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吕丁倩:夏锄日当午,燥热的空气能灼痛五脏六腑

吕丁倩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档案

本文作者


吕丁倩,江苏常熟人,出生于教育世家,曾是内蒙古下乡知青,1977年考入内蒙古师院英语系,毕业后从事高校英语教学,后赴美国读研,现在纽约定居,从事写作和翻译,美国翻译协会会员,为中美文化交流笔耕不辍。


原题
知青记忆
夏 锄



作者:吕丁倩



我们住过的知青房


 01

仲夏时节,气温骤升,连日来阳光炙热,酷暑难耐。人的感官记忆很奇妙,即使在北美生活多年,炎热的气息跟我在内蒙古下乡当知青时在夏锄季节的燥热,总是执拗地拧结在一起。
 
那是40多年前的夏天。
 
夏锄季节到了。烈日之下,发烫的黄土坡地延绵伸展,空气里的燥热令人窒息。吸一口气,热烘烘的气流涌入胸腔,灼得很痛,五脏六腑似乎在燃烧。呵出一口气,也是热腾腾的,像火龙在喷火。
 
在山坡上干活,我倚着锄杵站在田头的陇沟边,头痛得不敢睁开眼睛。而紧闭着双眼却看见满天灼灼的光焰。我试图用手臂遮挡住直射的阳光,燃烧的烈日放出千万根烧红的钢针,刺灼我的脸颊,鼻梁和额头,裸露的胳臂,肩颈被灼舔着,全身火辣辣的疼痛。
 
休息时,我昏沉沉地躺在泥土上,头靠着一块石头,草帽遮着脸,一动也不想动。山坡,旷野,河槽,荞麦地,还有我,都袒露在炎炎赤日之下,无处躲藏。天地之间形成硕大的熔炉在燃烧,把这“地球上多余的一角”全部烤焦,熔化为灰烬。(朋友们听我讲述在内蒙古厂汗村的故事,戏称为地球上多余的一角。
 
一一这些就是存留在记忆里的夏锄,1977年7月,我在内蒙古固阳县忽鸡沟公社厂汗生产队劳动。 

右边角上就是厂汗村的东南坡

 
 02

人们都听说内蒙古的冬天冷彻骨,却少有人知道内蒙古黄土高坡上的盛夏炎热如火炉。厂汗村位处海拔高度至少1500米,冬天有多奇特的寒冷,夏天就有多奇特的暴热,唯有早晚温度剧降时,给人一点喘息的机会。夏天是农忙季节,白天常常在坡地里劳动,烈日当头直晒,仿佛伸手就摸得到太阳,炙热的阳光会灼伤皮肤。

山区里干旱严重,经常连续多日不见雨水。黄土地干裂,山坳里的岩石,河漕里的沙土,村里用黄泥砌成的土房,墙垣,都在散发着被烤焙的燥热气味,到处都是热烘烘的。当地很多老乡皮肤粗躁得如铁皮,而且呈深古铜色。
 
厂汗村分布在三个紧紧相连的山坡上,周围山岭漫坡环绕,一条宽旷的河槽路从忽鸡沟延伸几十里,从厂汗村前绕过,直往三岔口去,然后分岔通往石拐煤矿和固阳县城。村前村后的坡下有一些小面积的平坦田地。但是大多耕种面积都是在周围的山坡上开垦出来的。山上多有沙石,尤其是高坡上。

即使常年耕作,这些坡地里只有一层薄薄的泥土,主要耕种荞麦,糜米,土豆。地处高寒,春天转暖较迟,传统农作一向是广种薄收。春季播种之后没有什么田间管理,所以给庄稼松土是夏季里的主要劳动,大多时候干活要上山坡去。

厂汗队部分知青。前排右边第二小王,第三作者, 第四小姚; 后排左边魏克岩

 

