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丨36岁当副省长,刘源是谁推荐的?
2016年5月10日下午,视河南为故乡的刘源来到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史来贺纪念馆,向“故乡”刘庄捐赠了自己的上将军服。
这是刘源将军退居二线后,又一次故地“寻根”。2016年全国“两会”闭幕当天下午,他回到首都师范大学,将自己的上将军服捐赠给母校。此后,他还曾前往自己早年工作过的一家北京企业。资料显示,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正是工厂的学徒工。
大家都知道,刘源当过河南副省长,这里也是他步入政坛的起点。那么,与此次捐赠军服有关的刘庄和史来贺,又与将军有何渊源呢?
在捐赠仪式上,刘源动情地说,这些年来回刘庄都穿着军装,今天特意穿上24年前在河南工作时穿过的那套西装,以此表达对河南、对刘庄的情谊。
1982年,刘源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毅然决定下基层,先由国家分配到新乡县七里营公社任管委会副主任,第一站就在刘庄见习,拜史来贺老书记为师。
刘源说:“从戎离豫20余载,一直自认是河南人并以此为荣,无以回报,唯有为故乡人民争光,谨赠献珍爱的、象征着使命、光荣、奉献的军服(07式上将礼服),并敬致崇高的军礼!”
1983年3月到4月间,北京日报连续两次在头版刊发了刘源下农村的报道,一篇名为《做人民的儿子——刘源同志给老师的一封信》,另一篇名为《俺村来了北京的大学生——访刘源》,记录了刘源扎根河南农村的故事,共产党员的公仆本色和家国情怀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谈及为什么选择河南,刘源在给中学老师的一封信中写道:“河南,在全国是人口第二多的省,但经济底子很薄。抗战初期,我父亲曾任中原局书记,与河南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最后他老人家受害惨死河南。他作为人民的儿子,为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我作为人民和他的儿子,也要像他那样,为人民献出自己,完成父亲的遗志。”
当时,刘源是带着户口来到农村的,有人对他这种与某些“时尚”相悖的举动并不理解,有人还说他是来“镀金”的。后来知道他是“高干子弟”以后,又说他是来“搞调查的”。对于这样的议论,刘源用行动作出了回应。他每天除了睡觉,几乎90%以上的时间都放在工作上、学习上,绷紧了劲干10个多小时,管十多个企业,每天还必须保证两个小时的夜间学习,这样只有五、六个小时休息。按他自己的话说:“好在我是一沾枕头就着,直到清晨挣扎着爬起来,连个梦都不做。”
在农村,刘源的生活很简朴,据当地干部们说,他有时早晨买个馒头,喝口开水,就算一顿饭,下乡时也不吃招待饭,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刘源当时每月工资加补贴是六七十元,但他从不乱花。他下农村后,一年积攒了三百元钱,分别寄给了广东灾区人民和雁北的农民(原编者注:刘源曾在风沙弥漫的雁北农村插过七年队)。
说到史来贺,中原大地几乎无人不知。上世纪50年代初,他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全村人治穷致富的重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是他带领群众向高科技进军,让刘庄形成了以农促工、以工建农、农工商并举的商品经济的新格局。
1988年1月,河南省七届人代会爆出一条轰动全国的大新闻:36岁的刘源经人民代表直接提名为候选人,并当选为副省长。100多名代表在推荐理由中说:“我们推荐刘源为候选人,并不是因为他是刘少奇同志的儿子,而是因为他谦虚谨慎,工作敢想敢干而又任劳任怨,有突出的政绩。”
一位《解放日报》记者回忆当年采访刘源的经历时,描述了刘源当选副省长的前后:“新乡县的同志介绍,刘庄的党委书记史来贺十分了解刘源,也是竭力推荐刘源当副省长的人大代表之一。”
刘源当选后,驾着车一溜烟穿过铁路越过黄河,径直朝豫北平原的刘庄奔去,他去找史来贺。
老史回忆说,当时我不在刘庄,也没去开会,因病住进了医院。从电视新闻里知道刘源当上了副省长,夜里偷偷从医院里溜了出来上刘源家去,结果两人途中相遇。“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刘源说, “脑子里装的全是郑州的城建工作。”
“选中就干呗!” 史来贺鼓励他,“没经验就学。这些年,你还不是这样闯过来的吗?想想你爹,想想你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遭的罪,想想百姓对你的期望,你只有一条理:干好!”
