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市:用好工业无人机、网络信息安全、超算中心等优势赛道 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

通航圈 2022-04-07
12月10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施小琳主持召开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要求用好工业无人机、网络信息安全、超算中心等优势赛道,聚焦生物疫苗、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赛道和绿色氢能、脑科学等“新赛道”,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会议要求,市区两级要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坚持一条重点产业链、一个市(区)领导挂帅、一个市(区)协同工作专班,确保整链包干、一链到底
会议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赋予成都一系列重大使命,明确要求成都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做强极核和“主干”功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跨界渗透和相互交叉为特征的“融合化”发展深入推进,以协同共享和互促共赢为特征的“生态化”发展、以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为特征的“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为更好肩负国家使命、顺应产业变革趋势、满足市民期待,要进一步精准发力、扎实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做强产业支撑,提升城市动能。

会议强调,要集众智汇众力,充分整合部门、区(市)县、投资基金、龙头企业等多方力量资源,科学谋划、动态更新产业图谱,清晰呈现产业发展前沿趋势、链主企业战略布局、技术路线选择、国际国内领军人才、产业基金分布、本地平台资源优势以及用地资源能耗现状等,为建圈强链提供发展指引。要加快培育引进能级高、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影响力大的项目,坚决把“双高”项目和不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项目挡在门外,构建高水平现代化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形成良好发展生态。

会议强调,链主及龙头企业是产业建圈强链的主引擎。要聚焦增强“带动力”,加强链主企业专项培育,围绕链主企业实际需求加强专项服务,推动企业深耕本地、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用好工业无人机网络信息安全、超算中心等优势赛道,聚焦生物疫苗、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赛道和绿色氢能、脑科学等“新赛道”,开展重点项目靶向引育,加快推动一批高能级项目落地发展,着力在“新赛道”打造竞争新优势

会议指出,要强政策优环境,加快集聚要素资源。要按照“一条重点产业链一套扶持政策”的要求,加快制定与产业链高度适配、专业管用的政策工具包,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形成“优质服务看成都”口碑,更好引导市场预期。要探索建立“候鸟型”人才、“云端”工程师引进、激励与服务机制,优化“揭榜挂帅”政策(智能空管、大型货运无人机、智慧城市、航空制造工业互联网4大项目!成都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场景建设项目揭榜挂帅,形成“引进一名领军人物、落地一个重大项目、集聚一批优秀人才、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要强化公共平台的链接支撑能力,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加强创新平台共建,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要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加快引育一批法律咨询、知识产权、评估认证、技术转移、品牌营销、跨境并购等中介服务机构。
成都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场景建设项目
会议指出,要聚焦产业发展的核心功能,提质量增效益,积极拓展产业空间,满足企业多元复合需求,确保重大产业项目能落地、快投建、早达产。要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合理规划建设一批教育医疗、商务休闲、人才公寓等生活服务设施,提高企业入驻效率和园区宜居宜业水平。要推动土地高效精准供给,提升存量土地利用效率。

会议指出,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各地各部门要精心谋划、压实责任,统筹联动、强化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的组织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区两级要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坚持一条重点产业链、一个市(区)领导挂帅、一个市(区)协同工作专班,确保整链包干、一链到底。市级部门要做好各自负责重点产业链的专业研究、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协调服务等工作。区(市)县要具体抓好企业引育、项目建设、要素匹配,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技术重点发力。产业园区要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提升专业化运营服务能力,促进要素加快聚集、项目加快落地。

施小琳强调,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功能的重要基础、市民就业的重要依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战略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城市整体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会上,有关部门汇报了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方案、推动重大项目攻坚方案、招商引智方案,重点产业链链长汇报了围绕建圈强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成都高新区、龙泉驿区、新都区作了经验交流。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领导小组组长王凤朝,市委副书记、领导小组副组长谢瑞武出席会议。

据公开资料显示,施小琳同志生于1969年5月,浙江余姚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在上海工作多年,也是从街道基层实干出来的,先后任职闸北区、南汇区、虹口区、上海市民政局、普陀区,在闸北时先后担任过大宁路街道、临汾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后又任上海市委常委、江西省委常委,今年8月由江西调任四川,任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这也是成都市委首位女市委书记原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则至吉林省任吉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今年9月,根据有关规定,施小琳兼任成都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通航圈高级咨询顾问宋超认为,在成都GDP保持稳定发展、人口突破两千万后,这座城市也需要建立一套与城市能级相适应的社会治理体系,施小琳同志在上海多年的工作经验可以在成都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

图:施小琳与范锐平

作为成都市首位女市委书记的搭档,成都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王凤朝曾任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四川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四川省副省长

来源:成都市政府官网,蓉城政事及前文;通航圈综合编辑。


延伸阅读

关注本公众号后,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