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读长辈这部书须要有鉴别能力

2017-06-13 杨德发 马金蓉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杨德发专栏】

杨德发写2017年高考作文-天津卷

重读长辈这部书须要有鉴别能力

文|杨德发(《学本式教师培训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负责人)

手机:18996329345  微信:cq-ydf  邮箱:52933438@qq.com

校对:杨真(重庆三中英才学校沙坪坝区校长)


 长辈指辈分大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生存智慧,值得我们传承,但也有些见识是刻舟求剑,如果我囿于这些见识,我们可能就不敢越雷池一步,一事无成。重读长辈这部书须要有鉴别能力。


鉴别:指辨别真假好坏。


如果没有鉴别能力,一股脑儿的全盘吸收长辈这本厚书中所载的话,我们可能像长辈一样走不少弯路。


春节回老家梁平县仁贤镇。有几个活泼可爱的小学一年级、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农民工父母一会儿不准这样,一会儿不准那样,转过去在骂孩子,转过来仍在骂孩子。我当时就想,你们要求这些孩子百分之百听大人的话,长大后莫非也要他们像你们一样?与其这样,不如长辈的话99%都不要听,自己多看书学习,随性生长。


读长辈这部厚书,要有鉴别能力。首先要看长辈的水平和能力,如果长辈本身就没有读多少书、也不是见多识广,我们晚辈听他的话只能一代不如一代。其次,就是长辈在他们生活那个时代特别牛,也要注意时移世易,他们的话很多是过时的,不值得流传。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他们生活的时代是低级的农业社会,与现代的信息社会不可同时而语。就是毛泽东生活的时代也与现在的时代不可比拟。就连乔布斯本人也没有玩过微信。所以读长辈这部书,须要鉴别能力,我们只能选择性地吸引没有过时的部分,扬弃不合时宜的部分,不可抱残守缺。


就是同辈稍年长的勇立潮头的人说的话,我们也要有鉴别能力。否则人云亦云地跟着“转发”只会把事弄得更糟。前段时间有篇微信《人民日报: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强烈推荐!》,这篇文章明显是转移注意力,推卸责任,可是我微信朋友圈中的教师、教育专家、家长转发的不下百人。事件的本质是:教育改革要从管理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开始。校长、教育局长、教育厅长、教育部长,有多少人是懂教育的专业的内行?让不懂教育的非专业的外行来管理教育,他敢管吗?他只能做个维持会长。他敢管,可能开黄腔,出乱子。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不懂教育的人在管理教育。应该设置基本的任职条件,当教师多少年可选拔为校长,当校长多少年可选拔为教育局长,当教育局长多少年可选拔为教育厅长,当教育厅长多少年可选拔为教育部长。您从畜牧局、公安局、交通局调个副局长来当教育局长,他一个外行他能管吗?既为难这个新任局长,又为难他管辖范围内的教育。2017年1月16日,已发布《中小学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教育局长管理暂行办法》《教育厅长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长管理暂行办法》也应该尽早出台啊!


这几天微信上正疯狂地转发《俞敏洪: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绝大多数家长的职责是做好工作,多赚钱,让全家人过上品质生活,他只有业余时间可用来教育孩子,且他受过专业培训)我的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也至少有上百人转发此文。像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文章,居然有这么多不动脑筋的人帮他转发,可以看出现代中国成年人的鉴别能力之低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岂能只教书不育人?真正的好教师一定是先育人后教书。您不把人育好,您教的书有人听吗?


重读长辈这部厚书,须要鉴别能力。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鉴别能力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多读书、多旅行、多与人交流,见多识广的人不容易被忽悠。要掌握比较法、对比法,对不确定的观点最好亲自做实验。要像马克思说的“怀疑一切”。要会质疑,于无疑处生疑。经常问:“是这样的吗?”“为什么是这样的?”考您一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有没有问题?如果您看不出问题,说明您的鉴别能力还有待提高。答案是:就是圣贤也有过错。


不要天天把“我读书不多,您别骗我!”挂在口上。而要天天读书(包括与长辈对话,读长辈这部书)、天天质疑,天天提炼出自己发现的真理。

(书于2017年6月12日星期一晚9:11)

(本文为杨德发老师原创投稿)

马金蓉对话杨德发

文|马金蓉


时间:2017年6月9日下午。

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鼎新亭。

马金蓉: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好学上进。

杨德发:重庆师范学院物理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83级学生,1987年7本科毕业。杨德发是师兄,马金蓉是师妹。

说明:以下文字为马金蓉根据对话回忆补记。


杨老师,我很荣幸能以一对一的方式与您交流。这个下午,从您这学到的确实有太多是图书馆里都没有的。我现在想用我小学生作文的水平总结几点重要的收获:


1.关于深度思考(我认为是最最最重要的)