 03

那天石队长来找知青分派劳动,正巧只有我和魏克岩在知青房。石队长说要我俩包工,把对面东南坡那一大片荞麦地锄了。东南坡在村子对面, 再往东面就到隔壁村子叫二合公。我答应了,小魏也说行,平时生产队里叫干啥就干啥。平时,小魏显得调皮,爱逗乐,有时不愿出工。我们包工后,在一起锄地好几天,合作得非常愉快,没有任何偷工减料,谁也没有中途撂挑子,踏踏实实地锄完那片地。至今想起来还很自豪。
 
在盛夏高温里,在山坡上锄地确是苦不堪言。毒辣的烈日当头,地里又闷又热。由于天旱缺水,地里几乎连草都不长。锄地时只要把地里的土翻起来,打碎土块。我侧身站在两排荞麦之间的空档里, 每走一趟锄两垅, 把锄头放下去左右各拉一下就行了。土地干旱得太厉害,用力把锄杵往回拉时,锄头下的土块立刻裂成碎粒。刚开始锄地时,我和小魏相差不远,渐渐地我就落后了。当我好不容易赶到地头,小魏已经往回返。 
 
干体力活是我最大的弱点,在地里干起活来像个溺水的人,拼死拼活地挣扎,还是落在后头。每逢这个时候,我羞愧难当,连自残的心理都有。如果有人要求我一头栽到山坡下去,以此表白自己并非偷懒,坚决“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 我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我从小体质较弱,实在没有力气。知青干活差就是表现不好,表现不好的知青别指望有机会招工招生回城市。这无疑给我巨大压力和苦恼。

知青们在厂汗门洞村的坡上锄地。作者(右一) 和同生产队的知青小姚、小王

 
东南坡上静悄悄的,一丝声音都没有。从来没有听到过虫鸣鸟叫——在厂汗村的夏天,连只蚊子,小虫子都没见过。山坡上没有树,没有荫凉地。空气沉闷,只有两把锄头在地里来回移动。我一步高一脚浅,慢慢向前挪动,尽量不踩着荞麦苗。下锄时还要小心别把荞麦苗折断。由于弯腰面朝土地,锄头扬起的土,时不时地呛得我喉咙里又干又痒,憋得喘不上气来。
 
刚开始我和小魏还说说话,暑热很快就使我累得气喘吁吁,谁也不想开口。为了早点完成· 我们趁着早晨凉快,一口气干好长时间才休息一下。半个下午过后,太阳斜照时,坡上才有些荫凉地。后来我发现小魏在前面锄到地头回返时, 已经把我的那两垅也锄完了, 我可以跟他一起从地头再开始。我一下子觉得轻松多了,免去那种当众挣扎的尴尬,心里对小魏不胜感激。
 
东南坡像半个馒头卧在河漕路边,那片荞麦地从坡顶一直往坡下伸展。一边锄地,一边就是在爬坡,或者一边在下坡,特别吃力。我一路呼哧呼哧地喘着气,身边掀起一股股热浪,尘土扬起,浑身大汗淋漓,一摸脸上一把水,背上衬衫湿透,马上又被晒干。我光脚丫穿着帆布球鞋,陷进松软的土里,鞋子里灌满了土,汗水和黄土粘和在一起。

有时我累了停下来喘口气,望着这无边的荞麦,心里直发愁,什么时候才能锄完?又看看地头那边,小魏正拄着锄杵,也是皱着眉头,一脸愁苦的表情。平时知青们经常表露出这样的愁容,好像正在忍耐着什么苦痛,这与我们年龄极不相称。

作者在厂汗村的山坡上

 
热辣辣的阳光晒得我头痛眩晕,像地里耷拉着脑袋的荞麦苗。休息时我迫不及待地走到附近老乡家找水喝。对面的坡下有老乡的土房和窑洞,当地村里有个习惯,家门都不上锁,推进门去,靠墙就是水缸,舀上一大瓢水喝,喝完关上门离开。
 
