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说福建——分省城投挖掘之福建(上篇)(海通固收 姜珮珊、张紫睿)

姜珮珊、张紫睿 珮珊债券研究 2022-06-17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摘要:

福建工业发展为主轴,经济实力居全国前段水平。1)福建省GDP总量与人均GDP均处全国前段水平。20年福建省GDP总量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第7名,约为43903.9亿元;从人均水平看,福建省20年人均GDP为105690.4元,处全国第4名。2)财政实力居中前段水平。福建省20年综合财力约为6658.4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0位,居中前段。3)债务负担尚可,增速偏低。截至20年底,福建省债务率为125.2%,考虑各省城投有息债务情况后,福建省20年广义债务率约为328.4%,大致落在全国中后段水平。
地级市呈现“沿海强、内陆偏弱”格局1)省会福州GDP占全省GDP总量约22.8%,仅次于泉州23.1%,省会集中度偏低。省内地级市20年GDP排名来看,前三名分别为泉州、福州、厦门,且各地级市排名近三年保持稳定。2)综合财力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高城市大多集中在沿海区位。除省会福州以外,综合财力排名较前段的城市分别为厦门、泉州、漳州市,三城市皆处于福建沿海区位。3)省会福州债务率较低,靠内陆区位城市(三明、龙岩和南平)债务率较高。从20年各地级市债务率来看,前三高债务率城市分别为三明(255.4%)、龙岩(239.3%)和南平市(230.7%),省会福州债务率全省最低(64.8%)。
省内经济发展围绕“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1)福建省经济发展格局围绕“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包括福州、宁德、莆田、南平、平潭四市一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厦门、漳州、泉州、龙岩、三明五市。2)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轴,港口贸易发达。福建是对外贸易大省,2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14035.7亿元,省内又以沿海的厦门、福州及泉州为主要贸易地区。3)人口流动活跃,城镇化居前位。厦门、泉州和省会福州人口流入率高,其余城市呈现人口净流出趋势;与2010年相比,福建省人户分离现象更加普遍,人口流动更加活跃。
风险提示:数据口径偏差导致存在一定不可比性。
----------------

1. 福建省总体经济财政实力

福建省简称“闽”,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域中间。全省辖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9个地级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全省陆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省内交通发展快速,铁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国第三。自然资源条件也使得福建港口实际年吞吐能力超过7亿吨,厦门、福州两大港口均跨入亿吨港行列。

沿海地理优势使福建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交流区域,投资和对外贸易对经济贡献较大。福建对外交流历史悠久,经济外向度高,是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实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多区叠加优势。此外,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中国台湾交往的独特优势。

1.1 工业发展为主轴,经济财政实力居全国前段水平

福建省GDP总量与人均GDP均处全国前段水平。20年福建省GDP总量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第7名,约为43903.9亿元;从人均水平看,福建省20年人均GDP为105690.4元,处全国第4名;以GDP增速来看,20年GDP增速为3.3%,较19年下降4.3个百分点,增速排名从19年第5位跌至20年第18位。

21年一季度福建省GDP为10750.6亿元,同比增长17.9%,与19年一季度相比,两年平均增长5.7%。

20年GDP构成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32.32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0328.80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20842.78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为6.2%,第二产业为46.3%,第三产业为47.5%。

福建为我国重要工业生产地,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作为主导产业。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其中,轻工业下降0.2%,重工业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中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5.7%。其中,机械装备产业增长1.1%;电子信息产业增长6.6%;石油化工产业增长10.6%。

福建省20年综合财力约为6658.4亿元,居全国中前段水平。20年福建省政府基金预算总收入约为3429.7亿元,国有资本财力为149.7亿元。从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综合财力(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资本财力),福建省财政综合实力在31个省中排名第10位,居全国中前段,较19年上升3个名次。

福建省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位居全国中前段水平。福建省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079.0亿元,较19年增加26.0亿元,在31个省中排名第11位,处于中前段的位置。以增速来看,福建省20年增速为0.9%,增速排名第12位。

