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读诗 | 风波名路壮心残
朗诵 | 爱在深秋
书怀寄刘五二首选一
杨亿
风波名路壮心残,三径荒凉未得还。
病起东阳衣带缓,愁多骑省鬓毛斑。
五年书命尘西阁,千古移文愧北山。
独忆琼林苦霜霰,清尊岁宴强酡颜。
▍注释
刘五:刘筠,字子仪,行五,时与杨亿同官知制诰。
名路:功名富贵的道路。
壮心:用世之心。
残:衰退。
三径:指园内的一些小道。三在这里只是虚指多数。东汉蒋翊隐居不出,在自己庭院的竹林间开上几条小道,只和友人求仲、羊仲二人同游其中。后来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曾说:“三径就荒”。
病起东阳衣带缓:齐郁林王萧昭业隆昌元年(494),沈约曾任东阳大守,后人因以东阳为沈的代称。他在给友人徐勉的信中,曾叙及自己因病变瘦,“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缓,松弛。衣带松弛,就是瘦了,所以要移动系腰皮带的孔穴。
愁多骑省鬓毛斑:晋潘岳在《秋兴赋》的序文中说,他三十二岁那年(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始见二毛”,即鬓毛斑。斑,杂色。这年,他正“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音计)之省(即借散骑常侍的官署办公)。”
五年:杨亿在真宗咸平四年(1002)任知制诰,景德三年(1006)转翰林学士,首尾五年。
书命:指为皇帝起草的诏书命令。
尘:污染,自谦之辞,指不称职。
西阁:知制诰办公的地方。
千古移文愧北山:南齐时,周彦伦隐居北山(今南京紫金山),后来不甘寂寞,出来做官,曾拟经过旧居。孔稚珪便做了一篇《北山移文》,嘲笑他这种利用隐士身份来沽名钓誉的行为。文中有句云:“林惭无尽,涧愧不歇。”
琼林:宋皇家苑名,在开封顺天门外,皇帝常在其中赐宴。
苦霜霰:以下霜冻降雪珠为苦。
清尊:犹美酒。尊,酒杯。
岁宴:年终。
强(读上声):勉强。
酡(音驼):饮酒后脸上发红。
▍品评
杨亿学博才高,很年轻的时候便受到朝廷的重视,赋性正直,却不免恃才傲物。他曾因真宗指责他代草的诏书用字不当,便引咎辞职,连这位皇帝都说他“不通商量,真有气性”。这首诗是他对自己处境不满而发。我国古代有抱负的士大夫,走上仕途,总希望能致君泽民,而轻视文字工作(哪怕是代皇帝做这种工作)。杨亿的牢骚便由此而来。这时他也正是三十二岁,便以沈约、潘岳自比,觉得多愁多病,如届暮年,身居清要之职,却感叹名路风波,而希望归隐。这种心态,即所谓怀才不遇之感,在我国唐宋以来的士大夫身上,是很普遍的。所以此诗有其一定的代表性,有其认识作用。
杨亿和刘筠等,写诗都学晚唐的李商隐。他曾编次同人唱和之作为《西昆酬唱集》,所收都是这一流派的作品,因此被称为西昆派。李商隐的七言律诗,是晚唐一大宗。其风格以精丽沉郁为主,还有一些虽然出笔也很深婉简练,仍然用典,却无堆砌晦涩之病。此诗便是学后一种。就诗论诗,它不失为完美之作。
杨亿(974-1020)
字大年,浦城(今属福建)人。大宗淳化三年(992)进士。历官光禄寺丞,真集贤院,著作佐郎。真宗初预修《太宗实录》,旋拜左司谏,知制诰,工部侍郎,翰林学士。尝与王钦若等同修《册府元龟》,所著有《括苍》、《武夷》、《颖阴》等集一百九十四卷,今惟《武夷新集》二十卷传世。
程千帆 |《读宋诗随笔》
【往期回顾】
愁情不断如春水 | 寇凖《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
陪伴大家一年的“周日读诗”栏目
到这里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欢迎加入“宋诗爱好者”群
继续读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