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歌德诞辰270周年:他是如何成为完人的?

云也退 2023-02-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家·见书 Author 云也退



歌德是如何成为完人的?



夸人是越来越难了。社会上的共识是“粉到深处自然黑”,你真心敬佩一个人,热爱ta,想公开夸ta两句,都得斟酌字词,要言之有物,表达不可稍微过火。所有人都想要、也都有能力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观点——主要是好恶,于是现在的情形似乎是一种守恒:招粉到了一定程度,就要招黑了。

 

要是歌德活在今天会怎样?


这不算一个无聊的问题,因为歌德几乎是史上独一无二的“完人”,只招粉,不招黑。跟他齐名的文化伟人,比如莎士比亚、蒙田、塞万提斯,都由于所知的个人经历较少,像莎翁甚至身世成谜,因此没人黑,可是歌德不一样,歌德一生的创作、交往、情感、冶游、生死爱欲,在他生前都有丰富的记述,而且,不少事情还有来自不同人的不同角度的记述;他写自己,写别人,别人也写他,在他身后读他,研究他,就是在被读、被评论、被研究的过程中,歌德逐渐从德意志一代文化名人上升为世界级伟人,同时神奇地豁免于所有消极评价。


歌德:没人黑我?那我也不会自黑

 

其实歌德在其生前是不无争议的。文人最怕过气,歌德也如此,他并没能躲开“长江后浪追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自然规律。在1770年代,他引领了“狂飙突进”运动,这是德意志文化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次振兴,但是,1776年,当歌德来到魏玛,成为卡尔·奥古斯特公爵的枢密顾问和交游伴当之后,他就让许多追随者倍感失望。再往下,尤其是当他来到后半生,即1790年代,德国进入浪漫主义时代,崛起的年轻人纷纷视歌德为一个老派文人;同时,法国革命的观念传遍了欧洲,歌德作为欧洲各地王公贵族的座上宾,也是摘不掉反动派的帽子。至于他的私生活,那也不无丑闻,七十多岁时他还在追求年轻贵妇,写下了很多堪称色情的诗。

 

不过,随着歌德于1832年82岁高龄去世,争议很快便烟消云散了。19世纪后半程,德意志走上强国之路,其文化也进入黄金期,歌德的名字,成了统一后的德国的金字牌匾,德语文化中所有好的东西,都能和他挂上钩,而坏的东西则与他绝缘。比如有人想要探讨20世纪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源头,会上溯找到马克思,找到黑格尔,但绝不会找到歌德的头上。

 

德语界的一代代文化名人,一说起歌德,口吻都有点夸张。弗洛伊德说,他的精神分析学说要归功于歌德,在歌德著作面前,他只想读,什么都不想写,也写不出来;他甚至说过,歌德的名字对他而言意味着一种瘫痪,或一种绝症。歌德有种魔力,会让人觉得自己“欠他的”,产生负罪感,比如瓦尔特·本雅明说,他做梦梦见歌德,然后醒来,眼泪汪汪的,仿佛受了莫大的荣宠。


歌德:“我觉得,你看我的样子很远。”


尼采十分强势,颠覆一切,也目空一切,可是对歌德也崇拜得很。歌德那种无限崇尚生命、自然,尤其是将死亡看作人达到更高的精神水平的必由之路的观点,同尼采的“超人”理论相当一致;不仅如此,歌德拥有一种尼采梦寐以求的真正的超脱:和尼采一样,歌德经常与友人决裂,痛苦时几乎自杀,但他总能很快走出来,尼采却做不到,他跟他妹妹的恩怨,跟瓦格纳的绝交,一直折磨他的内心,直到他死。

 

歌德有些地方是可能招黑的,比如他摆老资格:1794年,歌德见到了荷尔德林,荷尔德林生于1770年,当时才24岁,歌德则已经四十多了,他读了荷尔德林的诗,很不客气地说,你写点别的吧,你这些都是垃圾。后来,荷尔德林的才华得到公认,但歌德并没有被打脸,因为他就是有资格讲这个话。另外,歌德24岁到了魏玛后,再也没有回故乡法兰克福去看望母亲,但无人诟病他的不孝,他有特权,无需像凡人一样行事和表达,而是把情感都付于文字。


 歌德:“艾克曼,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我总觉得家里太小了。”


或说歌德证明了“颜值即正义”,他俊逸潇洒,追逐异性属于“寻花问柳”,跟“偷鸡摸狗”无干。但是,颜值也需要人格魅力做基础,而魅力则是后天养成的。在歌德身上,有一种健朗的自信,他总能以一种并非狂妄的姿态宣称“我是对的”他从未陷入无成果的自我怀疑,这跟他家境优渥有关,但长辈对他的支持也许更重要。他在1773年发表了戏剧处女作《葛兹·封·伯利欣根》,其中不少台词有伤风化,母亲写信告诉儿子,他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我为你骄傲,”她说,“那些老家伙看了你的戏要得心脏病的!

