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五 婚姻习俗

2017-02-18 陈秉荣 保德新青年

第七节  附录

一、婚礼仪式歌

女大一十八,定了婆婆家,

请阴阳看吉日,大送雇吹打。

 

两家说合定,今日就出聘,

嫁妆送上门,小弟押柜子。

 

骡轿雇一乘,鼓乐后边跟。

二红连响三声,来到娘家门。

 

轿到嫁家门,家人出门迎,

女儿梳妆齐,盖上埋头红。

 

盖上埋头红,送戚出门

上轿穿花鞋,鞋底不沾尘。

 

花轿一起身,鼓乐一齐鸣,

绕大街,穿人群,娶亲上路程。

 

一人打前站,报给婆家门,

点火把,响大炮,亲朋门上迎。

 

下轿倒红毡,五谷撒得欢,

当院拜天地,回家换妆穿。

 

洞房面朝墙,喜灯桌上放,

换了妆,出洞房,认大小,念礼账

 

认大小磕罢头,总领来安亲友

排辈数舅舅,席坐正当头。

 

席摆天快晚,洞房不安然,

家里人憋满,耍笑逗人欢。

 

新人说令子,句句带荤腥

鸳鸯揖带哨子,桌上翻酒盅

 

耍笑人散尽,婚事告一宗,

小两口怎和合,门外有人听




二、喜幛用语

一门喜气      二人同心    海燕双栖

三星在户      三元乘龙    四喜俱全

五世其昌      六合同春    七子团圆

八宝吉祥      天长地久    十全富贵

百年好合      百年佳偶    偕老百年

凤凰于飞      有凤来仪    凤飞龙翔

龙腾凤翔      天作之合    天缘巧合

天赐良缘      诗咏关雎    琴瑟在御

福禄鸳鸯      琴瑟友之    玉树琼枝

连理交枝      诗咏好逑    钟鼓乐之

爱河永洛      喜成连理    关雎志喜

心心相印      团结友爱    花好月圆

幸福美满      革命伴侣    并肩奋进

志同道合      皆大欢喜    情深似海

模范夫妻      情真意切    燕尔新婚

和睦家庭      相敬如宾    鸳鸯比翼

永结同心      花开并蒂    家庭幸福

新事新办      举案齐眉    鸾凤和鸣

嫁女喜幛用语

之子于飞    花开连理     带结同心

跨凤乘龙    凤律归昌     宜其家人

情深永笃    妙选东床     绣阁春开

百年琴瑟


三、婚联


偕年佳偶同心结    

并蒂红花向阳开    

 

友谊培植长青树    

恩爱催开幸福花    

 

花开并蒂鸳鸯暖   

连理同心杨柳新    

 

男女平等家庭乐   

婚姻自主幸福多    

 

喜酒喜糖办喜事    

新年新春迎新人    

 

鸾凤双栖桃花岸

莺燕对舞艳阳天

 

幸福家庭春永在

革命伴侣情更长

 

新事新办新风尚

好夫好妻好家庭

 

碧沼红莲开并蒂

芸窗学友结同心

 

互敬互爱好伴侣

同心同德美姻缘

 

说说笑笑盈门喜    

热热闹闹满屋春    

 

志同道合添佳话    

青梅竹马结良缘    

 

红花并蒂相映美      

紫燕双飞试比高   

 

碧莲喜结同心绾    

丹挂欣偕连理枝    

 

一朝喜结千年爱

百岁不移半寸心    

 

云汉桥成牛女渡     

春台箫引凤凰飞

 

柳色映眉妆镜晓

桃花照面洞房春

 

文彩旧传鹦鹉笔

春风吹拂凤凰枝

 

互谅互帮春永驻

同心同德乐无穷

         

午夜鸡鸣欣起舞 

万年举案喜齐眉

 

自主婚姻爱情重

计划生育好处多

 

汗水同浇理想树

勤奋同尝爱情果

 

 

分担国家平章事   

好咏河洲窈窕诗

 

革命情深夫妻好    

计划生育幸福多   

 

喜今日银河初渡    

愿他年玉树生枝    

 

文鸾对舞珍珠树    

海燕双栖玳瑁梁      

 

关雎笑述好逑句    

渭滨喜传佳偶风    

 

琴瑟永偕千岁乐    

芝兰同介百年春   

 

勤俭节约办喜事

移风易俗迎新人

 

杯交玉液飞鹦鹉

乐奏瑶笙引凤凰

 

 

喜看红梅多结子

笑看绿竹又生笋

 

肆筵设席迎上客

鼓瑟吹笙待佳宾

 

 

红杏枝头春满意

彩云声里玉箫清

 

意似鸳鸯飞比翼

情如鸾凤宿同林

 

百年佳期今朝合    

万载良缘此日成    

 

紫箫吹彻兰桥月    

青鸟翔还彩屋春    

 

诗歌南国好逑句    

书赋东莱博议篇    

 

丹山凤展双飞翼    

东阁梅开并蒂花    

 

三星在户临花烛     

百车盈门灿锦屋    

 

花好月圆羡比翼     

天长地久卜齐眉    

 

 