傍晚收工时候,浑身是汗和土,渴得火烧火燎。在知青住的山坡下,往后村去的沟底和小路的交岔处,有一口井。平时知青们和住在这坡上的老乡们都在此汲水。井上有个大轱辘,铁链上拴着个橡皮桶。我在井边摇轱辘吊起一桶水,那冰凉清洌的井水,真是救命的水啊。我放下平时的矜持,顾不得什么体面,蹲下身去,嘴巴直接凑在皮桶边,咕嘟咕嘟地使劲喝水。喝一阵子,歇一下,喘口气,再喝一阵子,然后长长地舒一口气。喝够了再用手把水撩到脸上清凉一下,卷起袖子和裤腿,往胳膊,小腿和脚丫上泼水,凉爽舒畅,消祛一天的暑气和疲劳。
 
回到知青房,晚上用清水洗头发,冲洗满身的汗和土。这井水仿佛是上天送来的琼瑶玉浆,沁透心脾,滋润肌肤。睡觉时把浸湿的毛巾搭在额头上,觉得身上清凉多了。夜里昏昏沉沉睡一觉。当窗户发白,黎明时辰到了,我似乎又复活了。正是老天不绝人的活路。大自然总有神秘的方式,保持着万物的平衡,让人的生命力持续下去。回想在那些年里,如何幸存在种种险恶生活环境的故事,颇有些神话传奇的色彩。

作者(中)和同生产队的知青, 我们常在这里劳动

 
第二天早上,觉得手臂和后脖颈皮肤生疼,脸上发烫。我和小李合住的房间里只有一面小镜子,仔细照了一下,发现大片,大片皮肤被晒得通红。额头,脸颊和鼻梁上也都是红红的。我心里一阵委屈,带着草帽也不甚顶用。没办法,还要咬牙挺下去。好多天以后,皮肤一片片脱落,像鱼鳞片似的,有的部位露出粉红的皮肉,辣乎乎地疼。脸上,额头上斑斑块块,像化妆的颜色没洗干净。头发被晒得像干草,麻扎扎,硬梆梆的。那灰头土脸的样子,整个人的模样都变了。夜里躺在炕上腰酸腿痛,睡梦里在来回滚翻,躺着都不解乏。
 
不记得是怎么撑下来的,我和小魏竟然没有歇工,把东南坡上足足有十多亩荞麦地全部锄完,可称为艰苦卓绝。
 
这个夏锄,被烈日烙入记忆。
 
 04

我一直以为,只有我自己记得那个夏锄。2017年我回国和知青们在包头聚会,那是四十年后第一次重逢。我们开车专程回厂汗村。一路上和小魏坐在同一部车里,唠叨起当知青时候发生的许多事情。
 
老魏问我: “小吕,记得咱俩夏天包工,在东南山坡锄地吗?” 我说:“当然记得!”

作者去挖渠灌溉水地。1976年5月

 

我们的汽车路过河槽路, 从村口望去,那片像半个馒头一样的漫坡,在四月的春天里微显出淡淡的绿色,安静地卧在连绵不断的山峦之列。那个盛夏里,东南坡上一片酷热,无情地燎灼着两个年轻的羸弱身影。我们来来回回地,上了坡又下坡,走了一天又一天,干了好几天才把那一大片地锄完。
 
“小吕,收工后都是你做饭, 我就不用做饭了。” 老魏笑着说。我看着老魏,分明还是那个知青小魏,常常纵身一跃,大模大样地坐在我房间的窗台上,翘着两只大鞋,嘻笑着给我看刚换的鞋是干净的,没弄脏我的窗框。
 
唉,即使是眼前所见,也无法代替40年前的印像。我很高兴,那很像我的一惯作风。虽然记不得了,听上去也是在情理之中。锄地时,小魏锄得快,帮我在前边接垅。收工后,我必定会主动做饭,会把纸箱里珍藏的好东西翻出来分享。
 
在艰苦的生活中,队里的知青们大多友好相助,给我忧郁的心情带来慰藉。每当我接受知青伙伴的一点好意,或我能给予一点帮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都使我感到这世间还有所留恋,绝望中还有希望,为我支撑起坚持下去的信心。 

2017年部分知青回厂汗村,作者和魏克岩合影

 
我们在村口停下车,步行上坡进村去。老魏突然止步,看着路边一棵树说:“就是这棵树, 收工时我累得走不动了,就在这棵树下休息一会。”我打量了一下,这棵树孤零零地立着,光秃秃的,树身有点歪扭。记忆中的那棵小树,和那时的我们一样,不大壮实。稀疏的枝条,夏天婆娑的绿叶,是黄土山坡上少见的一簇绿荫。40年过去了,这棵树还在顽强地生长。
 
