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特稿|广袖合欢襦,而今何处归 —— 商业裹挟中的汉服
(身着汉服的“画麟阁”店主何芳正在以茶道之礼待客 赵曼婕|摄)
·全文共4010个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左传》有云: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汉服兼具服章之美和礼仪之大,可谓华夏文化之标本。
·因为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者,李敏独自承担了汉服的设计工作,同时还得参与选料、绣花、打板等每一个步骤。
·“商业化是有底线的。我们真的很不愿意迎合市场去随意改变汉服的形制,那样汉服的意义就消失了。”画麟阁的经营者何芳皱着眉说道。
·“我觉得圈内对于汉元素的看法很不公平,”七七说到,“时代在变化,汉服也得与时俱进才对。”在她看来,那些精美的、原汁原味的汉服,并不能适应日常生活,也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买得起,反而不利于汉服的推广。
本文原刊于《107调查》第五十一期第五版
记者|赵曼婕 何晓晴 张佳 何穆函
文编|李婷婷 李鑫 易艳鑫
“我开始做汉服是非常冲动的。我没有想好将来要怎么样,只是觉得忍无可忍,必须要做些什么了。”一家线上汉服店店主李敏回忆道。
在2005年的中韩礼服大赛上,李敏看到,韩国传统服饰韩服惊艳且华美,与之相比,参赛的中国服装显得不伦不类。“模特穿了一件只有领子是旗袍款式的衣服,裙子很短,后背都是漏的,像个夜店小姐。隔着屏幕我都觉得尴尬,想找个地洞钻下去。”正是这场比赛,刺激了本就是服装设计师出身的李敏,让她产生了推广汉服的想法。
“我想站得更高,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我,看到汉服”
李敏经营的线上汉服店名叫“天河莲”,她所设计的汉服,虽尽可能保持“形制”正确(指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上的汉服原貌),却并不严格采用复古的图案花纹,而是加入自己的设计理念,“让每套汉服都能讲出故事”。
天河莲最近上新了一套名为“丁酉鸡年·闻鸡起舞”的汉服,该汉服以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为设计灵感,力求整套汉服的风格与这篇文章的意境相一致。红黑变化的主色,表达黑夜与黎明交替之意,代表“红日初升,其道大光”;黑色裙摆上星星点点的水波图案,则取“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之意;膝盖和袖子上也都用精细的花纹来对应《少年中国说》中不同的诗句。这样的设计与众不同,但在把设计理念投入生产的过程中,难题纷涌而来。
(“天河莲”闻鸡起舞系列绣花细节图 图片来自网络)
“缺一些心意相通、能完全理解我的设计理念的朋友,这个和资金没关系,不是说花多少钱就能请到这样一种人。”因为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者,李敏独自承担了汉服的设计工作,同时还得参与选料、绣花、打板等每一个步骤。
“想要把设计理念的效果充分表达出来,是很不容易的。比如‘海枯石烂’这个作品应该是飘飘欲仙的感觉,样衣就用了很轻很飘的料子去做,但裙梢根本就支撑不住。(于是)又选了掺了一半真丝的料,手肘那里弯出来的弧度就不好看,出来的效果并不太好。”为了追求想要的效果与美感,每做一件衣服都要经历多次返工、尝试。
除了对设计美感的追求,“天河莲”的汉服对质量把控也很严格。“我们团队里有一位要求很严格的采样师傅,比方说我之前的一款产品‘龙吐珠’,它的褙子(汉服的一种款式)下面有个长开叉,为了防止开叉的地方绷线,她会额外做一个加固模块,这一点可能是很多商家做不到的。”
