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普希金诗20首

俄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1830年5月6日,他同莫斯科第一美女冈察洛娃订婚。1831年2月18日,婚礼仪式在尼基茨基门的教堂进行。1837年,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疯狂追求普希金的妻子,普希金和丹特斯决斗。决斗中普希金身负重伤,1837年1月29日不治身亡,年仅38岁。
普希金是怎么死的?普希金为什么要选择决斗?
1837年1月29日,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当这一不幸的消息从莫伊卡12号传出来后,人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普希金怎么会死?但命运之神却大大地开了一个玩笑,把年仅37岁的天才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召回了天国,留给人们无限的悲痛和惋惜。这位伟大天才的陨落是世界诗歌殿堂一大损失,于是我对他的生平朔源而至,追朔他的人生足迹,查阅大量资料,给不明者一个真实招待。
在悲伤的人群中,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她就是普希金年轻漂亮的妻子,年仅24岁的娜达丽娅·冈察洛瓦·普希金娜。此刻,她不仅要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和打击,同时还要承受人们对她的恶语中伤。人们责备她,甚至咒骂她,正是由于她的轻佻行为导致了普希金与丹特士的决斗,以致于丈夫死在情敌的枪口之下。
普希金便收到了丹特士的决斗信。为了扞卫自己的尊严和妻子的荣誉,普希金决定决斗。那是1837年1月。在城郊很远的地方,天气异常寒冷。两辆雪橇在一辆马车的陪同下,同时从城里驶出,在距圣彼得堡数公里的村外停下。普希金和对手走进了一片白桦林,他们的副手,则在林中选好了一块空地。最后,两个对手面对面站好。允许双方向前活动五步的范围也已量好,并以两件斗篷标明距离的两端,不允许越过各自的界线。决斗信号发出了。丹特士向前走了几步,马上举起了手枪,枪响了,普希金的腹部中弹,应声倒了下去;对手向他奔来。
这时,中弹的普希金喊道:“站住。”他一边挣扎着抬起身子,一边说:“我还能开枪,我有这个权利!”丹特士于是,又退回到了原位,两个走近的副手也退闪到了一旁。诗人吃力地把身体的重心移到左臂,然后举枪瞄准,枪又响了,只见丹特士摇晃了一下身子,倒了下去。诗人发出了一声欢呼:“他被击中了!”然而,丹特士很快又抬起了身子,他虽然被打伤了肩部,但伤势并不严重,或者说没有任何生命危险。就在这时,普希金却因伤势严重,布失去了知觉,人们随即把他抬进了马车,大家怀着极其沉重的心情驱车回城了。
普希金在家中的长沙发上,熬过了痛苦的一夜,腹膜炎那种常见的难以忍受的憋闷感,一直没有消失,整个治疗过程几乎只靠冷敷和麻醉药来维持。两天后,即1837年1月29日下午3时许,世界诗坛的伟大天才普希金,痛苦地死于家中的长沙发上。这张着名的长沙发,后来被作为文物收藏于苏联国家历史博物馆。
对普希金的死,科学家们一直抱有存疑,大诗人死前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医疗救治?如果当时将他送往医院,他是不是还有生的可能?当时为什么不将他送往医,而是将他留在家里?
也有人说,从表面上看,普希金是死于决斗。而事实上,从那个名叫丹特士的人开始追求普希金的妻子,以及到最后的决斗,都是沙皇政府暗中策划的。普希金不是死于决斗,而是死于政府的迫害!
世人普遍相信这是一场谋杀或阴谋,并非桃色事件这么简单。沙皇政府不可能不知道这决斗事件,据说也派人去制止,只是派去的人,找错了地方。而整件事的背后,也似乎有支黑手在推波助澜,才让事件的发展最终脱离了控制。



我的墓志铭


这儿埋葬着普希金;他和年轻的缪斯,

在爱情与懒惰中,共同度过了愉快的一生,

他没有做过什么好事,可是他心地善良,

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给娜塔莎


美丽的夏天衰萎啦,衰萎啦;

明朗的日子正飞逝过去;

在松林微睡的阴影中

阴霾的云雾在弥漫延长。

肥沃的田地荒凉了;

嬉戏的溪涧寒冷起来;

浓茂的树林斑白了;

连苍穹也显得暗淡无光。


娜塔莎——我的光亮!你现在哪儿?