福建省财政实力居全国中前段水平,财政自给率较高。从财政收入结构来看,20年福建省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例约为71.7%,处于全国第10位;从财政自给率情况来看,20年福建财政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59.0%,处于全国第7位。

存款余额增速处于全国前段,金融业运行较稳健。20年福建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6386.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1%;截至20年,福建省近五年本外币存款余额呈现增长趋势。从各项存款与贷款分布来看,家庭部门、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大致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年底,家庭部门杠杆率为120.1%;企业部门则为170.1%。

21年一季度,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9350.0亿元,同比增长11.6%。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2314.37亿元,同比增长12.1%。

1.2 债务负担尚可,增速偏低

债务率处全国中后段水平,政府债务负担尚可。从债务率(政府一般债务及专项债务余额/综合财力)来看,福建省截至20年债务率为125.2%。考虑各省城投有息债务情况后,福建省20年广义债务率(政府一般债务+专项债务余额+城投有息债务/综合财力)约为328.4%,大致落在全国中后段水平。

福建省近三年债务率(政府一般债务及专项债务余额/综合财力)持续升高,与相近经济体量省份相比,债务率与增幅皆偏低。以全国经济总量落在38000.0至49000.0亿元区间的省份中,福建省19、20年债务率与增长幅度皆偏低。

根据2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政府表示将把推进改革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结合起来,多措并举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房地产金融、企业债务违约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且报告中表示20年福建省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以内,隐性债务存量有效化解,网贷机构全部退出市场;20年出台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将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且政府在报告中也表示19年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中央核定限额内,不良贷款率比19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区域金融形势总体稳定。

2. 地级市经济、产业发展及人口情况

2.1 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

福建省辖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19年6月,福建省政协召开“加快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会上表示目前福建省发展格局围绕“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1)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包括福州、宁德、莆田、南平、平潭四市一区2)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厦门、漳州、泉州、龙岩、三明五市。两大协同发展区涵盖了全省所有区域。

19年福建省政府出台《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构建“一核三湾两带两轴”发展格局,推动闽西南区域发展从“点轴模式”向“网络化模式”提升。1)一核引擎,构建以厦漳泉都市区为主体、厦漳泉同城化区域为突破口;2)湾区先行,泉州湾区、厦门湾区、东山湾区为引领;3)两带支撑,沿海城镇发展带、山区绿色发展带为支撑;4)两轴纽带,厦漳龙、厦泉三发展轴为纽带,以及其他中小城市为节点的“一核三湾两带两轴”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2.2 地级市经济状况

省会福州GDP占全省GDP总量约22.8%,仅次于泉州23.1%,省会集中度偏低。福建与其他GDP相近的省份相比,省会集中度偏低,略高于河北石家庄 (16.4%);较四川成都(36.5%)、湖北武汉(35.9%)、湖南长沙(29.1%)及安徽合肥(26.0%)低。省内地级市20年GDP排名来看,前三名分别为泉州、福州、厦门,且各地级市近三年排名皆保持不变。增速方面来看,宁德市20年增速为6.0%,上升至排名第一;漳州市20年增速为-3.9%,属全省唯一增速为负的地级市。

2.3 地级市财政及债务率情况

福建整体呈现出“沿海强、内陆偏弱”的发展格局,20年福州、厦门、泉州及漳州等沿岸城市综合财力排名靠前。

以20年综合财力(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资本财力)来看,除省会福州以外,排名较前段的城市分别为厦门、泉州、漳州市,三城市皆处于福建沿海区位。20年福州市综合财力约为2009.8亿元;其后三大中心城市则大致落在450.0至1700.0亿元的区间。

厦门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首位,小幅高于省会福州。20年省会福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除省会外,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前三高的城市分别为厦门市(783.9亿元)、泉州市(454.0亿元)和漳州市(218.6亿元)。增速方面来看,20年仅泉州市和漳州市增速为负,分别为-0.8%、-0.4%;宁德市(8.7%)、三明市(3.2%)则为增幅较高城市。