(“天河莲”海枯石烂系列杂裾 图片来自网络)
天河莲目前主要通过微博宣传,在淘宝进行销售。其售卖的汉服价位较高,多在千元以上。“价格高肯定不好卖,但不花这么多钱真的做不出来我想要的东西。” 因为对效果的严格要求,也因为李敏需要事事亲力亲为,“天河莲”的汉服生产耗费的时间成本很高,上新周期在半年到一年。这对并非批量化大生产的天河莲来说,意味着半年内可能都没有收入。尽管每一件汉服的制作都费尽心血,但李敏却不敢抬高售价。“毕竟汉服还是很小众的东西,我觉得自己很努力,但是还是只能卖那么多钱,再多一点,消费者就不会接受了。”
“我现在的观念就是努力把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得越来越有影响力。站得更高,才能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我,看到汉服。”李敏如是说。
“它不只是一件衣服,更是一种文化”
檀木所雕成的衣架上,细致地雕刻着龙腾的花纹。黄花梨的茶案上,安静地陈放着“茶艺六君子”,小小的店面,处处流转着古色古香。这是画麟阁,一家坐落于海淀区魏公村路的汉服实体店,也是北京仅有的四家汉服实体店之一。其出售的汉服也是严格追求“形制”正确,价格多在500至1000元。“商业化是有底线的。我们真的很不愿意迎合市场去随意改变汉服的形制,那样汉服的意义就消失了。”画麟阁的经营者何芳皱着眉说道。
因受实体店店面大小的限制,画麟阁无法批量生产汉服,单件制作又意味着高昂的成本:每件衣服都需要打版费、绣花的设计费,一件衣服的生产周期会达一个月之久。“我们的设计师,来自苏州一个裁缝世家,画电脑图纸的功底不强。我们都是把样衣做好,然后才能拿给工厂去生产。”专业汉服设计人才的缺失,让汉服的制作工序更为繁复。因受种种条件的制约,何芳表示画麟阁生产的汉服售价不到成本的一倍,利润远低于一般的市场时装。
传统汉服没有纽扣,依靠系带来固定,穿脱相对不便;层层的裙摆与长长的广袖,也与崇尚方便、实用的现代生活格格不入。“走起路来必须有所顾忌,不能太快,更不能跑不能跳,下裙摆还特别容易脏,基本上穿一次就得洗了。”汉服爱好者小牧对此也颇为苦恼。成本降不下来,而成衣又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那么消费者花费几百甚至上千元买来的汉服,多只能是在衣柜里的摆设。
但常人眼中汉服的这些缺点,在何芳看来却正是汉服的意义所在。她说:“古人最讲一个‘礼’字,而汉服就是‘礼’的外在约束。”穿着汉服,对人们会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举止言行必得平和文雅,自然符合于“礼”。所谓“外垂衣裳,内修辞章”,这才是汉服存在的意义与美感。正因如此,即使与市场发生冲突,何芳也不愿意做出改变:“它不只是一件衣服,更是一种文化。”
与其他的汉服店不同,“画麟阁”隶属于华研会。华研会,全称“华夏文化研习会”,是一个自发成立的以继承和弘扬华夏文化为宗旨的民间社团,在汉舞、古琴表演等多个领域均有涉猎,经常举行一些以汉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华研会举办活动时所需的服装,都由画麟阁出租。“近几年,政府对传统的文化支持力度增大了,每年都可以和各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承办各种活动,跳汉舞、办汉礼,都需要用到汉服。”华研会的一名成员说到。汉服利薄,“画麟阁”的经营,其实大部分是靠和华研会的合作在维持。
比起其他的汉服店,“画麟阁”虽不需担心生计,但同样难以冲破实体店缺陷的束缚。线上店能面向全国市场,而一家实体店只能覆盖一座城市的顾客。同时,受制于运输、库存以及高额房租,实体店里的汉服库存量通常只在100件以内,且样式较少。除了消费者可以亲自试穿、感受以外,实体店相较于网店而言,似乎并没有其他优势。何芳说:“北京的汉服实体店生存都挺艰难的,但我们目前还能盈利,一定会支撑下去。”
