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丨陈剑:睡在我下铺的老兄,走了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陈剑,1957年出生,安徽芜湖人。1982年1月毕业于安徽大学经济系,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先后在安徽省铜陵市委、国家计生委、浙江省温岭市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委等部门工作。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健康中国50人论坛执行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著名的现代化研究专家、军史研修者。
我的下铺同学大老宋
作者:陈剑
宋祖明,同学们习惯称大老宋。1947年7月出生于安徽滁县,1966年高三毕业生,属于正宗老三届。
安徽大学政治系77级105位同学,年龄跨度从1947年到1961年,前后跨越十四个年龄段。年龄中位数估计是在1954年左右,1957年后出生的很少,1960和1961年出生的同学各只有一位。其中,有十多位40年代出生的老三届同学,他们是老三届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既是老三届,又是新三届。没有高中阶段扎实的基础,没有十多年的坚守,很难设想,能够成为改革开放第一届考试入学的大学生。而大老宋,是全班4位1947年出生的同学,是77级老大哥。
大老宋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如果中国社会能够正常发展,或许就是一个十分有成就的音乐家。1966年6月,按照老宋话说,都已经填报完志愿了,准备报考音乐学院。文革来了。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1966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大学推迟半年招生,那就再等半年吧。谁知左等右等,一直到1976年,老宋29岁了,应结婚了。结婚后不久,1977年高考恢复。历史与老宋开了一个玩笑,原本19岁应当入学,整整拖延了一轮12年。1978年2月进校时,大老宋已经31岁了。同年,儿子宋强出生。
大老宋基础扎实,估计入学考试成绩超过310分,甚至更高。正因为老宋学习成绩好,这或许是他入校后担任全班学习委员的原因。
同学们之所以亲切称老宋为“大老宋”,不仅因为年龄大,个头高,还因为社会阅历丰富,有个人魅力。老宋个头超过1米8,1968年插过队,1970年进入工厂(滁县化肥厂),以后又调到机关工作(滁县工业局)。再加上嗓音好,带薪入学,能言善辩,声音洪亮,不能说在77级是神一样的存在,但在同学中有很高的威望是无疑的。
正因为他在同学中有威望,那时,经常一些年龄小的同学,包括78级的同学都围着大老宋转,成为大老宋的跟班。经济系78级一位与老宋同姓的同学,年龄比大老宋小一轮,后来成了安徽省领导,就曾十分坦言地说,他那时就是大老宋的跟班。
大学第二年的下学期,在77级政治系同学集体努力下(这个“集体努力”的说法,抹杀了其中的组织者和冲锋陷阵者的功劳),政治系教职员工一分为五,77级同学一分为二。三分之一同学去了哲学系,三分之二同学去了经济系。笔者转到经济后,荣幸地与大老宋上下铺。老宋长我十岁,自然我睡上铺,他下铺。两年多的上下铺,接触多一些,了解也更深入一些。
老宋是一个很干净,很整洁的人,加上前面所述的各种优势,身上的优势多了一些,再加上性格上强势,在寝室喜欢教育人。我们这个宿舍7位同学,只有老宋是40年代出生,其他都是1954至1957年出生的同学。一开始受到老宋的谆谆教导,也有一些受益。但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同学的知识面拓展,教导时间过长,即使正确,也会产生逆反。
其他同学经常结成统一战线,也开始对大老宋进行教育。如果是宿舍同学群起攻击,大老宋往往只有招架之功难有还手之力。好在大老宋不记仇,寝室同学更没有仇。新的一天开始了,第二天或许继续争论。这也是这个寝室两年多时间始终保持和谐,大学毕业后多年同学友谊始终深厚的重要原因。
大老宋毕业后,分配回到了他的家乡——安徽滁县行署计委工作。老宋工作能力强,水平也不错,入学之前就在县政府经济部门工作。大学毕业时,大老宋已经是35周岁了,如果发展正常,大老宋的仕途应当一片阳光。因为正是国家用人之时。后来了解的情况是,大老宋在行署计委岗位上水平出众,工作努力,很快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但没有想到的是,几次提拔都遇到阻碍。文革期间或许是得罪人了,有人不断告状。这影响到仕途上的发展。
当地组织部门是坚持原则,还是不负责任,笔者不了解详情,不能妄议。但问题是,大老宋1968年插队,只有1966年至1967年在城市,那时也就19至20岁,在那个疯狂的岁月里,大老宋是否确实有一些过错不知道。即使有一些过错,又有多大过错需要一个高中生承担?难道这一过错到了可以影响一个人后半生前程吗?
