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记丨陈小春:在上海外滩享用的奇葩晚餐

陈小春 新三届 2021-10-20


作者档案

陈小春


        陈小春,1979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83年毕业分配到人民大学一分校任教。1987年留学美国,毕业于西洛杉矶太平洋大学,国际贸易硕士。先后就职于硅谷500强公司惠普、斯科、希捷等。主要从事商业会计、财务分析、内部审计和内部调查工作。


原题

外滩奇葩晚餐




作者:陈小春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和全球金融中心, 它的核心是外滩,这是一个著名的海滨长廊,保留着大批殖民地时代的建筑。


这座城市在现代性方面与纽约或巴黎相媲美,并拥有东西方的融合文化,上海是一个以历史地标和现代,不断扩大的天际线而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上海人的精明是有名的,我在上海的一顿晚饭经历可是让我眼界大开:


2016年在上海出差,老同学百忙中抽时间,请我到上海外滩一个历史悠久的饭店晚餐。


这是星期天的晚上七点半左右,走进到餐厅内,诺大的餐厅,寥寥无几的只有三桌客人。


一个戴着白眼镜的年轻服务生迎上来,面无表情地说:“自己选择,随便坐”,我们选了一张靠后的两人桌坐下。


几分钟后,“白眼镜”送来一份菜单,我注意到国内的餐馆实行一桌一份菜单而不是人手一份。经常是若干只脑袋挤在一起讨论和选择哪几只菜,挺费劲和不可思议。


我把精美的菜单递给老朋友,强调我想吃点清淡的蔬菜和粥类晚餐,老同学表示明白我们这群正在向老人团进军者的肠胃之脆弱,决定点三个青菜加一些小吃。


招呼“白眼镜”过来下单,他写下三个青菜说:“你们要加个荤菜。


“一定要加吗?为什么?”我问。


“大厨会对你们这个点菜单有意见的。”他面无表情,语气强硬地说。


我想起身离去。


“估计这家店有最低消费要求,我们加个清蒸鱼好了。”老同学说。


在讨论主食的选择上,老同学建议尝尝上海混沌,但是面对菜单上的大馄饨还是小馄饨,我们犹豫不决。


“一碗馄饨很少的,一大一小比较合适。”“白眼镜”说,老同学同意了。


“喝什么饮料?”“白眼镜”问。


“白开水。”我和老同学异口同声。


“我们这里白水和鲜果汁价钱是一样的。”“白眼镜”说。


我和老同学吃惊地互相对望,无可奈何我们要了一桶银耳荸荠果汁。


菜一道一道地上来,我们边吃边聊,将点菜时的不愉快放置脑后。


饭菜陆续上来摆了一大桌,本以为大小混沌每种也就两三粒,结果每样都有五六个,如果只点这两碗就已经饱了。


为了不浪费清蒸鱼,青菜和果汁,我们鼓励自己的肠胃努力奋斗。


这时,一对女食客进来坐到我们隔壁的两人位置。


“白眼镜”招呼她们,并把对付我们的点菜要求施加于她们,我和老同学相视一笑。


“不如将我们的馄饨送她们。”我说。


我们摇着头开始尝一个大馄饨再吃一个小馄饨,除了尺寸不同,味道没有不同,真不知有什么必要点两种。


已经到了吃得肚圆肠满,虽然桌上还有一半的食物,我们实在是再吃只有吐的份了,老同学决定结账。


“我的妈呀,这是什么呀,这么的一大锅全鸭汤,购十个人份,我们两个人怎么吃呀?隔壁的女食客大声喊起来。


侧头一瞥,隔壁桌上一个巨大的砂锅蹲在桌中心,可以看到一只全鸭浮动在汤里。


尖叫的是一位四十多岁衣着讲究面目姣好的女子,她对着大厅里站着的服务生大喊:“叫那个点菜的鬼东西过来,我们已经点了四个菜,他非要我们再加个荤菜,这么大的鸭子够十个人吃,叫我们两人吃,他安的什么鬼心眼呀?