河南人都说史来贺对人从不轻易表态,也从不轻易夸奖人,可他认为刘源是个人才,是个栋梁,破例称赞他。他对记者说:“刘源是高干子弟不假,可都说他不像高干子弟。他当郑州市副市长三年,管城建。如今的市长不好当,管城建的尤其难。可你们两位大记者到郑州街头转一转,刘源的口碑好着呢!”
资料:北京日报、档案春秋、河南日报
原载:公众号长安街知事,图片选自网络
延伸阅读
谁对刘源有“再造之恩”?
撰文 | 高楼
刘源离开了军队的领导岗位,全国人代会闭幕的当天下午,他回到首都师范大学,将自己的上将军服捐赠给母校。
刘源(左)
刘源说,军服象征着忠勇、责任、义务与荣誉,自己虽然告别了原职,但国家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他还要披挂上阵,继续付出、奉献,甚至牺牲生命,这是作为一个军人的义务,同时也是一种荣誉。母校对他有再造之恩,教给了他责任、忠勇与效忠,所以他要回报学校,将自己珍爱的军服献给学校。
大学时代的刘源
刘源特意提出,要和当年的老同学们去学校食堂“搓一顿”,聊一聊上学时的往事。
刘源手写《光荣属于母校》
由此看得出刘源对母校有很深的感情。不过,他所说的“再造之恩”,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977年恢复高考时,正在北京起重机厂当学徒工的刘源决定报考。当时他的父亲尚未平反,母亲仍在狱中。因为“超龄”,刘源的申请被退回,但许多比他年纪大的人都有报考资格。他不得已给邓小平写了封信,10余天后,厂里通知他可以报考了。
当年高考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周兴旺负责招生。据《党史纵览》报道,北京市高招办的领导让周兴旺在几份档案中选一份,他看中了刘源。
档案拿在手里,周兴旺知道自己不能做主,要回学校汇报。因为怕丢失,这份档案就在他家防震棚里架高的双人床上过了一夜。
到底录不录取刘源?当时学校的领导机构“革命委员会”专门开会研究此事。革委会副主任崔耀先在会上说,这个学生在农村插过队,是因为肝炎被退回北京养病的。这个身体呀,能过关吗?得让他去医院复查。身体行的话,没有理由不让他上吧?
这句话实际上是打了个擦边球,将政治问题变成体质问题,只要体检过关,就能上学。
于是,周兴旺带着刘源来到同仁医院,安排了一场只有一个学生的特殊体检。直到此时,刘源开始相信,上大学真的“可能有戏”。
1978年初的一天,刘源终于收到录取通知书,他清楚地记得,3月8日,自己正式入学。
其实,当年刘源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北大哲学系,第二志愿才是北师院历史系。虽然考试分数过线,但北大不敢招收这个身份特殊的学生。刘少奇平反后,北大曾经派一位老师专程找到刘源,问他:“你还想上北大吗?这是你原来报考的大学。”那位老师话说得很真诚:“当时没收,确实不对,现在也许可以补救一下吧。原来你报的哲学,现在上的历史,你愿意上哲学还是历史?”
刘源没有选择转校,对于给予自己录取机会的母校,他心怀感激。
我们常说,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刘源身居高位,仍感念母校的帮助和栽培,并以实际行动回馈母校,堪称不忘本、懂感恩的楷模。值得注意的是,刘源回馈母校,并不是搞排场,动用公权力和公共资源给自己谋名,他捐赠的是私人物品,朴实无华而又情真意切,这才是共产党人应该讲的“人情味”。
资料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
《党史纵览》《中华儿女》等
新三届菁英
国产航母副总师孙光甦: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王伯庆:高考开启了我的学历征战之路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