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戏剧梅花奖40周年 | 李敏 | 与时间赛跑,用热爱浇灌,“梅”好皆可期

李敏 中国戏剧杂志 2024-03-25

编者按

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创立于1983年,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旨在推动舞台艺术的中心——演员表演艺术的发展,鼓励中青年演员的迅速成长。40年来,梅花奖已举办31届,共评出京剧、昆曲等65个戏曲剧种和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等门类,涵盖包括台湾省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获奖演员726名,让人们看到了40年来戏剧舞台上的人才辈出!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文艺事业进一步大发展和大繁荣,我刊特为纪念“梅花奖”创办40周年开辟专栏,旨在探讨40年来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成就和经验。希望在表演艺术家和理论评论家的联合把脉下,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继往开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中国戏剧发展谱写新的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

李敏


曾任福建省芳华越剧团业务副团长、艺术总监

现任绍兴市文联副主席、绍兴市越剧团艺术总监

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中国戏剧梅花奖于1983年创办,40年来,业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领域声誉隆盛的重要奖项之一。几十年来梅花奖的舞台上英才辈出、群星璀璨、佳作纷呈,一派姹紫嫣红的喜人景象,鼓励着一代又一代戏剧人勇攀艺术高峰。算起来,在追求越剧艺术的道路上,我也奔走40余年了,14岁学戏,28岁生旦兼挑,39岁摘得梅花奖时也临近不惑之年,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再看向那白底红花的梅花奖盘,那行“梅花香自苦寒来”凝结了几代戏剧人的奋斗、奉献、坚守和梦想,也裹挟着无数昔日回忆朝我扑面而来,关于梅花奖、关于老师、关于舞台、关于自我……

我的从艺之路上,有绚丽的花,更有荆棘的路,可以说越剧早已融入了我的血液之中,获得梅花奖是我人生舞台的高光时刻,更像是我从艺道路上的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

 

鲜衣怒马少年时 不负韶华行且知

我出生在浙江省德清县,童年记忆里尽是咿呀婉转的越音曲调,母亲总是踩着缝纫机唱着曲儿,父亲更是十足的越剧发烧友,在家庭的鼓励支持和环境熏陶下,长大以后当一名专业越剧演员的梦想,不知不觉便在我心里面扎下了根。

《红楼梦》饰演林黛玉


8岁那年,看到越剧电影《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我便立刻成了王文娟老师的忠实粉丝,好似我懵懂岁月里心底的一束光。我时常守着家门口的广播喇叭,跟随着来县里演出的剧团,一有空闲就模仿着各色唱段唱给街坊邻里听,听力和音准上的优势在这时便显现了出来,没多久整个《红楼梦》竟都能唱下来了。14岁那年,从广播里得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招生的消息,我奔着尹桂芳老师的大名决意报考,最终成为德清县上千考生中唯一入选芳华越剧团的学员,被送往福建艺校表演系进行为期4年的学习,从此和越剧紧密相随,牵绊一生。

艺校那段时日,我见过凌晨4点的星星,尝过风吹雨淋的滋味,常常忍着伤痛练习,唱念做打、手影身形,我一样都不敢含糊。1986年,18岁的我在芳华回上海娘家的毕业汇报演出上演绎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当时王文娟、徐玉兰等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就坐在台下观看,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谢幕时她们还特意上台给予祝贺,让初出茅庐的我欣喜万分,一段王派的师徒情缘也由此种下。

李敏和恩师王文娟


走上舞台的第一个10年,我便迎来了艺术生涯的黄金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迥异的艺术人物形象:滕玉公主、谢云霞、林黛玉、王志贞、王兰英、荀含春、妈祖、崇秀皇后、江姐……1992年,“芳华”应邀去香港演出越剧《红楼梦》,因主办方要求林黛玉唱腔需要用王派,太先生便拜托王文娟老师来指导我,在上海学艺的一个礼拜里,老师每一场戏都手把手地教我,回到福州后更是收到了她专程寄来的演唱专辑录音带,勉励我勇攀艺术高峰,此后我还参加了恩师80岁、90岁的专场演出和上海白玉兰终身成就奖的同台演出,幸福地实现了小时候成为老师爱徒的梦想。