于她而言,汉服实体店是一种符号,意味着真正地将汉服从历史中带入了市井凡尘。
“时代在变化,汉服也需要与时俱进”
王府井淘汇新天大厦里有家“汉服小铺”,坐落在大厦一隅,旁边是卖动漫周边的店铺和游戏厅。店面狭小,陈列的汉服不过十几套,更多的摆设是一些古风的团扇、首饰、香包。“汉服太难卖了!”店主七七感叹道。
七七是出于对汉服的热爱,一年前从朋友手中接手了这家店,但据她透露,现今店里每个月的汉服成交量不过十套。她只得多增加些古风的小物什,售卖给在王府井徘徊的游客,来争取更多的利润。因为规模太小,手工制作甚至比找工厂用机器生产成本更低,因此七七店里的服装,都是手工制作的,价格多在五百元以上。她表示将来还会考虑再降低一些布料的成本以及采取为顾客量身定做的办法来博取更大的市场。而且,七七现在店里的这些服装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传统汉服,而是经过改观后的汉元素服装,更为日常,颜色也更加鲜艳漂亮。这类服装,是汉民族服装文化元素与当今主流西式服饰体系相融合的时尚服饰,属于“泛汉服”的范畴。“现在的汉服买家很多都和从前不一样了,吸引他们购买汉服的是汉服本身的美,而不只是汉服所代表的文化。”七七介绍。
(“汉服小铺”里出售的汉元素服装 图片由店主七七提供)
王莹便是七七口中的这一种汉服买家。她是旅居在意大利的上班族,拥有十几套汉服。在她的微博上,能看见许多汉服搭配现代时装的照片:袄裙配现代白衬衫,天青色大褂配现代黑色开衩裙。被问及为什么购买汉服时,王莹的回答出乎意料的简单:“汉服对我来说就是非常美丽的传统服饰,不是标签也不承载什么。(汉服是)只要和穿着场合不太冲突,不会妨碍正常行动,我就会考虑去穿的一件衣服而已。”
“我觉得圈内对于汉元素的看法很不公平,”七七说到,“时代在变化,汉服也得与时俱进才对。”在她看来,那些精美的、原汁原味的汉服,并不能适应日常生活,也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买得起,反而不利于汉服的推广。而汉元素服装的造价低一些,受众也更广,不再只是景点里摆拍的工具,而是能出入街头巷尾、靠近柴米油盐的真正的日常着装了。她认为,汉元素服装与“形制”正确的汉服,同样都是对汉民族文化的承载。“我看过很多的商家都是带着传承汉服、发扬汉服的信念在做汉服,他们不愿意改变,即使他们的利益根本不能维持他们的生活。”七七认为,传承汉服的确需要这样的信念,但光靠着这份不变的信念,是不足以把生意进行下去的,而生意一旦消沉,其他愿意推广汉服的潜在商家恐怕也会敬而远之。
面对汉元素服装是否改变了汉服的意义与性质的争议,李敏表现得很宽容:“我虽然不会这样做,但我也用自己的方式在适应市场。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又凭什么要求汉服这个小行业一成不变呢?大家都要生存,汉元素商家看到有市场就来做这样的生意,我们没有理由去批判他们。”
《左传》有云: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汉服兼具服章之美和礼仪之大,可谓华夏文化之标本。
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型于周朝,汉服发展、传承了四千余年,自清代剃发易服令之后,又一度归于沉寂。2003年,河南郑州人王乐天以“复兴汉服”为目的,穿具有典型交领右衽特征服装上街,被宣传为当代汉服复兴第一人,一时引发轰动。自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汉服、穿着汉服,汉服商业也随之兴起。
