作的词曲名。曲词委婉,易于传唱,因而盛传一时。


粤剧,这出世纪“大戏”是广东艺人吸纳外省入粤戏班的戏曲声腔,加以改良的本地的歌谣、小曲而形成的剧种。

 

△ 粤剧《冷面皇夫》剧照

马师曾、红线女、薛觉先同台演出


早期的粤剧艺人又被称为“红船班子”,乘坐专门租用的“红船”,沿珠江内河穿梭往返于各埠演出”。


清末民初,广州和港澳等地陆续修建戏院,新称粤剧的本地班逐渐由农村的土舞台转到城市戏院演出。

 

△ 《胭脂扣》剧照


粤剧唱词之美,首先在于粤语本身的美感。


它保留了大量古汉语元素,兼之音调多,自有抑扬顿挫的美感。加之粤语声调低沉,尤其是阳平字比「戏棚官话」要低得多,因此有低音浑厚、鼻音较重、入声强断等特点。

 

△ 广东人最熟悉的粤剧

当属在香港各种慈善晚会上频频出现

由不同明星演绎的《帝女花》之「香夭」


粤剧唱词也往往脱胎于古典诗词,坚持一韵到底,韵律感极强。


有一句宛若宋词的「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又只见平桥衰柳锁寒烟」,后面便有「睇我怀人愁对嗰个月华圆」。

 

△ 《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港片里,粤剧梗随处可见。《唐伯虎点秋香》那首“烧鸡翼我钟意食”,改编自坊间传唱的粤曲小调《三笑姻缘·虎丘山上逢美》


而在日常生活中,粤剧唱词雅俗共享,加上书面语中常夹杂粤语俚语,流传度很高。


“识弹唔识唱”,“执输行头,惨过败家”,“松戏锣鼓多,小人说话多”等,早已融入广东人的语言之中,成为口头常蹦出的粤剧梗。


△ 《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里有相当多的粤剧元素


粤剧也是散落在广东人日常中的“小龙凤”。了解粤剧的“仪式感”和“幽默感”,你就和广东人“啱河车”了。

 

什么都敢吃的广东人
把吃发挥到了极致


食在广东」,你不得不认。


全世界的中餐馆,川菜粤菜两分天下,「生鲜进补」的粤菜显然更得人心。粤菜实在太出彩了。


广东人会吃,那可是祖传的混血基因



早在唐朝,广州就以种类繁多、用料丰富的饮食文化闻名天下。到了宋代,北方战乱人口南迁,为广州带来了大量的江浙菜式。明清时期,广州成为少数对外贸易的城市之一,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之余,美味的碰撞空前激烈。


饮食文化的核心之一便是交流和互通,有了多种酱料、食材的混合灵感,才能启发手工师傅的美食细胞。


你们不能明白在广东的爽


广州城发展成商业繁荣的大都会,各色食肆遍布闹市,粤菜菜系随之成为一个真正的体系

 

在民国时期,人们甚至无需离开广州,就能吃到四川小吃、山西面食甚至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牛排。食品之丰,款式之多,令人拍案叫绝。

 


除了种类繁多,粤菜对于食物本味,纯净、鲜甜和味美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在民间有着极高声誉的香港美食家蔡澜曾回忆广州的入厨要求:


“猪不可用姜,羊不可用酱,鲚鱼食头,鲩鱼食尾,塘鲺食身,田鸡吃腿,不时不食,不鲜不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岭南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图源/佛山市顺德融媒体中心 梁文生/摄


千年商都的开放,汇聚于珠江上的人、物总能迸发出极大的包容与活力,这体现在络绎不绝的经商者的神色间,也浮现在街头巷尾的菜肴中。

 

当你亲自踏足广府茶楼,才能领略“食在广州”这四个字的深意。



岭南建筑
一张带有南国气象的名片


由于岭南开发迟于中原等地,而民间工匠的建筑技术主要靠私授,因此对岭北先进技术有传播过程的时差。


珍存的古建筑,在细部结构上至为难得地保留了前代的古制;一些迭经重修的古建筑,也因烙守原制较好保留了古制。


 △ 点击图片,前往广州看惊世古建


岭南最古老的千年木构建筑——梅庵大殿,建于北宋初年,梅庵在建筑风格上既沿袭唐风,又开启宋制。


梅庵大殿及其建筑形制 图源/艺旅文化


广东唯一一座宋元两代砖木结构古建筑——德庆学宫,无论是建筑规模、结构气势之雄,都处于南方孔庙前列。


图源/德庆发布(动图)、德庆学宫


广东还有一处难得一见的明代仿宋代制式的古建筑——佛山祖庙。它保留了中国古建筑中最复杂的八铺作斗拱,巨大深远的昂散发着满满的宋式风韵


△ 巨型铜镜、铜鼎、石刻、陶塑、瓦塑、木雕、砖雕…

历经百年,仍精致绝伦

故佛山祖庙有“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的美誉


从明清时期的书院、祠堂建筑;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竹简屋和商业骑楼建筑到后来西洋建筑开始大举传入,岭南建筑从未停下发展演绎的步调。