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下,我悉心钻研王派艺术,在唱腔上既保留了王派的特色,又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在流派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和发挥,渐渐地被观众认可和喜爱。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个角色中,更在一次次的比赛中积累和提升,先后获得福建省第16届、第17届、第22届、第23届戏剧汇演“优秀演员奖”,首届全国越剧大奖赛“优秀演员奖”,首届全省越剧青年演员广播电视大奖赛一等奖,第3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奖, 首届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金奖等数十个奖项,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和乐观豁达的心态,在舞台上尽情绽放着艺术生命的气象,为我的摘梅之路奠定了不断攀高的坚实基础。

 

生旦兼挑担重任 矢志笃行立芳华

戏曲,让我感悟了人生的况味,就像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总有一些风浪的考验。1996年,在我艺术青春正激情四溢的时刻,芳华陷入了演出市场盛衰不定、小生连续缺失的多重现实困境,正在排练的戏均因缺乏成熟小生而被迫停了下来,我不想轻易放弃自己追逐多年的越剧梦想,也为挽救剧团的行当之急,撑起呵护自己成长的第二港湾,在团领导和老师的建议下,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化妆师的造型之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临危受命,改工尹派小生。

李敏和恩师尹桂芳 


1997年元旦,在团领导的带领下我赶赴上海拜尹桂芳先生为师,一切从零开始,一学就是一年多。初改行的那段日子,我精神压力特别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尽管唱腔很快得到了认可,但表演层面从原本柔情似水的旦角真正改头换面成清俊书生,绝不只是换个妆造和剧本的事,手眼身步法都有很多细节的改变。我拿出当年初入戏校当小学员的那股劲儿,学起了靴子功、扇子功、水袖功,终于在太先生80寿诞之日,以尹派弟子的身份登台亮相,成功出演了尹派艺术的“看家戏”《何文秀》。此后多年里,我时而“生”,时而“旦”,时而“尹”,时而“王”,我的艺术领悟也上升到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层面。

《何文秀》饰演何文秀


2000年,不断传来外地越剧团被撤并的消息,在民意测验下我被任命为业务副团长,一番前思后想下我决定挑起重担,尝试撑起这方逐渐被边缘化的越剧舞台,带着团员努力争取大大小小的演出机会,每场演出我都会一丝不苟地精心对待,唱腔、表演、舞美,样样做到最好。2001年,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芳华”建起了新的剧院和桂芳桥,我一边忙着团里基础工程建设,一边培养小演员、物色剧本、创排新戏以回馈观众,在同行的提携合作和全团的共同努力下,剧团的发展态势开始逐年向好,最终成为全国重要的越剧团体之一。

这段生旦兼并、表演攻关、剧团经营的过程是我艺术生涯中非常难忘的一段,它对我是一种考验,又是一种拓展,时至今日我依然坚信,人生如梦,但求无愧吾心,无论风浪多大,掌握航向与命运的舵手只有自己。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梅花奖是每个戏曲人为之奋斗的梦想,也是每个戏曲人一生的追求和目标,原先是每一年一评,从我参评那届之后改为每两年一评,更显参赛名额的珍贵,每个省的剧团很多,剧种也很多,参加评选的演员更多。尽管当时知道梅花奖的重要性,但是忙于院团经营的我一直没有意识到福建省给我争取这个参赛名额的重要性,竞争非常激烈,机会稍纵即逝,我差点就错过了。

我最后能参赛还要感谢于时任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的吴新斌同志,是他的坚持将我的争梅名额保留到了年底,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福建省财政厅还为此拨了专款,全力支持我去往北京参赛,直到临近演出的最后一刻才联系上了比赛的剧院,现在回想起来方知不易和珍贵。

2007年元旦钟声响起的前夕,为角逐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我在飞雪曼舞的北京演出了两台大戏——《唐琬》和《江姐》。