恰逢高考,您提出今年高考作文涉及的几个关键词(长城、熊猫、共享单车)让我拓展,平日里觉得这些词汇很熟悉,很常见,也了解,但真正逐条分析,才发现自己倒是对它们了解得并不多,甚至可以说知之甚少。平时,听到这些内容就觉得是那么一回事,根本没有深入思考其涉及的方方面面。此时被您提问,真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


如今,是网络信息化时代,我们能够获取大量信息,但我们对信息的处理却很敷衍。反思自己,先不谈筛选信息方面,我接收到的信息有时是直接忽略,有时是一览而过,有时是提取作者的观点……貌似自己几乎没有对一条信息进行深入思考过。我似乎欠缺这种意识、这种习惯、这种能力。


您的分享,让我意识到我们不应仅仅满足于解答物理题,学习知识强调深度思考,生活中也应如此。学会并且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能力,提高的不仅是思想层面,也会使我们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更加理智、正确。


2.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与语言表达方面一直是我的弱项,以前每次遇到这个问题就用“我是理科生,所以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不好。”的借口来自我安慰。现在看来这样的说辞简直是烂透了。这种能力,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特别是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更加不可或缺。您在这方面最是我的榜样,因为同样理科物理出身,您的文章观点明确,能带给大人们许多启发,有些可以说能提高人的境界。这种能力当然需要天赋,但努力坚持与专业性应该比天赋更重要。不求在写作方面有一定造诣,但至少也不能词不达意。


3.处处留心皆学问


黄桷树是重庆市的市树,然而在黄桷树下乘凉的人,却不能准确叫出它的名字,确实惭愧。您想叫出身边所有植物名字的想法惊到我了,感觉有种佛家“众生平等”的思想。先不讨论是什么思想,我觉得这可以归纳为“处处留心皆学问”。能辨识万千植物或动物,能知道别人通常忽略的东西,又何尝不是一门学问呢?


您对汉字的理解,分析是十分透彻的。每次听您说文解字都很享受,也更加认可汉字的魅力。但是您对英文单词的解释确实说服不了我,因为我不认为英文有汉字同等的美感(当然也可能是我不喜欢英语,对它有偏见的原因,或者我现在的认知还达不到那样的高度)。所以我笑说您那是自圆其说。不过,您解释的又有一定道理,换作平常人,根本想不到,也圆不了,所以您的“自圆其说”解英文也是处处留心的一种学问。

(当时讲了几个单词:the神,theology神学。Biology生物学。Oology鸟卵学)


4.如何做一个教育家


您多年的经验总结,“记录”对成为一个教育家尤为重要。这一点,在您列举孔子、陶行知先生事例的时候,已经成功说服了我。教育家被定义为“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杰出人士。那么他的学识、品德、教育理念等一定是非常优秀的。 以教育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想必做一名优秀的教育者也是可以的。您分享的这一条是多么宝贵的经验啊!我想在我真正走上讲台后会用上的。


另外,在求职就业方面,您也给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我会综合分析,让自己少走弯路。作为前辈,您的经验之谈,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我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样平铺直叙的内容,也算不上总结。很久没有写作,自己都觉得表达不利索了。姑且算是和杨老师您的又一次交流吧。


和杨老师您认识也有一年了,这一年里从您那里也学到了很多,感激的话都不知该从何说起了。这里就姑且不说了。


最后呢,祝愿杨老师您的心愿都能实现!

顺祝

健康

2017年6月12日记

延伸阅读: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说纽带——杨德发写201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 ①

高考成绩能决定命运吗?——我的高考

牛人是怎么炼成的

人类永远和平的秘诀

中国教育改革方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成功=个人才能×人际关系

小学语文一对一辅导点滴

教育救人

春晚与课堂教学

不要对学生作业过多的现象听之任之

教育局长告诉你:怎样过一个祥和愉快的寒假?

如何教好没有天赋的学生?

用好讲授法的64条准则(上)

用好讲授法的64条准则(下)

怎样引导学习者深度学习(8)——杨德发的答案:突破难点、攻克难题

怎样引导学习者深度学习——伍永刚的答案

物理课堂实录:《牛顿第三定律》教案、导学单、练习题

怎样引导学习者深度学习——龚雄飞的答案

语文深度学习的一种做法——先写后学

怎样引导学习者深度学习——陆俊的答案

怎样引导学习者深度学习——提问主义的答案

引导学习者深度学习须遵守的十个教育原则

为什么要促成学习者深度学习?

什么是深度学习?

平凡的工作如何做到精彩?

高考必备:杨德发-高中物理动量讲座

十年课改真的失败了吗?

“不备课”教(jiāo)学法

分数能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吗?

你的智囊中装有什么?

高中物理万能解题法

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

我最喜欢的一个英语单词

做专业的学习者:杨德发《好学生专业学习标准及测评量表1.0》研制成功!

杨德发新发现:一个字的读音破解新课改

高考改革之我见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