汉服市场,本是由文化引领,早期的汉服从业者,也多肇始于“热爱”二字。但当资本注入,扩大市场的刚需与汉服本身的局限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对此,商家们也各自摸索着自己的市场定位,一些人以文化传承为本,一些人顺时代潮流而变。
在继承弘扬华夏文化这一宏大命题面前,汉服商业化所带来的矛盾或许也没那么难消化,商业化的一步步深入在某个层面上就意味着汉服的高流传度和高关注度,从而刺激市场的正向循环。
而对于真正热爱汉服的人来说,透过千年的重纱,汉服仍是初见时的风貌。“我会把这种经营作风坚持下去,为了对得起客户,也为了做汉服的初心:将汉服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汉服的美。”李敏这样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
今天口语课上听到的鸡汤是:有些事只有你认真做了之后,才会知道原来你很擅长它。但很不幸,对我来说有些事当我认真做过之后,我就发现我真地一点也不擅长它。比如写这篇报道。
面对累计近万字的采访稿,三四个小时的采访录音,我毫无头绪,不知道从哪开始,又怎样结束。我也记不清我究竟挣扎了多少个小时,删删改改了多少次,才在两个文编的帮助下写出了这一篇依然不算出色的稿子。把终稿发到邮箱的那一刻,如释重负地抱着舍友大喊:“我一眼都不想在看它了!”也许对于107的众多大神们来说,写稿是一件行云流水的享受,但对我实属折磨。
但幸运的是,这份折磨并不扎人。因为过程中遇到的点点滴滴,它的刺都变得温柔。
第一次面采就遇到了很善良的人。女主人会温柔地笑,慢慢地讲话,对我们的问题没有丝毫的不耐烦,甚至还郑重地给我们两个小屁孩沏茶。本来我和另一个同样毫无经验的搭档就连敲门都需要鼓足很大的勇气,但慢慢的,那份紧张与局促就化开不见了。结束了采访,竟然又留下吃了饭,和一屋子来自天南海北的人聊着天南海北,又畅谈了两个小时。那种感觉,真是又温暖又奇妙。
第一次约文编面改稿子的那个晚上也记忆犹新。稿子问题满满,语言要换结构要改还要补采甚至约采新的对象。恰好那天满课,作业特别多,又撞上了栏目组交选题的ddl,我提着电脑奔到图书馆看杂志找灵感敲完选题之后,瘫在沙发上一动都不想动了。发了一条负能量的朋友圈之后,马上收到了主编以及其他一同奋斗着的主笔的安慰。在床上瘫了一阵子,又起来重新梳理文章结构,把需要补采的问题布置在群里。
那是半夜一点,却立刻收到了副主编的鼓励,以及后续小伙伴们的积极回应。那给我带来一种妥帖的归属感,有那么多人支持的感觉真好哇。
很开心自己这个新人在加入107的第一期报纸中踏下了一个还算有力的脚印,有很多感谢,也有很多感慨。给各位比心!
点击 关键词 查看往期内容
民大西路整改 | 北外后街故事 | 曼彻斯特爆炸 | 性教育 | 地下租客 | 艺考 | 盲目放生 | 视障群体 | 战地记者 | 小众服饰 | 素食主义 | 共享单车 | 医院挂号难 | Live House | 网络平台Up主 | 电子竞技 | 数字音乐 | 曾海若 | 配音演员 | 大鱼海棠 | 独立纪录片 | 中医药 | 低龄留学 | 知识分享经济 | 北京地铁工作者 | VR体验站 | 瓶内画 | 三联韬奋书店 | 北外零点后 | 大栅栏 | 法医 | 北京小剧场 | 网络文学 | 相声“新生代” | 京剧 | 北理工足球 | 抑郁症 | 海淀城中村 | 北京站流浪人员 | 大学生微信公号 | MH370失联两周年 | 诗歌巴别塔 | 网络课程 | 网络主播 | 脱口秀 | 传销 | 线上支付 | 独立出版 | 性少数派 | 外研书店 | 斗狗产业链 | 尘肺病 | 皮村纪实 | 裸模 | 飙车族 | 人大东门假学生证 | 广东“麻风村” | Cosplay ️| 粉丝应援 | 导盲犬 | 宋庄画家村 | 跨性别者 | 中关村乱象 | 高校博物馆 | 唐家岭 | 癌症村 | 青旅义工 | 打字员兼职
美编 | 赵玥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