1988年后,大老宋几次提拔不成,调到滁州驻京办工作。那个时候,笔者在国家机关工作。在此期间,和曾经在政治系同寝室的、与老宋关系密切的朱勇同学(曾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几次去看望大老宋。大老宋在滁州驻京办时间不长,以后他又辗转到深圳。1998年12月,估计是在仕途不畅情况下,51岁的大老宋选择了按照当地机构改革特殊政策提前离岗(享受副县(处)级待遇)。
现在回头看看,大学毕业时,老宋如果当时选择留校,或许是一个好的选择,也是有很大可能的。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以后10多年中断了与老宋的联系。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笔者几次接受相关机构的邀请,包括中共滁州市委、中共全椒县委、民建安徽省委等单位,到滁州作专题报告。每次都前去看望老宋,并与老宋聚会。
此时的老宋,虽然仕途不畅,有一些委屈也憋气。但与同学聚会畅谈过程中,感受到老宋的豁达和开心快乐。
让笔者感动的是,2017年到滁州,大老宋坚持陪我夫妇二人一起去游滁州皇甫山。虽然此山海拔不高(最高海拔399.2米),也没有登顶,但老宋此时已经70岁。且在1998年,即51岁时得过脑梗。后来得知这一情况,既让人感动又有一些惭愧。
2018年2月,是大学同学入学40年纪念。为纪念大学入学40周年,2018年3月18至20号,安徽大学77级政治系大部分同学参与了纪念活动。活动从合肥的安徽大学延续到滁州的大墅镇。在同学们邀请下,大老宋参加了在大墅的活动。这让多年没有见到大老宋的同学们十分高兴。同学们的真挚感情,也让老宋十分感动,十分兴奋。并在当天晚上的聚会引吭高歌,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这也是老宋最后一次与同学们聚会。
老宋的家庭是幸福的。夫妻和睦,儿子孝顺,并育有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1月28号中午时分,与大老宋儿子宋强通电话。得知大老宋是心缘性猝死。去年12月份感染了新冠,由于有脑梗等基础病,死因估计与新冠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同一寢室的高迁同学,还有同年级哲学系的陈锋(曾担任滁州市纪检委副书记)同学,他们都来自滁州,大学毕业后又一起分配到原滁县地直机关工作。在之后40余年的岁月里,无论官场和社会环境如何变化,也无论个人仕途怎样,他们始终保持亲密而又纯洁的同学关系。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家庭关系也很好。还有78级哲学系周平同学、经济系许明同学,每遇到原安大政治系77、78级外地同学到滁,不分系别、届别,都要一起欢聚一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月29日上午,高迁代表安徽大学政治系77级同学,为大老宋送别。高迁等同学对大老宋几十年的真挚情义,让人感动!
大老宋的突然离去,让同学们猝不及防。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老宋洪亮的歌声。整个1月28日(大年初六),两个大学同学群,几乎都是对大老宋的悼念和缅怀,这在同学群绝无仅有。现选择俩位同学的留言。
我的下铺同学,大老宋今天上午走了。再也见不到个性鲜明、豁达热心的老兄了。老兄一路走好!
但同学们仍需努力,多关注一些自己的健康,活出精彩。并祝福每一位同学家庭和睦,子女孝顺。
2018年3月18日,安徽滁州全椒大墅。宋祖明(右三)与高迁(右二)、陈锋(右一)和周茂清(左一)同学合影
陈剑专列
陈剑:共和国四大特殊群体
陈剑:工农兵学员,
负重前行可大任
陈剑:战俘,共和国的特殊群体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原载微信公号常态发展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新三届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