《唐琬》饰演唐琬


唐琬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一个历史人物,她那种女性的独立、自主、尊严、抗争的性格,对很多现代女性都有启示意义。那年也是我第一次塑造唐琬这个角色,如何把握唐琬人物的性格内核,如何表现柔弱的外表与执着的感情,着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跨越和唐琬之间千余年的差距,更生动形象地再现唐琬,回到剧团后,我冷静地分析梳理了彩排时专家与观众的意见,找寻了很多时代背景资料来看,并多次去绍兴沈园采风,日夜背诵陆游和唐琬的爱情诗词,剧中许多内心独白都用原诗词来表达,也因此慢慢地接近了人物的精神世界。找到了人物的感觉,演起来就自信自如了;团里还请来上海的昆剧名家梁谷音老师教我学习昆曲的程式,那时候福州的夏天很是炎热,我又像回到了小时候在艺校练功时那样,披星戴月挥汗如雨的学习昆曲,只为提升身段表演的美感;同时团领导还广邀专家和编剧来帮助我剖析人物,为自己的认识挑毛剔刺,最终认识到唐琬不是个终日啼哭的小女人,她的内心是沸腾的,外表是冷峻的,是个含蓄、内敛、克制的知识女性,逐渐意识到如何刻画唐琬的心路历程。 

《江姐》饰演江姐


我参评的另一部戏《江姐》则是尹桂芳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演出的一出优秀现代戏,作为太先生的学生,作为芳华的一员,选这部戏的传承意义要高过其他的目的。

江姐作为革命烈士,她的生平早已是家喻户晓,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她的形象,而很多剧种也排演过江姐。比如著名京剧程派青衣张火丁、黄梅戏名家吴琼都演过江姐。我创作江姐这个人物时就在想,我演的江姐要呈现什么样的特点?这次演出江姐与太先生的江姐要有什么不同呢?最终我根据越剧的风格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江姐,不是脸谱化的英雄,而是一位有着柔情的女性,要充分表现对亲人、同志、战友的热情、温柔、关切和疼爱,即使在敌人面前也不作“英雄状”,进一步反衬出江姐对叛徒的蔑视、坚强和镇定。在唱腔处理上作曲也采用了一些越剧不常用的调性,如:清起自动转调、无伴奏大段清唱等,整体节奏也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婉转,极具难度和挑战性。

如今回想起来,那时候真的是冰天雪地,不仅复戏的时间非常紧迫,像《江姐》仅用了10天的时间复排,路上行车还打滑,甚至演奏的乐队拉弦也出现了不稳,但在全团坚如磐石的共同努力下,都一一克服了过来。

北京演出当晚,专家和观众冒着纷飞的大雪来到剧场观演,无一人提前退场,冰天雪地和火焰般热情的观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记得有个小戏迷特意跑来和我说,“真不敢相信,我居然喜欢上江姐了,你演的江姐比教科书里的江姐更真实可敬”,很多专家也对我演的江姐给予了肯定,让我有了继续迈步前行的信心和力量。该戏参加“北京越剧大舞台”时还受到了《江姐》的编剧阎肃老师和电影《烈火中永生》江姐的扮演者于兰老师的高度肯定。

比赛结果时隔7个月左右才公布,我获得了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很难形容那一刻的思绪万千、心潮涌动。对于我而言,争梅过程的意义远大于领奖那一刻,戏剧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我明白这份沉甸甸的奖项并不完全属于我个人,更是凝聚了福建戏剧界的太多心血和全团演职人员的齐心协力。从此我也更加注重人物的内在体现,每次开始艺术创作的初期,都会先定好人物基调,再打磨唱腔和形体,使得人物的塑造更为丰满、立体、生动。

 

感恩恰如春梅开 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我心中梅花永远开在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香飘万里。一路走来,我始终将“感恩”二字铭记于心,我明白,是领导和老师们的提携培养,是众多绿叶的相扶,是观众的支持喜爱,才将我高高托起,是他们成就了我的梅花奖。

《梁祝》饰演祝英台


获得梅花奖绝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逗号,我把它当作起点,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开始。此后我虽多年没排新的大戏,但坚持细水长流地演好每一个角色,从2008年开始,我的足迹便遍布了国内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尤其是作为越剧明星版《梁祝》的主演之一,随团队开垦了新疆、西藏等越剧荒地,堪称中国越剧史上里程碑式的壮举。

