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迪伦为什么酷?

2016-10-14 马世芳 地平线NONFICTION

优秀非虚构写作者聚集地  

地平线(ID:dpx-nonfiction)


在知乎上,乔种说,“当人们习惯性地将纯文学才视为正统文学时,诺奖在2015年颁给了阿列克谢耶维奇;当人们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在不断俯身,不断回溯时,又在2016年颁给了鲍勃.迪伦(Bob Dylan)。”

于坚说,“奖给了灵魂,没有奖给修辞或观念。” “这是向垮掉的一代,向六十年代,向浪漫主义,向波西米亚,向嬉皮士,向口语——致敬。”

李翔说,他的歌表达了时代感和对时代情绪的捕捉,他是一个跟时代共振的人。

美国摇滚老爷子在东方世界的网络中得到了无数的祝福。他低调、执拗、傲娇,有着独特的性格魅力。舞台上,他身着牛仔帽、皮靴、镶金滚边的长外套礼服,配上那两撇小胡子,活脱脱的美国江轮赌棍模样。走进生活,他是一个帽子拉在头上,运动裤塞进雨鞋,被认为从医院跑出来的怪异老头。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授奖词是:他给美国传统歌曲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

当诺贝尔文学奖递给这样一位艺术家时,没有人比一个会讲故事的乐评人更能讲好迪伦的故事,他就是台湾作家、乐评人马世芳,一个有着文字和音乐双重基因的广播人。马世芳在他的著作《昨日书》里曾这样生动再现了迪伦——他的舞台开场白、讲话、面具和外套、胡子和他的音乐。


迪伦为什么酷?


文︱马世芳



开场白


先生女士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艺人,鲍勃•迪伦!
我十多年前看他的演唱会,便是这句台词揭开序幕,很酷很低调。然而今年三月,我在东京Zepp听到的开场白已有调整,宣读这段台词的听起来仍是同一位助理,还配上了马戏团的华丽音乐:
先生女士们,让我们一起欢迎摇滚乐的桂冠诗人,六〇年代亚文化梦想的代言人。他逼民谣上了摇滚的床,在七〇年代化过一脸浓妆,而后在药物滥用的迷雾中销声匿迹。接着他重现人间,信了耶稣。八〇年代末期,他被当成过气角色一笔勾销,却又忽然改弦易辙,在九〇年代末开始推出他毕生最强的若干作品——先生女士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艺人,鲍勃•迪伦!

这段装腔作势的滑稽宣言,摘自二〇〇二年八月《水牛城新闻报》一篇谈论迪伦的文章。一个星期之后,迪伦演唱会的开场白就改成了这个版本——想来连迪伦自己都对该文作者集陈腔滥调之大成的超凡功力佩服不已,觉得不拿来用一下实在可惜。
真想知道这位被“示众”至今的作者后来得悉此事,心情究竟是羞惭抑或虚荣。




外套与面具


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大概是这么说的:“披头士”的身份,只是他穿过又脱掉的一件外套,偏偏很多人以为那件外套就是他本人。
这么说来,“鲍勃•迪伦”也是,而且那件外套换了太多样式。大伙盯着一件件外套众说纷纭几十年,考证“外套史”的文献堆成了小山,我们还是没弄清楚那穿外套的人到底是谁。
一九六四年十月卅一日正巧是万圣节,孩子们都在这天扮装易容沿街敲门讨糖果。二十三岁的迪伦遂在纽约演唱会兴致高昂地对观众说:“今天万圣节,我戴了‘鲍勃•迪伦’面具上台。”全场哄笑,却没人想到这是一句大实话。

十多年后,一九七五年的“奔雷秀”(Rolling Thunder Revue)巡演,有一夜迪伦真的戴了张“鲍勃•迪伦”面具上台——他在纽约四十二街看到一间卖各式名人面具的小铺子,其中竟有一张橡皮面具是他自己的脸,迪伦当场买下了。当戴着迪伦面具的迪伦上台,观众都傻了,一片肃静,没人敢鼓掌:这是真的迪伦吗?还是一场玩笑?虽然这人唱歌的声音听上去挺像的……众人狐疑地盯着台上那人唱了三四首歌,直到口琴间奏的段子,迪伦隔着面具没法吹,才把它一把扯下,露出本来面目。

作家演员山姆•夏普德(Sam Shepard)当天也在现场。他写道:“扯下面具这招很震撼,尽管那效果并不是刻意设计出来的。观众完全一头雾水,依旧搞不清楚台上那人究竟是不是他。”