△ 西关大屋是清朝富商修建的具有岭南特色的住宅

因大多位于广州城西西关角而得名


除去这些古建遗存,园林到私家宅子,无不散发着独特的岭南气质。


为了与炎热潮湿的气候相适应,岭南建筑大多通透、轻快、淡雅。‘锅耳屋’、‘天井’、植物、流水……这些符号是岭南建筑的重要象征。


△ 岭南民居的代表

形如大锅之耳的镬耳楼


因为地处沿海,岭南建筑又最早吸收了西洋建筑文化,比如“碉楼”、“骑楼”,无不折射出西方建筑的韵味。


清代粤东私家园林,在师法江南园林的小巧玲珑,善于叠山理水的同时,也吸取了不少西方建筑形式。

 



《法兰西公报》1860年4月11日登载的寄自广州的信,这样记述法国人参观的广州某富商宅园:


“装饰着大理石圆柱的房子,极高大的镜子、各种名贵木料做成的家具,漆着日本油漆,天鹅绒或丝质的地毯装点着一个个房间,镶着宝石的枝形吊灯从大花板上垂下来。”


西方装饰元素,在南国小城里被结合得天衣无缝。


△ 骑楼上方住人,下方留出公共廊道

可避风雨、防日晒,还可陈列商品、招徕顾客


清末民初开始流行于岭南城镇的骑楼建筑。


在保留了源于干栏式建筑上实下虚的痕迹,柱式和临街一面又引进了西方的券廊和柱式,被称为“洋式店面”、不拘一格中西拼合的装饰手法,套色玻璃、卷铁窗花、瓶式栏杆、拱形门窗,几何形水池……


这些建筑,在岭南城镇中曾经风靡一时,带着过往记忆和气息,仍然散落在岭南的街头巷尾,成为近代岭南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越秀区兰圃公园


结  语

广东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当每一天真正的周而复始,有人行色匆匆,拼搏进取,但你绕过一个街角,茶厅里依旧人声鼎沸。鱼粥翻滚,一蛊两件,一份报纸,交头接耳。


业贸易是那张华美的袍子,那粤语、粤剧、粤菜,华屋美厦,一切一切最贴近生活的精深与微妙之处,则构成了它的里子。


在这座日新月异,生猛鲜活的城市里,仍有那些来自远古的文化生生不息。你怎能不爱上这片充满了张力的土地?


历史无声,古物留忆。这个冬日,和南越国考古专家全洪老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筑保护研究中心所长崔俊老师走进温暖的广东,览南越遗迹,阅国宝级古建,赴一场时光之旅,到真实的土木砖瓦之间看清广东历史的细微脉络。


点击下面小程序购买👇


详情咨询客服小艺:15068806613



-END-
招聘、投稿、合作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刻获取编辑|艺旅文化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 旅 百 科

(点击文字,查看全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晋南&晋东南晋中晋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台湾 |澳门
文旅口袋书 
文旅地图 中国汉阙地图中国汉画像石地图中国关帝庙地图中国城隍庙地图中国申遗明清城墙地图中国藻井地图|中国帝陵地图中国道教石窟造像地图中国简牍地图 | 中国盘龙柱地图 |中国文庙地图中国钟鼓楼
古建 中国早期木构建筑3讲古建入门指南 山西古建观看手册丨浙江古建筑观看手册丨古建基础构件正定隆兴寺佛光寺南禅寺中国古塔TOP13汉阙营造法式李诫
石窟 中国石窟艺术10讲石窟入门宝典石窟入门宝典2.0中国石窟甘肃石窟杭州石窟|天龙山石窟克孜尔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彩塑 7节课读懂中国彩塑造像艺术丨莫高窟285窟敦煌彩塑麦积山彩塑山西彩塑 
壁画 敦煌壁画北朝壁画辽墓壁画十大必看壁画
考古 12位考古学家说中国考古专业报考指南考古学专业就业博物馆学专业就业|考古与盗墓|文物修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金石学
话题 历代佛首识别指南常见佛教故事画识别指南丨寺庙参观指南中国最美水月观音阿富汗古典文明云梦长文木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