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逝者 | 曹景行:“新闻雷达”+“银发师奶杀手”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04-16



逝者简历


曹景行,祖籍浙江,1947年生于上海。1966年上海市西中学高中毕业,1968年到安徽黄山茶林场务农十年。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82年毕业到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1989年移居香港,在中文《亚洲周刊》、传讯电视、凤凰卫视等任职。2005年起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担任高级访问学者。2022年2月11日去世,享年75岁。


"新三届"知名媒体人

曹景行先生去世





据澎湃新闻消息,知名媒体人曹景行因病于2022年2月11日凌晨在上海去世,享年75岁。



名家之后,发奋学习不辱家风

曹景行祖籍浙江兰溪, 1947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曹聚仁是当代文化名人, 以文名世, 才华横溢, 在政治、 历史、 新闻和文学 “四界” 都业绩颇丰,对国学有着极深的造诣和卓异的见解。1923 年,曹聚仁以一个五年制师范生资格, 走上了复旦、 暨南等大学的讲坛, 从此当了二十多年的教授。1937 年, 抗日战争爆发, 曹聚仁褪去长衫, 投笔从戎, 随后以战地记者身份, 发布了很多战时新闻, 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的消息,就是他第一个向全世界发出的。他还首次向海外报道了 “皖南事变” 真相, 成为抗战名记。1950 年,曹聚仁在国民党一溃千里, 共产党全面胜利之际, 别妻抛子来到香港,以一名自由记者的身份, 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对新中国的见闻。

曹聚仁一家

姐弟仨摄于1966年,左起曹景行、曹雷、曹景仲


如今, 很多人说曹景行身上有许多与父亲相似的地方, 说他是 “子承父业” 。其实曹景行与父亲的接触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少得可怜。他对父亲最鲜活的记忆是:“我四岁那年夏天,爸爸急急赶到上海火车站,匆匆穿过检票口,消失在月台的人群中。” 

曹景行与父亲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他自幼敏思好学, 对书有着特殊的感情, 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学习非常优秀。即便在 “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 他依然不忘读书。1968 年, 他下乡到安徽南部的茶林场,依然坚持白天干活晚上读书。当时, 可供读的书很少, 于是他千方百计找书来读, 甚至连大小队干部发的学习资料也不放过。

曹景行在黄山茶林场


曹景行夫妇在黄山茶林场


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 1977 年高考制度恢复后, 曹景行顺利地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系。对于这件事, 曹景行说:“在农村读书时, 并没有什么太明确的想法, 只是觉得应该多掌握些知识, 做一个像父亲那样有学问的人, 结果高考来了, 机会也来了, 既然有机会就一定要试一下, 于是有大量阅读知识作基础, 考上大学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

经过四年的苦读, 曹景行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开始跟随前辈学者研究美国和亚太经济。

1978年曹景行和妻子蔡金莲入学复旦大学时的照片


曹景行所在的复旦历史系1978级毕业照


眼光深邃, 不惑之年从头打拼

1987 年,四十岁的曹景行决定举家移居香港,凭着多年的知识积累和学识水平,很快进入了新闻行业, 在《亚洲周刊》 当了一名撰述员。由于撰写的文章观点新颖、 文风扎实, 不久升任为 《亚洲周刊》副总编兼 《明报》 主笔, 并为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地华文报刊撰写评论。曹景行前前后后在平面媒体工作了八年, 在这八年里, 他的第一要务是为全家的生存奔波。

经过八年的艰苦打拼, 曹景行终于解决了全家的生存问题, 家庭生活的压力不再像初入香港时那样大了, 生活逐渐安定下来。然而此时曹景行心里又开始波动起来, 他觉得平面媒体的工作自己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工作没了新意, 于是他开始琢磨要去做更有意思的事。

 1997 年,曹景行再次出人意料地改行做了电视人,进入了一个对他来说全新的领域。他先是加盟了 “传讯电视” ,主管 “中天” 新闻频道, 数月后, 他转入了凤凰卫视中文台,这一年定格为 1998年, 他已经 51 岁。


厚积薄发, 50 岁后办电视时评栏目

加盟凤凰卫视之后,凤凰卫视特殊的运作方式, 宽松的工作环境, 使曹景行的才智得到充分发挥。1999 年 5 月 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凤凰卫视迅速结合形势推出一档时事加评论的栏目 《中国人今天说不》 , 由曹景行主播。在一把转椅上, 曹景行每天评说两小时。很快 《中国人今天说不》 栏目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由此也催生了一个新的节目形态—— — 时事分析和时事评论。


三个月后, 曹景行和同事们觉得这种时评形式应该坚持下去, 于是一起在 《中国人今天说不》 的基础上创办了 《时事开讲》 栏目, 并于1999 年 8 月 23 日正式开播。曹景行称 《时事开讲》 是 “比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还简单” 的节目。它精到的评说却迅速吸引了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的人士, 许多国家政要、 企业高管等社会核心人物将它作为固定收看的节目;许多大学生在有重大事件发生时特意到宾馆包下房间, 专门要听听 《时事开讲》 怎么评述。


