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琶视点||刘晓洋:自评估:使政府信息公开运转起来
学术“小白”成长记
钟泽琪,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5级本科生,2019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自评估:使政府信息公开运转起来——基于国家中心城市2008-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分析》以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所承担的自评估功能为起点,围绕“政府信息公开自评估指标是什么、自评估结果如何、自评估所反映的政府行为特征”三个问题系统全面对政府信息公开绩效自评估展开讨论。在本科毕业论文导师晓洋老师认真指导和耐心帮助下,这篇经过了“两年磨炼”的作品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在欣喜的同时不免多了几分思考。这段深入学习学术研究的经历,宛若一盏明灯指引着我的学术成长与个人成长。
一、缘起“不易”
《自评估:使政府信息公开运转起来——基于国家中心城市2008-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分析》是在本科毕业论文基础上修改多次才被录用和发表,这次论文的产出过程也让我这个学术小白踏入了学术大门。众所周知,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大学所学理论、方法和知识的重要检验,但大多数同学却难以应对这个检验,在毕业论文开题之际往往面临“选题难定、资料难找、理论不足、方法欠缺”四大难题,我也同样如此,泡在图书馆找选题,和师兄师姐们交流选题经验,也和老师多次讨论,最后却因为“研究问题不清楚”“选题价值不大”、“研究资料不能获得”而反反复复被否掉。虽然不免气馁但也让我开始思考:怎样的选题才是好的选题呢?作为学生的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的研究呢?在后来和晓洋老师的交流中,给了我一些启发。大致的意思是,好的研究首先得有好的研究问题,而好的研究问题不仅建立在实践感知上,更建立在理论感知上,因此研究问题并非随口说说的问题,而是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思考积累形成的有价值、有意义、可研究的问题。就此,我意识到前期的自己落入了“自以为是”的窠臼,零散地阅读了一些文献便提出了“自以为重要”但却经不起推敲的假问题、“自以为可行”却难以获得的研究资料,匮乏的文献积累和公共管理实践的思考使我屡屡受挫。找到问题所在后,我便重整旗鼓,带着“学习和批判”的态度下载和阅读高质量期刊文献,在阅读的过程中主要围绕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切入点和不足五个方面进行学习和思考。当阅读到学者朱光喜等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绩效自评估》文章时备受启发,结合之前对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资料的收集,确定了想研究、能研究、少人研究但具有理论价值的“空白点”——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绩效自评估。在获得晓洋老师对选题的认可以及对研究问题、研究案例的充分讨论后,我便正式“开题”了,毕业论文选题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自评估研究》。
二、经过“难忘”
确定好论文选题固然是件令人欣慰,但做好研究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研究现状的梳理、评估指标的科学设计、分析方法的学习应用、文本数据的严谨处理以及写作所需要的“理论融合与对话”,都需要我努力学习和认真攻克。确定完选题已经是元旦后了,于是图书馆就成为了我的“写作基地”。在对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绩效评估、年度报告相关文献的整理过程中,我用EXCEL表把政府信息公开绩效文献涉及的指标设计思路、评价方法、指标维度进行了系统整理以便在指标设计时准确把握。此外,对研究方法的了解未落下,通过对文本分析法相关书籍、论文的学习,我对文本分析法的缘起、应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此,我也成为了班里除春节不回家的同学外最迟回家的人了。依稀记得,直至春节前一天,晓洋老师和我还在认真讨论指标设计的信效度问题。经过了寒假对相关文献、方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报告的“默默扎根”,我终于完成了指标设计和数据收集。但写作过程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理论观点不突出、写作内容“自说自话”、缺乏对自身观点和其他学者观点的理论融合与对话等。于是,在晓洋老师的建议下我又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深度阅读政府信息公开、绩效评估、政府行为等方面的文献和观点,并在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建立起自身观点和其他学者观点对话的桥梁,逐步完善我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可以说是本文的“初稿”,虽然磕磕碰碰,但也渐渐让我培养起学术敏感度。之后,晓洋老师又鼓励我将论文修改并发表,这让我很出乎意料(之前觉得发文章对于我来说是很难达成的事)。因此,毕业季的最后一个暑假,晓洋老师又带我重新审视这篇文章,并从指标框架、数据分析、报告篇幅、理论观点等方面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全面的拓展和提升,逐渐形成1.0版本、2.0版本、3.0版本......直至最终版本。
三、结果“再收获”
基于论文研究方向和期刊征稿方向的契合度,我们向《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欣喜的是,论文顺利进入各个审稿阶段,并且得到了外审专家和编辑的各方面有益建议,这也让我明白一篇论文需要多方的努力。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还离不开外审专家、期刊编辑的严格把关和共同督促。正是这样一群致力于学术交流和发展而不懈努力的科研工作者,才让整个学科研究发展熠熠生辉。当然,从录用到最终定稿,我也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和校对,持续了半年多,既锻炼人也成就人。在做定稿前的校对工作时,我反反复复读文献,不只是阅读,还有朗读,生怕由于粗心而忽略了错别字、数据不对应等问题,因此校对一遍就得花了好几个小时,每次都得校对好几遍。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他们也有同样的感受,校对工作需要严谨和细致,尽管过程略显枯燥,但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这不仅是对论文负责的表现,更体现了一种学术自觉性。
除此之外,这样的经历也让我总结了几个学术小白成长的要点。第一,保持稳定的文献阅读量,多读前沿的、高质量的文献,尤其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以便及时了解当前的研究轮廓和进展趋势,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第二,掌握基本的方法论,推荐阅读《Designing Social Inquiry》《A Tale of Two Cultur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等经典读物,夯实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第三,深入学习并掌握两个以上研究方法或研究工具,如QCA、事件史分析、实验法等;第四,督促自己科学思考、独立自主、踏实严谨!
最后,衷心感谢晓洋老师的指导以及对这篇文章的持续性付出。这篇论文犹如一盏学术明灯,指引我走进学术殿堂,看见许许多多扎根中华大地的研究故事、经典的理论和前沿的方法、还有着一群热爱它并为它付出青春的科研工作者,想必这盏意寓科学思考、独立自主、扎根中华大地的“明灯”定会继续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GUPA视点
自评估:使政府信息公开运转起来
——基于国家中心城市2008-2017年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分析
刘晓洋,钟泽琪
来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出品
编辑|黄诗曼
编校|廖令剑
编审|刘建义
监制|曾维和
广识博闻,大道至简
公听并观,管窥蠡测
News
大家都在看
视点2021
杨小聪唐程翔在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发表论文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