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恩节 | 杜欣欣:它最像春节,一个家的故事都在里面

杜欣欣 新三届 2019-06-07


 作者简介

  

1969年的作者


      杜欣欣, 1954年生于重庆,在北京长大。1969年随母去东北下乡,之后当工人七年。1978年考入大学,1984年到美国留学,现居美国。曾出版过《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此一去万水千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星辰凝视着潮汐》(台湾远景出版社,2018年5月)

 

原题

万圣节和感恩节


作者:杜欣欣


 

据我观察,美国人去教堂的比率恐怕不输意大利人,但因新教传统,却没有意大利那样多的宗教节日。我在意大利住的时候,拉齐奥地区的每个小镇都有风格不大一样的宗教庆祝活动,比如简扎诺城在基督圣体节,居民几天前就开始准备,那天一早就开始用鲜花组图,从圣玛丽教堂到主广场的街道上都铺满了鲜花。这条街因地势缓缓向南倾斜,鲜花织成的方型图案组成近300米长的地毯。黄色、红色、白色、灰蓝、熏衣草色……电影《教父》里也有类似的情节。


中国文化传统有仙有鬼,但节日多是世俗的,至多搭上一个民间故事,比如中秋节,或者某个圣人正赶节日那天去世,比如端午节。总之中国人几乎没有神鬼的节日,更没有万圣或万灵。美国最隆重最普遍的宗教节日大概是圣诞节,最世俗的却以宗教为名的就是每年10月31日的万圣节了,但其庆祝活动却是万圣节的前夜。


供图:郭爱平(美国)


一般相信,万圣节起源于凯尔特人丰收节,也称萨姆汗节(Samhain), 因此至今还保留了很多那时的风俗,比如化妆,点灯,沿街挨家挨户乞讨,恶作剧等。大概是因为这些习俗,中国人喜欢称之为鬼节。


我第一次过万圣节是在老师家。老师只有夫妻二人,请了我们几个留学生去。我们把南瓜顶部挖出一个小洞,再掏空,刻出眼睛和嘴巴,技艺高超的还能刻出牙齿,再将蜡烛放在掏空的南瓜里,点燃,一盏南瓜灯就做成了。


供图:郭爱平(美国) 


据说凯尔特人是点萝卜灯,想不出要多大的萝卜才能做成一盏灯。屋里一片黑暗,只有南瓜灯在闪烁。我们几个站在南瓜旁,灯光从底下打上去,扮鬼脸伸舌头,合影留念。老师和学生总之还是有些拘束,而且当时研究生功课忙,心不在过节。直到女儿过她的第一个万圣节,我才体会到万圣节的狂欢味道。

 

万圣节时办公室里装扮起来的同事  摄影:Mona 


过节前,我带孩子去挑选服装。她选了一顶黑色的高帽子,一身黑罩袍。到了那天,很多人白天就画上妆,穿戴起来去上班。超市工作的人会带上奇特的头饰,也有夸张地装扮成鬼魂或伤员等。


邻里门口早早就布置好了,巫婆飘在空中,或者骑着扫帚,冬青树上牵了白色蜘蛛网,塑料吹气的大型鬼怪发出怪声,抻舌头,红眼睛里闪着怪异的光芒,也有布置成坟场,几具骷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不知是吓唬人呢,还是它们自己也被吓着了,唯一温暖的就是门口那盏南瓜灯。讨糖的孩子看了,知道那家里有人,可以去敲门。


万圣节时办公室里装扮起来的同事  摄影:Mona 

 

讨糖的活动从上午就开始了,先是单位的幼儿园的阿姨牵着一串小小孩儿挨办公室要糖。放学后,小学生也会到商业区讨糖,这些孩子都是各式装扮。


夜幕降临后,讨糖的孩子更是纷纷出动,各家各户也会打开灯等着他们上门。只听门铃一响,开门就见一群小孩子,或穿戴如鬼怪,似女巫,也有仙子或各种卡通人物,只听他们异口同声地说:“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蛋)”。