 

当然,倘若歌德活在今天这个“人人无隐私,个个有观点”的时代,恐怕也经不住无死角的检视和评论。我们不相信完人的存在,我们也不需要一个全方位“无黑点”的楷模人物,我们会嫌这个人太无趣,不受重视,缺少八卦。好在一两百年前,人们还没有这么复杂,还相信人可以通过看向更优秀的人而变得优秀。


歌德与卡尔·奥古斯特公爵

歌德:“你看,站在风口,猪都能飞。”

 

艾克曼是歌德晚年的秘书,1823年之后,他就追随歌德,朝夕相处,直到歌德去世。他辑录的《歌德谈话录》,第一卷于1836年出版,第二三卷于1848年出版。艾克曼13岁才开始读书认字,后来写诗,他本想请歌德指点一二,登门拜访后改了主意,决定鞍前马后追随歌德,为他效力。《谈话录》里的艾克曼是标准的“人蜜”,歌德说什么他都加上着重号,歌德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被他渲染到近神的高度。歌德的每一次开口,哪怕是开个小玩笑都富含深意,每次说完后的缄默则都是意味深长。歌德谈他的一篇小说,刚说完一些相关的创作理念,艾克曼便“预感到这篇小说的奇妙布局多么出色”——这样的记述俯拾皆是。

 

也曾有人怀疑谈话录的真实性——歌德真说了这些话吗?艾克曼还负责编辑歌德的稿子,歌德精力不济时,艾克曼帮他整理那些没写完的作品,建议他完成这个,放弃那个,这是不是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艾克曼参与塑造了歌德那种无比高贵、无限风雅的“完人”形象?


可以问,但答案并不重要,因为,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一个高贵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他日常思考什么,体验什么,如何待人,如何评论别人,如何得体地接受和拒绝,如何对天文地理音乐建筑社会政治怀有至死不渝的好奇……而不需要了解,这个高贵的人是否就是现实中的歌德本人。


艾克曼

 

艾克曼也是个怪人:他住在歌德别墅外的一个小屋里,养了四十多只猛禽,它们经常把他正在写的稿子抓烂了。歌德对艾克曼的使用,严重点说有“囚禁”之嫌,因为艾克曼将自己完全交给了歌德,放弃了个人自由,而歌德对此似乎很坦然。有一次,艾克曼告诉歌德说他喜欢一个女孩,歌德回答:“你跟她谈恋爱,没问题,可是我们没时间!我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愿望让你结婚。我们也没时间让你写你想写的文章。我们不需要钱。

 

对弗洛伊德来说,歌德—艾克曼的关系是他关于无意识、压抑、父权等等概念进行思考的上佳案例,艾克曼像儿子成就父亲那样,牺牲自己,成就歌德——人们通过《歌德谈话录》记住歌德,却少有人关心艾克曼是何许人也,后者只在书封上露一个小小的名字而已。人们说起歌德的种种好处,其依据大多出自《谈话录》,而不是歌德的日记、书信,或者那些很少人读的代表作,如《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歌德谈话录》

 

《谈话录》把歌德变成了一个偶像人物,如果不是它,单凭《浮士德》、《少年维特》,乃至再加上自传《诗与真》,歌德的名声也无可能达到如今的高度。“完人”是制造出来的,艾克曼的笔,犹如美颜镜头一样美化了歌德,然而我们不可忘记,艾克曼是歌德的门徒,他的美颜技能正是来自他常年对歌德的追慕和效仿。他是用歌德的笔法来记录和描写歌德的。可以相信,如果歌德本人想写一部《谈话录》,他也会这样写,他很清楚,最值得存世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歌德谈话录》的封底写满了赞词:尼采说,这是用德语写作的最好的著作,没有之一,海涅说,他要在临终的床头摆上这部书。请注意这两句话,尼采和海涅并没把赞美送给歌德或艾克曼,而是送给了这部书人寿有限,书却长存以滋养后世。最初把Goethe翻译成“歌德”二字的中国人,是否也是受了《谈话录》的感染?我不清楚,我只觉得这个翻译,比起让人联想到大保健的“康德”而言,意境是太美了。


有这样的鼻子和下巴,我也愿意从这个角度自拍啊



 


本文系原创

首发腾讯大家-见书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回顾


除了他,谁还能把这么多哲学家请上电视?

