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动态||杨小聪唐程翔在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发表论文





杨小聪博士和唐程翔副教授在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发表论文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助理教授杨小聪、副教授唐程翔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彭飞和中山大学胡项连的合作论文“Curse orBlessing? Obesity and Income-related Inequality in the Chinese Labor Force” 被公共卫生前沿期刊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接收发表。

     在2021年6月发布的最新期刊排名中,该期刊影响因子为3.709,5年影响因子为4.022,同时被SSCI和SCI收录,位列176本公共卫生、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PUBLIC,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HEALTH)领域SSCI期刊前35名。

      该研究通过使用浓度(集中度)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及其分解法,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由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第三期(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对中国劳动人口(16-65岁)的肥胖症患病率和其基于经济梯度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使用不同测量方式衡量肥胖症的患病率是不同的:一般肥胖症的患病率(基于身体质量指数衡量,当BMI≥28为肥胖)因性别和居住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从最低5.88%到最高9.46%;而腹部肥胖症患病率(基于腰围衡量,男性腰围≥85cm和女性腰围≥80cm为肥胖)则呈现从最低64.53%到最高67.69%的惊人水平。此外,该研究还发现了男性劳动者的肥胖症患病率(包括一般和腹部肥胖)呈现偏富(pro-rich)分布(CIBMI = 0.112;CIWC = 0.057),而正相反,女性劳动者却呈现偏穷(pro-poor)分布(CIBMI = -0.141; CIWC = -0.166)。最后,该研究通过对浓度(集中度)指数的分解分析发现,经济因素对与收入相关的肥胖不平等的贡献因性别而异,而且,个人的教育状况、生活方式和工作相关的因素(例如工作状况和职业等)也在两性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且极大地促进了这种与社会经济地位相关的肥胖不平等性别差异分布。基于我国目前正面临一个日益老龄化的社会,该研究结论对中国劳动者的健康和福利改善的相关政策具有重大的实证参考意义。

     杨小聪助理教授与唐程翔副教授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杨小聪助理教授兼为本文通讯作者。



论文摘要

China owns a huge labor force of around halfbillion workers in 2018.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prevalence ofobesity 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economic status in this specialpopulation. By employing the concentration index (CI) and decompositionanalysi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is knowledge gap by using the most recent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dataset. In specific, this study examines the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the socioeconomic gradient in the probability ofobesity among Chinese workers between 16 and 65.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prevalence of obesity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by using a different measure: theoverall prevalence of being general obesity (measured by body mass index, BMI ≥28) varies by gender and residency from a minimum of 5.88% to a maximum of9.46%, whereas abdominal obesity (measured by waist circumference, WCmale ≥ 85cm & WCfemale ≥ 80 cm) prevalence presents a socking level from 64.53% to67.69%. Moreover, the results show a pro-rich distribution of obesity (generaland abdominal) among male workers (CIBMI = 0.112; CIWC =0.057) and a pro-poor distribution among female workers (CIBMI = −0.141;CIWC = −0.166). We also find that the direction of thecontribution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to income-related inequalities in obesitydiffers by gender. These results have substantial implications for themeasurement of socioeconomic inequality in adiposity and for improvinghealth-related policies targeting the Chinese labor force.





       杨小聪(1986-),广东惠东人,管理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在美国博立顿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后获得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知觉生育压力对生育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及政策因应”(72104058)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老龄化新常态下家庭代际互助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18YJCZH221)2项,在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Frontiersin Psychology、BMC Public Health、Sustainability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讲课程《经济学基础》、《管理经济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研究领域为卫生经济学和公共健康治理。



唐程翔(1983-),湖南醴陵人,经济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在西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先后获得管理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青年卫生经济学者,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健康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科研项目2项,参与中国和澳大利亚科研项目多项,在Lancet, 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 Health Economics等SSCI/SCI期刊发表英文研究数十篇。主要研究领域为卫生和环境经济学、政策评估和公共健康治理。




相关链接

陈晓佳在《世界经济》发表公共交通治理论文

王枫云在《政治学研究》杂志发表重要学术论文

董石桃张茂元2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谢治菊论文被《新华文摘》2020年第9期全文转载

陈潭文章被《新华文摘》2020年第11期转载

陈潭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3期转载

谢建社在《环境智能与人性化计算杂志》发表论文

李双龙在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发表论文

李强在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ys 发表论文





编辑|廖令剑

编校|黄小哲

监制|周利敏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荣耀征稿

谷琶公告||第六届两岸农村治理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百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乡村致富带头人口述故事”内容征集通知

荣耀阅读

南中国海之问:我们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行?

北回归线之问: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做什么?

过伶仃洋之问:行政管理专业为什么值得尊重?

去桂花岗之问:在哪里?怎么走?

图书馆全攻略:图书馆跑得勤,绩点一定行

北纬23°之问:为什么选择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英文简称“GUPA”,中文简称“谷琶”)始创于200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世致用人才培养重镇,珠三角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创新高地。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积极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热忱欢迎天下英才加盟,热烈欢迎优秀学子深造,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公达书生

公达书生||谢建社:投身教育,建设社会

公达书生||曾维和:和衷共济,维生出新

公达书生||沈本秋:勤种春华,静待秋实

公达书生||张茂元:花繁叶茂,道法多元

公达书生||董石桃:石赤不夺,桃李春风

公达书生||王枫云:墨染丹枫,拂展云笺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荣耀2021

杨小聪获立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谢治菊陈潭姚华松获广东省第九届社科成果三等奖

陈潭领衔获立2021年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谢建社徐凌获2021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谢治菊王枫云获立广东省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

李强获立2020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王枫云获立广东省社科规划2020年度党史专项课题

郭明获《探索与争鸣》第四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二等奖

王利兵入选“息壤学者支持计划”受助青年学者

李英祥等团队3项作品荣获第十六届“挑战杯”省奖

许文朔获评为2021年度广东省优秀研究生

李英祥同学获立广东省“攀登计划”重点项目

“知行研学”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省赛金奖

东西部协作推普入选2021“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省级团队

视点2021

陈晓佳:交通结构、市场规模与经济增长

王枫云:近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团体考证

王枫云:当代中国地方学:发展模式与未来进路

董石桃: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区块链政策的文本分析

董石桃:监察下乡:监察职能基层延伸的国家治理逻辑

董石桃:新时代科学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五个维度

董石桃:嵌入性视角下协商民主的创新发展

曾维和:“水生态文明建设” 能促进水环境持续改善吗?

李利文: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形成的组织逻辑

丁魁礼:科研不端行为的惩罚强度研究

谢治菊:农户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谢治菊:新技术对口述史研究的影响

陈潭: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应急治理的智慧图景

陈潭:数字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与新路径

周利敏: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风险治理创新

周利敏:大数据时代的社交媒体与自然灾害治理

周利敏: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社会工作研究

周利敏:基于环境正义视角的灾害社会工作创新

谢俊贵:中国抗疫的信息时代精神探析

谢俊贵:疫控社会学学科构建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前瞻

谢俊贵:传统文化传承的诗经范式及其创新运用

谢建社:在《环境智能与人性化计算杂志》发表论文 

董石桃张茂元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政策学习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

《广东省新时代教师发展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广东省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

《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

《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

《关于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

《广东省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实施细则》

《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

《广州市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公达家书||第39封:人生难言完美,活出自我精彩

公达家书||第40封: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公达家书||第41封: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