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弘扬长征精神为己任——记杜地先生》

好好学习 秋和随笔 2023-10-11

   最近在著名的五四运动发源地——原北京大学旧址红楼北边的一间书画社里,我认识了杜地先生。经过与这位年近古稀、仍然精力充沛的先生一番长谈,我被他充满激情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言语感染了。尤其是他关于在新时代如何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如何理解长征、长城、长江对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影响,他的一番经过深思熟虑而成形的想法和一系列做法,令我十分感动。

   我觉得杜地先生似乎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的脑海里仿佛总是迸发出千奇百怪不按常理出牌的思维火花。很多时候在他想事、做事的过程中,先惊讶再颔首最后释然,是大多数人对他最自然的表情回馈,他渐渐地也适应了这种表情回馈,并且更愿意耐心地给不熟悉他的想法、不理解他理念的人讲解他的想法,向大家释放一个新的领域或空间。

   杜地先生不承认自己是个工作狂,但是他确实十分珍视并注重利用时间。在他的工作日程安排里,从来没有休息日的概念,他觉得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对生命和时间的最好安慰,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欣慰,就是对身体最合理的慰藉。任何浪费时间的做法都是可耻的,是不能让人容忍的过错。

   杜地先生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在他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奋斗中,有太多获得社会上各种荣誉的机会,但他常常主动放弃。他觉得自己只要对工作高度负责,对理想执著追求,就已经实现了自我价值。如何名与利的光环、荣誉得失对他而言都似过眼云烟,一笑而过。

   杜地先生经常会想,自己的这种性格也一定延续了长征精神的内涵,它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就是做人的固守和坚持。他小时候的理想有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参军,这大概是很多男孩子儿时的梦想。但是在特殊的年代,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梦想对他而言却难以实现。长大了,参加工作进了工厂,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通过自已的努力,又实现了从工人到干部的身份转变。在所有人都认为他在机关有大好的仕途前景时,他却选择了“下海”,在纷繁的商战中去搏杀奋斗,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去搏击风浪,终于成为一名有突出成就的企业家。

   在很多人眼里,杜地先生又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在他自己的心中,并不完全是一位商人。无论何时、何地,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位有理想追求的人。理想不是空想,而是一个通过自己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是一段有价值的奋斗过程,为了自己的理想去追求是幸福的。现代有一些人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甚至有些浑浑噩噩。但杜地先生常常思考着,在80多年前的中华大地上,有这么一群充满牺牲精神和崇高理想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信仰、初心,为了民族的和平、强盛、伟大,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征程。

   长征路上的红军没有吃的,就吃皮带、草根;他们没有棉衣,就烧牛粪取暖;他们中有老人,有女人,有孩子,还有一个意志坚定的共同信念——救亡图存,他们的名字叫红军!在他们的面前,有空气稀薄,可以使人窒息的茫茫雪山,有深不见底,可以埋没一切的沼泽草地;在他们的耳边,是敌人飞机的狂轰滥炸;在他们的身边,是硝烟弥漫的枪林弹雨。这些坚强的勇士们没有被恶劣的自然环境吓倒,没有被凶猛的战火征服,靠着他们的初心、决心、毅力和勇气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伟大长征。

   红军长征创造的奇迹,和滋养华夏儿女的母亲河万里长江一样,也和几千年巍然挺立的万里长城一样,成为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每每想到这些,杜地先生总是会不胜慨叹,并产生许多联想。这种联想令杜地先生夜不能寐,更加浮想联翩。他想的是如何在新时代用长征精神打造一种让人们都接受的项目,并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延续下去,直至永远。

   早在一百多年前,一个单兵行动的马拉松项目被正式列入奥运会,由于其较好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后又被世界众多国家所推崇。面对这种现象,杜地先生常陷入深深的思考: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发生在中国的伟大长征,曾经作为人类最艰苦卓绝的挑战自然极限、生理极限、心理极限的远征行动,难道不应该以一种体育运动的方式,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吗?于是,杜地先生破天荒地提出了举办国际长征运动会的想法,这想法逐步形成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又上升为一种行动,这种行动从国内走向国际,正逐步被更多的国家和人们所认识、所肯定。