看人 | “尼采不赞美博学,他只赞美生命本身”

看戏 | 《安魂曲》:只有一只眼睛含泪,另一只眼睛才能含笑

看人 | 对话童道明:理想主义的满血状态

看人 | 我认识的童道明

看人 | 高楼如荒岛,荒岛似高楼

看人 | 最熟悉的是欲望,而欲望随家乡被埋葬

看人 | 希尼80冥诞:好鸡蛋和坏鸡蛋滚在了一起

看人 | 像这样知耻的名人,恐怕已经绝种了

看人 | 在父亲手上留下一个清晰的牙印

昆德拉90岁:用笑声执行他对时代的终审

看人 | 奥兹归来

看人 | 作家如我,生来就是要睥睨众生的

柔软如刺:祭阿摩司·奥兹

阿摩司·奥兹,必要的哀矜

仁慈的皇帝,犹太人的保护伞

看人 | 人活着:记索尔仁尼琴百年诞辰

敬挽常宝华:闪光的只是冰山一角

看人 | 奥斯卡•拉宾:手持画笔的索尔仁尼琴

看人 | 我那亲密的而又压根不认识的姑姑伍尔夫

看人 | 纳博科夫,那个昆虫学家去教文学课了

看人 | 谢天顺,一个捧哏天然的顺溜

看人 | 师胜杰,明明白白的美学

看人 | 伍迪·艾伦,最纯种的犹太人

看人 | 鄢烈山:不识时务是种怎样的体验?

看人 | 我问问您,什么叫人?

看人 | 得有多好的命,才能活成一个妖精

看人 | 朗兹曼:纪录片的导演,动作片的人生

看人 | 高尔基150岁:托尔斯泰家门口的流浪汉

看人 | 他走后,一等奖空缺:马尔克斯90岁

斯文·赫定今天153岁生日,他用人生诠释了狗的天性

说学逗唱之外的第五门功课:冯巩吼

光荣与浪漫,都属于存在主义的法国

看人 | 他是世界名流,也是人群中一张永远木然的脸

食指:谁在让病人难为病人

看人 | 库切为什么这么酷

看人 | 波伏瓦110岁,请重温女神的美臀

看人 | 阿佩菲尔德:真实的人生里没有形容词的位置

刘瑜从“人类”降格为凡人

关云长的仪式感

侯宝林百年诞辰:相声的干净和相声的脏

看人 | 冯唐的单纯

看人 | 高莽:另一种“两头真”

看人 | 勒·柯布西耶:高等人才配住城市

看人 | 其他笑星不屑做的事,被严顺开给做了

诺奖作家库切:自律、孤僻,并在羞耻感中艰难生活 | 检书

当躲闪成了艺术,当没出息上升为境界,石黑一雄就成功了

福克纳的花瓶和痰盂,现在都是奢侈品

杰斐逊的“迷弟”

看人 | 1857年,波德莱尔的敌人与友人

郭柯:如何超越悲悼

再丧也丧不过波德莱尔 ——《恶之花》首版160年记

看人 | 埃利·威塞尔与被打碎的童年

看人 | 尤瓦尔·赫拉利又来过一次中国了,你看清他的真面目了吗?

看人 | 90岁的约翰·阿什贝利,仍是那个“臭烘烘的大人”

斯皮尔伯格为何讨厌他的父亲?

感谢大卫,感谢那些正义感尚未耗尽的人

看人 | 李敖:让告别漫长一点

他是美国最危险的犹太人,而希拉里和奥巴马都是他的门徒

那个曾把相声演成长篇小说的人 ——侯耀文十年祭

看人 | 唐杰忠:捧哏的无我之境

迟来的父亲节 | 四位名声赫赫的作家,却各有丧子之痛

凤凰台上凤凰游:侯耀文逝世十年记

看人 | 吴兴华:是才子便不逢时

杨洁:站着也不挣钱,站着就是站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