曹景行对国际时事的独到见解更提高了 《时事开讲》 栏目的知名度, 使它成为凤凰卫视的一个名牌栏目。此后, 《时事开讲》 栏目不断获得中国电视界大奖,先后被评为“中国电视节目榜” 之“最佳新闻类节目”  “中国电视十大名牌栏目” ……


2001年,鲁豫、阮次山、曹景行录制节目


2003年,曹老师与众评论员


《时事开讲》500天,走进清华校园


1999.12.19《澳门回归世纪报道》中文台连续33小时播不停

业精于勤,是“新闻雷达”“银发师奶杀手”

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则称其为“新闻雷达”,他曾用“早上起床,眼睛盯着电视新闻,耳朵听着电台广播,手上翻着当天的七八份报纸”来形容曹景行。曹景行每天发布大量的朋友圈,他的个人朋友圈被媒体称作“个人通讯社”。

2016年,时任凤凰卫视副总裁、资讯台台长董嘉耀曾为其撰文《曹景行:为电视评论而生的银发师奶杀手》,“他有一头抢镜的银发,特别适合做电视……睿智、成熟加上满头银发,一‘出道’就成了师奶杀手”。


曹景行给人留下几个很深的印象。第一是好奇心,他永远对新闻有高度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驱使他做新闻并且热爱新闻。即使他后来离开凤凰,他还会给学生上新闻课,尝试多媒体、全媒体的新闻活动,甚至他的微博和微信玩得很火,朋友圈恨不得一天发三百条,轰炸式地把别人的朋友圈都覆盖了,他就是个新闻好奇人。

据说这是曹老师一天朋友圈的冰山一角

曹景行的第二个“身份”是分类大师。他每次看完报纸都会分发给别人,现在是搜索引擎时代,百度一下所有东西都出来了,资讯很容易获得。但在90年代末,资讯的分类很重要。曹景行爱分类说明第一,他关注所有的事;第二,他在分门别类的时候是有一个新闻判断的;第三,向不同人推荐,跟别人分享,可以理解为一个教育的过程。

第三,他在公司有个绰号叫“影帝”,但这个影帝不是电影,是影印大师。当时公司还在创业阶段,很小,一台影印机供10个部门用。如果找不到曹老师,在影印机那儿总能找到他。


曹老师为什么热爱复印呢?因为报纸的字太小,他要把它放大,但实际上他也是在做评论工作的准备。为什么大家说凤凰卫视开创了华语电视评论呢?曹景行是第一人,好奇心驱使他消化了大量信息,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提炼出观点,变成每天播出的《时事开讲》。

据“观媒智库-传媒大观察”消息,曹景行4天前还曾更新微博。

转载微信公号天津广播


相关阅读

我也浮过生命海




自述:曹景行

2021年4月18日




2020年11月24日中午,我从手术的麻醉中一点点醒了过来,最初的朦胧意识中隐约飘现“浮过了生命海”六个字——那是父亲1968年出的一本书的题目。
    父亲曹聚仁一生发表了四千多万文字,台湾的李敖先生自认中文写作天下无对手,但就不止一次对我说过:“这点上我比不上你老太爷。”

    
父亲的这些文字中集成出书上百种,若说“著作等身”并不为过。《浮过了生命海》可能是其中文字不多、看起来单薄的一种,却能经常吸引我去翻看几页,尤其在我也浮过生命海的今天。
    《浮过了生命海》是父亲1967年重病入住九龙广华医院两个月间记下的文字,出院后继续写录,先作为报纸上他每天的专栏文章,次年成书。他人生第一次能从内里体察一所医院的众生相。
    书中写道:“我力疾过海到了广华医院急诊部,虽未昏迷,却已瘫痪,但恍恍惚惚,觉得这是一个广华城。崇高的12层楼,组成了一座现代化新设备的大机构……用一譬喻来说:这是大型生命车子的修理厂。”
    父亲1950年为全家谋生独自移居香港,一直没生过大病,没进过医院。不料年过六十开始病苦缠身,由轻转重,一年里慢性肝炎扩展到胆囊,身体垮了下来,体重减去60磅(54斤半)之多,瘦剩80几磅的皮骨,不得不进医院动手术。
    这也让他有机会摆脱世间繁事息下来,再次思考生与死的人生大问题;上一次应该是在抗日战争中,作为战地记者每天都须直面生死。《浮过了生命海》一半记事,另一半写生死。他说:“生、老、病、死,原是人生历程,我这回以65岁的小老头儿进了广华城,在我也是学了人生的一课。”“生病的经验……也和坐牢的经验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原是可宝贵的。”

