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域外丨张讴:大神能耐再大,也无法阻止车辆超速行驶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04-05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张讴,1959年生人,198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外文系。1989年获得英国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学硕士。央视首任驻印度首席记者,央视驻欧洲中心站(伦敦)资深记者。著有《英国风物记》《印度风物记》等。


原题

印度疯狂驾车记




作者:张讴



印度人开车不守交规、驾车超速十分普遍。这种疯狂驾驶使得印度交通事故高居世界榜首。笔者记录了自己在印度的学车和开车经历。


穿插在车流中的小商贩

来新德里工作之前,考虑到印度是右舵驾驶,肯定要上驾校学习,我便把国内驾驶证留在了北京。到了新德里后,我租住的地方恰好有一所驾校。走进狭长的过道,迎面是一个小门面,门口放着一张桌子。这个驾校的老板出身婆罗门,说话漏风,声音很小。

老板让我们先添一张表格,不仅要填上自己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还要填上自己是谁的儿子之类,然后注明自己脸上的特征标记。我思衬着,自己长着一张普通中国人的脸,没特殊标记吧。近视眼或小眼睛算吗?细心的老板竟然在我的右脸颊上找到一颗小痦子。中国脸加上一个小痦子就成了我的特征。

学车之前需要先熟悉教规。交规考试是常识类的二十道选择题,只需要勾出对错即可。我把考卷交上去时,考官扫了一眼,大笔一挥“通过”,仍集中精力聊天。没想到体检表也要我自己填写,仿佛不是体检,而是要测试我是否诚实。我毫不客气地全部添上了“良好”。旁边那个光着膀子的小男孩是谁?那么老练地把我的表格收走了。我连忙追了过去。他扭头告诉我,他要拿着表格找医生签字盖章。

忐忑地等了一个多小时,一个骑摩托车的男孩把他带了回来。他告诉我本来只收50卢比的签字费,但是找了几个医生都不在,便雇了一辆摩托车,全部费用一百卢比。我不知道对方是否撒谎,也无法核实。心想,这倒省却了我的很多麻烦,便把一百卢比交给了小男孩。

印度人是在公路上学车的,通常选择不甚拥堵的社区道路。学车时间共15天,每天半个小时,教练开车到家门口接我。教练车的顶部有一个支架,上面写着驾校名称和联系电话。这既是广告,也是对周围车辆的警示。碰到教练车后,所有车辆老远就会绕开。

我发现教练车没有后视镜,只有车内的一片后视镜。这让我感到十分别扭,第三天就习惯了。教练看我驾驶得还行,就主动提出要教我唱歌,我一边开车,一边跟着他哼哼。他看我兴趣不大,就自顾自地唱了起来,一会是悲伤的,一会是高亢的。我才相信印度人真有唱歌天赋。

完成课时后,驾校让我到交通局门口找一位经纪人。此人负责帮学员办理驾照,不收取额外费用,只从驾校里拿佣金。这位胖经纪人帮我办好了多项手续,剩下的就是自己排队照相了。每个窗口都有长蛇般的队伍。妇女和60岁以上的老人有专用窗口,那里有一两个人。我这个外国人也就跟着沾了光。窗口内的一个工作人员核实了姓名住址后,让我把左右手的食指按在一个小扫描仪上,指纹就输入到的电脑里,然后再进屋内照一张像片,再在光学板上签上姓名。不到半小时,我就拿到印有照片和签字的印度驾照。

拿到驾驶证后便去购车。在印度购车实在方便。只要给汽车销售公司打一个电话,约定好时间,销售员就会带着资料登门,向客户提供多种汽车的性能、价格和选配件价目表。如果对某款新车感兴趣,还可以预约驾驶。经过一番比较,我们购买了一辆合资汽车。

买了汽车就上路了。我才体会到了印度人的“疯狂驾驶”。印度人干啥事都是“慢吞吞”的,唯独喜欢开快车。这大概是维持心理平衡的方式吧。所有车辆都在拼命向前挤,后视镜都成了累赘。印度玛鲁蒂和日本铃木的合资汽车公司抓住了客户的这种心理,干脆生产不带反光镜的汽车,这种车忒好销。