老魏又说,“小吕你跟我说,小魏,多给你一些工分, 我少要点, 你比我干得多。”  我一点也记不得,不过这也很像我的一惯作风。老魏接着说:“我说不要,小吕,咱们平分吧。”他笑着,还是那样的孩子气。我记得小魏从来不乏东北人的慷慨豪爽。
 
所有这些,我已经没有印象,可老魏还记着呢。不知怎么回事,这番谈话,让我鼻子里一阵阵发酸。
 
那时候,厂汗小队的男女村民集中在一起干活,傍晚收工时在地头评工分。记工员拿着本子,念一个个名字,老乡们在地头你一言我一语地评分。强劳力一天10分,我常拿6分。后来知青们单独劳动,我不记得给多少工分。年底分红最差的一年只有1毛1分钱,最好的一年也不过才2毛多点。老魏说他下乡几年从未分到过钱, 我勉强赚够口粮,最多的一年分过大约十块钱。那是因为我担任大队妇女主任,到公社开会常常拿10分强劳力工分。虽然是规定,我对此感到内疚。

2017年春天回厂汗村, 作者和石队长合影

 
 05

由于这次夏锄,我想起另一次夏锄,至今令我心惊不已。1975年夏季,厂汗村只有我一个知青, 其他十几个知青都是在1975年秋天 – 1976年夏天分批从包头来的。那时我独自住在前村坡上。夏季农忙期间,我连日在酷暑下劳动。清早出门直到月亮升上天空才收工。有一天,我随着老乡们在西面光秃的高坡上锄地。烈日当空,晒得我头昏眼花,后背滚烫。到下午时分,突然觉得身上阵阵发冷,打着寒战,眩晕头痛起来。晚上回到住处,喝了一瓢水,饭也不想吃,倒下便睡。隐约觉得自己浑身滚烫,头痛得像要裂开。没有一点知觉,昼夜不分。在渴得喉咙里像火烧时,昏昏糊糊地爬起来,硬撑着从水缸里舀一勺水喝。再继续昏睡。只记得有时窗户白的,有时是黑的。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有人喊小吕,我勉强睁开眼睛。原来是村里胡家四花姑娘,她家离我的住处不远。四花说3天没见我出工,所以晚饭后过来探望一下。我疑惑地看着她,弄不清怎么回事,虚弱得说不出话来。 屋里水缸里只剩一点水,炕灶几天没烧火。过了一会,四花挑回来一担水,又端来一碗小米粥。当晚赤脚医生郝铁柱也来了。一连好几天,我扶着炕边都站不起来。幸亏前一年下乡时带了两瓶葡萄糖液,还存放在木箱子里。又歇了好多天,我才渐渐恢复。
 
记不清当时是否还服了什么药,但是没有诊断出什么病。事后估计是上火,或“重感冒”。 多年后,我在纽约遇到类似的情况,医生诊断是“sunstroke”,即热射病,相似于严重中暑,若不及时处理缓解,会导致人体衰竭,以及生命危险。我的体质对强烈阳光和高温有过敏的反应。我从小惧怕夏天在强烈的阳光下活动,曾经出现过无名的发烧, 但是一直不知道原因。

知青房坡下的那口井。铁轱辘还看得出来

 
现在我才明白,在高温烈日下连日劳动,汗流不止,体力消耗很大,导致脱水。也许当时我还年轻抗得住。那井水是正宗的山泉水,含有天然的矿物质,消暑作用很大, 井水救了我。我确信自己命大!夏锄中出现的症状,不就是中暑吗?都挺过去了,一切安然无恙!我笃信不疑,上天并没有抛弃我。不久后,秋季里发生很多事情。紧接着十月份开始了那场载入历史的全国高考改革。假如我在七月夏锄中真的发生中暑或意外,我的知青故事想必到此结束。
 
