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书苑||《精准扶贫背景下基层公务员心态研究》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精准扶贫背景下基层公务员心态研究》


谢治菊




此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基层公务员心态研究”(19JHQ067)的最终成果。

本书以街头官僚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精准扶贫的现实考量和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以西南地区为重点,对精准扶贫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心态、社会心态和生活心态进行调查、反思与建构,对基层公务员心态形成机理进行剖析与阐释。在此基础上,探讨大数据对基层公务员心态建设、基层公务员心态对辞职的影响,并提出调适基层公务员心态的逻辑与路径。


目录

作者小传


谢治菊(1978-),重庆合川人,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黔灵学者,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南方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十八大以来基层公务员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


 基层公务员心态是指基层公务员对自己工作、生活、学习等的基本看法及其在此过程中的言行表现。基层公务员的心态包括工作心态、社会心态与生活心态,其中工作心态是最重要的构成,意指基层公务员在参与基层公共管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心理状态及其情绪反应。基层公务员心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工作质量、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从而进一步影响政府政策执行情况、政府公信力以及政府工作效率。随着经济转型、政府转型和社会转型互动叠加的敏感时期的到来,我国广大基层政府公务员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更趋脆弱的基层治理环境。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 国家对农村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 基层工作性质的变化引发了基层公务员心态的变化;再加上,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禁令不断出台。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公务员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交往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将会对基层公务员的心态造成强烈冲击。心态决定心情,心情决定状态。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基层公务员心态的好坏事关基层公共事务的治理效果,事关百姓的安危冷暖,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调查发现,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等各项禁令对基层公务员的影响是积极的,占92.8%,是认为消极影响的12.9倍。为何十八大以来的八项规定等各项禁令对基层公务员心态的影响是积极的?70.8%的被调查者表示,十八大以来的各项禁令让他们工作上的应酬大大减少,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和休息;同时,68.5%的被调查者表示,十八大以来,基层公务员工作环境更加风清气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简单,执法者和被执法者的法治意识都更为浓厚,连原来在网上被频频吐槽的职务晋升,也有7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靠个人的能力和人品而不是关系;此外,49.8%的被调查者反映,受接待减少、接待标准规范和公车改革的影响,十八大以来的“三公”经费明显降低,有的乡镇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最后,由于十八大对政府工作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像浙江“最多跑一次”这样的行政改革逐渐生长,这让36.7%的被调查者认为,十八大以来政府的工作效率是有所提升的;至于公务员的辞职现象,仅有6.1%的被调查者表示,十八大以来离职的基层公务员有所增加。但仔细分析发现,离职的基层公务员以80后特别是85后为主,大都是财政、金融、税务、会计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虽然有高达95%的被调查者理解公务员辞职现象,但仅有38.1%的被调查者仅表示有辞职的想法。这说明,十八大以来,尽管部分公务员的福利待遇有所下降、隐形收入有所减少,但被减少的福利待遇原来大都没有覆盖到基层公务员,故而并未对其引起较大的心理落差。这意味着,十八大以来的各项禁令对基层公务员心态的影响是正向的、积极性。不仅如此,由于十八大以来的行政生态环境更加风清气正,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心态、社会心态、生活心态等方面还呈现出积极的特征。

首先,责任心增强,工作心态积极。调查发现, 68.5%的基层工公务员表示,十八大以来其工作责任心更强,21.4%的被调查者表示其工作责任心没变,10.1%的被调查者表示其工作责任心下降。这说明,接近70%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十八大以来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增强了,这一比例是认为下降了的6.8倍。正是由于基层公务员的责任心增强了,有57.1%的被调查者表示十八大以来的工作积极性也增加了,这一比例分别比积极性没有提升和积极性下降的被调查者高32.7%和38.6%。这意味着,十八大以来的各项政令对基层公务员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以正面为主。正因为如此,才会有94.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在努力地、积极地工作,76.9%的人表示自己在工作中的付出是值得的,仅有5.6%的表示其工作心态比较消极。其次,幸福感较强,社会心态平和。数据表明,64.2%的被调查者表示生活幸福,这一比例是认为不幸福的4.3倍。基层公务员之所以认为生活幸福,和他们良好的社会心态有莫大的关系。调查显示,63.9%的基层公务员认为社会是公平的,57.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在乎别人的评价,63.7%的被调查者经常上网并关注网络焦点事件,主要关注官员的贪污腐败事件、弱势群体的维权事件和特殊人群的特殊事件。同时,58.7%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焦点事件对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当问及“能力比你差的人得到提拔重用是何感受”时,67.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平常看待,29.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积极反思,仅有2.9%的被调查者心生怨恨。这说明,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职位晋升中的不公平,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社会焦点事件,能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别人对他们的评价,这说明他们的社会心态较好。第三,满意度提升,生活心态乐观。当问及“十八大以来工作满意度如何”时,55.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有所提升,25.7%选择没变,18.5%选择有所下降。这说明,虽然十八大以来的各项禁令比较严格,但这些严格的禁令在让少数基层公务员有反感的同时,却因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生态环境让超过半数的基层公务员欣然接受。