双飞黄鹂鸣翠柳

并蒂红莲映碧波

 

春光映院花容艳

喜气满堂人意和

 

巧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晓

 

共结系罗山河固

永偕琴瑟天地长

 

同心永结团圆彩

并蒂长开富贵花

 

十里好花迎淑女

一庭芳草贺新郎

 

志趣相投花也笑     

感情融洽月常圆    

 

万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笑看天上星伴月     

喜见人间凤求凰     

 

今日画眉春在手     

他身攀桂月当头     

 

吉人吉时传吉语     

新人新岁结新婚     

 

共建国家惊天业     

同吟山河动地诗     

光荣树结同心果

劳动花开并蒂莲

 

行为心灵双美好

才华事业两风流

 

并肩同步长征路

齐心共谱幸福歌

 

莲子杯中金谷酒

桃花盏上玉台诗

 

爱长长得长长爱

情深深知深深情

 

宜国宜家新妇女

能文能武好男儿


 

嫁女用对联

 


门外迎来三千客     

堂内送出一枝花

 

乘龙定是龙门客     

奠雁还推雁塔郎     

尊母命必敬必戒     

执妇道宜室宜家     

 

屏开雀势迎郎入     

结鸾仪送女行     

 

宝马迎来云外客     

香车送出月中仙     

 

应要睦邻和妯娌     

更须敬老奉翁姑     

 

名流喜得名门婿

才女欣逢才子家

 

出吾门女终妇始

嫁他人父远夫随

 

红叶题诗欣赠嫁

青梅煮酒庆于飞

 

此去夫家宜俭谨

莫忘慈母久勤劳

 

花好月圆欣喜日

桃红柳绿幸福时

 

笑拥梅花迎翠步

题留红叶动仙娥



婚嫁习俗,是一种深厚民间文化积淀,有些习俗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在伟大历史变迁中,婚嫁习俗也不断发生着复杂的变异,有的顽固地保存下来,有的逐渐被社会淘汰。 我们在挖掘整理这份文化遗产时,将一些已经消失了的习俗也尽量介绍给大家,因为它是曾经存在过的现象。

我们将现行的婚姻习俗和旧的婚姻习俗一并介绍给大家,既不是简单的怀旧,也不是让人们照着去做,其目的只有两个:

一是给专家学者提供研究资料。婚嫁习俗,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它是受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的。具体地说,婚礼同人们民族属性、宗教信仰、文化素质、道德理念、社会责任感、其它风俗习惯、家庭环境、个人职业、经济能力及社会风气等各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婚姻是组成家庭的纽带,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研究婚姻,便可从侧面了解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

二是给人们提供对比材料,让人们在比较中有所鉴别,自觉地发扬和继承那些进步的、合理的内核,摒弃那些落后的、腐朽的封建糟粕。我们主张新事新办,移风易俗,促进现代婚礼逐渐向文明、健康、简朴、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化方向发展。反对泥古不变,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反对搞封建迷信活动。


在本文中多次提到两个时间词:“过去”和“旧时”,指的是一个历史时段,即从清朝末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那时所遵循的都是旧的婚俗,以后逐渐趋于现代化。《婚姻法》的颁布是个明显的界限。

从旧的婚俗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父母包办的买卖婚姻占据主导地位。时至今日,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方更为严重。

二是旧式婚姻,是以男人为主的婚姻。女人居于从属地位,很难做到男女平等。

三是婚俗中的封建迷信色彩浓厚。

在现代婚礼中,自主婚姻占了极大的比例,充分体现了男女平等,甚至女权略显优势。婚姻的核心也由传宗接代转化为爱情的结合,婚俗中的迷信色彩也逐渐淡化。一切都向健康,文明、现代化方向发展。但是有些旧习俗,从表面上看,好像不存在了,实质它却变换了形态,重新挤进我们生活中来。比如已经消失了的花轿,虽然被小车所取代,但旧时围绕花轿形成的一系列习俗,有一部分依然延续下来。一个风俗的形成或消亡,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破旧立新,移风易俗,还需做长期而艰苦细致的工作。


保德民俗相关文章: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三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二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一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九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八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七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六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八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七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六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五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

陈秉荣 || 保德民俗

【保德民俗】第一辑 人生礼仪

【保德民俗】第二十二节 年末岁尾话“腊八”


作者简介:

陈秉荣先生1941年生于保德县石塘村,早年曾任公社书记,后历任县文化局长、档案局长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在方志、民俗、民间文艺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国地方志学会会员、忻州走西口研究会理事。他学识广博,研究领域宽泛,堪称是保德传统文化的半部活词典。几十年来,他如同一位勤勉的老农,不计寒暑,不避风雨,默默地耕耘于大山深处。除主编完成《保德县志》以外,他还校点重印了《保德州志》,创办了《保德文化》杂志,出版了民歌集《大河采风》、散文集《定羌杂识》,手中还存有《保德农业合作史稿》《金瓶梅方言》等书稿。他为挖掘整理保德文化遗产,传承保德文明付出了大量心血。年近古稀,他孜孜不倦,执笔写下了这部三十万字的《保德民俗》,为保德又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