   于是,杜地先生经过深思熟虑和一番细致谋划,再加上与一批志同道合人士的多年不懈努力,一个在国内外都产生重大影响的国际长征运动会项目应运而生,并长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以及一些国际机构的参与下,迄今为止,国内外已经举办了10届国际长征运动会,并被越来越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

   在推行长征运动会理念、力促长征运动会在更多的地方和国家举办的过程中,杜地先生担任了通化师范学院三长文化(长江、长城、长征)研究院院长,还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国内七十多所大专院校巡回演讲、宣传和鼓动。这些演讲经过整理、推敲充实之后,形成了专著《中国国际长征运动会》并正式出版。正因为如此,一些人甚至称杜地先生为中国的顾拜旦,因为他首先提出长征运动会的初衷,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随着对长征运动会的研究,以及长征运动会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杜地先生的想法,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到杜地的提议。杜地先生自己也对长征运动会包含的精髓和这项运动会的发展,有了更深更系统的思考,那就是通过举办长征运动会提振民族自信,凝聚民族力量,推动民族振兴。

   当理想照进现实,杜地先生感到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已经不由得他停歇。长征运动会是对伟大的长征精神的一种全新诠释。其实值得中华民族骄傲的、凝聚华夏儿女力量的,远远不止长征一面伟大的旗帜。在历史的长河中,最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还有两项,它们与长征一起,构成了时间与空间,自然与人文全方位的一个整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大成,那就是长江、长城。因为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长征、长江、长城,在词汇文字上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与必然的衔接,更似乎是有一种内在的源远流长的纽带与具有深远意义的渊源。长江、长城、长征,都是万里,都有长度上的巧合,还有时空上的交错,更有岁月上的延展。把它们统一起来,所凝聚的精神力量,就是“三长”精神。于是,杜地先生对此又有了思想上和形式上的创新与提升。

   为了更好地推行“三长”精神的传承,杜地先生想到要写一本书,把长江、长城、长征所蕴涵的精神进行全面融合与分析,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什么是“三长”精神,为什么要发扬“三长”精神,怎么样才能把“三长”精神继承下去,继往开来,让最棒的中国人能够变成最强的中国人。杜地先生的思维模式是如此,他的行动原则更是如此。他是一位说干就干的人,他从不做思想上的巨人,也不做行动上的矮子,确定目标之后,就开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当杜地从长江顺流而下,凝望着翻滚的浪花,感受着拂面的江风,静静地思索;这是怎样的一脉江水,在这样的江畔有怎样的故事,在这样绵长的水韵里有怎样的历史。当杜地赤足踏上长城的方砖之上,近距离感受豪言壮语“不到长城非好汉”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在崇山峻岭之间那起伏着龙脊一样的建筑,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过往,不再有战争的厮杀,难道这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城墙带给我们的仅仅只是一道墙吗?当杜地先生走进瑞金,踏上红军曾经走过的那条充满了艰难险阻的道路时;在大雪山上,在沼泽地前,怎样的一支队伍,怎样的一种艰苦历历在目。历史不能重现,但它记录的是曾经现实的昨天;历史不能评价,但它直白地告诉人们什么是最伟大的震撼。

   杜地先生进而萌生了一种新的想法,如何将这种“三长”精神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高雅珍贵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他经过反复考察、筛选,最终看中了享誉海内外、极具收藏、传承、观赏价值的岫岩玉石。他陆续出资购买了数百吨岫岩玉,与技艺精湛的玉器工匠精心策划、设计,将象征着长征、长城、长江精神的一幅幅场景雕刻在岫岩玉上。这其中反映长征的图景最多,最为丰富,如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遵义会议旧址等长征中重要事件发生地,都在一尊尊岫岩玉上得到一一呈现。这一系列玉石作品具有很好的艺术观赏价值、还具有珍贵的收藏保留价值,更具有一种强烈的象征意义。杜地先生说,这种精雕细刻的玉石珍品还在加工过程中,已经加工好的部分作品在内部展示时,人们无不叹为观止。

