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社区灾害治理研究小组成果获《南方都市报》报道
后疫情时代社区
应急能力如何提升?
广大调研团队有妙招……
【南都讯】(记者孙小鹏,实习生梁颖怡)后疫情时代,基层社区的灾害治理俨然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议题。家庭作为社区组成的最小单元,其自身防灾水平的高低对社区灾害韧性的构建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提升千家万户主动备灾的能力对提高社区灾害防治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社区作为灾害治理的基础单元,在提升灾害韧性时面临哪些困境?社区又应采取哪些举措克服这一关键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0位对灾害治理领域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研究团队,在项目指导老师张惠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广州市内多个街道,并对街道工作人员、社工人员、社区居民等多个主体进行访谈,最终完成了题为《从承压到释放:超大城市社区多灾种韧性构建研究》的调研报告。
深挖社区灾害韧性构建路径“为什么很多时候政府已经提前进行灾害预警,但人们依旧无动于衷?如果最终导致严重的灾害损失,责任应归于谁?”调研团队带着这样的疑惑,提出研究社区灾害韧性构建和家庭自救自助的想法,此想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支持。项目组成员逐步从多灾种情境、多主体参与、全过程管理等角度深挖社区灾害韧性构建的路径,开启了针对社区的调研探索。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家庭防灾减灾不应只依靠政府的单向努力,而更应看到家庭自救意识和能力发挥的重要作用。”项目负责人李英祥说道:“有时候家庭成员不是没有自我防护的能力,只是缺少自救的知识和信念。”
在研究小组看来,社区管理机构的抗灾准备不足、社区家庭自救意识欠缺、社区居民防灾知识结构不完善等因素是酿成许多灾害悲剧的重要原因。研究小组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等群体更容易受到灾害的侵扰,因为他们几乎从未接受过灾害自救教育,自身抵抗灾害能力也较弱,这是社区和家庭应对灾害中应重点关注的脆弱群体。
自制“家庭应急指南”社区宣传手册为了给进行家庭备灾的居民提供科学指引,项目组自制了一个“家庭应急指南”社区宣传手册,其中详细列举了普通家庭应急救援包中应放置的物品,同时为不同灾害脆弱群体配置相对应的备灾物资,这为提升社区灾害韧性能力贡献了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
据悉,该研究团队已向政府部门提供3份咨政报告,并获得广东省委常委的批示及采纳证明。此外,团队成员立足于调研实践,合作撰写的论文《认识级联灾害:解释框架与弹性构建》、《从被动韧性到转型韧性:智慧社区的灾害韧性研究》和《CAS理论视角下的脆弱群体保障机制探究》等均已在学术期刊发表,这充分体现了研究项目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李英祥告诉记者:“培育家庭备灾能力愈发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需要通过有效的社会宣传手段培育超大城市社区家庭的自救意识,为无数的家庭提供安全有保障的环境。”张惠也表示,希望学生能多关注现实需求,培育公共精神,多做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启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尽当代青年的责任。
来源|《南方都市报》2021-05-06
相关链接
编辑|肖文正
编审|林曼曼
审核|张 惠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熊美娟:基于“Mooc+在线直播”的统计学课程教学
刘建义:行政管理5A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王枫云: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谢治菊:《中国扶贫密码》打造扶贫育人新模式姚华松:关注“附近”与“日常”的接地气教学
姚华松:七嘴八舌话“地摊经济”
王霞:网络协同的智能教学模式及其课堂实践
张惠:拓展融合精致案例的在线开放式教学
程潮:在线教学的经验体会与案例应用刘念:打造师生在线学习共同体肖栩:推进线上教学迈向新高度黄鑫:坚持疫情防控和人才培养两手不放松
林曼曼:把课堂和论文放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南国讲堂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