我怎能不流着辛酸的泪?

难道你就不肯和你心上的朋友

共享一会儿时光?

无论在起着涟漪的湖上,

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的时分,

在菩提树的清香覆盖下,

我都遇不见你的踪影。


不久,不久,冬天的寒冷

就要访问灌木林和田野,

在充满烟气的茅舍里,

马上就会射出明亮的火光。

我看不见我的美人儿啦!

我将像关在笼子里的一只金丝雀,

坐在家里面悲伤,

尽在将娜塔莎思念回想!




浪漫曲


阴雨的秋天,傍晚的时光,

一个少女在荒野的地方独自彷徨,

她把那个不幸的爱情结下的秘密果实,

紧抱在自己两只战栗的手上。

树林和山峰——一切都那么寂静,

一切都在夜色的昏暗中沉入睡乡;

只有她一个人怀着恐惧的心情,

用仔细的目光向着四周张望。


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就把视线停在那个无辜的婴儿身上……

“你睡吧,孩子,我的孽障,

你不知道我心里所有的悲伤,——

等你睁开眼睛,就会发愁,

因为你不能再紧贴着我的胸膛,

明天你就不会再见到你不幸的母亲

吻在你的小脸上。


“你将白白地向她招手!……

而我的罪过将永远是我的耻辱,——

你会永远忘掉我……

但我却不能将你遗忘!

别的人会来将你抚养,

并且说:‘你对于我们是个外人!’

你要问:‘我的亲人在哪儿?’

但你找不到你亲人的家门!


“我的天使将带着忧愁的思虑,

在别的孩子们中间忍痛受苦!

并且终身怀着一颗忧郁的心,

注视着别人家的母亲对子女的爱抚;

他到处都是一个孤独的流浪儿,

咒骂着这极不公平的世界,

他会听到残酷无情的笑骂……

那时候请你原谅,原谅我吧……


“也许,你这个凄凉的孤儿,

要去打听和寻访你的父亲!

唉!他在哪儿,那个亲爱的负心人,

那个我到死都忘记不了的心上人?——

那时候你安慰那个苦痛的受难者吧,

并且说:‘她已经不在这世上啦——

劳娜忍受不了生离死别的痛苦,

她已经投身到那个荒凉的世界啦’。


“啊,我说了些什么话?……也许,

你还会遇见你有罪的母亲——

你的悲伤的视线会使我感到吃惊!

母亲怎么连自己的儿子都认不清?

唉,假如哀求不动的命运

会被我的祈祷所感动……

但也许你会从我身边走过——

从此我们永世不再相逢。


“你睡吧,不幸的孩子,

最后一次再紧偎着我的胸膛。

这不公正的可怕的法律

判定了我们要受尽苦难。

当着岁月还没有驱走

你的无忧无虑的欢欣——

睡吧,我的亲爱的!辛酸的悲伤

还不能惊动你童年时的宁静!”


但这时月亮突然从丛林后面

照亮了她近旁的一所茅屋……

她带着慌张的心情紧抱着儿子

走近了那所茅屋;

弯下身子,轻悄悄地

把婴孩放在人家的门槛上,

然后怀着恐慌,转过眼睛,

就消失进夜色的苍茫。




致巴丘什科夫


从前有个时候,我诞生在

赫利孔的山洞里;

是提布卢斯以阿波罗的名义

给我施了洗礼,

于是我从童年时起

就畅饮明澈的希波克瑞涅的清泉,

在春天的玫瑰花荫下

我成长为一位诗人。


赫尔墨斯的快乐的儿子

很喜欢我这个小孩,

在黄金的淘气的年代里

就送给了我一支芦笛。

我很早就熟悉它,

不停地吹奏着这支笛子;

虽然我吹得还不连贯,

但缪斯们并不因此感到厌倦。


可是你啊,欢乐的歌手,

你是珀耳墨索斯河女仙们的好友啊,

你希望我飞跃上

诗坛的荣誉道路,

你要我同阿那克瑞翁分手,

去追随马罗的诗章,

在竖琴音响的伴奏之下

去歌颂战争血染的疆场。


福玻斯赐给我的并不多:

我心有余而才不足。

我远离开自己的祖先,

在异国的天空下歌唱,

我害怕跟鲁莽的伊卡罗斯

去作枉然的飞翔,

我要按自己的道路前进:

让每个人都照自己的心愿去行事那样。



玫瑰


我们的玫瑰在哪儿,

我的朋友们?

