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资讯||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2021年度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


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的重要论述,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和构建科学基金资助新格局。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基金改革方案,在 2021 年推出以下改革举措。

一、

深入实施分类评审


进一步扩大基于“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评审范围,在 2020 年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纳入试点范围。申请人应当根据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选择最相符、最侧重、最能体现申请项目特点的一类科学问题属性,并阐明理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根据申请人所选择的科学问题属性,组织评审专家进行分类评审。

二、

优化人才资助体系


持续扩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规模,提高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强度,调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流程,优化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评价机制,稳定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模式。

在继续开放外籍非华裔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基础上,加大吸引和鼓励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的力度;拓展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功能,分层次、全方位资助优秀外国学者。

三、

继续实施原创探索计划


为引导和激励广大科研人员投身原创性基础研究工作,遴选出具有非共识、颠覆性、高风险特征的原创项目,在 2021 年继续实施原创探索计划。在梳理和总结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具体情况详见后续发布的《2021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指南》。

四、

全面实施新的申请代码


坚持“四个面向”,在巩固科学基金优化学科布局第一阶段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新的申请代码,组织开展实施运行评估工作,加强向科学界广泛宣传改革成果,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科学界对新申请代码运行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优化完善。

五、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综合性、复杂性问题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探索新的科研范式,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协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人类社会面临挑战中的重大复杂性问题,提升我国交叉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培养交叉科学创新人才和团队。

六、


继续“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RCC)评审机制试点工作


坚持正面引导和正向激励,稳步推进“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评审机制试点工作。通过总结 2020 年试点工作经验,针对问题加以改进,不断提升项目评审质量。

七、

强化多元投入,促进协同创新


目前已有 2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入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5 个企业加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与 5 个行业部门设立新时期行业联合基金,初步形成了新时期联合基金资助体系,成为科学基金深化改革中强化多元投入、促进协同创新等科学基金管理机制的重要载体。2021 年,将深化多元投入机制,继续扩大联合基金的范围,探索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赠基础研究的有效机制。

八、

推进经费管理改革


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试点经费使用“包干制”基础上,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纳入“包干制”试点范围。项目经费不再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申请人提交申请书时,无需编制项目预算。项目负责人在规定范围内自主使用经费。

申请人要根据“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基本原则,结合项目研究实际需要,合理申请预算金额。申请人应合理安排经费使用进度,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金闲置、浪费。

九、

持续简化申请管理要求


科学基金项目全面实施无纸化申请。申请项目时,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具体要求详见“申请规定”)。同时,进一步简化材料报送。

十、

加强依托单位管理


完善依托单位准入和退出机制,实现依托单位动态管理;构建依托单位信誉评价体系,将依托单位的信誉评级与间接费用核定及奖惩相关联;建立依托单位分级分类管理体系,针对不同性质和体量的依托单位类群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促使依托单位更好履行管理主体责任和监督职责,提升服务效能、规范过程管理、保障资金安全。

十一、

深入推进科学基金学风建设行动计划


深入推进“教育、激励、规范、监督、惩戒”五个方面相互支撑、有机融合、标本兼治的科学基金学风建设体系。以教育为根本、以正向激励为引导、以规范为准绳、以监督为抓手、以惩戒为最后手段,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推进“十四五”时期科学基金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



国家社科基金

申报书的几个变化


2020年论证部分

2021年论证部分
论证部分增加了备注提示。大家可对比看下2020、2021年的论证活页,上图中标红的文字是与往年不同的。首先,有几处标明了略写,比如学术史和研究动态、预期成果环节、研究基础环节、参考文献环节等,都标明了要略写。其次,备注提示里面“研究价值”这个地方,“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后面加了半句话,说“特别是相对于国家社科基金已立同类项目的新进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提示我们要关注两个东西:第一,我们所要准备的选题,在国家社科基金里面有没有已经立项?这是要关注的一个点。第二,如果已经有同类选题了,要去关注它们的进展。否则,容易成为重复研究,当然,这并不是说类似课题已经立项了,我们就不可以做同类的题目,而是说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在学术史梳理、价值阐释中,要突出新进展。我们的选题立意、选题的出发点,要比前面已经立项的那个要更推进一步。这个要求是以前没有的,需要我们做选题的时候去做一个比对。目前来说,查询立项课题有两个方式是比较便捷的。一是可以用电脑登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那个网站有数据库可以查询。第二个方式,大家可以使用我们研发的一款微信小程序“悟空科研”,里面也有课题查询功能,可以一目了然地查询到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还有接近30个省份的省社科课题等近10年来立项的所有题目。再次,研究内容环节后面说“框架思路要列出研究提纲或目录”,这一要求主要是针对以下情况而提的。以前有人写本子的时候,“总体框架”这一部分只写一段话。这是不行的。这个地方要列出大纲、列出目录、准备开展哪些研究。课题申报通知,这次对本子填写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思路方法”并入了“研究内容”。跟往年的通知相比,这是变化比较大的一块。我们来看一下。2020年的论证活页有7条,其中第三条叫“思路方法”,2020年以前也都是这样的。到了2021年,论证活页只有6条了,去掉了“思路方法”。把“思路方法”并到了“研究内容”里,也就是“框架思路”。