   杜地先生常常感叹,一个民族没有精神上的自信是可怕的,一个人没有崇高的信仰是可悲的。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请不要再发出这样的疑问了,谈谈我们的奋争史——长征,看看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想想我们的民族魂——长城,它们都在无声地回答。杜地先生去过很多国家,到过很多的地方,他相信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很多时候,他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学者,一位用脚步丈量理想的学者。走的地方多,见的事物也多,感慨也多,思索也多。

(下面三幅图片为玉石雕刻精品)

   我们提倡要有文化自信,只有把握自己的根,才能实现自信。杜地先生经过反复的思考,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寻觅,最后终于定格在三个万里长度的名词,长江、长城、长征,这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骄傲自豪的根!它们蕴涵的精神就是中华之魂、民族之根、智慧之基、力量之源。中国要前行,民族要振兴,没有一个凝聚力量的信念是行不通的。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长江,都应该了解长城,都应该记得长征,这就是“三长”精神的传承基础,从一条江,到一座墙,再到一段路,你可以试着用心灵去跋涉,去感受,去探寻,它们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的声音,那些触动你内心最柔软地方的共鸣,听从自己的直觉吧!

   如果你还觉得“三长”精神有些遥远,那么你就试着参与到国际长征运动会中来。这是杜地先生的一项发明创造。理解它、支持它、参与其中,用体育的形式完美诠释民族的精神,让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都乐享其中,让中国人为此自立、自信、自豪,让中华民族崛起、振兴、强盛!

   杜地始终坚信,为了理想远行,就要不惧暴雨狂风,就要不改本色初心!昨天,杜地还是一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思想者;今天,他已经是一位行走在实现理想之路的跋涉者。他认为,既然决定要踏上这条追求理想的路,就要不抛弃,不放弃!脚踏实地、坚定地走下去。


点击右边标题查看上篇公众号文章:《战旗飘飘》—乡村振兴的电影佳作

请扫描下方 ↓ 二维码关注“秋和随笔”

本公号文章大体分七类,如想看之前发表的部分文章,请点击下面标题看看:

、北大荒情

北京六九届怎样炼成的··读《十五六岁闯大荒》··屯垦戍边的故事··《我当团长我的兵》··北大荒的冬天··《兵团特务连之歌②》

二、读书札记

新凤霞吴祖光合作书画··《史记》的第一读者··汉献帝是了不起的人物··林则徐与徐继畲之争··读毕锋的《中国人的高铁故事》··岳飞之精忠与尽忠

三、抒情写意

西海情歌背后真实的爱情故事··《山楂树》··过生日感觉真好··沈园之千古绝唱··《走进兰亭》··《伊春颂》··《圆明园记》··窗外的风景

四、医者仁心

《赞眼科医生徐冰》··跟随专家医务体验··合作愉快的申虹医生··关注阿尔茨海默症··《医者仁心台卫平之三》··致敬,李兰娟院士

五、域外见闻

观广岛和平纪念馆··埃菲尔铁塔的爱情故事··《徐继畲与华盛顿纪念碑》··《弹丸之地卢森堡》··在墨西哥看行为艺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发现了什么?》

六、七彩人生

《范敬宜的为政为文》··《画家雷建》··杨在葆与电影《代理市长》··指挥家卞祖善··为汝铎先生作《生日歌》··《同学聚会更无前》··《摄影家钟观永》

七、亲朋佳作

李秀人《情系北大荒》··台卫平《刘智明院长两件事》··李丽萍《好看的警察故事》··赵兹《寻找“团泊洼的秋天”》··周经志:《护士礼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