迪伦不演出的时候,行事极其低调。八〇年代,他出外上街总穿一件连帽运动外套,扣上帽子,拉链拉到下巴,戴着墨镜,双手揣在口袋,低头疾走,仿若酒铺劫匪,简直低调得欲盖弥彰。那几年,迪伦面孔浮肿、肤色苍白,媒体绘声绘影说他酗酒过度搞坏身体,他干脆把脸涂白,画上黑眼线,搞出一个半人半鬼的造型,吓坏了一世界的歌迷。有人说,那是迪伦的“死面”(death mask)——从前人甫新死,常以石膏覆面翻模制像,谓之“死面”,留下那人在世间最终的表情。迪伦这自制的“死面”,或也意在让歌迷放弃对这张脸的种种追讨吧。

迪伦满世界巡演,偶尔也会进城逛逛。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三日,新泽西的朗布蓝奇(Long Branch)派出所接获民众报案,称有一老人举止古怪,在他们后院出没。附近巡逻的年轻女警赶赴现场,果然看到一邋遢老头在街上慢腾腾散步,黑色运动裤塞进雨靴,披着两层雨衣,帽子拉在头上,被倾盆大雨淋得一身湿。女警问他在街上干吗,老头说他看到有栋房子竖了个“待售”牌子,就过去看了看(就是这一看,把里面的屋主吓坏了)。

女警认为这老头确实举止可疑,谁会没事冒着大雨沿街看房子?附近居民也纷纷探头张望,神色警戒。女警问他姓名,他说“鲍勃•迪伦”。女警见过照片里的迪伦,可跟这老头一点儿都不像。于是她问这位“迪伦先生”,大驾光临此地有何贵干?他说他和威利•尼尔森(Willie Nelson)、约翰•麦伦坎(John Mellencamp)一起巡回公演。女警想,这恐怕是公立医院逃出来的病患,于是请他出示证件,老人说没带。女警问他住哪儿,老人说他的巡演巴士停在海边一幢大旅馆,名字忘记了。

女警猜想他说的是附近的“海景休闲会馆”,便请老人上警车,容她带他回去确认身份。老人在警车后座礼貌地说:“我知道你职责所在,不能放我走,但你确认我的身份之后,可不可以再载我回去刚才的地方?”女警心想:你这死老头,鬼扯什么啊。
警车开到当地,居然真的停着几辆巨大壮观的巡演巴士。迪伦经纪人拿出护照给女警检查,上面的名字确实印着Bob Dylan。她满腹狐疑递还护照,礼貌告别,始终不相信这老头就是“那个”鲍勃•迪伦。



胡子


迪伦有一脸好胡子,只要他愿意好好照顾。六〇年代末他返朴归真的乡村音乐时期留过一阵两鬓连到下巴的胡髭,看上去很精致。《约翰•卫斯里•哈定》(John Wesley Harding,一九六七)封面那帧黑白照胡子已经留上了,但还不太到位,到《纳什维尔天际线》(Nashville Skyline,一九六九)和《黎明》(New Morning,一九七〇)封面那样才是真的好胡子。他上《约翰尼•卡什秀》(Johnny Cash Show)电视节目,两人合唱《北国来的姑娘》(Girl From the North Country),迪伦一脸好胡子,一身西装,配上他那两年变得柔润的声嗓,确有让时代为之一新的气象。七〇年代,他的造型又和音乐一起“野”回来了——七〇年代的迪伦对胡子好像很无所谓,时常让它介乎刮与未刮之间,和暴生的乱发连成一气,看上去有股自厌颓废的紧张感。
迪伦的胡子,是在二〇〇四年才又真正“有型”起来的。他把胡子修成“铅笔线一样细”,伏贴在上唇,有点儿像《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的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或者蒙面侠佐罗(Zorro)。迪伦的“新胡子”在乐迷间掀起巨大争议,然而有乐迷细细考据,从他的自传找到线索:迪伦回忆少年时初识民谣老前辈西斯科•休斯顿(Cisco Houston),对他的胡子印象深刻:

西斯科,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留着铅笔线一样细的胡子,看上去像走河船的赌棍,也像明星埃罗尔•弗林(Errol Flynn)。

这么一想,可不是嘛。迪伦这几年的舞台装扮——牛仔帽、皮靴、镶金滚边的长外套礼服,配上那两撇小胡子,活脱脱就是十九世纪在美国江轮上赌钱的体面痞子样,只是手上拿的不是一叠扑克牌,而是一只口琴,或者一柄吉他。



说话


迪伦是出了名的不爱讲话,私下极少受访,歌迷也很习惯他在台上除了唱歌和介绍团员,并不多讲一句话(往往连“哈啰”和“谢谢”都欠奉)。要是他老人家多说了一两句,就会被当成大新闻,轰传网络论坛——“昨晚迪伦开尊口,在台上讲了个笑话!”


