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管师说||刘晓洋:有态度,有温度,有风度
刘晓洋:有态度,有温度,有风度
刘晓洋,湖北洪湖人,管理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广州市智慧治理研究中心(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8-2020)研究员兼秘书长,中国政务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互联网+政务与绩效管理研究。
用微笑温暖整个课堂
在学生眼里,晓洋老师一直都是一个认真又不失幽默的老师。
(17级公共事业管理1班吴万如)
(18级行政管理4班梁健晖)
他们的回答,出奇的相似。
晓洋老师授课时“激情与幽默齐飞,理论共事例一色”,在他的用心且风趣的讲解下,那些遥不可及的理论都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
在与晓洋老师的交谈中,总能感到谦逊以及他的谨言慎行。他自然流露出来的笑容总是自带暖意,让人感受到家一般的亲切。课堂上,亦是如此,他的“刘式笑容”让印象中拘谨乏味的课堂也瞬时间变得轻松活泼。
用实力让情怀落地
在同事眼中,晓洋老师是一位具有公共精神的老师。在与蒋红军老师深入交谈时,他深情坦露,晓洋老师承担了很多公共事务,而且任劳任怨,心中有着公共服务的情怀,不论是教学还是管理工作,晓洋老师都积极认真地对待。
日常生活无非是柴米油盐的搭配,鸡毛蒜皮的琐碎,甚至偶尔会平淡到让人们的思想逐渐蒸发。但心中葆有公管情怀的晓洋老师,却总能从容地处理着日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同事真诚友善,对待课堂精益求精,对待学生春风化雨。于他而言,看似普通的土地里也能盛放出不凡的花。
用技巧活跃枯燥理论
在晓洋老师看来,基本理论不是枯燥的。因为他深知理论涉及到一个学科的基本问题,是需要去重点理解和把握的。然而很多刚接触理论知识不久的同学们可不这么想。所以为了讲解清楚,晓洋老师也想出了很多生动灵活的“鬼”点子让同学们更容易去理解理论知识。
当然,理论的传授是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默契配合。“再好的办法也需同学们在课前做好预习,对理论有所掌握,才不会对在课堂上听到的新鲜名词过于陌生。而且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还需广泛地阅读,读的书多了,知识就相通了,就不会觉得基本理论很无聊,反而是有趣的、生动的。”
灵活不可破方圆。讲基本理论还是得采取讲授的方式,教学方法并不是多样就一定好。而且在内容安排上,晓洋老师认为要遵循符合一定的逻辑结构、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做好前期的设计和安排并处理好问题间、知识间的关系。晓洋老师始终认为,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用亲和力感染班级气氛
在管理班级方面,晓洋老师有一套自己的治班理念。在他的班里必须要有最基本的底线,课堂纪律和班级纪律,以及学校规章制度,都是班级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比如来了课堂就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和记笔记。
晓洋老师也一直强调,一个班集体是多元化的,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关于学生的发展方向,他一直都尊重个性,鼓励大家多元发展。作为老师,他很愿意看到大家能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能力,进入高校得到深造。同时,他还鼓励大家去提升创新或创业的能力,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走入社会。
晓洋老师
于年前参加
公共171班
班级生日会
亦师亦友,正是晓洋老师认为的老师于学生的定义。他说:“如果学生把我看做一个管理者,可能就不大愿意来与我交流,但如果把我当做一个班主任或者朋友则会不一样。”他非常强调班级凝聚力,学生们的各种活动他都十分愿意参与,让学生们体会到班主任其实是很愿意与大家交流沟通的,也能让他们体会到这个班级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不止于学习,他还很鼓励大家组织一些课外集体活动,“这不但能让大家感受到群体团结的氛围,而且在活动中每个人通过扮演自己的角色,能看到这个团体是在协作的,并且是处在较宽松和轻松的氛围中。没有了学校的场地感,大家能有更多话题去交流。”
用态度推动学科学习
“公共管理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学科,它的价值理念我很喜欢,它关心社会的公共事务,解决的是社会公共问题,倡导的是公平民主和正义的价值。政府内部管理和外部公共事务管理当然也讲效率。这门学科总是存在且不断发展着。”
晓洋老师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时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因为这门学科形成较晚,且大量吸收了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各个学科知识,保持开放的态度能够更好地奠定学科基础。同时,他觉得葆有深挖的精神是学习公共管理学科的必备法器。因为这门学科需要去了解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史和学科的基本理论,同时也鼓励了大家保持足够的兴趣去学习和了解公共行政学的经典和公共行政学前沿的著作。
有了这些当然还不够。他深信,把握着对社会的认识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更好地用于实践。“如果对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都不理解、不知悉,那何谈更好掌握这门知识,或是用这门知识去指导实践?”
因此,晓洋老师也很鼓励大家在空余时间去实习锻炼,深入到政府的运作过程和体系中,了解政府如何运作。但博学之后更应该笃行,行动精神更是晓洋老师所重视的,真正地到社区、基层社区基层农村或基层政府了解、调查政府管理,去发掘社会问题,才能更好地认知社会。
三尺杏坛写春秋,一枝粉笔画古今。
讲台方寸有宽度,辛勤耕耘无止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刘晓洋老师以谦逊和从容的态度感染身边的人,
用温暖的故事增添生活的色彩。
(采访和照片拍摄时间皆在疫情之前 )
文案 | 林建平 张洁舒 潘漾
摄影 | 邓晓明
制图 | 罗芷媛
排版 | 池宇铮
责编 | 黄瑞静 马如华 黄锘潼
运营 | 张远乔
审稿 | 何瑞豪 林曼曼
公管师说||杨小聪:教师是个职业,而教育是个事业
公管师说||李强:大学学习需要保持兴趣和自觉
公管师说||张庆鹏:庆羡此年回,鹏展若高飞
公管师说||谢玲:潜心育人,与生同行
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谷琶公告||“数据、文化与社会:定量社会科学前沿”议程
谷琶公告||“健康中国与疫情治理”学术工作坊征稿谷琶公告||“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稿
谷琶公告||“感染2020:疫情防控下的健康中国”征稿
谷琶公告||第二届“海洋社会与文化”工作坊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公达家书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
熊美娟:基于“Mooc+在线直播”的统计学课程教学
刘建义:行政管理5A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王枫云: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姚华松:关注“附近”与“日常”的接地气教学
姚华松:七嘴八舌话“地摊经济”
王霞:网络协同的智能教学模式及其课堂实践
张惠:拓展融合精致案例的在线开放式教学
程潮:在线教学的经验体会与案例应用刘念:打造师生在线学习共同体肖栩:推进线上教学迈向新高度黄鑫:坚持疫情防控和人才培养两手不放松
林曼曼:把课堂和论文放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十大工作荣耀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教学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本科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本科生毕业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毕业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学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6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论文报告(2012-2016)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读研报告(2015-2018)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