“白眼镜”从后面跑到客人桌边,一边动手将锅里的汤给客人往小碗里装,一边笑嘻嘻地说:“这汤不算多,几下就吃没了。


“你个死鬼,你给我吃光看,你安的什么心逼我叫这么多菜,你是分红利吗?


女客人青葱般的手指直直地杵向“白眼镜“的鼻梁,大吼。


这时老同学和我忍不住开腔了:他也是这么逼迫我们点菜的,害得我们叫这么多,剩这么多。


“叫你们经理出来!”那位女士见我们也加入了声讨的阵营,大叫着。


一个身着黑色西装的中年男士来到那女士桌边,背对着我们和那位女士讲话。


“经理,我们这里也是同样的问题。”我说。


“拜托啊,请把两桌的问题一并解决。”同学忍不住轻轻点着经理的后肩说。


经理无奈地转身换了个角度,可以同时面对我们两桌。


“我们根本不想叫荤菜,你的‘白眼镜’硬逼着我们叫,还让我们加上大小两碗馄饨,居然你们的白水和鲜榨果汁是同等价钱,哪里有这等事啊?老同学说。


经理说:“不可能,白水只收五元,果汁价钱会高些。


我和老同学坚决要求退掉两碗馄饨,其他费用打15%折扣,经理罗里吧嗦地不同意。


“按她们的要求做,我的也要给折扣,这是什么鬼店呀,不按我们的要求做,我和你们没完。”隔壁女士厉声大喊。


抗争了二十分钟,终于我们的馄饨免费,其他的项目只是象征似的给了点减价。隔壁女士热情地邀请我们喝她们的全鸭汤,我们笑着指指自己的馄饨,大家都无奈地大笑。


和老同学手挽手地离开了这家历史悠久的饭店,嬉笑说这是不是当年上海滩的“精二代”开的店啊?虽然这只是万树丛中一棵歪瓜裂枣,但是被撞上了,还是非常令人失望的。


上海,这座被称为东方的巴黎,繁华而美丽,现代而发达,希望她不要辜负自己的盛名,历史和文化,精明而道德,经营而诚恳!


陈小春阅览室

陈小春:变性女儿还是父母好儿子么?

陈小春:遭遇变性同事怎么办?

陈小春:我在米国百折不挠的求职经历

陈小春:普通人的成功

陈小春:姥姥王镜娥和外公章乃器

陈小春:母亲是大右派的女儿

陈小春:给天上的爸爸问个安吧

陈小春:那份不了的情缘

陈小春:我让美国连锁药店给我赔礼道歉

陈小春:在美国急诊被敲竹杠,

我上书特朗普总统

陈小春:磕磕碰碰闯美国

陈小春:我在北美的车生活

陈小春:在美国开车吃罚单


原载作者简书,本号获许可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城记

孟国庆:我也说说上海人

1970~80年代上海弄堂生活掠影

易中天:北京人和上海人为何互相瞧不起?

范文发:我庆幸属于上海人的一分子

汉口楚善里,一条很有故事的老里份

成曾樾:北京胡同的旧貌新颜

陈原:北京,北方的一座孤岛

从铁狮子胡同到张自忠路,

五百年卧虎藏龙

侯振华:一座让人思绪万千的院落

林晨:也说大同的古城新造

易中天:成都人的花样活法

乐观是四川人的根性

爱上重庆,只需7个瞬间

杨劲桦: 梦里颐和园

李晓斌:带你去西单的那堵墙再走走

余浩:北京的老百货商店

余浩:北京最后的副食店

河北省会:从保定迁到地球最大的庄

叶扬波:革命年代玩摄影

余浩:北京的二手相机交流会

余浩:蒸汽火车带走我的少年梦想

那些年春节我们一起放过的鞭炮

一组罕见年画,珍藏着50、60后的童年

北京"老莫",梦开始的地方

张海儿:镜头中的“坏女孩”

杜欣欣:拍婆子的考证

浙君子:北方乡下之村口

那些年春节我们一起放过的鞭炮

一组罕见年画,珍藏着50、60后的童年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