事情并不一直是这样的。六〇年代中期,迪伦巡演沿途办了不少记者招待会。他总戴着墨镜,顶着一头爆炸乱发,对着一整排麦克风,烟囱一样噗噗抽着香烟,不假思索,有问必答。然而,记者很少能拿到他们期待的答案,得到的往往是羞辱和困惑。有人说,迪伦当年之所以要开记者会,搞不好就是要用公开羞辱记者的方式,把媒体的愚蠢公布于世。有人甚至认为,一九六五年到一九六六年的迪伦记者会,是可以和他的演唱会相提并论的精彩“演出”:
问:你会以“抗议歌手”描述自己吗?
答:不,我不是抗议歌手,在美国,我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就没有人叫我抗议歌手了,我唱的都是普通的数学歌曲。
问:什么意思?
答:你不知道数学?就是像加、减、乘、除……
问:你喜欢任何一位模仿你的抗议歌手吗?
答:不,你听过我唱吗?
问:还没。
答:你坐在那边问一些你自己都不懂的问题,不会很奇怪吗?
问:你为什么不再写抗议歌曲了?
答:我所有的歌都是抗议歌曲,你随便讲个东西,我都可以拿来抗议。

问:你最大的野心是什么?
答:当个切肉的。
问:范围可否再扩大一些?
答:切很大一块肉。

问:你快乐吗?
答:是的,差不多跟一只烟灰缸一样快乐。
答:不,我不是抗议歌手,在美国,我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就没有人叫我抗议歌手了,我唱的都是普通的数学歌曲。
问:什么意思?
答:你不知道数学?就是像加、减、乘、除……
问:你喜欢任何一位模仿你的抗议歌手吗?
答:不,你听过我唱吗?
问:还没。
答:你坐在那边问一些你自己都不懂的问题,不会很奇怪吗?
问:你为什么不再写抗议歌曲了?
答:我所有的歌都是抗议歌曲,你随便讲个东西,我都可以拿来抗议。

问:你最大的野心是什么?
答:当个切肉的。
问:范围可否再扩大一些?
答:切很大一块肉。

问:你快乐吗?
答:是的,差不多跟一只烟灰缸一样快乐。

一九七九年迪伦皈依成为“重生基督徒”,那段日子他经常在演唱会上像牧师布道那样长篇大论,而且一首畅销名曲都不愿唱,只唱新写的宗教歌曲,逼得不少听众中途离座,留下一排排空荡荡的座位——是的,一如一九六六年的英国巡演,死忠民谣听众受不了他大分贝的摇滚乐,只能以集体离座表示抗议。一晚,迪伦在台上说:

多年前他们说我是先知,我总说“我不是什么先知”,他们还是坚持“没错没错,你是先知”……他们老要说服我,让我相信自己是先知。现在我站出来说“耶稣基督就是答案”,他们却说“鲍勃•迪伦又不是先知”,他们真是不知道拿我怎么办才好……
后来,迪伦就很少公开讲话了,歌唱才是他习惯面对世界的方式。谁都没想到,他会在二〇〇六年以六十五岁之龄变成电台节目主持人。他在任何一辑节目讲的话,都超过他一整年在舞台上发言的总和。每辑节目都以一则主题贯串,光看题目就够精彩:“汽车”、“睡觉”、“感恩节剩菜”、“锁与钥匙”、“十一以上的数字”……从极偏僻的古老乡谣到重摇滚和嘻哈,品位包罗万象。老头子的声音极富磁性,诙谐自在,经常穿插一些虚构的听众叩应和来信,或者讲讲老爷爷时代的冷笑话。迪伦在巡演路上抽空录音,持续做了整整三年一百辑节目,播歌一千多首。最后一辑节目的主题是“再见”,结束曲来自他的启蒙恩师,伍迪•格斯里(Woody Guthrie)的《别了,很高兴认识你》(So Long, It’s Been Good To Know You)。
九〇年代末有段时间,每晚演出介绍团员的时候,迪伦都会顺便讲一则笑话,多半是超难笑的冷笑话。歌迷在网络论坛辟有“迪伦舞台笑话”一栏专事搜集,试举数例:

弹吉他这位是查理•谢克斯顿(Charlie Sexton),他是全团最坏的坏家伙——我们去中东演出的时候,查理把死海杀掉了!
今天在旅馆,我们一大早就都醒了,旅馆有抢匪,耶,我们是被防盗警报器吵醒的……
今天我差点到不了这儿,车子爆胎,被岔路给叉破了(there was a fork in the road)……



从口琴到电风琴


私心最爱的迪伦口琴段子有二:来自唱片的《或似珍女皇》(Queen Jane Approximately,一九六五)和现场版的《俱往矣,宝贝蓝眼睛》(It’s All Over Now, Baby Blue,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七日,伦敦亚伯厅实况)。


《或似珍女皇》在《六十一号公路重游》那张旷世专辑之中算是比较被冷落的歌,然而暗藏着致命的魅力。它从素描式的淡墨起始,一路蔓生,愈唱愈开,终于化为妖气四溢的灿烂毒花。末段的口琴独奏,危险的香气充盈天地,足以将你溺毙。
《俱往矣,宝贝蓝眼睛》始终是我最珍惜的迪伦歌曲。一九六六年巡演的每一个现场版本,口琴都有不一样的吹法,时而凄厉癫狂,时而温柔婉转。五月二十七日亚伯厅演出录音到现在都没有正式发行,只有醋酸酯试刻盘(acetate)转录的地下录音留存,满是“必必剥剥”的“炒豆”声。较诸一九九七年正式出土的《私藏录音第四辑》(The Bootleg Series Vol. 4)五月十七日曼彻斯特实况版(个人觉得这个版本最能体现一九六六年巡演自毁式的迷幻出神状态),二十七日的录音作为不朽的一九六六年欧洲巡回最终场,浓烈如梦,苍凉壮烈,直入无人之境,确实把我们带到了一整个时代的终点。
迪伦把口琴架在脖子上,让他可以一边吹,一边腾出双手弹吉他。这架子原是所谓“单人乐队”——背着整套鼓吹吹打打边弹边唱的街头艺人,走唱江湖所用。前辈民谣歌手也常用,但还是迪伦把这原本带着杂耍气质的道具,变成了酷的象征——八〇年代末我刚上大学,也想有样学样,自吹自弹。口琴不难买,偏偏那架子遍寻不得,没办法,只好去五金行剪了几段粗细铁丝,用尖嘴钳做出一只口琴架,勉强堪用,只是偶尔会被铁丝戳到嘴巴。过了一年,总算在罗斯福路的乐器行买到一副和迪伦用的一模一样的架子,那副“克难”铁丝架才被我扔了。
近年,迪伦在舞台上很少弹吉他,几乎都在弹电风琴,于是口琴架也用不着了。他改用五〇年代芝加哥蓝调乐手吹口琴专用的“子弹式”手持麦克风(老电影里无线电通报员用的那种,巴掌大,椭圆形),能把口琴声变得又厚又麻,搭上摇滚乐队,效果正好。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九日的东京Zepp演唱会,我在台下,离迪伦十米。老头子唱到二〇〇七年新歌《我太太的老家》(My Wife’s Home Town),编曲和旋律直接袭自五十多年前的芝加哥蓝调大师马迪•沃特斯(Muddy Waters)和威利•迪克逊(Willie Dixon),一股挟泥沙而俱下的脏猛劲儿。轮到中段的口琴独奏,迪伦抄起麦克风,手舞足蹈地吹起来——那声音如刃如火,几代音乐人的家底都沉在这里,一层翻出又有一层,简直令人生畏。然而老迪伦看上去欢快无比,就像一个街头卖唱的杂耍艺人。
老迪伦改弹电风琴这件事,在我没去现场亲睹之前,心里也不无疙瘩。毕竟他背着吉他的形象,根本就是当代所有“创作歌手”赖以模仿追索的“原型”。然而亲临现场,才体会到老迪伦的意思——据说迪伦觉得吉他没法好好表现低频的音场,只能用电风琴补上。原本想雇一位键盘手,但迪伦说,每个键盘手都想当独奏家,他却只需要非常简单的东西。他始终找不到合适对象,最后干脆扔了吉他,自己下来弹。
迪伦的电风琴确实线条单纯,朴实无华,然而大匠不工,个性反而明显。既然团里两把吉他都是炉火纯青的好手,他自己弹不弹,倒真的无关宏旨。反倒是电风琴,圆满了乐队的音场。我想,就算是他的老朋友艾尔•库帕(Al Kooper)——那位当年在《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和《绝对第四街》(Positively Fourth Street)弹电风琴而成为一代宗师的键盘手,听了现在的版本,也会以迪伦为荣的。

