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里尔克《万有引力定律有多大威力》

奥地利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在里尔克的眼里,只要是真实的存在,都可以进入诗歌之中。“‘选择和拒绝’是许多诗人的态度,我们常听人说,这不是诗的材料,这不能入诗。但是里尔克回答,没有一事一物不能入诗,只要它是真实的存在者。”
真实的存在包括两个层面的存在。一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尤其指人的内心,因为“恋人啊,除了内心外,无论何处,世界是不存在的。”世界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因此,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卡卜斯的信中,提出了自己的诗歌生成观:走向内心。“艺术品都是源于无穷的寂寞”。“创造者必须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联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人的内心世界是那样的不可把捉,而爱,寂寞,恐惧等种种真实的存在,却在诠释着个人的生存状态。
里尔克以自己的方式诗意刻画了刻骨的孤独:“我犹如一面旗,在长空的包围/……我知道起了风暴,心已如大海翻涌。/我尽情地舒卷肢体,/然后猛然跌下,孤独地/听凭狂风戏弄。”
他从未停止过对个体存在的追问:“我是多余的吗?”“万物都处于循环中,/我也生活在增长的循环中间,/也许我无力完成那最后一次循环,/可我仍希望尝试一番。”“恋人们,你们互相满足的人们,我要问你们/关于我们的存在。你们互相握紧。你们有证据吗?/看啊,我的双手互相知觉着/我苍老的面也埋伏在双手间。/这样给我些微的感觉。/可是谁敢就此断言已经存在?
里尔克的诗歌题材非常广泛。自然万物,常常成为他讴歌的对象和诗意的源泉,但是,这些事物首先是真实的存在者。“在我看来,艺术是个体的追求,它越过界线和黑暗,寻求与万物的一致,不分巨细,在这种持续对话中摸索,最终来到一切生命幽秘的发源地。万物的秘密在他内心与他自己最深切的体验融为一体,好像成了他自己的渴望一样,让他能听得见它。”



how surely gravity's law 

by  Rainer Maria Rilke


How surely gravity's law,

strong as an ocean current,

takes hold of even the strongest thing

and pulls it toward the heart of the world.


Each thing -

each stone, blossom, child -

is held in place.

Only we, in our arrogance,

push out beyond what we belong to

for some empty freedom.


If we surrendered

to earth's intelligence

we could rise up rooted, like trees.


Instead we entangle ourselves

in knots of our own making

and struggle, lonely and confused.


So, like children, we begin again

to learn from the things,

because they are in God's heart;

they have never left him.


This is what the things can teach us:

to fall,

patiently to trust our heaviness.

Even a bird has to do that

before he can fly.




万有引力定律有多大威力


万有引力定律有多大威力,

强若洋流,

即使最强的东西也掌控着

将其拉向世界的心脏。


每一件事 - 

每一块石头,花朵,孩子 - 

各据其位。

只有我们,以我们的嚣张傲慢,

挤出了超出我们所属的

一些空洞自由。


如果我们顺从

地球的智慧

我们就可以植根挺立,像树。


相反,我们

作茧自缚

挣扎,孤独和迷茫。


因此,像孩子一样,我们重新开始

学习一些知识,

因为他们在神的心里;

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神。


这就是事物可以教我们的:

降落,

耐心地相信我们的重量。

即便是鸟在能飞之前

也要这样做。

原 野 译




贝 督 因 爱 情 诗

以往时代的阿拉伯文学中并不缺乏情诗,但在伍麦叶时期,由于充分具备各种条件,情诗更加繁荣。这里指的情诗,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而不是作为人们熟知的为蒙昧时期诗歌主题服务的手段——从蒙昧时期以来,它习惯地成了诗人们赞颂诗或其他诗歌的开场白。在沙姆和伊拉克很少看到这种新的情诗,因为沙姆成了伍麦叶哈里发的所在地,伊拉克是反对派的据点,两地都是政治场所,不是恬静消闲之处。在这里,传统的情诗仍然是老风格。新的情诗只是产生在希贾兹和其他纯粹的阿拉伯地区。
这时期的情诗可以分为两类:贝督因爱情诗和哈达拉调情诗。贝督因爱情诗即歌颂柏拉图式纯洁爱情之诗。其著名诗人有:布赛娜的情人加米勒·本·穆阿迈尔,陶拜的情人莱依拉·艾赫里娅,莱依拉的情人梅季努·阿密里,利布娜的情人盖斯·本·惹利哈;哈达拉调情诗即放荡色情诗,诗人在其中描写调情和肉欲之欢,毫无羞耻地进行自然主义的描绘。其著名诗人有:欧默尔·本·艾比·拉比尔和艾哈沃绥,还有沃利德·本·叶齐德。
希贾兹曾是新阿拉伯帝国的心脏。穆罕默德曾把麦地那作为迁徙地,后来哈里发又把它作为国家的首府,无论在宗教还是在政治方面,它都是众目所瞩之地。阿拉伯军队从希贾兹出发进行扩张,大量金银财宝流人麦地那。同时,波斯、罗马、沙姆、埃及人中的麦瓦利人也大量拥进麦地那。所有这些,都是促使阿拉伯人和异族人民共同创造一种新文明的巨大因素。麦地那的阿拉伯人沉溺在新文明的挥霍享乐之中。当哈里发的权位转到伍麦叶人之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政治中心由希贾兹转到了沙姆。希贾兹人参加了反对伍麦叶人的行列,于是伍麦叶人抛弃了他们,不委任他们以国家要职,只有极少数例外。伍麦叶人为使麦地那人不过问政治,给予他们巨额钱财,同时还压制贝督因人,阻止他们侵袭。由于这一切,造成了消闲的环境。在纳季德和希贾兹的沙漠、旷野,由于被压制,再加上贫困,结果产生了苦行的倾向和追求崇高理想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分为宗教和纯洁爱情两类。在都市.失望和财富结合在一起,而迁士们和辅士们的子弟又都散布在麦加和麦地那。失望和财富导致了游乐和奢靡,产生了游手好闲的青年阶层,他们的社会生活是疯狂而犯罪的。助长了他们这种倾向的是奴隶多、各种娱乐 [1] 多,尤其是歌唱和音乐的流行——麦地那是它的中心。男女歌唱家中的麦瓦利人以其歌唱艺术牢牢地确定了自己的地位。随着歌唱的流行,诗歌也出现了巨大的繁荣,它随着乐器的演奏节拍而被歌唱。这种诗歌大多以爱情为内容,大部分是赤裸裸的调情。随着歌唱的流行,腐败更加严重。
这里所说的情诗,是从蒙昧时期情诗分离出来的。蒙昧时期的情诗放在诗歌开头,描述废舍、遗址,它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作为过渡到诗人作诗意图的一种手段,它类似诗人为实现目的而谱写的一段前奏曲。而在这时,情诗已变成目的本身,诗人吟作自成一体的独立情诗。这类诗歌大多由两行至七行组成,因为它是为歌唱而作,歌唱家不可能演唱许多行诗,只能演唱两行、三行或数十行。
这时的情诗尽管没有完全摆脱物欲倾向和对具体事物的外在描绘,但与蒙昧时期相比,它对爱情本身的描写加强了,还增加了对爱情引起的内心感受和诸如相思、希望、期待等思想情感的表现和描写,因此,它比蒙昧时期的情诗更偏重精神方面(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情诗都是纯洁的,精神和纯洁有区别)。诗人注重表现内心世界,他对外界事物的描写只是为了达到表现内心世界和感情的手段。这是新文明影响的结果,是诗人专心致志地创作、为它奉献出自己的艺术生命、并回归自身以解剖自己的感情和探寻其含义的结果。然而这种解剖并不深刻,它不能把握住全部细微之处和探索到所有深含的内容,而只停留在一般的平淡状态。
歌唱引起抒情诗音律的变革是很自然的,如果把这时期在麦地那演唱的抒情诗音律和蒙昧时期的古诗音律加以比较,就可以更清楚看到这一点。新诗音律比古诗更加清新,语言也更接近大众,因为它采自民间和外族歌唱家的口头语,这是新抒情诗成为民歌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时的诗人在歌唱影响下对旧诗律进行了改革,限制或扩大了诗歌的韵律形式。诗人比较多地使用轻快的诗律,如充律、轻律、增律、近律、接律等,并根据歌唱的需要,将长的复杂的诗律分解成短的简单的诗律。那时,由于新文明的影响,由于歌唱家加进了许多外来声调以及他们在这方面创立了一种新的阿拉伯理论,歌唱的音域变得宽广了。
除上所述,贝督因爱情诗还具有原始的特点,语言恬适庄重而不粗犷枯燥,内容朴质纯真而不鄙俗荒诞,抒写感情格外真切,因为它出自于善感觉、知痛苦、并能抒发这种感觉和痛苦的民族。但我们在诗中看不到作者的不同个性,因为他们都忘掉了自己,或把自己融于内容之中,这些诗人的事迹还和传诗人的事迹混在一起,以后他们的诗歌也彼此混淆,甚至张冠李戴。在这类诗歌中,诗人们还竞相采用相同的内容、相同的词汇和相同的表达方式。
这时的抒情诗变成了民歌,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因为那时除诗歌外,阿拉伯人并无其他书刊可供阅读。此外,这种诗是可以歌唱的,它通过两种途径在人们中流传:一是在朝觐季节歌唱、流传,二是歌唱本身由麦地那、麦加流传到其他都市和邻近的希贾兹沙漠、旷野,然后流传到更远的伊拉克、沙姆都市。它之所以能广泛流传,主要是因为它的语言简明流畅,内容贴近大众。




推荐阅读:

郑愁予诗116首

穆旦《友谊》

屠岸《树的哲学》

汪静之《时间是一把剪刀》

闻捷《苹果树下》

闻一多《发现》

痖弦《红玉米》

朱自清《新年》

戴望舒《寻梦者》

江河《星星变奏曲》

洛夫《谈诗》

芒克《阳光中的向日葵》

昌耀《风景:涉水者》

邹获帆《少女》

蔡其矫《祈求》

冰心《纸船》

艾青《鸽哨》

郑敏《渴望:一只雄狮》

徐志摩《猛虎集》

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

徐志摩《云游》

顾城朦胧诗选

顾城寓言故事诗选

顾城旧体诗选

海子诗笺

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海子《太阳·弑》

海子《太阳·断头篇》

海子《太阳·土地篇》

海子《太阳·大札撒》

海子《但是水、水》

海子《传说》

海子《河流》

海子《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

海子《诗学:一份提纲》

海子《太阳·弥赛亚》

饶孟侃《家乡》

公刘《寄冥》

邓均吾《太阳的告别》

李勤岸《夫妻》

孙静轩《媚态观音》

陈辉《妈妈和孩子》

李金发《里昂车中》

李金发《琴的哀》

林徽因《静院》

梁宗岱《太空(五)》

宗白华《晨》

沈尹默《月夜》

海子《四姐妹》

海子《日记》

海子《二月》

海子《月光》

海子《梭罗这人有脑子》

海子《爱情故事》

海子《给你》

海子《新娘》

海子《九月》

海子《你的手》

海子《远方》

海子《遥远的路程》


孤独没有什么不对,使孤独变得不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