玫瑰凋谢啦,

这曙光之子。

不要说:

“青春就这样衰萎啦!”

不要说:

“这就是人生的欢乐!”

要向花儿说:

“再见吧,我怜惜你!”

并且指给我们看,

百合花正在那儿开放。




歌者


你可曾听见在小树林后面那夜间的歌声,

一个歌者在歌唱自己的爱情和悲哀不幸?

黎明时田野里寂静无声,

芦笛又响起了凄切而朴素的哀音,

你可曾听见?


你可曾在荒凉的树林的黑暗中遇见那个人,

一个歌者在歌唱自己的爱情和悲哀不幸?

你可曾注意到他的泪痕,微笑,

还有那充满了忧愁的平静的视线了

你可曾遇见?


你可曾叹息,当你听到那轻轻的歌声,

一个歌者在歌唱自己的爱情和悲哀不幸?

当你在树林里见到那个年青人,

看见他那双暗然无光的眼睛,

你可曾叹息?




给黛丽娅


哦,亲爱的黛丽娅!

快来吧,我的美人啊;

金色的爱情的星辰

已经出现在天空啦;

月亮静悄悄地滚过去;

快来吧——你的阿尔古斯远走开,

深梦已经把他所有的眼睛都紧闭上。


在槲树林静寂的

隐秘的荫影下,

一条孤寂的小溪

滚着银色的波浪,

还和忧郁的夜莺一齐歌唱,

那是谈情的愉快的隐避所在,

正照耀着月色的清光。


黑夜把自己的暗影

笼罩在我们身上,

灌木林的荫影微睡,

爱情的瞬息迅速飞逝,——

我全身都燃烧着欲望,

快来相会吧,哦,黛丽娅!

快来到我的怀抱里吧。




再见吧,忠诚的槲树林!


再见吧,忠诚的槲树林!

再见吧,田园无忧无虑的宁静,

还有那迅速飞逝了的日子的

轻快的欢乐之情!

再见吧,三山村,在那儿

快乐曾多少次将我相迎!

是不是我领略了你的甜美,

只为了将来要永远和你分别?

我从你们那儿带走了回忆,但把心儿留给你们。也许(这是一个多么甜美的梦想!),

我这个友情的自由、

欢乐、优美与智慧的崇拜者,

会重新回到你的田园,

来到菩提树的荫蔽下,

和在三山村的斜坡上行走。




童话


No l



乌拉!一位游荡的暴君,

正向俄罗斯驰奔。

救世主在苦痛地哭泣,

全国的人民也跟着他悲泣。

马利亚急忙地吓唬救世主:

“别哭啦,宝贝;别哭啦,我主:

瞧,妖怪,妖怪来啦——这是俄罗斯的沙皇!”

沙皇走进来,就开口宣讲:


“你们该知道,俄罗斯的人民,

全世界都知道的大事情:

我为自己缝了一套

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军装。

哦,庆幸吧,人民:我饱满、健康、肥壮;

办报的人到处在将我颂扬;

我又喝,又吃,又许下愿——

干什么事情我都不知道疲倦。


你们再听我附带补充几句,

我今后还要干些什么事情:

我要让拉甫罗夫退职,

把索茨送进精神病院;

我要给你们法制,来代替戈尔戈利的统治,

我要给人民以人的权利,

这是遵照我沙皇的仁慈,

这完全是出于我的好意”。


躺在床上的婴孩,

高兴得跳了起来:

“难道这是真的吗?

难道这不是在开玩笑?”

