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瑕实录|地产老炮儿看楼市转型

寻瑕小姐姐 寻瑕记 2019-12-11

楼市最近有点凉,凉到依然买不起。


上一次参加经管房协的LIVE沙龙,还是冰火两重天的地产融资下半场,从那之后,行业温度持续下探:


拿地领域,房企资金链趋紧,多地土地市场遇冷,今年前7个月全国房地产市场土地流拍共计796宗

开发领域,高周转模式遭遇多地频发安全事故,老司机直呼“不买2015年之后盖的房子”

直接融资领域,碧桂园、富力、花样年、合生创展的私募/小公募的中止发行

信托融资领域,多地银监疑似窗口指导叫停房地产信托的流言传出

企业层面,碧桂园、绿城启动10%-30%不等的“人员结构调整”,万科、泰禾等开发商掀起“起立坐下”的优化换血运动


大家不再研究融资下半场的内功如何,也不再讨论冰与火的分合,对房地产进入调整期渐渐形成共识,所不同的,是对货币政策的忧虑和中国经济韧性的判断。


有序刺破的理性预期,会不会被全面引爆的股债汇房四杀所取代?

金融去杠杆,是不是要以房价大面积调整为代价?

高周转的出清,是不是要以中小房企的倒下,乃至中大型开发商的债务危机为终局?


这些事关道路方向的宏大问题,也许不到最后关头都无法看清端倪,但冷暖自知的金融民工和地产民工,关注的切身问题还包括:


房地产还能干几年?

下一个地产投资的风口何在?

地产的未来,业务做什么?


带着这些或宏大或切身的问题,来听地产老炮儿李伟凡的分享。

你在哪年入的行?


从1998年开始,地产行业完整的走过了两个大周期。

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进入商品房时代,允许银行按揭,货币化购置,房市全面市场化

来自政府口、金融圈、施工队的先驱者投身于火热的浪潮,成为开发商老板,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4万亿,房价快速上涨。

如果你在2009年左右入行,你会感觉到两次明显的行业加速,抓住一次,就能稳扎稳打。


2014年,一线城市房价在调控中掉头向下,二线城市接力上涨。

2016年,一二线城市冰冻之后,三四线城市继续暴涨。

如果你在2014年左右入行,业务一路高歌,但收入远远追不上房价的涨幅。


进入2018年,去库存告一段落,行业规则彻底改变,房地产变成货币锚定的蓄水池,建立楼市长效机制。


放水去杠杆,从去杠杆到稳杠杆


过去十年的信用扩张,杠杆是这样一轮一轮加上来的:


第一次:2008-09,对冲金融危机

第二次:2012-13,主力是表外理财+政府融资平台

第三次:2015-16, 主力是居民部门和房地产公司,方式是“涨价去库存”

第一次推高了企业债务,第二次推高了政府债务,第三次推高了居民债务,三次加杠杆完成后,国民经济各部门几乎已经没有负债洼地。

去杠杆的本意是化解债务危机,防止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但在自上而下近乎一刀切的暴力去杠杆之后,局部已出现债务硬着陆的苗头。


当政策思路明确,当前阶段首要目标是抑制杠杆过快增长,而不是通过暴力去杠杆主动刺破债务泡沫后,去杠杆转向稳杠杆。


涨价去库存,从去库存到补库存


为了解决前期政策刺激过度带来的房地产库存问题,政府近几年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刺激了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短期繁荣。


在本轮棚改大潮中,国开行的棚改工具PSL(抵押补充贷款),从央行一共拿了3万亿。如果把中间环节去掉(央行给国开行,国开行给地方,地方政府给三四线棚改居民去买房去库存),就是央行在三四线印了三万亿,对2017年商品房住宅销售拉动占21%。


从2015年开始的三年去库存基本完成,杠杆从开发商卸到了居民身上,但是从人口流动和产业布局来看,三四线城市大多缺乏基本面支撑,待棚改大潮褪去,通胀之风涌起,短暂繁荣之后,面临的或许是长期的萧条。

开发商你从不从?

调控,从肉疼,到刻骨


从国八条到国五条,再到近三年来“四限”升级“六限”,过去的调控政策让开发商“肉疼”,现在则让开发商“刻骨”。


政府、开发商、购房人之间的博弈大战一再升级。


1.0版本是,针对自然人,不让你卖就是不能卖,不让你买就是不能买。于是大家开始另辟蹊径,离婚的,再婚的,父母投靠落户的,换成企业来买的。

2.0版本是,杭州南京深圳等多地出台调控细则,不允许企事业单位参与住宅摇号认购。

3.0版本是,限制预售证价格,限制每月网签数量,放一个低价盘才能配一个高价盘,让逐月的成交均价曲线平稳。某开发商在京城的豪宅大盘,奔着17万的定价去的,批下来的预售证只有12万,拖了一年财务成本绷不住,只能咬牙领证准备开盘;

4.0版本是,开发商通过精装修、智能家居、软装升级、捆绑销售车位/储藏间等诸多名目来绕开预售价格限制,各地见招拆招、针对精装价格虚高,按备案价分档次限制精装修价格。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猫鼠游戏中,浮现出的是这样一个调控逻辑:


既然总有种种途径绕开限售限购的藩篱,那就把房企的融资途径一条一条的堵上,让融资现金流一点一点枯竭,只能指望销售现金流来回笼资金,要求房企按照控制的价格、控制的节奏卖房子,不乖乖降价甩货,等着资金链绷断。


调控的结果,房企的杠杆肯定是降了,因为卸掉的杠杆加不回来;房住不炒也基本上实现了,因为炒房的工具都被收缴了。

房地产还能干几年?

