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 | 陈敏:上海实习,和平饭店咖啡5角一杯令人狼狈

陈敏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作者大学时期


陈敏 ,1954年生,江西南昌人。1978年秋入读浙江大学光仪系,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技术工作,退休前为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所属技术机构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原题

在上二光的日子



作者 :陈敏


寒假结束,已经是1982年的春天,我的大学生活进入了最后阶段。根据教学安排,最后一个学期就修“毕业设计”这一门课。我的理解,我们工科生的毕业设计就是去一个专业对口的工厂,参加工厂的产品设计和研究,提交一份设计文件,作为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


我们光仪78安排毕业设计的人员分成二大块,大部分的同学在本校的实验工厂,由系里的老师带着搞课题和项目,另外一部分同学到上海的光学仪器工厂,由工厂的工程师带着搞课题和产品。


由于我认定毕业后是要到工厂工作的,所以还是希望利用毕业设计的机会打好一点基础,得到一些实践经验,在征求个人意见时,我就报名去上海工厂做“毕业设计”。


到上海进行毕业设计的同学分在3个单位, “上海光学仪器厂”的人数最多,另外一部分同学在“上海激光研究所”,我们这组人数最少,在“上海第二光学仪器厂”,都是我们小班的总共4人。


“上海第二光学仪器厂”,简称“上二光”,位于上海普陀区的枣阳路,在华东师范大学东面,华师大的正门在中山路上,有一个后门就在枣阳路上。从华师大的后门出来,沿着一条小路,穿过一段低矮的平房和菜地,就到上二光了。从我们的住地步行到上二光的厂区,大概需要10分钟左右。


华师大的校园还是蛮漂亮的,校园中有一片水面和湿地,亭台楼阁,与浙大校园教学楼对称排布的风格不同,显得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情趣。华师大学生中还有一些非汉族的学生,经常可以在校园中遇到,我们无法区分是新疆的少数民族同学还是外国留学生。


我们4人住在华师大的学生宿舍,被褥等住宿用品和生活用品都是自己从学校带过来的,只要有房间和床位就可以了。我们住在宿舍楼的一楼,4个人一间,宿舍里面有4张上下铺的床,一人一张床,上面放东西,下面睡觉,比我们在浙大居住得宽敞。


宿舍楼整个一楼几乎都是空的,只有少数几间房间有人住,也许和我们学校一样,这是专门供外地来的学生居住的宿舍楼,类似浙大的同济楼,就是给同济大学来杭州实习的学生居住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空着。


在华师大,我们可以凭我们自己的学生证到校图书馆的阅览室看书,篮球可以用学生证借,吃饭的饭菜票也是凭学生证购买,粮票是根据我们的定量带足了来的。我们早饭和晚饭在华师大学生食堂吃,华师大食堂也卖夜宵,中饭在二光厂的职工食堂吃。上海口味有点偏甜、偏淡,刚去的时候有点不习惯,还到街上买了一袋细盐,在食堂打来的菜里面撒上一点,渐渐地也就习惯了。


记忆中我们学校还给我们每人每天发了一定量的生活补贴,好像是每天5角钱?记不清了,这使得我们的经济比较宽裕。每人还有一张公交月票,包月票的6元钱是学校出的,月票是那种可以整个上海满城跑的,只要是按照数字编号的公交都可以乘坐,有时候我们到上光厂去串串门,去什么地方玩一玩,有这么一张月票,感觉很爽,记忆中还有晚上乘公交去曹家渡买夜宵的场景。


前两年出差去上海,特地到上二光所在的枣阳路去看看,枣阳路还是枣阳路,但是,已经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成了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问一问上二光在哪里,路上的人直摇头,茫然不知,问到一个开店的老者,他笑一笑告诉我,原来的上二光就是此地,但已拆迁久矣。好在华师大还在,华师大的后门还开着,进去看看,几栋宿舍楼,依稀还是当年的样子。篮球场还在,当年我们4个人几乎每天下午晚饭前都要打一场篮球,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的球艺大长,回到学校与班上的同学打篮球,别人都惊呼,上海回来的打篮球太拼命了。


