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咎《暨陽葛君字序》
暨陽葛君字序
暨陽進士葛君命名曰“研”者,蓋取《易》所謂“所以研幾”者也。[1]命字曰“與幾”者,乃余就其《易》之説也。與幾之言曰:“始研之請也,非特爲一字之區區,實冀有以勉我也,願更有告焉。”乃告之曰:君子之學,至於能成天下之務,則神矣。[2]雖然,非學夫《易》以研夫所謂知幾者,[3]則不能也。蓋《易》之道也,有無虛實皆可以該,而遠近高下皆可以遍,故能極於三才性命變化之理、[4]道德之爲、體用之歸,[5]以見夫屈伸消長、得喪損益之變。[6]而研之果不息於旦暮,則自然知微知彰,知柔知剛,[7]知隱於顯,知小於大,潛於天地之無窮而冥於其理,照於秋毫之難見而默知其朕。宛轉吉凶之際,[8]而每與吉俱;周流險易之間,[9]而每與易會。無已而爲名則名成,無已而爲功則功立。如此,乃所謂能成天下之務而神者也。昔者,孔子弟子有顏回者,自孟子以來,有不可勝數之豪傑,未有能過之者,而回也纔可謂之庶幾於此。[10]孔子有不可勝數之德行,以成天下之務,而纔可以謂之知於此。知於此則神矣,尚曰有至神焉,蓋至神者愈不可得而知也。[11]是則自從學之士子以望庶幾之顏回,其度數相去如何其寥寥,而自顏回以望知幾之孔子,其度數相去又如何其寥寥矣。乃曰尚有有心不可知之至神。噫!何其宏博高妙而不易至哉!是以狹局淺量之世儒一聞其如此,則恍然不知其何自以至,而遂怠以止。好高慕遠之脩士一聞其如此,則躍然知其所以至者不過在我,而愈厲以勤。嗟夫!彼世儒者其何尊也,乃若脩士,[12]則其知之矣。與幾年少而知敏,其操筆爲文辭則既美矣,猶未肯恃此以止,矻矻執經,以從先生長者質問大義。[13]而若余之鄙,尚蒙其眷眷以不捨,其殆有脩士之志也歟?故余既與之綢繆往還,而因字其名,又推其說以勉之如此,凡以喜其有脩士之志也。
本文注釋共十三則
……
……
……
【相關閱讀】
【唐、五代】
001.李隆基《皇太子諸王改名敕》
002.李豫《禁割貫改名敕》
003.李純《論唐武改名謂崔元略口諭》
004.李炎《爰擇嘉名制》
005.李炎《敕溫沒斯改名李全忠制》
006.李炎《賜受耶勿改名李弘順制》
007.李忱《名同御名奏改敕》
008.朱晃《受禪改名令》
009.朱瑱《即位改名制》
010.李亶《改名制》
011.李亶《賜鳳翔節度使李蕋改名詔》
012.李亶《賜吳越國王錢鏐不名詔》
【宋】
001.柳開《名系》
002.柳開《字說》
003.趙湘《名說贈陳價》
004.釋智圓《敘繼齊師字》
005.穆修《張當字序》
006.范仲淹《南京府學生朱從道名述》
007.宋祁《王杲卿字說》
008.石介《歸魯名張生》
009.石介《宗儒名孟生》
010.石介《呂虞部士龍字序》
011.歐陽修《章望之字序》
012.歐陽修《鄭荀改名序》
013.歐陽修《張應之字序》
014.歐陽修《尹源字子漸序》
015.歐陽修《胡寅字序》
016.釋契嵩《與月上人更字敘》
017.釋契嵩《周感之更字敘》
018.李覯《敘陳公燮字》
019.李覯《敘張延之字》
020.李覯《敘陳司理字》
021.李覯《復說》
022.蘇洵《名二子說》
023.蘇洵《仲兄字文甫說》
024.祖無擇《連席秀才字序》
025.祖無擇《進士魏舜元字序》
026.蔡襄《姪至夫名字序》
027.蔡襄《名說》
028.陳襄《何秉字序》
029.文同《道士袁惟正字行之序》
030.文同《夏佾字德卿序》
031.司馬光《諸兄子字序》
032.司馬光《越州張推官字序》
033.曾鞏《王無咎字序》
034.曾鞏《謝司理字序》
035.章望之《薛宜字序》
036.劉敞《衡字公甫序》
037.劉敞《鄭野甫字序》
038.劉敞《斁字序》
039.劉敞《劉景烈字解序》
040.劉敞《張誨字辭》
041.蘇頌《李惟幾改字說》
042.王安石《石仲卿字序》
043.強至《盧君字序》
044.強至《吳三班字序》
045.強至《劉君仙尉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