各地级市税收收入占比大多落在60%至76%的区间,各市的财政自给率分化明显。厦门和福州两市财政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较高,分别为80.2%、71.1%。泉州、福州和莆田市财政自给率落在50%至65%的水平;50%以下的城市皆位在福建内陆区位,分别为三明(33.2%)、龙岩(40.8%)和南平市(47.6%)。

省会福州债务率较低,靠内陆区位城市(三明、龙岩和南平)债务率较高。从20年各地级市债务率(政府一般债务及专项债务余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看,前三高债务率城市分别为三明(255.4%)、龙岩(239.3%)和南平市(230.7%),省会福州债务率全省最低(64.8%)。将城投有息债务纳入计算后,可以发现三明市的广义债务率(政府总债务余额+城投有息债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福建省最高(633.0%),其后为三明市(521.6%)、南平市(491.9%);偏低的地级市除了省会福州,还有厦门市(177.4%),其余地级市的广义债务率区间大致落在280.0%至470.0%区间。

综合区域经济、财政及债务情况来看,福建整体呈现出“沿海强、内陆弱”的发展格局, 20年福州、厦门、泉州及漳州等沿岸城市综合财力排名靠前。闽西南中综合实力较好的城市为泉州和厦门;闽东北则是省会福州。

2.4 人口流动活跃,城镇化率居前位

与2010年相比,福建省人户分离现象更加普遍,人口流动更加活跃。根据21年发布的《福建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来看,人口增加较多的3个设区市依次为厦门、福州(包括平潭)、泉州,分别增加163.3万人、117.6万人、65.4万人。全省常住人口中,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48.7%。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入人口489.0万人,省内流动人口877.1万人。

由于20年福建省户籍人口数据披露不全,故以19年数据计算人口净流入率。

厦门、泉州和省会福州人口流入率高,其余城市呈现人口净流出趋势。具体来看,厦门19年人口净流入率最大,约65.5%,其次为泉州市(14.9%)和省会福州(9.6%),其余地级市皆为负值,呈现人口流出趋势。以常住人口增速来看,厦门常住人口增速为4.4%,其后为省会福州(0.8%),其余地级市则大致落在0.5%以下或与上年持平。

经济体量较高的城市(泉州、福州和厦门)为人口净流入,其中又以厦门人口净流入率最高。以经济体量来看,GDP落在5000.0至10000.0亿元区间的城市中,厦门市人口净流入(65.5%)偏高,对人口的吸引力相对较强;GDP大致落在5000.0亿元以下区间的城市中,则为漳州市(-1.2%)的人口净流出率相对较低,人口流失程度较轻。

福建省19年城镇化率位居全国第9位,处中前段位置。从增幅来看,19年福建省城镇化率增幅为1.0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处中后段。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来看,福建省2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855.7万人,占68.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298.3万人,占31.2%。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749.28万人,乡村人口减少284.69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1.7个百分点。近十年福建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较明显。

2.5 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轴,港口贸易发达

福建省属我国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省内发展布局多以工业产业为主轴规划,且地理优势使福建沿海地区港口贸易发达。18年9月,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推进计划(2018-2020年)》,表示福建省产业集群发展大致分为27类,分别是1)集成电路和光电2)计算机和网络通信3)高端装备4)电工电器5)汽车6)石化一体化7)化工新材料8)动力电池和稀土石墨烯新材料9)生物与医药10)数字经济11)电力工业12)建材13)现代钢铁14)不绣钢产业15)金铜铝等27个产业集群。

福建是对外贸易大省,2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14035.7亿元,省内又以沿海的厦门、福州及泉州为主要贸易地区。21年6月,福建省商务厅发布《福建省全面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行动计划》,该计划包含货物贸易扩大、招商引资增效、闽商出海拓展等十个方面28条行动计划,旨在推进福建省对外开放、对外经贸合作。

