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创业||微监察研究小组调研成果获《广州日报》报道



广州大学“微监察”课题组:带你吹响家门口的“监督哨”


  

该项目已进入第十六届“挑战杯”

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

“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是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如何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动基层监察落实落地,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仍需实践的探索。

广州日报记者近日获悉,广州大学“微监察”课题组成员在指导老师刘建义的带领下,以广州市推进基层监察体制改革为契机,深入社区一线,通过对群众监察认知水平进行系统调研,总结提出基层监察体制改革的广州经验,为推动监察力量向基层延伸建言献策。

2018年以来,为打通监察监督全覆盖“最后一米”,广州市逐步在各区所有村(社)建立监察站。群众对反腐败政策的认知是其理性评价政策、积极参与基层反腐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基于此,项目组立足于政策认知视角,从了解程度、关注程度、参与程度、满意程度4个维度对广州市市民的监察认知现状进行全面解构,深入挖掘影响监察认知水平的因素,为提高群众监察认知水平、反腐败参与积极性提出应对之策。

自2020年4月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先后前往番禺区、海珠区、黄埔区、天河区等地的百余个村社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向村(居)民派发问卷,与各监察站站长、监督员进行深入访谈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经过调研,项目组成员初步发现,广州市市民对监察站有一定的了解程度,大多数被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向监察站投诉举报”。

通过进一步数据分析,课题组成员发现群众的监察认知水平受社会关系网络、公共事务关注度、公共事务参与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关注度较高、参与经历较丰富的群众其监察认知水平也更高,更倾向于向监察站反映问题,具有“经验溢出”效应。因此在破解“微监察”落实落地难题时,应注重发挥基层公共事务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提高群众参与基层反腐败的积极性。

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除了依靠政府“自上而下”强力推动,还要依靠“自下而上”广泛动员群众。因此,课题组成员认为应通过创新廉政政策的宣传内容和方式、重视社会资本的感染效应、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手段,为群众参与基层反腐败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课题组成员现已整理完成《广州市监察站工作说明书》1份,向广州市纪委监委、广东省纪委监委提交《关于提升我市基层监察工作群众认知度的对策建议》和《广州市基层监察工作群众认知和评价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据悉,该项目获广州大学第十七届“挑战杯”作品竞赛校赛特等奖,现已进入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 任婉婷、唐晓敏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 通讯员 严晓璇、梁巽熙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晓宜

《广州日报》2021-05-14


相关链接

社区灾害治理研究小组成果获《南方都市报》报道

广州大学钟南山精神效应研究组开展实地调研

广州大学微监察课题组调研海珠昌岗纪检监察工作

2021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宣讲会举行

13项作品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广州大学校赛决赛

第十七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作品竞赛通知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教学一线

《田野调查》课程系列讲座之一:走进科尔沁草原

《田野调查》课程系列讲座之二:走进海南疍民

《田野调查》课程系列讲座之三:走进侗族

《田野调查》课程系列讲座之四:走进南非

《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实践》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

《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走进田间地头

《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走进幸福田园

《行政管理学》省级一流课程小组学习汇报开展

《行政管理学》省级一流课程学习点评活动开展

南国讲堂

南国讲堂||第222讲:学术研究如何开展

南国讲堂||第221讲:全球化的时间与空间

南国讲堂||第220讲:城市基层治理的新发展

南国讲堂||第219讲:跨区域应急合作

南国讲堂||第218讲:我们如何推进行政管理的研究

南国讲堂||第217讲:科学态度、专业精神与科技抗疫

南国讲堂||第216讲:转型期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新趋势

南国讲堂||第215讲:公共政策的道德化

南国讲堂||第214讲:公共管理研究究竟是无用还是有用?

南国讲堂||第213讲:中国应急管理能力现状

南国讲堂||第212讲:从疫情防控看国家治理优势及问题

南国讲堂||第211讲: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思考

南国讲堂||第207讲:气象社会学的构建与展望

南国讲堂||第206讲:跨域水政治与尺度重构

南国讲堂||第205讲: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的基本特征

南国讲堂||第204讲:美国华人移民空间分布的新变化

南国讲堂||第203讲:灾害治理的四个关键概念

南国讲堂||第202讲:从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

南国讲堂||第201讲:社区的二重性与社区治理

南国讲堂||第200讲: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