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事务||陈潭文章被《新华文摘》2020年第11期转载





陈潭教授文章被

《新华文摘》2020年第11期转载



      陈潭教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4日文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球意蕴与意义呈现》被《新华文摘》2020年第11期全文转载。该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的关键路径及其行动策略研究”(15AZD077)阶段性成果。

      文章认为,国家治理需要超强的稳定结构,需要法治完备的服务型政府,需要保持高效廉洁的运转机制,因而呈现出明显的普适性特征。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在政治、历史、文化层面的差异化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又体现出不同的差异性特征。正是因为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并存,国家治理之花才会竞相开放,百花争艳、姹紫嫣红。

      国家治理现代化无论何种意义上的国家治理体制和治理形态,但都是走向法治彰明的治理、服务导向的治理、市场驱动的治理、公民参与的治理。由于不同的国家在国情、历史、文化中的差异化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又展现出形态各异的治理、结构偏向的治理、方法多样的治理、文化多元的治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无论是在政治改革、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层面,都需要坚持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都需要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一个进取、包容、妥协、制宜、良善的国家治理有利于国家繁荣、民族兴盛和人民幸福,有利于提供优质的全球福祉和高效的全球治理,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建构。

     作者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在保持普适性的基础上,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和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加强互联互通、互学互鉴,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的方式,不断吸收人类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从而促使各国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学派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球意蕴与意义呈现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3期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球意蕴与意义呈现新华文摘杂志
2020年第9期封面和目录2020年第11期封面和目录
2019年第16期封面和目录2019年第22期封面和目录
2018年第12期封面和目录
2017年第02期封面和目录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招聘启事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第三届南国学术研习营学术请柬谷琶公告||“健康中国与疫情治理”学术工作坊征稿谷琶公告||“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稿
谷琶公告||“感染2020:疫情防控下的健康中国”征稿
谷琶公告||第二届“海洋社会与文化”工作坊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谢治菊论文被《新华文摘》2020年第9期全文转载陈潭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3期转载  广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2020) 陈潭获立2020年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
陈晓佳王利兵荣立2020年度教育部一般项目
刘晓洋获立2019年第二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蒋红军获立2020年广东制度理论研究专项课题
姚华松荣获“抗疫防疫先进地理工作者”称号
陈潭入选2019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
张茂元入选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杰出专家


珠江会讲||第1期:疫情之下的学术张望
珠江会讲||第2期:疫情之下的经济展望
珠江会讲||第3期:疫情之下的乡村图景珠江会讲||第4期:疫情之下的围城记忆
珠江会讲||第5期:疫情之下的青年言说
珠江会讲||第6期:疫情之下的青年担当
珠江会讲||第7期:疫情之下的智慧防控
珠江会讲||第8期:疫情之下的大国九问
珠江会讲||第9期:疫情之下的海外乡愁
珠江会讲||第10期:疫情之下的化危为机
珠江会讲||第11期:疫情之下的纽约观察
珠江会讲||第12期:疫情之下的田园网课
珠江会讲||第13期:疫情之下的舆情治理
珠江会讲||第14期:疫情之下的北京观察
珠江会讲||第15期:疫情之下的国际合作珠江会讲||第16期:疫情之下的生涯重塑珠江会讲||第17期:疫情之下的心理防护
珠江会讲||第18期:疫情之下的全球治理
珠江会讲||第19期:疫情之下的瑞典观察
珠江会讲||第20期:疫情之下的韩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21期:疫情之下的罗马观察
珠江会讲||第22期:疫情之下的美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23期:疫情之下的狮城观察
珠江会讲||第24期:疫情之下的英伦观察珠江会讲||第25期:疫情之下的加州观察
珠江会讲||第26期:疫情之下的澳洲观察
珠江会讲||第27期:疫情之下的雪城观察
珠江会讲||第28期:疫情之下的社工行动
珠江会讲||第29期:疫情之下的志愿行动
珠江会讲||第30期:疫情之下的社区行动
珠江会讲||第31期:疫情之下的弱势关怀
珠江会讲||第32期:疫情之下的北美观察
珠江会讲||第33期:疫情之下的印度观察
珠江会讲||第34期:疫情之下的瑞士观察
珠江会讲||第35期:疫情之下的伊朗观察
珠江会讲||第36期:疫情之下的日本观察
珠江会讲||第37期:疫情之下的德国观察珠江会讲||第38期:疫情之下的荷兰观察珠江会讲||第39期:疫情之下的俄国观察珠江会讲||第40期:疫情之下的伯城观察


谷琶书苑||荐读:卫生政策与大国健康

谷琶书苑||荐读:公共卫生与健康城市

谷琶书苑||荐读:病毒、疾病与人类

谷琶书苑||荐读:阅读防疫,以读攻毒

谷琶课程||档案《1910:哈尔滨鼠疫》

谷琶课程||纪录片《下一次瘟疫爆发》

谷琶课程||美剧《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谷琶课程||电影《极度恐慌:致命的病毒》

谷琶课程||张文宏:《传染病学》概说

谷琶课程||沈洪兵:《新冠病毒及其应对》

谷琶课程||王立群:《历史视角看瘟疫》

谷琶课程||邬贺铨:《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谷琶课程||温铁军:《疫情下的全球化危机》

谷琶课程||王绍光:《中国体制的优势》

谷琶课程||李芒:《疫情之中话教学》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