妈妈对他说:“睡吧,睡吧!快闭上你的小眼睛吧;

这该是睡觉的时候啦,

呶,听着吧,沙皇爸爸

在给你讲美妙的童话”。




致恰阿达耶夫


爱情、希望、平静的光荣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就是青春的欢乐,

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地消亡;

但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愿望,

在残暴的政权的重压之下,

我们正怀着焦急的心情

在倾听祖国的召唤。

我们忍受着期望的折磨

等候那神圣的自由时光,

正像一个年青的恋人

在等待那真诚的约会一样。

现在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自由之火,

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献身的心还没有死亡,

我的朋友,我们要把我们心灵的

美好的激情,都呈献给我们的祖邦!

同志,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星辰

就要上升,射出光芒,

俄罗斯要从睡梦中苏醒,

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

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




缪斯


当我幼年的时候她很喜爱我,

还给了我一枝七管的芦笛;

她含着微笑谛听着我;

我已经会轻轻地,用我纤嫩的手指,

按着空芦管上发出响声的洞眼,

奏出受了神灵启示的庄严的颂歌,

和弗利基亚牧人的平和的山歌。

从清晨到黄昏,我在槲树静寂的浓荫下

勤奋地细听着这位神秘的少女所授的课程;

为了用偶尔的嘉奖来使我高兴,

她就把可爱的前额上的卷发往后一撩,

亲自从我的手中拿开这支牧笛。

芦管因为神灵的气息而有了生命,

还用圣洁的迷醉之情充满了我的心灵。




哀歌


我体验了自己的愿望,

我厌倦了自己的幻想;

现在就只是一片痛苦,

那心灵空虚的果实留在我的心上。


在残酷运命的风暴之下,

我的灿烂的花冠已经凋零;——

我悲伤地、孤独地生活着,

我等待着,是不是我的末日即将来临?


这就像受着晚来严寒的吹打,

听到冬日风暴的啸响,

一片迟凋的树叶,

在光裸的枝干上颤抖一样!……




忠诚的希腊女儿呀!别哭啦


忠诚的希腊女儿呀!别哭啦,——他作为一个英雄倒下去,

是敌人的铅弹穿透了他的胸膛。

忠诚的希腊女儿呀!别哭啦,——那不是你在最初的战

斗之前,

为他指定了流血的光荣的征程?

那时候,你的丈夫预感到离别的痛苦,

他向你伸出了庄严的手,

还含着眼泪为自己的婴孩祝福了安全无恙,

但是黑色的旗帜正为了自由在喧响飘扬。

于是他就像阿里斯托吉同一样,用桃金娘的绿叶裹着利

剑,

冲进战斗的疆场——他倒下去了,但他却完成了伟大而又

神圣的事业。




囚徒


我坐在潮湿的牢狱的铁栅旁。

一只在束缚中饲养大了的年青的鹰鹫,

它是我的忧愁的同伴,正在我的窗下,

啄着带血的食物,拍动着翅膀。


它啄着,扔着,又朝着我的窗户张望,

好像在和我想着同样的事情。

它用目光和叫声召唤着我,

想要对我说:“让我们一同飞走吧!


我们都是自由的鸟儿;是时候啦,弟兄,是时候啦!

让我们飞到那儿,在云外的山岗闪着白光,

让我们飞到那儿,大海闪耀着青色的光芒,

让我们飞到那儿,就是那只有风……同我在游逛着

的地方!……”




只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


只剩下我孤零零的,孤零零的一个人啦,

所有的酒宴、爱人和朋友

都已经和轻柔的幻梦一齐消亡,——

就是我的青春

也带着它飘忽不定的才能暗淡下去。

这正像在漫漫长夜中

为了那些愉快的少男少女们点的蜡烛,

当狂热的欢宴将尽时

在白昼的光辉之前显得苍白无光。




小鸟


在异乡,我虔诚地严守着

祖国的古老的风习:

在晴朗的春节

让一只小鸟恢复了自由。


我心里感到无限的慰藉;

为什么还要对上帝埋怨不休,

即使当我能把自由的生活

赐给一个造物的时候!