我把糖大把大把地放在他们的篮子或布袋里。我女儿装扮成女巫,再从家里拿上一把扫帚。她平时不大讲话,这次却很疯地跟着同学跑出家门,高声喊叫。几个小时后,她很开心地带回来很大的一袋糖,那些糖吃到了过年。




当然,我们送出去的比她带回来的更多。后来因为吃糖容易发胖,我们的一些邻居都会搭配小玩具或者蔬菜片。女儿从讨糖,到高中的画妆舞会。她上大学离家后,我继续发了几年糖。又过了几年,我搬了家。这个社区老年人比较多,孩子不大上门,我也不再守门派糖了。人老了,最好玩儿的节日也无所谓了。





万圣节好似拉开节日的序幕,感恩节,圣诞节和新年随之而来。对于我这样的非教徒而言,感恩节最重要。孩子们都会回来团聚,感恩节最像中国的春节。


美国和加拿大都庆祝感恩节,但日子不同。美国是11月的第四周的周四。这个节日不仅是庆祝丰收,更重要的是新大陆移民的感恩。他们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依靠狩猎种植,不再挨饿,并邀请原住民一起来庆祝丰收。岁月流逝,虽然感恩的对象越来越宽泛了,但节日大餐仍然吃那时的食品烤火鸡,南瓜派,土豆泥,蔓越橘酱等。


虽然在美国很多年,但总像个业余过节者。中国人嘛,比较喜欢把节日和吃食连上,特别是和收获有关的。除了那比较神圣的,又没有特别食品象征的圣诞节,万圣节=南瓜节,感恩节为火鸡节,复活节可以是兔子和蛋的节,当然中秋是月饼节,更名正言顺的还有元宵节。这么一来,所有节日的严重意义都很快被消化掉了。在美国当业余过节者的主要原因是吃的东西不对口味,我觉得感恩节大餐,就是忆苦饭。


感恩节前夜,超市里最热闹,熙熙攘攘,喜气洋洋,都是为准备感恩节大餐的人。人们都努力争取回家团聚,因此机场和公路最为繁忙。每年,我所在的大丹佛区的华人都会捐出几百只火鸡。很多慈善组织和志愿者会早早准备,次日凌晨就开始烤制火鸡,大量的志愿者为需要的人提供大餐服务。然而,感恩节的当天,街市却不像春节那么热闹。如果居住在比较小的城市,街上几乎没有车辆和行人,除了中餐馆,连加油站都关门。


这几十年,我多次受邀到不同的家庭过感恩节,印象最深的是在斯各特家。那时我住在纽约,夏天里认识了斯各特。之后数月,随着好奇心,我们之间的友谊逐渐升温。到了感恩节前,大概就能烤熟一只小火鸡了(一笑)。也许斯各特想借感恩节对我这外国人进行一点文化教育,他提出当日早上先去看梅西百货商店的感恩节游行,然后到他叔叔家吃饭。


我对游行那类事本来不感兴趣。倒不是因为比较精英,而是不愿早起,更不愿意在挺冷的露天看那几只氢气球。但他很执着地为我好,想了想,没准这辈子就这一次呢,也就答应了。那天起个大早,进入曼哈顿一路畅通。原来以为自己到得很早,其实前面已有好些人了。我不能像小孩那样毫无顾忌钻到前面,更不能阻止后来的小孩被他们的父母推到我的前面。好在距离中央公园不远,游行队伍一出场就能看到。


又等了好一会儿,冻手冻脚地可一点儿都不好玩儿,周围的大人小孩儿却特别兴奋,一直在喊叫笑闹。待游行开始,空气随着气球和人声就热起来了,朴素的欢乐到处都是一样的。在连续出场的美国大众文化的角色中,我只认识加菲猫。虽然只认识那只肥猫,却还是耗尽了我的能量。


斯各特的叔叔是蓝领工人,住在布鲁克林,这也是我第一次在美国的蓝领工人家里吃饭。他们吃饭的桌子是原木,桌面有不少划痕。他们既没煞有介事地铺上桌布,也没叠餐巾花,摆银餐具,总之一切都很随意。下午三点开席,婶子端出一只大火鸡,我目测大概至少十磅以上,叔叔拿出电动刀,开始切割。大家再传递沙拉,土豆泥,越桔酱,南瓜派。听斯各特说以前他妈妈烤火鸡,都把他们支出去。跟着爸爸在森林里走,走得又冻又饿才能回家。到了这时候,我不能不用阴谋论来解释清晨看游行的事了——原来是为了让人多吃火鸡啊。