上二光厂区面积不大,由于是仪器厂,没有一般重工业工厂那样安装有吊车的大车间,工厂的布局就是一个院落的格局,正对着大门有两栋不高的楼房,就是工厂的主要厂房了,楼房大约3~4层楼。技术科室和办公室在院落侧面的另外一幢楼房里面。


工厂的员工大约有200人,生产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光学类的计量仪器,例如显微硬度计、工具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产品。工厂设有技术科、检验科等技术科室。


我的指导老师姓周,我们称他周老师,技术科的工程师。他是我们的师兄,文革前光仪系毕业的,也是我们的带队庄老师的学生。周老师人长得白白净净的,稍有点胖,戴一副眼镜,典型的上海人的形象,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他有点周润发的模样,因为我后来在电视剧中看到周润发,就感觉很像上二光的周老师,还都姓周,现在想想还蛮有意思的。


后来我们发现科里的其他工程师也称他为周老师,包括一些老工程师也这样叫,我们就觉得有点不合适,那个时候与现在不一样,现在见人就是张老师、李老师的,那个时候流行称“师傅”。


检验科有个工程师告诉我们,你们称周为老师,是不是以为我们也称他老师,没这回事!我们称周为“周老四”,因为他在家排行第四,大家一乐,周老师真是一个很平和的人。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慢慢地我们熟悉了工厂的环境,也与技术科室的老师熟悉起来,除了技术上的一些请教以外,更多的是日常事情的交流,原来我对上海人有一些非正面的看法,比如小气啦,穿着喜欢甩派啦,通过与这些老师的接触,慢慢地改变了原有的一些看法,小气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是上海人的朴实。斤斤计较是为了过生活,那个时候有多艰苦呀,不省着花行吗?出门穿着比较讲究,是出于尊重别人,穿一身破烂衣裳见人,那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通过在上海将近半年的生活,也渐渐地了解了和接受了上海人的生活习俗,我记得学者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文章中叙述的一件事,文中说上海人比较节俭和算计,他们不仅仅自己在节俭和算计收益,还会把这种节俭和算计与他人分享。


为此余秋雨举了个例子,说是如果你问上海人到某地乘哪一路公交,他不仅会告诉你乘那一路公交,还会非常友善地告诉你,你去的地方在哪两个公交站点中间,如果你在前面一站下车,可以省下5分钱的车费。


我在上海的亲身经历了与余秋雨叙述完全相同的场景,在看到余秋雨文章的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余秋雨在用我的经历写作。


上海人还比较较真,比较讲究规矩,在工作上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


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吃过晚饭后,到华师大校园外面散步。不经意就走到了附近长风公园门口,公园是不要门票的,我们说是进去走一走,没想到看门的老师傅不让我们进去,指着门口的告示牌:“赤膊和衣冠不整者禁止入内”,我们说,我们没有赤膊和衣冠不整呀,他指着我们脚下,说是穿拖鞋属于衣冠不整,把我们气乐了。跟老师傅练了半天的嘴皮子,最后还是在我这个乡下人气息颇重的老知青的提议下,我们脱掉拖鞋,拎在手上,赤脚进入公园,这一下把看门的老师傅也逗乐了。


比较上海人,北京人就通融得多。


前些年,我带上高中的儿子在北京参加一个活动,回家那天把行李寄存在火车站,抽出一点时间到天安门走一圈,看到很多人排队进毛主席纪念堂,儿子提议也要看一看。于是就排队吧,等快进门的时候,门岗要我们出示身份证,我跟他们说明情况,说身份证随行李寄存了,希望进去看看,门岗很通融的,就说了一句,下回记得带身份证啊。儿子没听懂门岗的潜台词,很失望地准备离开,我告诉儿子,门岗是让我们进去了,儿子听了,感觉非常诧异。这就是上海人和北京人的差异。


我们中午都是在工厂食堂吃饭,排队打饭,都是要用工厂饭菜票的,没有现在饭菜可以随便吃的自助餐。工厂的作息时间规定,中午连吃饭带休息半个小时,食堂场地不大,卖饭菜的食堂工作人员也较少,如果大家同时下班吃饭,势必造成拥挤,上海人聪明地把全厂的人员分成4拨,从11钟开始,每间隔10分钟有一拨人到食堂打饭、吃饭,把可能出现的拥挤通过巧妙的方法化解了。


