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he Ji》学报第廿六期导览

She Ji编辑部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22-08-28






全文下载: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she-ji-the-journal-of-design-economics-and-innovation




 本期目录 


Editorial

Ken Friedman

Original Articles

Critique of Design Thinking in Organizations: Stronghold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Making Paradigm

Kipum Lee

Humility in Design May Be Hubris in Science: Reflections on the Problem of Slodderwetenschap (Sloppy Science)

Michael Lissack, Brenden Meagher  

Readable, Serious, Traditional: Investigating Scholarly Perceptions of the Visual Design and Reading Experiences of Academic Journals

Jessica Barness, Amy Papaelias  

A Co-evolutionary, Trans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Innovation in Complex Contexts: Improving University Well-Being, a Case Study

Mieke van der Bijl-Brouwer, Giedre Kligyte, Tyler Key  

Can Design Be Non-paternalistic? Conceptualizing Paternalism in the Design Profession

Pramod Khadilkar, Santosh Jagtap 

Sustainable Product Design Education: Current Practice

Matthew Watkins, Jose L. Casamayor, Mariano Ramirez, Mariale Moreno, Jeremy Faludi, Daniela C. A. Pigosso


Book Review

Review of designing designing, by John Chris Jones

Heidi Ellis Overhill






 本期导览 



欢迎来到《She Ji》!


 01. 

本期《She Ji》为大家带来的第一篇文章,出自UH Ventures的创新与设计部运营主管兼执业设计师Kipum Lee之手,他也是《Design Issues》的联合主编之一。在这篇名为《批评组织中的设计思维:制造范式的主阵地和缺点》(Critique of Design Thinking in Organizations: Stronghold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Making Paradigm)的文章中,作者检视并挑战了统治设计思维的主流范式。

从围绕设计思维的常见对话可以看出,设计的疆域已经超越产品设计,进而介入组织和系统的工作。但Lee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他发现,那些在工作中运用设计思维的人仍把设计当作制造有形物(tangible artifacts)的手段,而非与人(people)共事的方式。Lee认为这种在组织中盛行的、由制造(making)范式主导的设计思维非但没有促成设计的转变,反倒是转变中的一大障碍。接着,他分析了组织中主流的设计思维采用的两种模式,分别是IDEO提出并推广的干预式设计,和IBM宣传的的企业设计思维。这两种模式虽有不同,却都遵循了相同的策略。它们希望通过带有设计思维的个体将设计思维扩散到组织中去从而实现组织转型——要么通过(作为复杂人工物的)项目;要么通过(被视作资源的)专业人员——并隐晦地提出设计行动者和非设计行动者之间持续相伴或直接接触是产生系统变革的必要条件。

Kipum Lee呼吁,设计的范式应该关注社会系统中诸如社会定位和象征资本这样的重要因素,而不是缺省认定人的组织总是不够健全、不够充分。为了使设计的专业实践能在组织中蓬勃发展,Lee提出在我们重塑社会世界时应对生产性(productive)的世界观持批判、审慎的态度。

• 设计介入与企业设计思维两种模式共同的“制造”逻辑。© 2021 Kipum Lee
 
 
 

  

02.

Michael Lissack和Brenden Meagher的文章《设计中的谦逊可能是科学中的傲慢:关于草率科学的思考》(Humility in Design May Be Hubris in Science: Reflections on the Problem of Slodderwetenschap [Sloppy Science])考察的是一个科学哲学范畴的问题。

设计的实践和研究是两个相关联又不同的领域。两个领域之间的长久的争论之一,是研究如何能够(或应该)为设计作出贡献。由于我们在一所学校同时培养设计实践人员和设计研究人员,这一争论也影响到了设计教育领域。