皇村


美好的情感与往日的欢乐的守护者啊,

哦,你啊,槲树林的歌者早就熟悉的保佑神,

记忆啊,请你在我的面前

描绘出那些我用心灵生活的迷人的地方,

还有那些我曾经热爱过,我的情感在那儿发

展成长的树林,

在那儿,我的童年和最初的青春融合在一起,

在那儿,由于受到大自然和幻想的抚养,

我认识了诗歌,欢乐与宁静……


带领我,带领我去到那菩提树的清荫,

那里最适合我的自由散漫的习性,

带领我到湖边去,到那幽静的斜坡上去!……

我将重新看到浓密如茵的草场,

还有几株苍老的树木,还有明丽的山谷,

还有我熟悉的肥沃的湖畔的景象,

在那静静的湖面上,在波光闪耀之中,

一群高傲而又平静的天鹅在游荡。


让别的诗人去歌颂英雄和战争吧,

我却谦逊地热爱着这生动幽静的地方,

由于我和辉煌业绩的幻影格格不入,

你啊,皇村美丽的槲树林啊,

从现在起,我这位缪斯的默默无闻的朋友,

要把和平的诗歌和美好的空闲时光都向你献上。




荒原中播种自由的人


“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马太福音

我是荒原中的一个播种自由的人,

我出去得很早,在黎明的晨星之前;

我用清洁而无罪的手

在被奴役的田畴上,

撒下了有生命的种子——

但我浪费了的,只不过是时间、

有益的思想和劳力……。


去吃青草吧,你们这些爱和平的人民!

正直的呼声还不能把你们唤醒。

为什么要给牲畜以自由?

它们只该被屠宰和剪毛。

它们世世代代相传下来的遗产,

就是那挂着铃铛的重轭和皮鞭。




致大海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骄美的容光。


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

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

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

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

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

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

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

大群的船只就会被覆亡。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

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

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

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

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

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虚枉:

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

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

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虑的路径?

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

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那是一个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

是一些威严的回忆:

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

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

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位君王。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像反映在他的身上,

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阴沉,

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

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我整个的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戈 宝 权 译




宋 词 发 达 的 原 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作为上层建筑文学形式之一的词,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和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相联系的。研究宋词,只有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进行考察,才能认识清楚。
960年,赵匡胤在陈桥搞了一次“黄袍加身”的兵变,代周而起,建立了赵宋王朝。虽然它国力不算强大,燕云十六州始终没能收复,卧榻之下也只好听任辽和西夏等强邻酣睡着,但是它总算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二百余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在此后的近一百七十年中,基本上保持了国内的稳定:中原息兵,经济——特别是南方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都市日趋繁荣,出现了一个相对承平的局面。南宋百岁老人袁褧(jiǒng)在《枫窗小牍》里称:
太宗拓定南北,户犹三百五十七万四千二百五十七。此后递增,至徽庙(宋徽宗)有一千八百七十八万之多,……及乘舆南渡,江淮以北悉入虏廷。今上(宋高宗)主户,亦至一千一百七十万五千六百有奇。
这些数字说明了人口增殖的速度之高,一百五十年间猛增了四倍。即使除去基数中一些可能虚假的成分,发展也是很快的。特别是南方,人口较江淮以北多出了一半以上,这是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分不开的。伴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在南北各地涌现了一批较大的都会。汴京(开封)和杭州就是全国最大的都市,也是经济、文化的中心。拿汴京来说,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汴京有内外两城。内城方圆二十里许,外城四十余里。出了外城仍是一片繁华。该书称:“新封丘门(在外城东北旧封丘门外)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外余诸班值军营相对,至门约十余里。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1] 这种畸形的繁荣是同市民阶层的壮大分不开的。反映市民阶层生活情调的歌唱文体——新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的。该书的序里说:“垂髫(tiáo) [2] 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可说是对市民生活的真实记录。这里所说的新声,就是曲子词在民间的新发展。它突破了五代以来小令形式的限制,变得更长、更活泼、更加音乐化,也更能反映生活的情态了。柳永的慢词就是在这基础上产生的。宋翔凤《乐府余论》称:
按词自南唐以后,但有小令。其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柳永)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
这段话扼要地说明了民间新声同柳永等慢词作家的关系,是重要的词史资料。可见新声的流传是促使宋词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一个问题。
其次,是上层人物的提倡。宋朝立国,标榜文治,影响所及,朝野成风。《宋史·乐志》称:“太宗洞晓音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创新声者三百九十。”又谓:“仁宗洞晓音律,每禁中度曲以赐教坊。”王易《词曲史》亦称:“真、仁、神三宗俱晓声律,徽宗之词,尤擅胜场。……南渡以后,流风未泯,高宗能词,有舞杨花自制曲”云云。一时君臣上下,均以能词为荣。宋祁作《鹧鸪天》,仁宗以宫人赐之;柳永赋《望海潮》,孙何以重金馈之;俞国宝以《风入松》词受赏高宗,即日得官;胡铨南归,孝宗为唱《喜迁莺》以劳之。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宣和遗事》里还记载了一段词林“佳话”,大意是:
宣和间,上元张灯,许士女纵观,各赐酒一杯。一女子窃所饮金杯,卫士见之,押至御前。女诵《鹧鸪天》云:“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观鹤降笙箫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脸生春。归家切恐公婆责,乞赐金杯作照凭。”徽宗大喜,以金杯赐之,令卫士送归。
一个普通女子能即兴为词,并且得到皇帝的赏赐,这虽然也许写得有些夸张,但也颇能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
第三,是文体进化的必然趋势。韵文是我国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从诗经直至唐人近体,可谓一脉相承。但是,诗至晚唐变化殆尽,习套已成,后继者很难有什么创造了。这就是宋诗不振的原因之一。词却不然,它经过隋唐五代的孕育培养,正挟其方生之气进入宋代。在当时适合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力量的推动下,就像生马驹闯入了辽阔的草原,正可纵情驰骋而不受控捉。试看两宋词坛,人才之多,著作之富,各种形式、风格、流派层出迭见,真是变化无穷。……这种局面的形成,除了前面所述原因以外,也是同过去长期创作经验的积累,和文体进化的必然趋势分不开的。




