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1,李俊用四年时间,等待灰尘逐一降临到他成都家中的物件上。这些灰尘在不受人为清扫的打扰下,呈现出对万物覆盖的存在感。它们对空间的占领和书写的能力,在李俊的“无常时”摄影系列里,被逐一揭示出来。从尘埃到尘封,再到解封。里边的时间感是毫无疑问的,在时间的外衣下,内核所袒露的究竟是什么?是人的无力、无为?是人与“灰尘”这个隐喻之网的对话、对决?还是人的一种放弃和旁观?从“无常时”系列作品的图注,似乎可以追溯到创作人李俊的日常生活碎片,他的情感他的故事他的发问,在阅读他对自己的摄影作品命名的文字过程中,我们看到他在消化自我的精神世界,在反刍。用一种抽象的方式,向我们回溯他具象的日常经验和思考路径。是否“无常时”可看作李俊对实在世界的一次放逐和放弃式的回望呢?接下来的第二个系列“物影”里,李俊把“影”作为了虚空或实在世界里的“实体”,赋予它们主体性。由于光的方向来源多样,物的影子,把物的实在形状投射得更为复杂、微妙。当然,影子是由光所控制的,正如痕迹,是指人所遗留在过去的生命气息一样。那么“光”或者“人”,他们可以造就或无为出什么样的世界呢?在第三个摄影系列“记之暗面”里,光对已成像的日常纪实摄影底片,在相机内部的空间里,再次穿透,完成第二次叠加式的成像,完成对痕迹、影子、灰尘之网的一次抽象的淬炼。这个系列,我理解为——光对光的反叛,和光对影的一次看似温柔的强光照射。是否,在这个过程中会清透出另一个世界?
记之暗面系列之:一个抽烟的女子,公车的蓝色座椅,无人的剧场,我坐在床上,窗外发黑的楼房,路边一个男人的肖像;2017
记之暗面系列之:江边近处的泥滩,远处的游船,枯树下媚笑着抽烟的男子,出租屋客厅床前裸身的人,船厂边工地挖地基的工人;2017记之暗面系列之:江边露台的防护栅栏,无人居住的塑胶棚屋,一片疯狂生长的杂草,被开垦种上蔬菜的沙地,落地窗前的一对男女,台阶上站立的一个女人,沙滩上消遣的各色人,窗边读书的女孩;2017记之暗面系列之:绿色床单上的手,一个穿红色拖鞋的男人,峡谷中黄褐色的岩层和江上的小渔船;2017
记之暗面系列之:山坡上俯视看到的城市景色,用江水洗鞋的一个女子,夜班公车车厢里被车灯照亮的人,长江水泛起的浪花,路灯下大门紧闭的商铺,售楼部墙上写着办证电话号码;2017
记之暗面系列之:一个交往数月的女孩,枯水期江水中的礁石,泛着金光的圆形金属屋顶,河里的小舟,岸上的行人,没有曝光、没有记录任何事物的空白底;2017theCreator访谈
受访人:李俊
采访形式:书面及语音采访
时间:20190216
http:“记之暗面”系列里有两种抽象,一个是对相机内部空间的探索,你的探索方式是一种抽象的方式;另一个抽象,是对内容的反转和抽象,通过影像叠加的方式,从作品的图注部分就表现出来,有一种抽象的诗意。后一种抽象好像你没有怎么去讲述?
李俊:因为我还是从图像本身来思考和关注我的作品,你提到的后一种抽象我觉得挺有意思,我以前确实没有这么去想过。你说的后一种抽象是更为基础和根本的抽象,对于图像内容的文本的抽象这个方向上,我也试图做得更为透彻。图像的图注部分,有一些被呈现出来,有一些也被遮蔽,这和作品内在的结构方式是有内在联系的。而且,在图注文字的抽象过程中,就像我的摄影作品,我都感到一种很强烈的无力感,或者说一种缺失,因为你没有办法,在一个图注里边把所有的内容都恰如其分地总结出来。http:这种无力感是否需要一种展览呈现的方式,让两种力形成立体的关系。比如说:“记之暗面”系列,有最终的摄影作品,也有拍摄过程的底片叠加的底扫记录,还有图注文字,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阅读,观者就会去补齐一些东西,它就不会无力了,挺充分的。李俊:你说的是从展览的呈现方式上,补足这个作品,和呈现它的内在的矛盾冲突。我说的无力感是从现实的层面,借由作品表达时的那种无力感。http:那你的这个无力感,就是你作品的价值所在。李俊:说到无力感,因为之前我一直想做一种强力的艺术,在艺术和作品里边,表现一种强力。现在反过来看,我在艺术里边表现一种弱力,反而可能是更好的方式。http:从技术、图像到内容,它们抽象的方式是平行的,必然会是那个样子。之前你的系列“无常时”,拍尘埃的那个系列,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抽象,这里边是有你的一种哲学观,你是偏向这样一种哲学观去创作吗?它不只是你摄影的一个方式的问题。李俊:如果从理论的话语,或者从你所说的哲学观来看,可能会有。我也试图去建构这样一个体系,但不一定是这种虚无的东西。回头看我的三个系列,我还是从我个人的生活体验,从日常生活,去发现去感受,不是理论先行的。http:你说得很好,都是从你个人的现实感而来。你这么爱看书,看研究性的书,是否会对你的摄影创作有潜在的影响。李俊:我喜欢看书,确实是。我的阅读经验是很破碎的、碎片式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种哲学体系,跟阅读的理论建构有关,也跟日常生活的结构有关系。不管是阅读也好,还是日常生活也好,我都没有建构起一种哲学体系的概念。所以,只能说我的创作来自于日常的感悟。http:又看了一遍“无常时”系列,你用揭示的方式,去表现现实感里很有意思的东西,把这些碎片整合在你拍的一个完整的系列里,会表现出很多你对日常的感受和思考,一些蛛丝马迹,其实它就有一个整合了。