曹景行(右)在以色列

    我比父亲幸运,直到去年73岁才遇上“生老病死”中“病”这个坎。2020年1月31日,完成在日本长崎的拍摄,我与老伴飞回上海。受疫情所困,原来整年周游全球整两圈的打算只得放弃,转为在上海和周边的采访拍摄,因而也有了体检的想法。
    香港老人没有什么医保,我们已好几年没做体检了,上次做胃肠镜还是2013年。年复一年拖着,对自己的身体不那么放心,但也没那么紧迫。直到去年8月有机会跟上海长征医院的朋友说起体检的事,马上得到安排。
    第一天检查下来大致没事,一些指标偏高已好些年,知道如何对付。第二天一早再去做胃肠镜,全身麻醉。推进手术间刚做胃镜,医生就召唤我女儿进去说发现明显癌变。
    就此开始,我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与癌对抗成为我和家人的头等大事。先化疗四次,再动大手术切除五分之四的胃和周边已扩散的淋巴,伤口愈合后再放疗25次,接着又化疗……

 曹景行访问韩国,在三八线上遇清华毕业的韩国学生

    这八九个月间我也第一次有机会从医院里面来观察社会,观察当今医疗体系的运作。尤其是转去上海肿瘤医院作放射治疗期间,恰好遇上那儿确诊一例新冠阳性。那天,我和老伴如果晚两小时离开,就会同整个医院及隔壁的医学院一起被封在里面隔离两周。第二天我们接电话通知去检测核酸,没事,再转去浦东分院继续放疗,春节前夕又转回浦西本院。如此紧急关头医院为我们病患做出最快的安排,不知后面牵扯到多少医护人员的付出。为了补上封院损失的时间,他们春节没有休假,大年初四我完成最后一次放疗。
    生癌与治疗,让我第一次直面并认真思考生与死的问题。这时翻看父亲的《浮过了生命海》,会出现一种隔世隔代同他对话的念头,还想写下一些文字,或以“我也浮过生命海”为题出书。
    我也浮过了生命海,还在挣扎上岸,过程辛苦,但也很值得。每天都有新的体会,每天都从遭遇到的人和事中获得新的感悟。生命的力量实在顽强,科学的发展已让“带癌生存”变成越来越多人的现实状态,甚至可以“带癌工作”。

作者康复过程中,恢复工作
最近我们摄制团队与长征医院外科大夫周海洋合作,在网上推出11集视频专题“肠久之计”,我以自己的病例请教周医生。作为科普也作为公益,效果不错,已有二百多万的阅读数,在相关榜单上居前。
    接着,我与音乐界朋友钱世锦、李青约在上海大剧院,以当年引进音乐剧《悲惨世界》为题,录了一下午节目。与作家陈丹燕合作的项目有点规模,要拍摄到“五一”前后。当然,这期间我还要继续化疗。
    治疗让我有机会结识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还有陪伴他们的家人。我们相互交流,更是相互鼓励和支持。前不久我住院三天做第八次化疗,出院时邻床“病友”,一位刚要高中毕业的女孩拖住我合影。我们都笑得很高兴,发自内心的……

曹景行最后的朋友圈


延伸阅读

1978年,曹景行和妻子走出大山

曹景行:手抄《光荣与梦想》

“凤凰三剑客”的曲折赶考路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远逝的媒体人

左方:《南方周末》是怎样炼成的

胡舒立:缅怀一位值得尊崇的长者

艾丰:改革开放时代的主流报人

钟海明祭父文: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姜波忆范敬宜:老范,我好想你呀!

姜波:老范是不朽的
杨大明:悼丁望
王克明:徐孔十年祭
彭波:悼一群寻梦人的“老板”
袁晞:我认识的老范和未完成的书稿
张宝林:大保,永远的学长和老兄
王中铜像补记:复旦的底色和底线
胡绩伟苦恋堂姐终究花好月圆
"标题党祖师爷"张友鸾晚年斯文"扫地"
钱江:一代名记者浦熙修
与我的父亲钱辛波
袁冬林:母亲浦熙修,美丽与哀愁
贺越明:徐铸成门下读研琐忆
贺越明:一段虚构的"佳话" : 
周恩来动员徐铸成入党
贺越明:国共文化统战对手一段私谊
张宝林: "徐老大"怕给朋友惹麻烦
张宝林:袁水拍的两封信
张宝林:读高汾的《北大荒日记》
陈原:人民日报的"讽刺与幽默"
吴晔:忆丁聪先生与舒乙的一次合作
丁聪80年代政治漫画尺度令人惊讶
方成走了,留下了这些最幽默的画
华君武:画尽世间百态讽刺入木三分
贺越明:“另册”里的三六九等
甘惜分抗战年间的一次人生劫难
甘惜分的探路人生
童兵忆甘惜分:百岁人生只为真
喻国明忆甘惜分先生: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
张纯:朱维民老师,
不想当牧师的刷墙工成了好画家
人民日报记者金凤:
与空军战斗英雄的婚姻波折
"右派"记者朱启平:日本投降见证者
成小秦:书生报国无他道,
几位陕西老报人的运命
胡舒立:大真无争张善炬
胡舒立:黎海波的胸中丘壑
谢一宁:你烟斗历历的人生再无终点

王勤学:被“下海”的新华社记者

张胜友:一朵爬山的云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界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届3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界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