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衍宁:写实是画画的初衷,我会用一生去付出

人生不长,需要懂点艺术,关注020,持续接收好文章

陈衍宁(1945-)广州人。196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舞台美术班。1970年至1986年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在此期间,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奖,他的油画和国画多次同时被选入全国美展。代表作有:《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渔港新医》、《新浪》、《无产阶级的歌》(和汤小铭合作)。 1986年,陈衍宁赴美留学,定居美国至今。



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



提起当代广东画家,陈衍宁绝对是不可不提的。陈衍宁出国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西画(指油画)上,尤善人物肖像。1991年荣获英国艺术家协会主办的肖像比赛大奖,曾连续为英国皇室、世界各地名人绘画肖像,广受赞誉。1999年应邀在英国白金汉宫为英国女皇画肖像,作品并被选为英女王50周年庆典纪念邮票。其作品被各大博物馆、艺术机构和公共机构广为收藏。 



送学员



美国当代著名评论家邓尼斯·韦曼认为,陈衍宁对光与透视处理的无懈可击、构图具有震撼力与想像力,对所绘客体神韵拥有惊人的洞悉力,“陈衍宁的艺术真正跨越了文化与历史,蕴含着一种宇宙的永恒的信息”。他盛赞,陈衍宁的作品“是一种坚实完美的审美结合,一个跨越空间的视界”。国内著名评论家也认为,陈衍宁是第四代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马克思与恩格斯



陈衍宁与他同时期的艺术家一样,都经历了中国政治的起伏,也都经历了作为一个艺术家,遭遇到的社会因素的“围困”。很大程度上这种现状对于陈衍宁来说并不是一种阻挠,反而让他在困境中寻找到自我的认定。





1987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与美国克夫纳画廊合办的“中国当代油画展”第一次在纽约举行,这也是中国写实绘画第一次呈现在国际位置,而同时也是第一次在美国标价出售,其结果不俗,纽约时报也报道了这次展览。这次展览让中国艺术家找到了一种新的层面,而对于陈衍宁来说,这是他个人艺术的转折。





陈衍宁的这次转折开始了他在美国的生活。作为美国肖像画中心的专属画家,陈衍宁在其肖像绘画艺术实践中有着很多的赞誉。现在的陈衍宁已经退休了,“我现在都是自由创作,可以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了。”陈衍宁现在的创作是完全的个人自由 ,与肖像画的创作心境完全不同,但是对于“美”的追求是陈衍宁一直的坚持。肖像绘画也好,自由创作也好,陈衍宁都是一直持续的在实践写实绘画,“写实是画画的初衷,我会用一生去付出。”“油画,最能诠释心中感悟之美”这是陈衍宁在艺术历程中从开始到现在都不曾动摇的艺术经验。





这样的一种路程也印证了陈衍宁对于自己的评价——


“我是一个虔诚的人。”


“我不能代表所有中国的画家,但是我的个人经历说明了中国写实画家在国际艺术环境中是能够得到认同的。”


“肖像画的价值与政治意义并存。”


“肖像绘画有它的特殊性与局限性。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写实绘画的实践,局限性在于商业因素强,需求量大,竞争性强,艺术家自由度相对有限,‘做到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并赋予深刻的心理内涵和社会意义。’这是我的宗旨,这个宗旨让我在客人的需求和艺术家个人表象、艺术要求这两者之间找到很好的平衡点。”



新蕾 

164×123cm

1999年

《新蕾》创作于1999年,画面上天真甜美的小女孩半遮半掩的站在芭蕉树下,眼神如此纯洁透明,未经世事的淳朴,就像一颗未经琢磨的宝石,但是早已在阳光下奕奕生辉。画家细腻的心思,充满着对生活美好的赞叹,在巨大的画面中营造了一个远离嘈杂世间的天地,有绿色的芭蕉,小狗的欢叫,可以赤脚玩耍……让人在这美好的世界中沉迷,久久不愿离开。

 

 

小花

1976年

陈衍宁最善于在平凡的题材中表现他高超的技巧和敏锐的观察力。《小花》是陈衍宁早年创作的人物作品,画面的光影变化强烈,但经过娴熟的绘画技巧显得柔和而内敛,山区少女淳朴的微笑,手中的野花正是对美好生活的无比的热爱与憧憬。



点收

1977年

《点收》创作感言人的因素第一,武器不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这是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大炮的历史缩影。为纪念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而作。