就是碎片和整体,它在一个系列里边都有所体现。李俊:对,我现在再来看“无常时”这个系列,是否会有流于琐碎的感觉,我可以怀疑。就从单个作品来看,在“记之暗面”系里的结构也更为完整一些。http:它的层次性更多了,但其实碎片和碎片叠加在一起,它会有一种骨感了。李俊:对,可能是那个碎片太多了,叠加在一起就看不出碎片了,因为里边全是碎片。http:再看你的第二个系列“物影”,有一种非常轻盈的感觉,四两拨千斤,这跟你平时表达的那种深刻是相反的,我感觉它把理性的思考放在下边,所浮现出来的是感受性的东西。而最新的“记之暗面”系列,是在前两个系列(“无常时”和“物影”)的探索基础上,结合起来的尝试,三个系列内在的关联性还挺强的。李俊:其实我在做第二个系列“物影”时,我是想做一组重的东西,相对于“无常时”系列的轻。我觉得无常时系列是比较轻盈的一组。因为我一直想做强力的艺术,所以在“物影”系列的创作时,我用阴影,强烈的阴影,黑色和灰色,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构我的作品。所以,我不太同意你的看法。你觉得“物影”比较轻盈,而“物影”是比较沉重的一个系列。李俊:其实我的三个摄影系列,有它的偶然性。在我的思考里边,并没有刻意地去寻求作品的逻辑性。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可能是下意识的,我没有在我的意识里要沿着一个逻辑线索去创作。这可能是我幸运的地方,也可能是我不幸的地方。因为最终这三个系列,形成了一个结构,形成了一个闭环,可能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内在的逻辑在。但其实我觉得这个内在的结构和逻辑,比较不合时宜。http:是的,这三个系列看下来,有很多思考,很高冷,对现实感有一种抽离。可能对于直击现实感的方式,你可能不喜欢那样创作。李俊:我以前也拍过一些纪实照片,后来我发现纪实的照片有很多缺陷,与现实的关系就不说了,它基本不具备任何可以改变现实的功能性。另一方面,它对于个体对现实和外在的感受和表达,是一种约束,这种约束相对来说对我而言是更难受的。我的创作里边,背后有现实的动因和动机,但是把现实掩盖起来,或者说抽离开,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现实的物件。这也是我创作特殊的地方,我周围完全抽离现实来创作的,不是特别多。看我的作品,需要去发现掩藏在下边的东西,表面看是抽离现实,但其实后边有很多和现实相关联和延展的部分,这需要观者去细心地体会和体验。落地-太空-落地,这样的一个理解向度,你在降落或是升空之时,所面对的时间和空间感觉有点不一样,因是在这样的宇宙观里探索与行动,现实与未来在此视域架构里缩放和铺陈,一个多向弹性的身体,是即时即兴的反应状态,说到后来,还是比如园林空间对身体和精神性的容纳,可游可居,停驻与转折,在时空的微曲之刻,纳入与抵制同时并行,现实与未来的显影,在一个亦真亦幻的情境里寄居、暂留。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里Queen乐队的主唱,或是纪录片《徒手攀岩》里的主角,他们所展现的身体及意识的弹性状态,我觉得隐约也是在“落地-太空-落地”的向度里,去实现人的状态。不说他们创作或者生命力里的延伸、突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他们在想象与历史文脉的多重架构下的就地书写的胆识,赞。回到李俊在“无常时”、“物影”和“记之暗面”连续十年的三个摄影系列,对“虚无-我-现实”的体会与回应,他在一种“失力-着力”的状态里失落、反弹与较量。而后续,还在继续。在与李俊的采访交流中,或别人对他的采访中,还看到这样一些或明或潜的关键词的关系组合“消逝、虚无、实体、幻象”。我想——消逝的如缩微到一定程度,它可能蜕变为一块原矿,或一个黑点。这里边出现的虚无,我理解为退了火气后的实体,它们退后到某个仓库,或某人或历史的回收站。而即使进了回收站,在“旧物”交易的机制下,它也还可能返回到实体,仍然在此刻发生作用。这种在实体之上,经由检阅后,它所持续散发的光亮,是否也是历史的一种幻象呢?
(http)
20190302-20190304
*本文首发于《青风》第47期(2019.10)页14-17;theCreator发布版做了修订,并增加了采访后记部分。
theCreator [名字可点击]
大地影像专题
[标题可点击]
新疆
杨瀚:巴音郭楞
张博原:疆南
田林:不是翻看到这些照片,许多过往就遗忘了
杨瀚:年轻的新疆
邓刚:塔县,2015
李伟:我试图拍下这个巨大区域的新与旧
凉二:看重我照片里的情感表达①
凉二:看重我照片里的情感表达②
西藏
任建军:西藏,毕竟是人间
青海
任建军:青海,2004-2010
甘肃、宁夏
刘劲勋:小城定西
刘劲勋:曾经的西海固
内蒙古
李伟:拍摄《大地》是我了解家乡的过程
黑龙江、吉林、辽宁
朱墨:东北,一个冬天一个夏天
福建
老婴:傍晚的海边
林舒:某一天,我想我终会归于大海
郭国柱:泉州
澳门
黄霐雴:大海与太空所创造的黑色风景
土地漫游专题
[标题可点击]
余仲卿:八千里路云和月,1991年的骑行日记
_
• 更像文化 | theCreator
• 主编:http | thisishttp@foxmail.com
/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