混乱的十字路口,左侧的白色汽车把后视镜折了起来,以免被摩托车剐蹭掉,右侧的红色汽车干脆没有后视镜

刚一进入主道,我就被裹挟进了“疯狂”车队。英式驾车要求司机不停地扫描观察左右两侧和车内后视镜,观察附近车辆状况。这在印度简直是无用功。随时会有车辆从后面蹿出来,从旁边斜插过来,根本不遵守交通规则。更有摩托车在车辆中穿插。一辆辆摩托车便是威风的“巡洋舰”。父亲是舰长,儿子坐在父亲胸前,妻子斜坐在后面,怀里抱着一个小的,背上还趴着一个大的,妻子肩上的长丝巾就是这个家庭的舰旗。

新德里的主要道路都是英国人设计的。估计英国设计师当年把本国交通图纸,连同交规一起搬到了新德里。英国人习惯把路口设计成环岛。根据环岛行驶规则,环岛内的车辆有优先权。在进入转盘之前,驾驶员先要选对车道,然后在虚线处减速,瞅准机会驶入环岛,接着打转向灯,变换车道后驶出环岛。这比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更节约时间,前提是要严格遵守行车规矩。印度摩托车仗着自己的车小速度快,经常快速驶入,不顾及其它车辆。环岛成了交通事故高发地。

一位外国记者曾经感叹道,印度人在开车时,从未把交通安全当成头等大事。这是一种自私的、甚至有些懒惰无赖的心态。一个外国人租车从新德里去卡朱拉荷旅游,行程12个小时,这个外国人担心司机长途驾驶会疲劳,不太安全,便同公司商定,多雇一个司机,让两个司机在路上替换着开。公司经理满口答应。第一个司机开了五个多小时,还不见司机轮换。这个外国人感到好生奇怪,急忙询问,副驾驶座位上的那位开口了:“我不会开车,经理派我来是看管司机的,不让司机开车时打瞌睡。如果司机打瞌睡,我就把他拍醒。”

新德里的堵车,可以把公路变成无边无际的停车场。塞车时段,正是路边小商贩“骚扰”司机的时间。他们围拢到车窗前,向司机或乘客兜售香烟或零食。一些有残疾的乞讨者,故意把残疾部分向司机展示。有的瘫子坐在小滑车上,在车缝中滑来滑去。我看不见他们,猛然间看到一只瘦骨嶙峋的手在拍打车窗,让我的头发顿时直竖起来。

一些精壮的男人陪着年迈的父母亲乞讨,这在中国人眼里绝对是丢人现眼。他们却满不在乎。你比他富有,你就应该施舍。这同富人向大神祈求是一个道理。乞讨者走马灯一样在车窗前乞讨,这是司机们最难熬的时刻。他们像楔子一样夹在车缝中间,让汽车难以移动。有些女乞讨者象征性地用抹布擦一下前挡风玻璃,便伸出脏手向你讨要硬币。经她那么一抹,前挡风玻璃更脏了,让你气不打一处来。

在印度开车,啥状况都能遇上。两辆汽车对开过来,司机突然发现对方是老熟人,便立刻急踩刹车,摇下窗玻璃,寒暄几句,甚至还要打开车门,走过去相互拥抱一下,坐回驾驶室,才给后来的车辆放行。后面的司机不急不躁,有的司机一脸淡定,手指在方向盘上跳动,似乎在击打塔布拉鼓,脑袋跟着晃动。

穿插在车流中的小商贩

老城区的道路较窄。若前面有一辆公交车,很难从旁边超过。这为我提供了观察车内乘客的视角。车厢内的乘客都被夹得动弹不了,恰似瑜伽师入定,表情平静且神游于天外。实际上,在一个逼仄的空间里,每个乘客都在设法缩小身躯。这就让他们显得有些卑微。

看着马路上拥挤混乱的状态,我觉得这就是印度社会的缩影,更是种姓体制的隐喻。挂有国旗的轿车属于婆罗门阶层。这种车的质量不是最好的,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进口和合资汽车象征着家庭殷实,算是刹帝利种姓;三轮摩托车相当于吠舍,主要是拉人挣钱;人力车夫是首陀罗,全靠卖体力生存,经常遭人嫌弃;在马路两侧下水道清理污泥的人,就是“不可接触者”;那些不惧怕汽车、甚至挤占公路的瘤牛,相当于居无定所的苦行僧。