旧歌、新歌


一首歌,能包含进一整个时代、一整个世界吗?你听《苦雨将至》(A Hard Rain’s A-Gonna Fall,一九六三),《盲眼威利•麦泰尔》(Blind Willie McTell,一九八三),《劳动者蓝调二号》(Workingman’s Blues #2,二〇〇七),那些句子,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形容得好:“一串串灿烂夺目的意象。”它们和时代一样巨大,和世界一样难解。这么多年,我们仍然不敢说谁真听懂了他的歌。就像这时代,这世界,我们始终望不穿,搞不懂。有的句子,乍看乍读也就那么回事,听来却像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说的“猛然踢开你脑袋里那扇门”,那是歌的力量:

每个人都在做爱
或者期待一场雨
——《荒芜区》(Desolation Row,一九六五)

你永远不会懂我受的伤,和我挣脱的痛苦
而我也永远不会懂你
你的圣洁,和你所谓的爱
而这真真让我遗憾
——《愚痴之风》(Idiot Wind,一九七五)

我去过糖镇,我抖落一身的糖
我得赶去天堂,趁大门还没关上
——《设法上天堂》(Tryin’ To Get To Heaven,一九九七)
即使在极早极早的年代,你听二十几岁的迪伦在台上自弹自唱,便已经和唱片里的版本完全两样了。如今他已年近七旬,那些年少轻狂的歌,唱来也是不一样的意思了:
来吧,全国做父母的,听我说
你们不懂的事情,不要妄加批判
你们的儿子女儿,不会再乖乖听话
你们那条老路,愈来愈不堪走
新路已开,请你们让到一旁,要是不能伸出援手
因为时代正在改变
你们不懂的事情,不要妄加批判
你们的儿子女儿,不会再乖乖听话
你们那条老路,愈来愈不堪走
新路已开,请你们让到一旁,要是不能伸出援手
因为时代正在改变

战线已划,诅咒已下:

慢的终将变快
当道的终将过气
那些老规矩,都已不合时宜
领先的终将落后
因为时代正在改变
——《时代正在改变》(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一九六三)

当初那一腔正气向着“大人世界”喊话的愤青,如今年纪比美国总统还大二十岁。同样的歌,听来更像是对同辈,甚至晚辈的劝诫,然而力量依旧,甚至更显老辣。
至于迪伦自己,从不追求领先,也不在乎快慢,那么也就无所谓过不过气,也无所谓落不落后了——他走的,始终是自己开的那条路。

本文选自《昨日书》,马世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树洞

你喜欢鲍勃迪伦吗?



作者简介


马世芳

一九七一年夏生于台北,写作者、广播人、music543.com站长。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内容


Peter Hessler饿了么喊麦之王南香红演讲周逵谈非虚构野马的故事细菌战白银往事驯鹰人丨出柜少年丨Isabel Wilkerson杀马特毁灭丨白银命案丨生死漂流Tom Hallman, Jr.汤姆·朱诺德苏炳添珍妮·拉斯卡斯迟宇宙演讲商业沙龙修家谱昂山素季柳传志生化危肌唐岩李翔张勇影子医生迟宇宙棚户区女童虐婴迪拜王大骐张蕾演讲林珊珊演讲黑帮沙龙大理帝吧风云守夜人高华宠物殡葬师让球者江湖大佬黑帮教父杨猛杀马特偷窥1偷窥2兰屿岛怒江的基督危象亚美尼亚大屠杀大屠杀2哈塔沙杜尔安时空猎手唐小松窦靖童内德·泽曼灰熊男Kathryn Schulz宋卫平乡村命案彼得·海斯勒法云舍法拉奇Mike Sager平如美棠金正日恶人巡讲团莱昂纳多在路上利·科沃特抢劫王府井时尚父亲性瘾者钢琴课SARS血疫袁凌演讲袁凌沙龙海子之死1海子之死2富二代盖·特立斯广州黑人Alice Steinbach郭玉洁James Palmer李宗陶干露露C·J·齐夫斯太平洋大逃杀沙龙杜强演讲非虚构写作1非虚构写作2中缅边境最牛屠夫琼·狄迪恩人间草木性都东莞张益唐BBS往事垃圾工萨伊德广州禁摩查建英张大中造物主方舟子李晓峰衰老虚拟现实书画江湖深圳停电大逃港MH370丽莲·罗斯卧底奥斯维辛最强辩手小城拳击队无情戒毒术永不抵达的列车太平洋大逃杀天亮前死去艾滋病在哈特兰南航3739文革隐伤者审判红色朗读者回家丨举重冠军之死丰都殇地平线2015年作品集地平线诞生纪实发刊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