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戈:速写会过时?我不相信。起码,这条路我会走下去。

孙戈 020艺术观察 2021-06-30

人生不长,需要懂点艺术,关注020,持续接收好文章

孙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南方分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西湖国际美术家联谊会副主席,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当代美术院副院长,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广州炎黄画院执行院长。曾任广州书画研究院书记、副院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广州画院副院长。





谈写生,不能不说速写。


速写包含在写生话题和内容里的,是写生的一部分。


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有不同的声音和观念。


不画写生,不画素描也能画画,也能成为“艺术家”这都不奇怪。


然而从“写生”走出来的画家,极容易带着他们个人的审美理想和时代的审美需求,去寻求新的艺术图式,表现新时代的艺术精神。





速写也是在解决气与质的问题。


在一代画人的记忆中,速写不仅仅是基础训练中一段学画的过程,也不仅仅是用以收集形象和素材的工具,而应该看成是一辈子的功课。





因为师法自然的自然,必然在对实境的写生与记载的速写中求得。


所以,坚持走在写实绘画道路上的一众画家,速写写生,正是不断充电的艺术生命之源,也是画家保持对生活的感悟,对艺术形式的探索。





速写,它通过对事物直接的观察,从大自然本身中发现刹那间的美,记录下对美的瞬间。


然后,再用自己的笔墨去加工的真实感受,体会到一般人不容易得到的乐趣与快感,这是终生有用的。


如果有画家认为自己的笔墨成就达到了某种境界或程度,这是可信的,但哪一个画家敢说自己的速写达到了完美的水平呢?你可以不屑,但你真的不敢说,因为你知道,没有那些年的功夫,你达不到,即使达到过,几个月不画,就不仅仅是“手生”了。





因为工作关系,十多年来我曾在广州筹划过几届《生活·速写展》,相对于那些大型的油画展、国画展,速写展似乎有些“小儿科”,难登大雅之堂,但我相信,绝大多数画画的人都会承认:速写并非容易,没人敢小看速写,没有多年对速写的刻苦实践和对写生艺术的深刻体悟,是难以具备扎实的造型能力与艺术境界的。





林墉先生在《杨之光速写序》中写到:“速写,其实是艺术家观赏生活、思索生活、判断生活、表现感受、抒发感情积累灵感的一种工作程序。反之,在速写中,其实最易感受到艺术家本人的品味与品位。艺术家的志趣、修养往往宣泄无疑”。


速写是一个画家才情、才气、功底最直接的体现。


速写之后的提炼与创作,是以实境为基础的,最后才能更好地画出心中的真境。





从绘画入门到成为艺术家,好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速写,那是艺术生命的一部分。


有相当一部分画家都有“速写情结”,很多“过来人”翻看着几本或几十本那个年代的速写,甚至会被自己感动,为着那时真诚的追求,那时的蹉跎岁月,那时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道路;也为着那时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现在画家们见面动辄送大画册,甚至“大红袍”展示成就,而当年,速写本就曾是画画本事的试金石,画的好坏,几页速写一翻便知八九。





近些年,在科技高速发展、摄影、手机拍照普及的今天,速写这种昔日流行的艺术形式已是日渐式微。


采风到少数民族的节日盛事场景,甚至下厂、下乡的“体验生活”,大多都以相机为主的“跑马观花”。


这是“现代化”带给我们的“恩赐”,我们无法回避相机能给我们带来诸多便捷,但,我们不能忘记了艺术表现的本能是'个性'的不同特色的追求,与机械器具所表现的'共性'的物像有天壤之别。





只有带有画家个人感情、性格和技法的速写作品,其鲜活、激情和高度概括的画面效果是摄影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没有坚实的造型基础,没有日积月累的手头功夫,就无法创作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的作品,无法完成时代赋与艺术家们的重任。





速写会过时?我不相信。


有一点可以明确: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面对生话,能发挥画家积极能动性的,能主动调动画面手段的就是速写。


用速写这一创作形式去记录、去熟悉、去表现,无疑是最直接、最贴近、也是最顺心、最顺手的。





画家的心性与自然规律真相完美结合、画家表达出的心象与自然所呈现的天地呈现着最完美的结合,才是一个画家所具备的气度、气韵、气象与自身心性的契合。


起码,这条路我会走下去。




总算如愿以偿了,实现了小时候的理想,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画张写生。1976年2月26日。



20世纪70年代速写


















20世纪80年代速写























































20世纪90年代速写
































《文化参考报•艺术周刊》
主管: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岭南美术出版社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71

常年征稿、征订,索样报后台留言


更多热读(点击直接阅读)

林风眠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石鲁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黄胄关良赖少其陆俨少叶浅予程十发杨之光宋雨桂吴大羽姜今卢沉崔子范王学仲李叔同陈卓坤陈望邱思泽高永坚董克俊李宝峰苏天赐林丰俗潘喜良刘斯奋杨福音苏百钧黎明莫肇生陈炳佳林墉陈新华董希源陈金章袁武马顺先蒋兆和张蓉叶其嘉陈大羽林散之徐章曹宝麟孙晓云陈永正许鸿基于右任麦华三林蓝戴士和俞晓夫周刚贾科梅蒂袁炽彬张志祥刘三齐范迪安郑鹤芝邹传安张铁威李苦禅金城江汉城塞尚任伯年萧朗吴长江潘天寿潘行健李家馨史国良杨晓阳白羽平方向王镛曾宪锦曾振伟刘勃舒孔维克苏华陈子毅方土梁江苏小华孙其峰叶献民胡一川丰子恺梁善刘昌潮王孟奇潘梦露陈丹青于小冬何婉薇杨峻尉晓榕王西京梁如洁罗寒蕾方楚雄杨尧刘绍荟张闯吴正斌刘济荣吴山明詹鸿昌陈衍宁梁世雄涂国喜郭振山潘建民马波生杨佩璇杨长槐石虎陈钧德司徒绵区广安王琨李晓林陈安健田黎明刘巨德吴作人王肇民贾博鸿杨秋人刘其敏蚁美楷

重磅!中国美术家协会2019年21项大展征稿通知

全国美展金奖得主李晓林:写生决不是描摹,不是照相机!

司徒绵:真正有成就的画家绝大部分时间在封闭空间里消耗,孤单寂寞!

刘其敏:一个被“遗忘”的画家,一个当今美术界的“稀缺品”

王肇民:一位倔强的静物诗人

林风眠:一个时代,遗憾却又无与伦比的美

蚁美楷:“不欺世、不欺人、首先不欺自己。”

杨秋人:我们画油画决不应跟着西方尾巴跑,可借鉴但不能照搬

刘云生︱这位退休老人的水彩画,展示了一个明媚的西藏

央视纪录片《中国书法五千年》,带您领略惊艳世界的中国书法

周大集:广州美院曾经有这么一个“倔老头”

方土:“在岭南,以书法入画,这就是贾博鸿的特点!”

忻东旺:在平凡中感动,在困顿中觉醒

020艺术观察2018年200篇精华推送汇总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

商务合作、转载事宜请在后台留言

广州541794294@qq.com(微信)

深圳517172580@qq.com(微信)

如果您有意收藏平台推介的艺术家作品

请在页面右下角留言,我们将及时联系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