想想我们在学校的三食堂打饭,同学经常因为拥挤和加塞发生班与班之间的“武斗”,还真的很好玩。


技术科配有一台机床,一位协助工程师工作的老师傅,老师傅很注意与工程师之间的关系,周老师要加工什么零件,工人师傅二话不说,严格照办,周老师说加工的零件有问题,师傅就会马上重来,没有一点抱怨。而这位老师傅对小徒工的管教却是非常严格的,经常告诫小徒工:要认真工作,“这是做生活呀”,意思我们这是赚饭吃呀,不可以马虎的。


可能由于上海是中国开埠最早的现代工业城市,那里的人较早地接受了认真干活,赚钱吃饭的理念。


我毕业设计的项目是参与周老师的设计项目。当时周老师正在做一个新产品,名称叫做“橡胶硬度计”。这个项目大概也是一个仿制的产品,仪器有一个探头,用探针对下面的橡胶试块施压,压力来自探针上面的砝码,根据施压给橡胶的力度和橡胶在施压时的变形,得到橡胶的硬度值。



这个项目包括了两个内容,1.设计和制造一个能够完成这一套动作和显示数据的仪器样机。2.整理一份文件资料,获得橡胶硬度与在探针的压力下的弹性变形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是准备编制橡胶硬度标准。


由于硬度计是上二光的成熟产品。他们原来就生产各种参数的硬度计,比如维氏硬度计,显微硬度计,所以设计一个产品,画一套图纸还是轻车熟路的,对于我们来说,主要就是根据实物样品来画出工程制图,包括装配图和零件图。


在实习期间,我花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希望获得橡胶硬度与在探针的压力下的弹性变形之间的关系。编制橡胶硬度标准,首先根据老师的建议和参考文献目录,到上海图书馆去查资料,希望获得有用技术资料,在上海图书馆用我们的学生证是可以查阅技术文献的,那个时候没有百度,要找一点资料真的好难。


还算运气,大海捞针似的在上海图书馆的技术文献堆里找到了一份资料。文件只有一页纸,是英语的,花了老大的功夫抄下来,回到厂里再翻译出来。这是一份描述压痕大小与弹性材料硬度之间的关系,就是类似于现在的显微硬度计的测量方法。文件是拿回来了,有没有用就不知道了,毕业好多年了,有时还会关注一下有关测量橡胶硬度的仪器。


为了获取橡胶压痕深度与所需力值之间的数据关联,希望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插值细分,当时上二光没有计算机,打探一下上光厂有,上光厂的计算机是通过纸带穿孔来输入程序和数据的。跑到上光厂,找到我们班上在厂里搞毕业设计的同学,在我们班老大的帮助下,编写程序,纸带打孔,运算,输出数据,一天搞定,感觉非常有成就感。


为了购买仪器上配套使用的伺服电机,我还和周老师去过一趟浦东,那个时候还没有过江的大桥,我们是坐轮渡过去的,去到浦东,感觉一片荒凉,由此理解了上海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说法。


等了很久才等到一辆公交,在一个小镇上找到了我们要去的工厂,那个工厂是一个乡镇企业,周老师不满意他们的产品,生意没有谈成,连饭也没得招待,厂方只是派了一辆运货的汽车送我们回到轮渡码头。看看现在的浦东, 40年不到,已是沧海桑田。


开始的时候,每天跟着老师看文件,画图纸,没有事的时候就看看自己教科书,学学外语,后来发现指导老师都是自己忙自己的,没有那么多精力来指导我们,好像也不希望我们整天待在办公室,我们向老师提出,把图纸带回宿舍去画,老师非常乐意。我们提出要到上光厂同学处去走一走,也是很痛快答应。由此,我们就有了经常性的快乐之旅。



由于有公交月票,我们可以乘坐上海市内全部的带数字的公交车。要走一走的地方当然首选是上光厂和激光所,那里有好多同学,在学校时可能几个月都没有来往,当远离学校了,我们就成亲戚了,隔三差五地要走动走动。


