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昔年丨王其康:大饥荒时野菜吃多了,大便拉不出来

王其康 新三届 2022-01-1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王其康,生于1950年。1963年考入江苏南通市第三初级中学。1968年11月插队于江苏如车县凌民公社,劳作之余读书写作。1973年进入如东县文化馆文艺创作。1974年到如东卫校学医。1978年回南通任大力钳厂厂医。1994年创业经商,2010年退休。出版专著《工厂医生手册》《实用厂矿卫生保健学》《王宾家族史话》《岁月有我》。

原题

难忘大饥荒的三个味儿




作者:王其康



因为有外婆的存在,在我童年,一家人日子过得虽清贫,但心里很稳当。

1960年代初,天灾加人祸,大饥荒来了,人们开始笼罩在恐慌的气氛中。外婆一生经过许多苦难,她不屑地对我们说:“人到世上不是享福的,是来还债的。苦日子既然躲不了,我们就笑着过。”十岁的我听不懂其中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记住了。

据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下册第563页记载,当时社会上的真实状况是:“粮、油和蔬菜,副食品等极度缺乏,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许多地方城乡居民出现了浮肿病,肝炎和妇女病的人数也在增加。由于出生率大面积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突出的如河南信阳地区,1960年有9个县死亡率为100%,为正常年份的好几倍。”

当时我尚年幼,除了常感到饥饿,对社会形势并不知情,偶有饿死人或某地方有“人相食”的传闻,只是大人间口中相传而已。我虽未曾亲见路边饿殍,但的确看到,包括外婆在内,不少人由于营养不良而全身浮肿的,也常常看到街头巷尾来自外地或乡下的乞讨难民。

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家路上见到一位白发老人,在垃圾箱中寻吃的,回家告诉了外婆,她从家里盛了一碗稀粥让我赶紧送去。看到老人感激眼神,我很开心。那几年,虽然粮食已开始配给,买米除了货币,还得有粮票,我们家人也常吃不饱,但这一碗粥让我懂得了“与人为善”的内涵。

我们姐弟三个都在长身体阶段,外婆怕饿着我们,她总让我们先吃,最后她吃些剩饭菜就打发了一顿。到了1961年,粮食供给越来越少,大家都吃不饱,开始有了粮荒的威胁。

外婆想了许多办法,不让我们挨饿。她有时带我去菜市场,一人拎一个四角篮子,专拣那些黄烂的菜叶,只花几分钱,可以满载而归。外婆一手拎一个篮,迈着小脚,踩着石子路,欢快回家。我有时也抢着拎,外婆说:“你长个子了,不能累坏的。”

回家后,外婆将黄烂菜叶洗净煮上一大锅,没有豆油,就放便宜的腥气十足的羊子油,再放些许盐,能让我们姐弟吃个饱。     

除此之外,外婆还会让我们换换口味。寺街北濠河边上有几棵榆树,外婆让我陪她一起去采树叶。她用竹杆不停地敲树枝,那些青叶被打掉了下来,我在树下一片片捡起,不一会,能捡到一大袋子。

外婆回家后用清水将榆树叶洗干净,切碎撒上盐,用手搅拌,再撒些不多的面粉,然后捏成一个个榆树叶团子,放进笼格里蒸。不一会榆树叶清香四溢,嚼一口团子,有点涩,但尚能嚥下,主要是可以填饱肚子。

野菜吃多了,屎拉不出来,一拉屎,肛门就疼,后来见了野菜不敢吃了。

从那时候,我体会到了饥饿的感觉。饥饿使人心慌,腿软,冒虚汗,手脚颤抖。而长期的饥饿,胃里并不是锐利的痛感,而是那种慢性的虚脱。胃里没有食物,大脑被停止了供给,麻木了,对外界不再感兴趣,也没有欲望了。

到了学校,老师教“我们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歌也唱不动。想想还是当年大食堂好,能管吃饱还不要钱,那真是“共产主义”,可惜是没有办长。

即便是榆树叶团子,这样不能被称之为食物的食物,外婆也很少能够吃到嘴里,她首先想到的是我们三个孩子。记得她一度小脚常浮肿,皮肤会呈现出吓人的青紫色,手指按上去,立马是一个很久不会回复原貌的深坑。我那时真的不懂事,不知道外婆已经有病,肚子饿了熬不住,就会拉拉外婆说:“我饿,我饿。”

在大饥荒的少年时代,记忆中除了榆树叶的青涩味、羊子油的腥气味外,还有一个味,也是今生不能忘的。在姐弟三人中,外婆最宠我。外婆有个习惯,所有吃的,于我们姐弟三人都是均分制,但偶尔也会对我有一点点偏心,买个甜烧饼什么的。

每月姨妈会准时从外地寄伍元生活费给外婆,我只要听到邮递员在大门外叫:“沈琪芳,盖章”的喊声,就会迅速从外婆枕头下,抢先拿出一枚她的方型木刻小图章,一溜烟递给邮递员,然后再将盖了章的汇单送到外婆手上。

这是我最爱干的事,因为我知道外婆又要给我打牙祭了。拿到汇单后,外婆会拉起我小手,去十字街邮电局取钱。回家路过寺街的烧饼店,总会给我买一只甜烧饼。那个刚出炉的烧饼,脆酥香甜,百吃不厌,是我吃过的最美味食物,毕生未忘,至今仍好这一口。
 

(本文摘自王其康著《岁月有我》,中华文献出版社2020年出版。)


延伸阅读

王其康:我的苦命兄弟王健,享年20岁


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朱普乐:母亲没能熬过粮食关 
一个安徽农村中学生的困难时期
 韩贤强:饥饿,令人永世难忘!
韩贤强:弟弟之死
党国英:一个村庄的公共食堂记忆
蒋国辉:大饥荒记忆
蒋蓉:我记忆中的大跃进及其它
郑毅民:11岁少年的饥荒远行
周永威:念造孽书,干苦力活
 周永威:1958,我把青山烧成灰
高时阔:农家少年的饥饿青春
高时阔:大饥荒孤儿跌宕曲折大学梦
王世浩:那年月沒吃饱的只有吃撑的
蔡善康:饥饿年代的个人体验与记忆
李世华:1960年,困难时期过年关
老鬼:1960年代爹亲娘亲没有粮票亲
明瑞玮:社员忆苦思甜不忘“困难时期”
大饥荒出生中国人,中年后容易失忆
张宝林:读高汾的《北大荒日记》
开往北大荒的右派专列
冯印谱:我家办过“公社的大食堂”
冯印谱:自留地,公社社员命根子
湖南女子中南海贴“打倒公社”标语
董国和:大饥荒中的大吃大喝风

"白日点灯":饥荒时代的"行为艺术"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