从经济发展模式看


土地财政不变,土地供应和需求不平衡,货币超发增速大于GDP增速,地产投资的机会就始终存在。


虽然房地产税推出的呼声渐高,但无论是税基税源、立法流程还是执行环节,房地产税至少需要8-10年的时间才能替代土地财政。


从城镇化趋势看


2017年全国商品房成交16.94亿㎡,同比增长7.66%,商品房成交额13.4万亿,成交单价7892元/㎡,创历史新高。商品房成交累计同比增幅不断下滑。


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8.5%,城镇人口8.1亿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预计203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0%,届时城镇人口将突破10亿。


在城镇化率58%到70%的进程中,住宅增量市场容量依然将保持在每年10万亿的水平,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资金的投资逻辑依然有效。


房地产不会完蛋,但有些公司会完蛋


一看开发商的货值够不够多,布局够不够好(地区、业态、产品类型、变现能力)

二看短期内到期的债够不够还,现金流会不会断(有息、表外、隐性)

三看公司老板经营思路、核心团队稳定性和再融资能力,在违约潮面前,拼的是老板“十年人品,一朝变现”,拼的是团队“步步为营,不负使命”

地产的未来,业务做什么?

流水的开发商,永远的铁公基


结合去库存落幕和人口城镇化的趋势,放下地产的夜壶,挥起基建的大旗。


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先基建,再配套,搭建大都市圈,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大基建再出发,补短板重点项目来一打。


真股权时代,专业化比拼


过去,追求单个项目利润率,所以对同股同权的金融机构而言,开发商藏利润,抬成本,存在天然的道德风险。


当下,房企利润率受限,追求高周转,追求集团整体财务稳定。所以希望和金融机构滚动合作,做完一个赶紧做下一个,提高周转率。


同时,道德风险已经通过内部的跟投机制进行规避预防,基金退出时点不晚于团队跟投的退出时点,且基金分配机制比照跟投的分配机制,项目操盘团队和区域公司,以真金白银的投入,替股东充当看门人。


不坐电梯爬楼梯,与城市共呼吸


前十年房地产行业的游戏规则:


第一,地方政府负责“七通一平”提供净地,开发商去招拍挂拿地,信托和私募给开发商做土地前融,银行帮开发商搭拿地基金,10个亿的地开发商自己出到3-4个亿,就能把金融机构拉进来一起玩;

第二,项目符合了“四三二”条件,金融机构可以名正言顺的给项目放开发贷;

第三,项目拿到销售证了,老百姓买房子,现在基本是能用按揭就用按揭,银行又一笔钱进来了。


整个地产行业的资金命脉是靠金融机构在保驾护航的,开发商和金融机构在一部价值四万亿的电梯里,共同进退。


在资金的裹挟下,房价、地价互相推升高歌猛进,所以如果房地产行业出了问题,谁最担心?处处买单的金融机构啊!


进入2018年,购租并举变成了租购并举,长租公寓变成了风口和洋流,地产与金融合体的逻辑变了。


第一,租赁用地足够便宜,上海2017年出让了29幅租赁地块,180万方,楼面地价6500元,全都被上海大的国资开发商拿走了。在这个环节,金融机构提供的杠杆资金明显减少。

第二,拿地之后,不再是开发-销售的一锤子买卖,而是持有-运营-租赁,开发商的利润链条拉长了,现金回流变慢了。

第三,证券化利器,一旦物业建成交付出租,形成现金流之后,就可以做成证券化产品,在公开市场挂牌,从私募REITS到公募REITS的最后一公里打通,风险就成功的从金融机构分散到了无数散户的身上。


除增量市场外,未来存量改造市场的潜在总量约90亿㎡。租购并举是地产行业游戏规则变化的标记,证券化是退出的唯一选择,租金上涨是副产品。


城市更新的想象空间开启,金融机构或变成了PRE-REITS的助力,在证券化环节实现退出;或变成了证券化环节的通道和交易顾问,杠杆风险极大限缩。想立于不败之地,要构建证券化团队和城市更新布局,分享存量市场的头啖汤。


和杠杆一起限缩的,还有开发商的利润率,一锤子买卖变成现金流组合,想赚取超额收益,要靠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提升物业的价值和租金水平。


伴随着潮水退去、杠杆落尽、消费降级而来的,是降低预期,是谢绝装逼,是一级一级爬楼梯。


本文参考报告欢迎前往获取

1 李伟凡:地产基金近期监管政策变化-佰仕会-经管房协

2 陈林: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投资

3 陆铭:房价是个供需错配问题

历史文章

看公告系列:长生|暴风|去杠杆|退市|英雄互娱2|股权战|配资起底|配资攻防|举牌|野蛮人|英雄互娱1

读新规系列:城投债|P2P|放水|富凯大厦|债转股2|冰火两重天|改合同|CDR|大资管新规|REITS|水火同盟抢月球|金融数据大一统|产业基金|银行资管子公司|地产融资面面观|债转股|地产融资战役|非标债权|营改增

金融民工系列:烦恼|阿尔法|听央妈的话|踩雷者说|630|吐槽大会|消愁|情书|凉凉|原则|碧桂园|理财|健身|区块链|健康|年会|非标之殇|过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