 06

2017年回纽约后的一天,我坐在院子里,手机响了一下,进来一条微信,是老魏发来的。他说:“我记得石队长让我俩包了东南方向那片山坡地, 离二合公不远。锄地时还能碰上二合公(隔壁生产队)的知青。休息的时候,我们望着远处的群山,谈天说地,谈理想和未来...” 我读着这几行字,眼睛模糊了。
 
知青们也有理想,有抱负,憧憬着未来,向往着美好。但是知青身份和困境使我们陷入几近绝望,这并非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所向往的未来,并不由我们自己决定。这是我对逝去的青春年华感到悲哀的关键之处。

2017年春, 厂汗知青回村, 在我们熟悉的大井边合影留念

 
谈理想和憧憬未来,是知青之间特有的交流,如一缕清风,给我们苦闷的生活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欣慰。在情绪低沉的时候,知青们经常相互诉说自己的渴望,描绘着那些不会实现的美好。正如人们处于饥寒交切时,会梦见天下美食锦衣。我们还太年轻幼稚,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处于政治洪流的漩涡中。我们仍然深信“知识青年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去锻炼,”深信上级的承诺,“锻炼两年后有资格回城市去工作或读书。” 每个知青心底里对理想和未来的希望,犹如一盏不灭之灯。
 
那几年里,我身处在内蒙山区险恶的生存条件下,从事着原始状态的劳动。对于长时间低效率的体力劳动,超出人体能够承受的强度,我无数次地拷问自己,到底是我来改变农村,还是农村在改变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谓的求生消耗了我一生最美好的年华, 这是一段无法妥协的,永远使我痛苦的人生历炼。
 
回眸往事,依然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每幅画面都记载一段不寻常的故事。如果把这些记录,仅仅看作是叙述苦难和抱怨,那是太肤浅,太狭窄了。在耆髦之年,我和很多亲历者一样,仍然致力于用文字保存知青时代的自身经历。切不要亵渎我们的努力,这一段不可忽视的真实历史,将是后代人追溯的永恒话题。 

2015年,作者一个人重返厂汗村


吕丁倩读本

冰天雪地绝处求生的高考之路

我经历的1976年高招

工农兵学员是如此推荐的

明月千里照白雪,故乡只多万重山

那个坑坑洼洼的多事之秋

“另类”屈辱的造假照片

女儿从耶鲁走到剑桥

隔壁好婆

两个女孩命悬一线的迷路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内蒙古知青

聂平:最亲密“战友”是虱子跳蚤臭虫
赛力罕:命悬一线的脱险瞬间
赛力罕:妈妈送我去大草原当牧民
赛力罕:我在草原上的牧民生活
李银河:我的人生第一课
黄培:草料场大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黄培:我们是乌拉特草原上的牧羊女
 黄培:一张照片差点搭上一条命
陈佩斯:珍藏在大草原上的青春
作家老鬼:大草原上的"孤狼"岁月
老鬼:姜傻子一定要在草原咽气
老鬼其人与《血色黄昏》
徐小棣:异丙嗪,青年时代的故事
张美音:父亲让我去问江青
朱今天:六千“侉子”走武川
唐燕:土默川酸曲曾经是我们的最爱
唐燕:下乡插队时,我们不懂爱情
王海军:女知青和她们的农民丈夫
陆庆和:女大当嫁
许晓鸣:我为什么嫁给内蒙古草原牧民
马晓力:知青陈丽霞永远留在大草原
钱江:我的第一个病人
王海军:我们村的男知青
刘晓阳:从插队到洋插队的北京姑娘
李大同:草原归去来
秦晓:我们在牧区吃商品粮啃大羊腿
刘晓阳: “知青”李三友个案
克明:我与呼伦贝尔大草原
唐晓峰:大家心里有底,
不可能一辈子扎根农村
马晓力:蒙古额吉没有白疼你们
纪敦睦:一位本该成为大师的人物
留守在内蒙古的老知青们 
火勒旮弃:一个北京知青的命运
内蒙古草原上的五月夺命雪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本号只接受微信公众号首发投稿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