Lissack和Meagher认为,设计侧重于做事,而研究则偏向于探索事物的真相。追求目的、精髓和简化,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实践提供了谦逊的根基。虽然同样这些品质也可能被用于描述科学的发现和应用,但它们也会被用来掩饰科学研究中草率粗糙的做法。行动是需要以目的为向导的参与,这往往依赖启发和捷径。相比之下,在研究中走捷径,却往往会导致草率的科学和错误的结果。

题目中的Slodderwetenschap在荷兰弗兰德斯语中意为“草率的科学”(sloppy science),其特征是愿意容忍科学的捷径,但不会质疑这些捷径背后的假设。好的科学很少来自于走捷径或依赖某一“感觉真实的断言”,不论其是否成立。好的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追问是什么为某一事实、标签、类别或叙事赋予意义。然后,它要求我们根据该调查揭示的假设、背景和局限进行进一步探究。

例如下面这张五联图中的推演过程刚好展现了草率科学的捷径。前四张图片表面上提供了一组分类的思路:杂乱的数据经过分拣、整理、可视化步骤后,以清晰、明确、简单的形式呈现出来——似乎这就是科学的力量。第五张图是对前四张的进一步延伸:科学的结果通过一个故事被解释出来,从而有了意义。然而,无论整个过程多么迷人,这条捷径漏洞百出。也许会有人注意到,为什么这组图片中乐高砌块的颜色和比例不匹配,形状也不匹配。第五张图片和前四张之间的联系也无法解释。真正有科学精神的人可能会问:黄色块去哪里了?红色块呢?白色和蓝色的砌块的比例为什么大大增加了?异形块在前几张图里去哪儿了?

 

• 一组关于归类的图示(这组图基于Hot Butter Studio的原图以及网上的衍生图重新拍摄而成)。© 2021 Michael Lissack.
  
  
  
   
03.

Jessica Barness和Amy Papaelias共同撰写了《可读,严肃,传统:学术期刊视觉设计和阅读体验的学术认知研究》(Readable, Serious, Traditional: Investigating Scholarly Perceptions of the Visual Design and Reading Experiences of Academic Journals)一文,探讨在期刊出版中设计的角色和作用。

自1660年代以来,研究类期刊一直是科学和学术交流的主要媒介。尽管有大量关于期刊和学术出版的文献,很少有人关注视觉设计在学术期刊中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Barness和Papaelias迈出了第一步,开始研究在学术出版中设计和视觉感知(visual perception)的作用。这个方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Journal des sçavans期刊1665年第1卷的封扉页(左);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期刊1665年第1卷的封扉页(右)。

• Barness和Papaelias的问卷调研采集了199名受访者的反馈。图中上半部分是按职业分类,下半部分是按学科领域分类。© 2021 Jessica Barness and Amy Papaelias


• 基于调研反馈挑选的不同学科代表期刊的内页设计案例。第一行期刊的视觉品质得分在1–1.5分之间;第二行,3–3.25分之间;第三行,4–4.5分之间。© 2021 Jessica Barness and Amy Papaelias

    

   

 

  

04.

Mieke van der Bijl-Brouwer、Giedre Kligyte和Tyler Key在《复杂环境中创新的协同进化和跨学科路径:改善大学福祉的案例研究》(A Co-evolutionary, Trans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Innovation in Complex Contexts: Improving University Well-Being, a Case Study)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性理论和跨学科的创新方法来应对当代社会的挑战。作者们认为透过复杂性的透镜,可以看出复杂的挑战是动态的、非线性的,因而无法直接被解决。跨学科的方法帮助我们了解如何将相关行为者所持的不同观点和认识结合起来。同时作者们创建了一个共同进化的创新模型,说明我们与谁一起工作、如何工作,学习和创造的内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协同演进的。最后,三位作者通过一个专注于改善大学教职工和学生福祉的案例研究来演示这一方法如何在一组关联项目中得以运用,并阐述方法对设计的影响。

 旨在改善大学福祉的四个项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021 Mieke van der Bijl-Brouwer

• 四个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反思,及其对复杂环境中共同演进的各部分的作用。© 2021 Mieke van der Bijl-Brouwer


 

 

  

 

05.

