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再次下调,原因竟是“净息差”?
12月22日,工农中建交再次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利率,距离上一次下调存款利率仅隔了3个月时间,同时也是今年以来第三次下调存款利率。
本轮存款利率下调的特点是存款期限越长的利率下调基点的幅度越大。
3个月、6个月和1年期利率同时下调10BP;2年期下调20BP至1.65%;3年期和5年期下调25BP后为1.95%和2.0%。
官方对此次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主要解释是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大幅回落导致银行业运营压力增大。
净息差衡量的是商业银行利用生息资产的综合效率,这项指标的大幅回落预示着银行在产生利润能力方面的减弱。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净息差的定义:
净息差 = (净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规模);
其中,净利息收入 = (利息收入-利息支出);
所以,净息差又可以展开成,净息差 =(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平均生息资产规模);
再稍作变换,就可以得到 净息差 = (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规模)-(利息支出)/(平均生息资产规模);
如果把分母稍作改变,我们可以得到银行业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净利差。
净利差 = (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利息支出)/(平均计息负债);
可以看到净息差与净利差区别就在于等号右面的两个分母,但这细小的区别却造成了两个重要指标意义上的不同。
净利差的代表的是银行资金收益与资金成本之间的差值,衡量的是银行赚取净利息收入的能力。
而净息差代表的是银行利用生息资产赚取净利息收入的能力,也就是银行利用生息资产的效率。
根据银监会的定义,生息资产主要指的就是贷款、存放到央行的资产、同业资产、债券收益等。
计息负债主要指的是存款、从央行贷款、同业负债以及应付债券等。
根据净息差的表达式,我们可以知道影响净息差值结果的主要有三方面变量,第一是生息资产的收益,第二是计息负债的成本,第三是生息资产与计息负债规模的比值。
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计息负债之一,存款利率下将减小利息支出,从而扩大净息差的分子端,有利于净息差整体增大。
净息差的增大也有助于缓解银行业当前净利息收入能力不足的问题,从2018年以来,我国除了民营银行外,其他所有类型的银行都出现了净息差持续走低的现象。
上图展示了中国所有类型的银行净息差走势,无论是商业银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还是农村商业银行都出现了运营压力加大,收入增速动能不足的问题。
民营银行能够走出“与众不同”的净息差走势,主要因为民营银行拥有更高的自由度,业务更为多元化,利润点与其他类型银行也有所不同。
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量化宽松”问题,其实还隐藏着另外一项副作用,就是对银行业的冲击。
因为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银行业的利润我们如果简单的看作是贷款收息与存款付息之差,当市场利率下行时,银行业的利润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尤其如果调降了中期借贷便利(MLF)后,银行业的贷款利率也会随之下调,因为LPR是 和MLF绑定的,等于变相压缩了银行的收入。
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只降了存款利率而央行迟迟没有对MLF调降的原因之一,如果再降低MLF,特别是叠加今年被房地产抑制的整体萎靡的信贷需求,银行的压力就会更大。
不过,银行净息差下滑对我们消费者可能也不是坏事,因为银行的边际利润降低就会加大行业的竞争,想要争抢消费者资源只能从更好的服务下手。
以前银行业依赖净息差的增长模式不再奏效,这也反向迫使了银行业的加速转型和创新,从中间业务突破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就成了救命的稻草。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普遍在40%以上,欧洲的全能银行中间业务占比更是突破了70%,而中国在这一项占比只有20%左右。
结合前阵子的金融科技创新,自主发挥空间大、客户粘性高且经营风险低的中间业务很有可能是银行业下一阶段发展的重头戏了。
往期精彩回顾:
房地产相关:
中央三部门发声不惜贷、抽贷、断贷,“棘手”的房地产问题靠政策刺激还能够解决吗?
中国宏观: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星舰二次发射失败,中国的“金融强国”痛点在哪里?
产业链:
海外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