公路上如此混乱,印度人却能从中发现秩序,找到驾车的规律。两轮摩托和三轮出租车都有抢占车道的绝招,即贴近对方车辆时突然加速,然后插到前面的空隙里,再在高速行驶中寻找下一个突破口,甚至逆行超车。电视上播放的汽车广告,也把快速灵活的穿插作为一大卖点,音乐欢快又诙谐,情侣边谈恋爱边开车,甚至做出各种违反交通法规的动作。印度人得意地称其为“印度驾驶”。

在拥挤的车流中,前面路口的绿灯刚一亮,司机们像电视大赛中的快速抢答一样,抢先按喇叭,越是后面的车,反应越快,生怕人家误认他们眼神差。空气中充斥着各种马达的轰鸣声,仿佛所有汽车都是生命体,扯着嗓子呼喊。汽车必须极具爆发力地冲将出去。这时候再按喇叭就不起作用了。每个车窗都伸出一只手在空气中比划着,有的似乎在划动空气以增加车速,有的在示意方向,有的则是对旁边的超车表示不满。

印度人喜欢装扮汽车。车门两侧画上牛眼睛,或自己膜拜的大神符号。当驾驶员伸出手臂时,汽车上的牛眼睛似乎也在跟着动,让汽车有了成精的感觉。特别是瘤牛档在路上时,汽车上的牛眼睛与瘤牛对视着,谁也不肯让路。这就容易导致汽车剐蹭或追尾。如果撞得不严重,司机很少去计较赔偿,也懒得找警察来判定事故责任,最后找保险公司时,把责任推到瘤牛身上,说自己为了躲避“圣牛”,才发生了交通事故。

我曾经询问过一位印度朋友,为啥印度人不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对方淡淡地说,“若是遵守交通规则,只能把一天的时间都耗在路上了,啥事也干不成。”根据我的观察,印度人还是很在意安全的,只是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了大神。几乎所有汽车里都贴着或挂着神像。很多印度人买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车开到神庙前。他们把汽车钥匙放在大神脚下,从那里收集一些朱砂膏,涂抹在发动机、方向盘和空调出风口处。这种仪式让人想到了印度的一种古老传统,铁器容易带来不幸,需要大神的倾力保佑。

印度教大神能耐再大,也无法阻止超速行驶的车辆。调查显示,驾车超速是印度道路的第一杀手。印度拥有全球1%的汽车,但却占全球道路交通事故的6%。印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高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约400人死于车祸。交通事故死亡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创伤,也给印度经济带来一定损失。

张讴专列

张讴:光鲜奢华之下,

它的贫困令我震惊

张讴:被囚印度40年,
中国战俘的归国之路
张讴:在英国当记者,
适应民众的冷淡与回避
印度屋檐下, 三个种姓和我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天路之歌

巅峰对决,中印边界的喇叭大战
操风琴:中印和平之路道阻且长
张讴:被囚印度40年,
中国战俘的归国之路
周小青:父亲在西藏的离奇失踪
林珊:72岁再进西藏,
阔别34年第二次握手
毕业分配,我和先生踏上进藏之路
林 珊:漂亮尼龙衫惹出一场风波
林 珊:参加医疗队到隆子
四位北大清华大学生在藏区插队
林 珊:藏区蝙蝠又大又多
粪便是名贵中药"夜明砂"
在西藏乡下当"赤脚医生"
藏民馈赠猫头鹰豹子肉
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
杨劲桦:在西藏祭奠田文
青春田文,墓碑隔不断的思念
田文小说两篇:回声 · 随风飘去
龚巧明翻车坠河死亡亲历记

浅浅一鸥:想起龚巧明——清明记事

蒋蓉:海鸥和波涛——忆龚巧明
冯川:我认识的龚巧明

龚巧明:诗和远方,在雪域高原

蒋蓉:龚巧明及我们的毕业分配
顾晓阳:先锋小说家马原
裴庄欣:西藏不是重拾也不是回归
葛有彦:走过万千山水,我心依然少年
葛有彦:青藏高原上飘逝的年轻生命
唐延秋:毕业分配到汶川,
我成了拿"高薪"的赤脚医生
何砚平:走马观花说西藏
浙君子:长焦镜头下的亘古高原
朱新地:搭军用运输机独自进藏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