《可以有非家长式的设计吗?设计专业中家长式作派的概念化》(Can Design Be Non-paternalistic? Conceptualizing Paternalism in the Design Profession)一文中,Pramod Kadilkar和Santosh Jagtap探讨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设计哲学和伦理问题。

专业设计师通常会代表客户和终端用户做出决定。这往往牵涉到需求与解决方案、手段和目的、冲突和凝聚力之间一系列微妙的相互作用。不同级别的决策、不同形式的特许权,以及永恒存在的复杂的权力关系,都会在其中发挥作用。

家长式作派影响了各种各样的设计努力,包括拓展民主选择、去殖民化设计、通过提升参与为个人和团体赋权赋能,等等。

Khadilkar和Jagtap研究了各种家长式作派的挑战,将家长式作派的维度转化为设计职业的道德维度,从而提出约束家长式作派的理论框架。接着,他们细致讨论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在每个层面上都需要作出的相应改变。

两位作者提出的这一设计哲学反思打开了一个重要的新领域,是与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紧密关联的新思考。

• 家长式作派的三个层级。© 2021 Pramod Khadilkar and Santosh Jagtap
 • 通过设计决策来划分家长式作派的程度。© 2021 Pramod Khadilkar and Santosh Jagtap
  
 
 
 

06.

《可持续产品设计教育:当前的实践》一文由Matthew Watkins、Jose L. Casamayor、Mariano Ramirez、Mariale Moreno、Jeremy Faludi和Daniela C. A. Pigosso共同撰写。这是一份国际项目的总结报告,记录了英国、澳大利亚、丹麦、荷兰和美国六所设计院校开展的可持续产品设计教育中涉及的知识、技能和工具、方法。为了解决当今世界制造业面临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全球设计院校都需要开设新的课程,向学生教授可持续产品设计教育所需的知识。文中梳理的教学内容,以及文末所附的一份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清单,可以为希望将可持续产品设计实践添加到现有项目中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翔实的内容参考。这份附录也有助于开发新课程、提供实例,让高校能够将自己的课程与世界各地的一流课程进行比较。

 

  

 


07.

本期《She Ji》以Heidi Overhill的书评收尾。Overhill评论了一本设计界时常提及,却很少读到的书——John Chris Jones的《设计设计》(designing designing)。本书收录了John Chris Jones这位设计界传奇人物的后期作品。自1970年完成《设计方法》(Design Methods)一书之后,Jones渐渐对理性的设计方法不再抱有幻想。1982年,他出版了《设计文集》(Essays in Design);《设计设计》(2021)即是此书的重印再版。Overhill在文中反思了Jones后来的工作成果。她还提醒读者,由于全书采用诗歌的长短句形式和随机的内容组织,阅读并不容易,也不要试图从书中找到Jones的思想纲要。Overhill指出这本书旨在鼓励我们像Jones那样恳切地思考设计,寻找我们自己关于设计的理解。


 

  

 

 封面故事 

本期的封面,设计师胡佳颖尝试用我们以上文章中的关键词为《She Ji》代言。当她用这种方法来处理不同的概念时,其实是对爱因斯坦“一切都应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这句名言的俏皮致敬。这个爱因斯坦版本的“奥卡姆剃刀”(Ockham’s Razor)其实是由作曲家Roger Sessions在1950年改述的。在这里,设计师做出了改述,我们的作者谱写了乐章。




   



撰文 | Ken Friedman

翻译、编辑 | She Ji 编辑部

图片 | 作者

排版 | 张心怡




更多阅读:

《She Ji》学报第廿五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廿四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廿三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廿二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廿一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二十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九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八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七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六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五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四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三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二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一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九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八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七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六期导览
《She Ji》学报新五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四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三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二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一期导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