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 | 田辛口述:扒火车接年幼的妹妹去插队

新三届 2019-08-29

口述者


田辛,北京人,1951年出生,1968年底到山西雁北插队,七年之后病退回京,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分校中文系,退休前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整理者:  讲述者的女儿Sosisi ,1983年生人,北京大学毕业后赴美读建筑保护专业研究生,之后留美工作。


原题

扒火车

接年幼妹妹去插队




口述:田辛

整理:Sosisi

 


这篇音频稿件是女儿2019年初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她整理了先前在手机里越洋跟我聊天的内容,做成了一个口述历史节目《我妈说》。这一集就是讲述我插队期间,扒火车去接我还没到分配年龄的妹妹去插队的故事。那一年我17岁、妹妹14岁。


Sosisi:

2018年元旦,我在美国很想我妈。快过生日了,不知道该送她什么生日礼物好,于是打电话的时候给她录了音。


像每个老头儿老太太一样,我妈也有说不完的故事。在八一湖滑冰掉冰窟窿里面了,偷偷传阅被列车员误读成《夫朵斯里克翰约》的书,寄人篱下的时候,把被子跟人家床单缝在一起了…… 


我妈的每一个故事都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录音录了一个半小时,越洋的Skype里能听见我的头发一直在扫撩耳机上的话筒,家里有人开门关门,我妈落泪时候的空白。广播的魅力是你虽然看不见,但是你其实全都听见了。


音频链接:Sosisi的《我妈说》 


我去插队前我们四兄妹的合影


我和妹妹


后记


这个音频文件在我们各自群和圈里转发,得到很多共鸣和反馈,又被多次转发,也收到不少不认识的人的留言,这或许因为唤起很多人对那个时代的记忆吧。也有人留言感慨我女儿能有耐心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确实孩子们不爱听我们那时候事情,我们自己有时候想起来都觉得恍如隔世,孩子们更觉得是天方夜谭了。很多名词你都得给他们重新解释,不然他们真听不懂。比如“牛棚”并不是牛的住所,而是羁押有问题的所谓“牛鬼蛇神”的拘禁所,不让回家,关你多久专案组说了算,没有什么司法程序和鉴定,文革初期几乎每个单位都有。


我父母是在我插队前一个月,单位大礼堂里开大会,台上突然宣布把xxx、xxx押上台来。坐在台下人群中的父母,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惶恐地被揪到了台上,至此就从专业技术人员一下变成了逃亡大地主。半年后宣布要把父母遣返回乡,并带走我那刚从四年级小学生就戴帽直接升入初中的小妹妹。(这点还得解释:文革1966年6月开始直到1968年期间,大中小学全部停课,之后大中学不管你是哪个年级的,一律毕业分配;小学的就直接升级,我妹妹就越过五、六年级变成初中生了,这就是戴帽。文革期间许多词汇,不是学汉语的人都能明白的,得注释!)


之前我已经去插队,如果不是那两个哥哥,一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归由学校分配的话,专案组一定会把这两个狗崽子也押送回乡。因为这两人一直跟他们作对,到处奔走转户口,把妹妹藏到了郊外人民大学的姑姑家,期望能把妹妹留在北京继续上学。结果专案组阴险地对他俩说:我们一纸公函给派出所,就可以吊销你妹妹的北京户口!并直接和人大的军代表联系,不让姑姑接纳妹妹。


哥俩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给我这刚去插队还不到半年的大妹妹打电报,看看能不能把小妹接走,好歹弄个知青身份要好过回乡的狗崽子吧。结果没想到那么顺利地得到了贫下中农同意接收的一指小纸条,就给我妹妹的悲惨命运带来转机。


女儿在这个口述文件中曾表述:“至于为什么小姨随父母下放农村和哥哥姐姐去插队有什么区别,并不是这个故事的重点。”其实她说得不对,她还没有完全理解那时候的事情,这个区别是要了命的区别,正是这个区别才是哥哥姐姐拯救妹妹的重点!父母是被遣返回农村,而不是干部下放劳动锻炼,是作为阶级敌人下去被专政的对象。


在那个年代,父母是不是逃亡大地主、国家主席是不是大工贼大叛徒?我们当时没知识没脑子无法识别判断,可弱小的妹妹随父母一起被遣返回乡,将会在什么样的阴影下生活我们却是可想而知的。那个年代物质匮乏、体力劳动艰苦尚可承受,但一个人的政治生命丧失,会叫你生不如死。或许我还得给孩子们解释什么叫政治生命,我真不想再多写了,但愿孩子们以及后代永生永世不再经历那噩梦般的年代!


