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 | 中西文化因交流而融化,繼之而來的一定是照耀世界的新氣象
中國的文化像雨傘,所以是上面大,上古以來的諸子百家,到後面便成雨傘柄,越來越小。西方是雨傘倒轉來的,上面小,到了十六世紀以後,工業發達,各方面都大了。這兩把雨傘把它逗攏來,就是一個車輪,這個時代的歷史,就是這樣由車輪推動了。
——《大圓滿禪定休息簡說》
大家研究國學,研究中國文化很好,但是要非常注意時代,留意西方文化的發展,哪怕你不學外文,英文、法文不懂沒有關係,多看人家翻譯的書。如果不懂得時代的發展,光講自己中國有五千年文化,五千年文化算什麼?不過是個死老頭,那就沒意思了。
中國文化素來是開放的,兼收並蓄的,講究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所以要東西方文化並重研究,吸取古今中外精華,為我所用,適應時代變化,甚至引導未來的人類文化。《易經》的基本道理,就包括簡易、變易、交易、通變。
剛才我們最後提到,大家要注意學一下陳同甫的志向,這位先生是南宋時的學者,是金華永康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大見解,非常的了不起。我們今天做學問,要注意他的話,要有“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諸位做官的也好,做企業的也好,做學問的也好,應該有這麼一個氣魄,這是我們今天要走的路。
——《漫談中國文化》
在這個大時代裡,一切都在變,變動之中,自然亂象紛陳。變亂使凡百俱廢,因之,事事都須從頭整理。專就文化而言,整理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時代的要求,實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是任重而道遠的,要能耐得淒涼,甘於寂寞,在默默無聞中,散播無形的種子。耕耘不問收穫,成功不必在我。必須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過的精神,不辭艱苦地做去。
歷史文化,是我們最好的寶鏡,觀今鑒古,可以使我們在艱苦的歲月中,增加堅毅的信心。試追溯我們的歷史,就可以發現每次大變亂中,都吸收了外來的文化,融合之後,又有一種新的光芒產生。
我們如果將歷來變亂時代加以劃分,共有春秋戰國、南北朝、五代、金元、清朝等幾次文化政治上的大變動,其間如南北朝,為佛教文化輸入的階段,在我們文化思想上,經過一段較長時期的融化以後,便產生盛唐一代的燦爛光明。五代與金元時期,在文化上,雖然沒有南北朝時代那樣大的變動,但歐亞文化交流的跡象卻歷歷可尋。而且中國文化傳播給西方者較西方影響及於中國者為多。
自清末至今百餘年間,西洋文化隨武力而東來,激起我們文化政治上的一連串的變革,啟發我們實驗實踐的欲望。科學一馬當先,幾乎有一種趨勢,將使宗教與哲學,文學與藝術,都成為它的附庸。這乃是必然的現象。
我們的固有文化,在和西洋文化互相衝突後,由衝突而交流,由交流而互相融化,繼之而來的一定是另一番照耀世界的新氣象。目前的一切現象,乃是變化中的過程,而不是定局。但是在這股沖蕩的急流中,我們既不應隨波逐流,更不要畏懼趑趄。必須認清方向,把穩船舵。此時此地,應該各安本位,無論在邊緣或在核心,只有勤慎明敏地各盡所能,做些整理介紹的工作。
——《楞嚴大義今釋》
往期 · 推荐
歡迎點擊閱讀
中國抗日戰爭是很壯烈的,自有其顛撲不破之精魂存焉
成由勤俭败由奢
《易經》這一卦,看懂了要哈哈一笑商貿不要浮誇的“繁榮”,必須要“居安思危”要懂得“吃飯難”的道理中國希望和平共存的世界夏日的攝生之道,一冷一熱之間,都是致病的根源股票、期貨、金融衍生產品...不要玩昏了頭……真正的政治最高點是四個字,“安居樂業”無德而富貴,是人生最不幸的事夏天出點微汗是最好,貪著涼快會得冷氣病中華民族為何歷經磨難而永遠打不垮?只有一個原因各行各業的人有個通病,問到前途方向卻很茫然天心仁愛,到達了慈悲心充沛于內,上天便自然保佑你教化的最高道理,“無師自通”美國文化不是人文文化的指標讀書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