为何十八大以来基层公务员的心态会向好的方面变化?米德认为,应从“社会态度”的角度来关注心态。他认为,社会态度的形成是社会组织进入个体心灵的过程,个体心态受组织成员心态的影响比较明显。米德从“社会态度”来研究心态的观点对研究公务员心态的价值在于:一方面,作为官僚制组织的成员,公务员专权垄断、僵化教条等心态是由官僚制组织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另一方面,集体心态对公务员个体行为的影响较大,因此十八大以来的各项禁令和严厉反腐营造的风清气正的行政生态环境对培育基层公务员良好的心态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在我们能够采取共同体的态度然后做出反应的范围里,我们才会有种种观念。因此,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公务员的心态整体向好,工作积极性、满意度有所提升。

当然,十八大以来基层公务员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心态,例如因工作压力增大引发心态失衡,有高达87.2%的被调查者表示,十八大以来他们的工作压力增加了,分别是认为“压力不变”和“压力下降”的8.7和31.4倍。同时,由于他们长期加班、报酬相对较低,这进而引发了情绪上的不满与抱怨,存在一定程度的倦怠心理。为此,要调适基层工公务员的心态,让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更高、责任心更强,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减轻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第二,注重基层公务员心理健康,降低职业倦怠,加大对扶贫者心理健康的关注,将基层干部的心理保健纳入基本医疗范畴;第三,完善激励机制,健全基层公务员考核体系;第四,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基层公务员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基层公务员的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观。

编辑|肖文正

编审|黄小哲

监制|杨   芳


谢治菊应邀出席2020年广东扶贫济困理论研讨会

谢治菊出席学习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座谈会

谢治菊一行出席纪录片《新山海经》发布会

在新征程中走好乡村善治路:谢治菊《南方》专访

谢治菊:从教育帮扶到扶贫育人,一直为梦想而跋

谢治菊:为扶贫干部书写一部口述史

谢治菊:《中国扶贫密码》打造扶贫育人新模式

谢治菊团队教育帮扶咨政报告获粤桂领导批示和部门采用

谢治菊团队参加“乡村振兴有我在”青年公益直播节目

谢治菊出席习近平扶贫论述暨高校定点扶贫实践研讨会

谢治菊团队线上参加“口述历史、集体记忆与社会认同”论坛

拥湾区,筑未来

赢天下,致广大


谷琶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十大工作荣耀

谷琶荣耀||谢治菊获贵州省2020年度社科规划重大课题

谷琶荣耀||蒋红军谢治菊获立2020年省教学改革项目

谷琶荣耀||谢治菊王利兵获2020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

谷琶书苑||《生态型责任政府论》

谷琶书苑||《政府3.0:后NPM时代的政府再造》

谷琶书苑||《工业4.0:智能制造与治理革命》

谷琶书苑||《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

谷琶书苑||《差等正义及其批判研究》

谷琶书苑||《非洲人在广州:跨境迁移者的口述史》

谷琶书苑||《新时代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研究》

谷琶书苑||《缔造大英帝国:从史前时代到北美十三州独立》

谷琶书苑||《间断均衡与中国地方污染治理的逻辑》

谷琶书苑||《大都市涉外社区治理》

谷琶书苑||《R语言与社会科学调查数据分析》

谷琶书苑||《大都市治理的荔湾实践》

谷琶书苑||《西方灾害社会学新论》

谷琶书苑||《国家、资本家与工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再研究》

谷琶书苑||《治理的变革:网络空间的意义世界与行动逻辑》

谷琶书苑||《治理的秩序:乡土中国的政治生态与实践逻辑》

谷琶书苑||《信任的度量:澳门居民政治信任的实证研究》

谷琶书苑||《理想与现实之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研究》

谷琶书苑||《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与政策研究》

谷琶书苑||《寻求基层治理中的结构平衡》

谷琶书苑||中国首部《涉外政务英语》出版

谷琶书苑||《四十再当妈?》:女神节迟到的礼物

谷琶书苑||《广州农民工研究报告(2019)》

谷琶书苑||《民生本位视域中的社会建设》

谷琶书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换研究》

谷琶书苑||《和谐共进中的政府协调: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

谷琶书苑||《国际防扩散机制与防扩散政策研究》

谷琶书苑||《公共性视角下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研究》

谷琶书苑||《失地农民职业转换及其扶助机制》

谷琶书苑||《南国公共管理文库》系列作品陆续出版

谷琶书苑||《南国政治学人文库》系列作品陆续出版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