最后再为关心妹妹下乡之后生活的朋友们交代一下,她到山西那半年和我们知青集体生活在一起,大家都很爱护她。为了以后不连累这些掙工分都养活不了自己的插青哥哥姐姐们,我二哥分配到了云南农场后,就马上四处给我妹妹联系,终于和当时还在北京的大哥配合办好各种手续,把妹妹送上了南去的火车。

  

离开山西农村远赴云南前,妹妹(前排右一)与知青大姐姐们留下一张合影


云南火车转汽车漫长的十天半个月行程,妹妹跟之后出了名的阿城、陈凯歌等人同行。这些有才的大哥哥们,一路上又拉又唱谈天说地,释放他们青春的才情。我这个低龄懵懂的妹妹,只知道睁着大眼望着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尽头的苍茫大地。等到了目的地,这帮人见到我二哥开玩笑地说:你这个妹妹不会是小哑巴吧!这么长时间一路上她几乎没说过话。


前排居中者是小妹妹,左二为二哥,摄于云南的农场


我1990年代曾出差到过云南,车长时间行进在荒郊野岭天老地荒的地方,我想象不出来当时小妹会是怎样的心情,或许就是她那两只无神的大眼显露出来的一片空白吧。是的,一年的功夫,她从父母身边的弱女、大院里玩耍的孩子,一下变成了小狗崽子,被哥姐安排下了山西,又到了祖国的尽头,她懵了,没傻没疯已经很不错了。


之后在农场,她成为了小农工,跟着大家去割胶,因为小也得到不少的照顾。跟全国各地的知青大哥哥大姐姐们生活在一起,她长了不少见识,几年的功夫她成长了不少。


1973年父母得到平反,不久妹妹就调回了北京。那个年代我们遇到过:你遭厄运他还要踏上一只脚的很坏很坏的恶人,但更多地是收获了无数人的帮助和好意,使我们无论在什么恶劣的情景下仍能感受到人世间的美好!


原载微信公号东西主义之《我妈说》,本号获许可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山西知青

叶维丽:“两个世界”的交叉

张亦峥:我是妇女队长莲叶嫫手下的兵

马小冈:跨越半世纪 重返杨家川

戈小丽:郭路生在杏花村

刘少奇之子刘源插队往事

何求:五十年祭哭健儿黄玉麟

周锤:北大子弟沈因立的决绝选择

郝春和:我与1977年高考

马献时:一个黑五类子女的遭遇

齐每丰:保安堡,那难忘的歌

郭景兰:一个老三届的回忆与随想

吕飞飞:女生成了男生配鸳鸯打赌的对象

乔远生:名字被无意中改了,从此越走越远

王宗禹:村里的那些黑五类"贱民"们

王宗禹:我不相信因果,似乎也感到了天意

王宗禹:谷前堡纪事

朱志宏:我在木瓜会种瓜看瓜偷瓜

朱志宏:插队返城房东差点把我当小贼

朱志宏:木瓜农田基本建设逸事

张亦嵘:自打有了农业社,哪个看青的不贼娃?

张亦嵘:我养的一条狗名叫"契卡"

张亦嵘:那些日子不再有

张亦嵘:我被保送上大学

张亦嵘:另类地主与熏"料料"的老八路

张亦嵘:我搞包工奖励写了检讨

张亦峥 :聋汉,打出来的铁瓷

张亦峥:村里人都管我叫三先生

张亦峥:混在山西的我们仨

张亦峥:与往事干杯

张亦峥:我认识的多思多才的插队老兵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