《女驸马》饰演冯素珍


2013年,在专程拜访下我取得了安徽黄梅戏《女驸马》的版权改编许可,是恩师王文娟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她还二话不说担任了这部戏的艺术指导,指定了自己的御用作曲金良老师担任唱腔设计。在多方的量身打造下,这场重新创作改编后的大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戏中的主人公冯素珍也有着傲骨梅花般的精神品格,真可谓“不为繁华易素心”,坎坷的经历如同我内心的照映,我将对越剧的一片痴情付诸舞台,在一轮又一轮的演出中磨砺着作为一朵“梅花”的内心意志和品格。

2017年,为进一步推广绍兴越剧这张金名片,我作为高级专家人才被绍兴市人民政府引进调入绍兴工作,2021年绍兴市越剧团成立,我又被委派作为艺术总监推动这一初创院团的组建壮大。

《鉴湖风云》饰演秋瑾

《西厢记》饰演崔莺莺


在越剧故乡土壤的滋养下,除去疫情那几年,每年我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巡演,剩下的时间则要创排新剧目或复排经典剧目,累计创排了《钗头凤》《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香罗记》《青藤狂歌》《兰亭记》《鉴湖风云》《风雨故园》等多部融合绍兴文化元素的越剧大戏,被评为首批绍兴“名士之乡”特支计划高级专家和“最美文旅人”。还参演了央视春晚、央视元宵晚会、央视璀璨梨园大型戏曲演唱会、《中国戏曲大会》《戏码头》、央视《空中剧院》《宝贝亮相吧》《角儿来了》“时代之声”等一系列节目,接受海内外多家主流媒体的采访报道,将越音清音唱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法国、罗马尼亚等各个国家,积极做好中华文化交流传承的使者,我还创作了抗疫歌曲《最美逆行者》,参与拍摄了3部越剧电影《唐琬与陆游》《钗头凤》《鉴湖女侠》,作为越剧“同唱一台戏”品牌的策划者和推动者参与各类活动,参与策划并演出的项目更是连续多年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助力该品牌在2018年以唯一一个戏曲类项目获得了“中国十大演出品牌”称号。


戏曲电影《钗头凤》


戏曲电影《鉴湖女侠》

《香罗记》饰演林慧娘

《玉蜻蜓》饰演王志贞


满满当当的行程安排下,有时甚至会一天辗转多个城市,但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即便非常疲惫,我也会精神百倍地上场,我曾笑言自己把感冒药当做补药在吃,只为尽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在舞台上,有时真的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越发地理解前辈们想为越剧多做些贡献的紧迫心情,我们都是在和时间赛跑,毕竟留给我在舞台上创作的时间真是不多了。

我感恩两位恩师,如今我的脑海里还时常会浮现出她们辅导我的举手投足,每一个转身、每一个眼神都让我受益终身,留给我的不仅是无尽的思念和缅怀,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都需要我传承给下一代,发挥好“传帮带”的桥梁作用。近年来,我陆续收了几个王派学生,我也会通过言传身教要求团里的孩子们把流派、宗师的戏扎扎实实地学好,在创作戏的同时融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剧本的分析,像老师一样“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也更希望她们“在舞台上演戏复杂点,台下做人简单一点”。

《孟丽君》饰演孟丽君


我感恩每个观众和幕后伙伴,大戏演出之余我会积极参与赈灾义演、部队慰问演出、慰问孤寡老人、助残演出、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还跟随着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送欢乐 下基层”,让老百姓看到真正的传统艺术的魅力。最近我正和绍兴市越剧团辗转云贵川等10余个省市地区巡演《孟丽君》《梁祝》两部大戏,签售会上我欣喜地发现越剧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观众的关注,不管多累我都坚持签完每站的最后一本,并耐心地听着不同年龄层的戏迷们诉说着对越剧的喜爱和建议,面对各地戏迷们的掌声和喝彩声,我累并快乐着,也深刻地明白,越剧的繁荣发展倾注了几代人的心血,也融入了这些戏迷和每个幕后工作者的浓浓情怀,就好比鱼和水的关系,相互依存、共同成长。