推荐阅读:

奥登诗23首

雪莱诗25首

里尔克诗23首

勒韦尔迪散文诗31首

普希金《神甫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

屠格涅夫散文诗20首

悌丝黛尔诗8首

泰戈尔《再次集》

塔索《我爱你,只因为你美艳》

布鲁诺《老橡树》

马里诺诗2首

梅塔斯塔齐奥《自由》

帕里尼《祝酒》

阿尔菲耶里《孤寂的树林》

伐致呵利诗3首

迦梨陀娑诗2首

彼特拉克诗7首

薄伽丘《江河化成了玻璃》

马基雅维利《机会》

阿里奥斯托《十四行诗》

佩索阿诗29首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泰戈尔《渡口》

莱蒙托夫诗65首

荷尔德林《如当节日的时候……》

荷立克诗5首

豪斯曼诗5首

拜伦诗28首

劳伦斯诗29首

菲茨杰拉德《献诗》

纪伯伦散文诗《珍趣篇》

黑塞诗23首

斯蒂芬斯《雏菊》

斯蒂芬斯《争鸣者》

普希金诗16首

荷尔德林诗15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8首

奥登诗30首

布罗茨基诗27首

菲茨杰拉德诗11首

史蒂文森诗5首

屠格涅夫散文诗31首

普希金叙事诗《铜骑士》

竹内新诗2首

岸田衿子《忘却了的秋季》

乌依多博诗10首

纪伯伦散文诗《疯人》

但丁《神曲》天堂篇①

但丁《神曲》天堂篇②

狄金森诗22首

雪莱诗12首

内厄姆·泰特诗11首

杰弗里·希尔《麦西亚赞美诗》

莱蒙托夫叙事诗《童僧》

纪伯伦散文诗《泪与笑》

普希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阿尔弗雷德·奥斯汀诗10首

亨利·詹姆斯·派伊诗13首

马林·索雷斯库诗23首

紫圭子诗2首

福中都生子诗2首

帕拉诗11首

凯利诗4首

劳伦斯诗17首

拜伦诗19首

The Poems and Prose Poems of Charles Baudelaire

Beowulf

Shakespeare's Sonnets

The Song of Roland

Das Marien-Leben

Das Buch der Bilder

100 Poems by Umberto Saba

240 Poems by Umberto Saba

NEUE GEDICHTE

Das Buch von der Armut und vom Tode

Das Buch vom mönchischen Leben

Das Buch von der Pilgerschaft

42 Poems by RILKE


垂裳摇玉烛 秉铎振金枞 御极眞玄理 陈诗续鼓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