研究基础部分去掉了“条件保障”。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没有注意过这种小细节,以前的时候,“研究基础”除了截图中显示的这四条,还有一条,今年把它去掉了,去掉了“条件保障”那一条。这也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
我们需要考虑这种变化,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通过这种变化,能得到什么启示。可以看出,整个申请书或者论证活页里面更加强调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的整体性、创新之处。比如,文献综述这一块已经明确说了略写,预期成果、研究基础、参考文献都略写,甚至研究基础都去掉了一条,意图更加明显,强调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研究内容”不光没变简单,而且要求更明确了。要让我们写得更详细一些,而且比以前更强调整体性。以前的时候,“思路方法”跟“研究内容”是分开写的,但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合并起来写。以前写研究内容大纲的时候,是先写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到了思路方法上也是写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两者有点重复,所以这个地方合并起来是合理的。这样的话,也对研究内容的整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呈现的次数多一点儿,那机会就多一点,但是现在要求只呈现一遍,如果呈现的不好,那就有问题了。再一个,就是创新之处。大家要透过这种变化,意识到: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的整体设计、创新之处,这三项要下更大的功夫去做。来源|科研写作学院

谷琶公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1年度项目申报公告谷琶资讯||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写作攻略
谷琶资讯||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若干注意事项谷琶资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与管理的新“十六条”
谷琶资讯||社科项目申请书撰写的若干技巧
谷琶视点||柳思维:关于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有关问题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博士后招聘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1年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
谷琶资讯||广州市教育局致全市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十大工作荣耀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本科生毕业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研究生毕业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十三五”发展简明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十大工作荣耀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教学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本科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本科生毕业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毕业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学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6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论文报告(2012-2016)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读研报告(2015-2018)    


谷琶荣耀||周利敏获立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谷琶荣耀||张庆鹏等4人获立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谷琶荣耀||谢治菊王利兵获2020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

谷琶荣耀||陈潭获立2020年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谷琶荣耀||陈潭张茂元获第八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成果奖
谷琶荣耀||谢治菊获立贵州省2020年度社科规划重大课题
谷琶荣耀||陈晓佳王利兵荣立2020年度教育部一般项目谷琶荣耀||徐军辉获立广东省社科规划2020年度一般项目谷琶荣耀||蒋红军获立2020年广东制度研究专项课题
谷琶荣耀||张茂元获立国家社科基金2019年度重大项目
谷琶荣耀||GUPA获立4项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学术事务||GUPA获立7项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学术事务||GUPA荣立4项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谷琶学事||GUPA斩获2项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谷琶荣耀||谢治菊获立2019年度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
谷琶荣耀||GUPA获立3项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学术事务||GUPA获立2项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学术事务||GUPA获立4项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谷琶荣耀||徐凌刘雪明获建2020年度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谷琶荣耀||蒋红军谢治菊获立2020年广东省教学改革项目
谷琶荣耀||刘晓洋获立2019年第二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谷琶荣耀||张惠肖生福沈本秋获2019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谷琶荣耀||徐凌和蒋红军获批2018年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谷琶书苑||《博学笃行九十载:广州大学图史》

谷琶书苑||《生态型责任政府论》

谷琶书苑||《政府3.0:后NPM时代的政府再造》

谷琶书苑||《工业4.0:智能制造与治理革命》

谷琶书苑||《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

谷琶书苑||《差等正义及其批判研究》

谷琶书苑||《精准扶贫背景下基层公务员心态研究》

谷琶书苑||《非洲人在广州:跨境迁移者的口述史》

谷琶书苑||《新时代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研究》

谷琶书苑||《缔造大英帝国》

谷琶书苑||《间断均衡与中国地方污染治理的逻辑》

谷琶书苑||《大都市涉外社区治理》

谷琶书苑||《R语言与社会科学调查数据分析》

谷琶书苑||《大都市治理的荔湾实践》

谷琶书苑||《西方灾害社会学新论》

谷琶书苑||《国家、资本家与工人》

谷琶书苑||《治理的变革》

谷琶书苑||《治理的秩序》

谷琶书苑||《信任的度量》

谷琶书苑||《理想与现实之间》

谷琶书苑||《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与政策研究》

谷琶书苑||《寻求基层治理中的结构平衡》

谷琶书苑||《涉外政务英语》

谷琶书苑||《四十再当妈?》

谷琶书苑||《广州农民工研究报告(2019)》

谷琶书苑||《民生本位视域中的社会建设》

谷琶书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换研究》

谷琶书苑||《和谐共进中的政府协调》

谷琶书苑||《国际防扩散机制与防扩散政策研究》

谷琶书苑||《公共性视角下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研究》

谷琶书苑||《失地农民职业转换及其扶助机制》

谷琶书苑||《南国公共管理文库》系列作品陆续出版

谷琶书苑||《南国政治学人文库》系列作品陆续出版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