我们去位于斜土路的激光所串门的时候,激光所还安排我们看了一场“激光”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大白鲨》,激光所的老师拿出一张老大的光盘(比原来黑色的老唱片还要大),告诉我们,这就是光盘,可以储存很多很多的信息,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图像和配音都可以保存在上面,当时市面上已经有录像带了,光盘还是第一次见到。


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光盘将来是要和录像带争夺天下的。现在差不多40年过去了,影视图像的存储和传输技术已经天翻地覆,把过去的事情说给现在的小孩听,可能他们都无法想象。


在激光所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微机,老师告诉我们,这台微机正在运行一个消像差的程序,正在进行“像差平衡”的运算,由于这个微机比较小,运算速度不够快,要运行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按照现在微机运行的速度来比较,还真是“不够快”。


江湾五角场去转一转,那里有好多个上海的大学,看看是不是有我们的校园气派。当时宝钢还在建设之中,乘公交到宝钢看看,结果什么都没有看到,只是隔着长江瞭望了一下长江北岸,也许是崇明岛,只见对岸一片灰蒙蒙,脚下是一片停止施工的建筑工地。



上海万体馆也去了,1980年代初,万体馆算是上海一个比较气派的建筑,在那里留下了我们的合影,那个时候的我们青春韶华。


反正市内能够想得到的地方,都可以去看看。


上海最有名的风景线据说是黄浦江的外滩,说是没到黄浦江外滩看夜景,就等于没有到过上海。


我约上我们班级的南昌老乡,在一个初夏的傍晚去到外滩游玩,那时候外滩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江边上一排混凝土的护栏,有点像是防洪的堤坝,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从上海各处汹涌而来的人潮瞬间就把外滩临江的护栏占领了,而且基本上都是恋爱中男女,搞得我们无处立足,只得放弃能够观江景的位置,到旁边的街上瞎逛。


在街上,我们看到旁边有一个可以喝饮料的营业场所,进去看到大家都在喝饮料品点心,我们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各要了一杯咖啡,等咖啡端上来要我们掏钱的时候,把我们惊出了一身冷汗,5角钱一杯!


别处的冷饮都是毛把钱一杯,哪里见过5角钱一杯的咖啡,我们两个人搜遍了口袋,把最后一分钱都用来付账的时候,一颗悬着的心才放回肚子里,太危险了,差一点点就狼狈了!


尝一下咖啡,也没有吃出值5角钱特别的味道,等我们走出门来,才看见门口老大的四个大字“和平饭店”,这是和平饭店利用沿街小门开设的一个饮料门市。和平饭店是有钱人来消费的地方,哪里是我们穷学生出入的地方?我们两人对视一下,互道一声“惭愧”,哈哈大笑而归。


时间一天天过去,离我们完成毕业设计的日子不远了,在周老师的指导下,我提交了一套“橡胶硬度计”的装配图,一份与橡胶硬度计配套使用的“橡胶硬度标准说明”作为毕业论文,论文当然是顺利通过,收拾好行李,与老师道一声谢谢,老师再见了!上二光再见了!上海再见了!


已经是归心似箭,因为有一个巨大的未知“毕业分配”在等待着我们。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校园回眸
陈益民:在夏都陶寺实习“挖祖坟”
高经建:半夜两点才轮到上机编程

朱志宏:我难以忘怀的地质实习

实习生李克强曾是电影原型人物

黄文泉:当年校花如此蹬了小白脸
张勇:我们班第一学期少了三位同学
张宏:北大王楚教授帮忙学生修仪器
嵇征然:给男生取外号,室友笑得流泪
陈创:四年同窗的那些点滴记忆
姜琰:当年的女生饮料,
凉开水+柿子醋+白糖
郝晓燕:四年同窗情,一生一世缘
周小六:罢食学校食堂日子特开心
李宜华:一张小字报终结食堂包伙制
吕贡呈:粮票不够的日子
庞沄:40年前的脚臭和鼾声如雷
刁承泰:重庆北碚小城的大学四年
张玉秋:男同学给我课桌里偷塞水果
王海军:梦也不想竟成真,有趣78级
陆华:常跑资料室险被传花边新闻
陈新华:牡师院,涅槃重生“大荒地”
尹中哲:难忘那年的唐河师范
张健:“高干”足球队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