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修身诗课27

莫砺锋 程门问学 2022-07-15


今日主题词小心  


朗读 | 爱在深秋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节录



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汉儒解此诗大旨为讽刺周幽王或周厉王,今已难已确证。但是从全诗来看,它确实表达了对国家多灾多难的局势的忧虑心情,而且明确指出导致这种局势的原因是当政者昏聩无道。此处所引的是此诗的第六章,此章上承前面五章对国家衰败形势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深切忧虑。


“暴虎”是徒手与老虎搏斗,“冯河”是无船渡河,这是两种典型的不顾客观条件和实际可行性而任意妄为的行为。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它们对个人的损害仅止于一身,但是如果当政者也以这种态度来对待国事,那么其危害就难以估计了。所以诗人以警戒的口吻说:“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意即人们只知道上述行为的某一方面的危害,却不知它们的实际结果可能更为严重,因为一件灾难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从而派生出许多别的灾难。正因如此,诗人表达了他内心的深切忧惧,他仿佛走近深不可测的水渊,又仿佛脚踩薄薄的冰层,失脚坠入深渊或冰底的危险时刻存在,诗人因此而浑身颤抖。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三句诗本是诉说诗人内心的恐惧忧虑,然而它们也体现出古人对于道德修养的深沉思考。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与严酷的自然条件作斗争时充满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庄子》中说:“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这是对儒、墨等坚持入世的学派的思想面貌的准确描述。孔子曾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则提出了“生于忧患”的著名命题。他们深切的忧患感来源于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因为正如《老子》所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国家,如果不是小心从事,如果不是深思熟虑而后行,则随时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后代继承了孔、孟的忧患感的政治家们无不以这种小心翼翼的态度对待国事,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便成为他们的忧患感的形象描写。从这三句诗所浓缩成的“临深履薄”一语常常出于后代政治家之口,例如汉代的杨终,唐代的魏征,都曾以这句话来劝戒帝王。即使在今天,当我们对某件事情进行谋划决策时,都应该抱着极端负责的态度来从事之,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三句话更应该成为现代所有负有一定责任的决策者的座右铭。


>本系列文字均摘自《诗歌与道德名言》一书,联合撰稿人:莫砺锋、李南晖、徐国荣、郝润华、张智华、殷祝胜、党银平、胡传志、路成文、吴正岚、孙立尧。


【往期回顾】

01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 02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 0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0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05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 06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 07 身贵心弥下,功多口不言 | 08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09 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 | 10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 11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 | 12 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 | 13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 14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 | 15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 16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 | 17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1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19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避趋之 | 20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21 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 | 22 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 | 23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 24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 25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 26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上期打卡精选】


“程门问学”新开“修身诗课”栏目

与你一起品读古诗词中的格言警句

欢迎留言打卡,参与互动

不定期送出学术大家签名本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