 

感恩节—Norman Rockwell


大家边吃边聊,带切口的话切开这个家庭的历史断面,某个眼神闪出一段故事。斯各特年幼时父母离异。离异后,孩子归母亲监护,他的父亲为了和孩子在一起,劫走了斯各特兄妹。斯各特的妈妈报警,几乎疯了,最后调停斡旋全靠叔婶,后来这兄妹两还被叔婶收养过一段。从那时起到他们长大成人,他的父母从未再见过面,我也因此而明白为何斯各特兄妹在叔叔家过感恩节。


他们的母亲一贯处境不好,酗酒,不好好工作,但母亲总是母亲。他们会去母亲那里过圣诞节前夜,到父亲那里过圣诞。因为习俗是在圣诞清晨拆礼物,为了让母亲高兴,他们在母亲家玩拆礼物的游戏。所拆的礼物大多都是搞笑的,比如男士收到女士的专用品,还有些“淡黄”的无伤大雅的图片或玩具。


好像大家平时都过得草草,时不时就烦啦,烦了就没好气,没好气就说话难听。但到了这一天,到了感恩节的此时此刻,人人都很亲切很耐心。平时斯各特都叫他妹妹的名字——“露西”,但这时只称“Sis(妹妹)”。


看了影片《闻香识女人》,你就明白那场感恩节冲突戏中微妙又无奈的亲情。一大家人聚在一起,有温馨回忆,也有不待见的亲属归家。今年带回家过节的男女朋友,明年就不再来了。在新离异的家庭里,孩子是去爸爸家还是去妈妈家过节呢?一个家的故事都在感恩节里面,故事里的某人原是大家都讨厌的,这会儿却都觉得那人真没那么糟糕。某个遭遇当时看起来很大,这会儿不过笑笑。曾经很让人义愤填膺的事情,这时候却说当时自己表现得太夸张了。


近年来,一家人虽然在感恩节团聚,但各自又埋首于Iphone或其他。


Norman Rockwell所画的感恩节也被与时俱进了

 

因为电商竞争,美国第一家上市的百货公司西尔斯已经宣布破产,当年它卖过的百货甚至包括房子。也是因为电商竞争,梅西百货店多数时候已是门可罗雀。还有9年,他们的感恩节游行就一个世纪了,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杜欣欣阅览室

杜欣欣:回忆史家胡同

母亲的歌

我苦难深重的"右派"父亲

回忆史家胡同

我差点失去信心中途弃考

我在五七干校当猪倌

初在美国当司机

拍婆子的考证

帝王谷 · 皇后谷 · 来日之书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文图(另有标注除外)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喜欢二维码

可以打赏小号


美国系列

叶扬波:1980年代自费公派留美轶事

黄国杰:归去来兮,新三届的洋插队

孟国庆:改开时代的第一批"洋三届"

杨继绳:罗征启与陈元出国

何维凌侧写:他有一颗动荡不羁的灵魂

陈鸿仪:我在美国创价大学的十八年

梁昌年:我在英特尔做工程师

张益唐:横空出世的世界数学界"扫地僧"

谢文纬:我在美国“洋插队”的经历

 杜欣欣:初在美国当司机

陈小春:同事关系就像儿时的丢手绢游戏

珊伊:在美国退休你必须提前做好财务规划

揭湘沅:从宣传画作者到好莱坞高级动画师

他学医三月退学考研,只为追求数学的梦想

吕丁倩:我不是虎妈,女儿从耶鲁走到剑桥

杨劲桦:我所认识的同性恋朋友

郭爱平:一不留神混成美国金苹果劳模

王勇:我在美国上演现实版《狮子王》

李山泉:称雄华尔街的基金管理者

遇见纽约的秋天——李德顺先生专访

陈九:海外中文写作和我自己

美国大学教授开除研究生:我就不该录取你

龚湘伟:留学的孩子你好吗?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避免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