白藤湖上

138×100cm

《白藤湖上》是陈衍宁早期的一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油画珍品。纯熟的技法和坚实的造型能力一直是陈衍宁油画作品的最突出特点,而《白藤湖上》作为陈衍宁赴美之前留在国内的最具收藏价值的代表作之一,非常充分的说明了画家对新古典主义绘画语言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运用。这幅作品曾经一直放在陈衍宁母亲位于广州的家中,可谓陈衍宁的“看家之作”。画面刻画了三个天真浪漫、无忧无虑的少年形象,画家对人物动态和表情的捕捉赋予了人物一种真切的生命气息,给人呼之欲出的真切质感。


从叙事性的角度讲,画面表现的场景是南方水网地带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处日常生活场景,但是凝视这件作品却可以给人一种非常激动的心理感受,这便是真实感所具有的艺术魅力,这种真实是建立在艺术家对人物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场景的精心设计基础之上的。画家捕捉到的这一个情景定格,以及人物面对观众的这一瞬间将一个每个人都可能会有的童年记忆画卷展现在了观众面前,这种记忆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任何的减退的,但却又是渐行渐远的。


作品的构图与作品主题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吻合,构图对主题的诠释丝丝入扣。三个天真无邪的儿童略成直线型依次排列在画面远景、中景和前景处,中间的男童手中撑着竹竿,两只小舟正在驶离观众,似乎再多加一竿,他们就会离开观众的镜头,驶向画面上方的画框之外。画家设下的这一定格是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挽留和无奈,从这一角度上讲,《白藤湖上》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风俗画了,它被画家有意或无意的赋予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而这便是用金钱无法衡量和须臾留存的弥足珍贵的美好童年时光。



故乡梦

75×101cm




少女

76×101cm



拾红棉 

60×76cm



拉小提琴的人

58×88cm



起义者

1981年




金发少女



黎族少女

84×74cm

1983年



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妇女主任素材之一

1970年



日当午

147×177cm

2005年 



水上人家



左:榕树下的小女孩

右:沙田之家



沙田之家






《文化参考报•艺术周刊》
主管: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岭南美术出版社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71

常年征稿、征订,索样报后台留言


更多热读(点击直接阅读)

林风眠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石鲁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黄胄关良赖少其陆俨少叶浅予程十发杨之光宋雨桂吴大羽姜今卢沉崔子范王学仲李叔同陈卓坤陈望邱思泽高永坚林丰俗刘斯奋杨福音黎明陈炳佳林墉陈新华董希源陈金章蒋兆和张蓉叶其嘉陈大羽林散之徐章于右任麦华三林蓝张志祥刘三齐范迪安李苦禅江汉城塞尚潘天寿潘行健李家馨史国良杨晓阳白羽平方向曾宪锦曾振伟苏华陈子毅方土梁江苏小华孙其峰叶献民胡一川梁善刘昌潮王孟奇潘梦露陈丹青于小冬何婉薇杨峻尉晓榕王西京梁如洁罗寒蕾方楚雄杨尧刘绍荟张闯吴正斌刘济荣吴山明詹鸿昌陈衍宁梁世雄涂国喜郭振山潘建民马波生杨佩璇杨长槐石虎陈钧德司徒绵区广安王琨李晓林陈安健田黎明刘巨德吴作人贾博鸿杨秋人刘其敏蚁美楷刘巨德黄泽森贾又福孙戈汤小铭胡斌赵兽程秋一王肇民贝聿铭孙洪敏金城陈醉黄永玉

黄永玉:“谁再说我是中国画,我就告他

频频过亿!傅抱石笔下的美人最勾魂,那勾魂处在哪儿呢?

书画为啥值那么多钱?别说书画贵,书画家的艰辛你懂么?

原来你是这样的常玉,我孤陋寡闻了

叶浅予:用速写留住生命!

刘巨德:能回到艺术源头的从来是少数人

王琨:真正的写意作品其实并不多,佳作更难寻觅

巴金: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陈钧德:画画60年,我只是变得更加简单

李世南:好画是有灵魂的

黄泽森:光劳动是画匠,光思考是空想

贾又福:中国当代山水的变革者!

孙戈:速写会过时?我不相信

汤小铭:一个时代的深度印记

重磅!中国美术家协会2019年21项大展征稿通知

020艺术观察2018年200篇精华推送汇总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凤凰同步更新

商务合作、转载事宜请在后台留言

广州541794294@qq.com(微信)

深圳517172580@qq.com(微信)

如果您有意收藏平台推介的艺术家作品

请在页面右下角留言,我们将及时联系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