据福州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6995.2亿元人民币,民营企业继续发挥外贸领军作用,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是东盟、美国和欧盟。整体来看,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保持高速增长;进口方面则是机电产品和农产品。据厦门海关统计,今年1至4月厦门出口以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主要是机电产品、农产品和铁矿砂。

经济布局方面来看,福建省发展格局围绕“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1)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包括福州、宁德、莆田、南平、平潭四市一区;2)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厦门、漳州、泉州、龙岩、三明五市。《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以“一核三湾两带两轴”作为发展格局,推动闽西南区域发展从“点轴模式”向“网络化模式”提升。


下面将从“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角度来看各区域产业发展:

闽东北发展区中,省会福州第三产业占比较高,南平和宁德第一产业占比属全省较高地区。南平和宁德市的森林与农业资源较丰富,故第一产业占比偏高。早在17年南平市政府便出台《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2017—2025)》,旨在发展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快南平绿色产业发展。

闽西南发展区中,厦门第三产业展比居全省最高,泉州、三明、漳州以第二产业为主。根据21年泉州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来看,泉州市规模以上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主导产业分别为建材家居、纺织鞋服和机械装备产业增。根据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所发布的数据来看,厦门市21年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4和1.5个百分点,且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1%,产业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

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包括福州、宁德、莆田、南平、平潭四市一区。21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福州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文中提及将推动“三个福州”建设,加快实施新基建三年行动方案,支持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重大新基建项目建设。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厦门、漳州、泉州、龙岩、三明五市。19年福建省政府出台《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构建“一核三湾两带两轴”发展格局,推动闽西南区域发展从“点轴模式”向“网络化模式”提升。1)一核引擎,构建以厦漳泉都市区为主体、厦漳泉同城化区域为突破口;2)湾区先行,泉州湾区、厦门湾区、东山湾区为引领;3)两带支撑,沿海城镇发展带、山区绿色发展带为支撑;4)两轴纽带,厦漳龙、厦泉三发展轴为纽带,以及其他中小城市为节点的“一核三湾两带两轴”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根据19年出台的《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优势产业集群有1)石化2)集成电路和光电3)汽车与零部件4)高端装备制造5)电工电器6)纺织鞋服7)建材家居8)新材料9)海洋高新10)食品加工11)现代物流12)旅游。鼓励厦门、泉州、漳州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研发设计、物流、营销等现代服务业,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三明、龙岩地区转移,建立生产基地,布局配套企业。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城投债

分省城投挖掘之湖北

分省城投挖掘之湖南

永煤之后,河南如何?

分省城投挖掘之江西

分省城投挖掘之山城重庆

分省城投挖掘之安徽

分省城投挖掘之蜀地四川

地方隐性债务会如何化解?——地方隐性债务系列专题之四


信用债策略

外部评级跟踪高潮已过,下调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中合担保被下调评级展望

重构加速,分化加剧——信用债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

城投债配置建议执行“中部崛起”策略

山东航空评级下调与新租赁准则执行有何关系?

首批基建公募REITs获批,有何特点?

非标逾期并涉诉会成为城投债破刚兑的催化剂?

信仰充值还是破刚兑已近?——春华水务事件点评

非公开发行债券供给如何?

公司债发行指引发布,侧重防风险

如何解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煤企距离“三条红线”阈值有多远?
山西煤企改革重组走到了哪一步?

如何解读地方国企债务管控指导意见?

降低政府杠杆率对城投有何影响?

《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有何变动?

首批碳中和债发行,助力绿色债券市场发展

2020年各省经济财政表现如何?

资金面影响市场情绪,注重个体信用挖掘

20年大开大合,21年求安求稳——2020年债市回顾与展望

中国债券违约率趋势如何? ——信用违约潮梳理及违约率测算 

信用重塑,行稳致远——2021年信用债年度投资策略


产业债

产业债投资:煤炭债挖掘系列之一

房企档位变化如何?融资节奏怎么看

房地产融资跟踪及收紧的可能影响

冰火两重天——从年报看上市房企融资能力

境内外发债冰火两重天,关注房企融资结构

产业债投资:钢铁债发行人比较分析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