《孟丽君》巡演签售会现场

明星版《梁祝》海外巡演

在绍兴市越剧团辅导学生


我感恩这个时代,我从事的戏曲艺术让我穿越了时代,体验了别样的艺术人生,而今我也要回报社会、回馈人民。“散作乾坤万里春”是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这些“梅花”们的重要使命,我将努力恢复更多王派本工大戏,同时全力以赴用跟上时代的力作开辟文艺新境界,寻求多角度的艺术融合,引导更多年轻人关注越剧文化,更快地让越剧的魅力走进千家万户,传向五湖四海。

赴四川地震灾区青川县慰问演出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是梅花的品格,也是梅花奖的品格,当代戏剧人的品格。时光是转瞬即逝的,唯有艺术是永恒的,我依旧热爱着这份事业,热爱着这方舞台,它让我的内心愈发丰盈美好、豁达坦然。最后衷心祝愿中国戏剧梅花奖越办越好,也想告诉奔梅路上的每一个追梦人,热爱能抵岁月长,心无旁骛地去拼去爱吧,时间自有解答。

  本栏往期回顾  

中国戏剧梅花奖40周

邢金沙 | 梅花芬芳满香江

陈亚萍 |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我与“梅花奖”的故事

王润菁 | 梅花香如故

曹汝龙 | 历经数载始见真,依旧香如故

尚长荣 濮存昕 | 为中国戏剧梅花奖40周年题词并寄语

武利平 | 没有“梅花奖艺术团”我可能会“叛变”戏曲

李丹瑜 | 梅韵、花香、彩云南

杨 俊 | 暗香浮动在黄梅

陈 澄 | 我与“梅花奖”的情缘

齐爱云 | 深耕梨园,踏雪寻梅——我与“梅花奖”

刘 芸 | 我 爱 梅 花

山 翀 | 与“梅”共舞 追“艺”人生

王 芳 | 散作乾坤万里春

李 梅 | 红梅傲雪迎春来 俏梅凝香色更妍

萧 雅 | 寒梅独自开 惟作孤勇者

王 斑 | 艺海无涯苦作舟  梅花绽放香满园

柳 萍 | 与梅并作十分春——我和“梅花奖”的故事

贾文龙 | 驰骋氍毹砺初心 梅香如故逸梨园

周东亮 | “艺”路梅花带雪香

陈小朵 | 恒持此志 逆旅含香——我的“梅花使命”

梁伟平 | 汪人元 | 认识梁伟平

汪育殊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我的追寻梅花之路

杨升娟 | 我与梅花奖同龄

邵志庆 | 梅花绽放四十载,春色满园朵朵香——我与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半生缘”

冯咏梅 | 梅香馥郁韵悠长——我和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故事

张培培 | 用热爱和敬仰,点亮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那一朵梅花

王红丽 | 红梅俏丽不争春

翁国生 | 雪终输梅一段香——我的“梅花奖”故事

董 伟 | 创建梅花奖艺术团

顾 芗 | 红梅盛放迎春来

冯玉萍 |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田蔓莎 | 寒梅沁香伴我行

谷好好 | 梅花香自苦寒来

景雪变 | 肩负起新时代文艺的报春使命

林为林 | 傲骨冰雪暗香来

周育德 | 说说我认识的几朵梅花

孟广禄 | 砥砺艺术初心,传承梅花精神

宋国锋 | 梅花激励40载  甘为剧坛效毕生

谢 涛 | 逐梦梨园 傲梅幽绽——我与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故事

任跟心 | 傲雪红梅 伴我同行

李树建 | 一个农村放牛娃的“梅花梦”

徐 棻 | 梅花十二朵  迎春次第开

茅威涛 | 名演员的秘密

罗怀臻 | 更科学,更公正,更荣光——写在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之际

季国平 | 重新认识梅花奖的深远意义和当代价值

王蕴明 | 凌霜傲雪报春晖


《中国戏剧》杂志订阅:

国内统一刊号:CN11-1767/J,邮发代号:2—3,国外代码:M30。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向编辑部订阅。


责任编辑 郑少华

设计制作 竹子 尹明钰

主管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中国戏剧家协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