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贡恰·门德斯诗10首

西班牙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贡恰·门德斯(Concha Méndez, 1898-1986),生于马德里,她的诗歌创作深受“二七年一代”尤其是阿尔贝蒂和加西亚·洛尔卡的影响。1932 年,经洛尔卡介绍,她结识了诗人阿尔托拉吉雷,并与他结为伉俪。从此,便双双致力于诗歌的创作与出版发行。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他们坚定地站在共和国一边。共和国失败后,他们流亡国外,于 1944年在墨西哥定居。她的诗作主要有:《踩动》(1926)、《喷泉》(1928)、《海洋与陆地的歌》(1930)、《生命对生命》(1932)、《孩子与影子》(1936)、《交织的雨水》(1939)、《诗篇、阴影与梦幻》(1944)、《圣诞歌谣》(1944)、《诗选》(1967)、《生命或河流》(1979)、《生与梦之间》(1981)和 1995 年出版的《诗集》(1926-1986)等。


Concha Méndez nació el 27 de julio de 1898 en España y falleció en México en diciembre de 1986. Es una de las voces femeninas más importantes de la llamada Generación del 27 y además, una mujer con las ideas claras y muchos deseos de vivir libremente. Siendo joven se marchó de su casa paterna rumbo a la aventura: estuvo en Londres, Montevideo y Buenos Aires y se dedicó de lleno a cultivar la poesía. En su obra se nota una gran influencia de sus amistades de entonces, Luis Cernuda, Rafael Alberti y Federico García Lorca, y fue a través de esas relaciones que se atrevió a publicar su primera obra, "Inquietudes", y más tarde "Canciones de mar y tierra". Estuvo casada con el poeta malagueño Manuel Altolaguirre con quien creó la editorial La Verónica, que publicó la revista Héroe, en la que colaboraron importantes intelectuales de esa época, tales como Miguel de Unamuno y Juan Ramón Jiménez. Con el estallido de la Guerra Civil debió exiliarse, pero no dejó de participar de la poesía de su tierra. El estilo poético de Méndez es directo y sincero, rozando lo intimista, y si bien pueden distinguirse en él varias etapas, podemos decir que se trata de una obra con una fuerza y un carácter pocas veces visto y mucho menos en mujeres, siempre sometidas a una gran represión. Te recomendamos "Me gusta andar de noche" y "Se desprendió mi sangre.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

从基督教文化对20世纪中国文学影响的具体情况来看,中国作家大多数并非教徒,他们只是用自己的心去感知基督所代表的价值观念,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大量输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就包括基督教的各种价值理念在内。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主要体现于基督教的价值观念对中国文学创作所起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中国作家关注和提倡基督教的泯灭一切阶级、种族区别的博爱精神。冰心将博爱作为生命价值的起源来赞美,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和北村的《施洗的河》还塑造了“爱仇敌”的艺术形象。虽然抗争和怨恨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中心主题,但“爱”才是人的生命价值的本源和终极。
第二,由于本土的文化环境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对基督教原罪与救赎观念的误读与排斥,中国现代文学对原罪与救赎的观念不感兴趣。老舍的《骆驼祥子》、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等的作品中,展示了堕落是一条走向深渊的不归之路。1990年代《施洗的河》揭示了人的救赎必须仰赖神的救恩。
第三,在基督教忏悔精神的影响下,忏悔主题开始出现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并一度达到兴盛。中国作家的忏悔意识既与自我人格,也与整个民族人格的重建紧密结合在一起,很直接地渗织在一种时代的主题叙写之中,如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的童年母题文学的叙事;1920年代后,冰心、梁宗岱等写的祈祷诗歌借助于祈祷形式表达“无罪忏悔”的主题;1980年代后,巴金晚年创作的《随想录》是一部民族的忏悔录。
第四,中国现代思想传统对于基督受难的诠释侧重于道德伦理的意义,对于耶稣本人的行为诠释大多是局限于历史的范畴中予以价值认定。20世纪上半叶基督受难的母题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殉道精神的表现上,如巴金的《灭亡》等。20世纪下半叶,基督受难母题所蕴含的以承受苦难为乐的精神催发了中国文学中的苦难叙事。这种叙事从197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伤痕文学的控诉苦难叙事,回归“右派”和知青作家的感谢苦难叙事,直至后来北村的小说与刘小枫的散文将这种叙事推进到“记忆苦难”的时代。
第五,基督教文化的冲突与漂泊理念影响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人格结构,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漂泊母题繁盛一时。如洪灵菲的《流亡》、艾芜的《南行记》等。与西方人致力于寻找人类家园与终极归宿的母题相比,中国作家漂泊母题的文学创作表现了跋涉不止、拒绝回家的独特之处,塑造了众多的不愿停留、不求归宿的漂泊者形象,典型代表如鲁迅笔下的“过客”。



推荐阅读:

马赛尔·昂达奇诗2首

厄尔利·伯尼诗2首

哥伦伯《遗书》

菲丽斯·韦伯《嫉恨的种子》

阿维森诗2首

亡灵书

尼罗河颂

阿顿颂诗

吉尔伽美什

伊什塔尔下阴间

古埃及劳动歌谣

巴鲁迪诗2首

里尔克诗14首

布罗茨基诗6首

邵基诗3首

沙迪诗2首

易卜拉欣《1919年埃及妇女大游行》

赛布尔《啊,我的星,啊,我惟一的星》

塔哈《热恋中的月亮》

瓦法《当夜色来临的时候》

里尔克《时辰祈祷·贫穷与死亡》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

苏尔达斯诗8首

奈都诗4首

安莉塔·波利坦诗3首

伯勒萨德诗2首

尼拉腊《云之歌》

本德《鸟语》

特德·贝里根诗13首

三木露风诗6首

土井晚翠诗4首

柿本人麻吕诗4首

山上忆良诗3首

室生犀星诗3首

三好达治诗3首

鲇川信夫《船舶旅馆晨歌》

科恩诗12首

特德·贝里根诗14首

奥里维拉诗4首

拉莫斯诗3首

板顿诗7首

莎士比亚诗8首

威廉·布莱克《老虎》

阿赫玛托娃《安魂曲》

约翰·弥尔顿《时间啊…》

弥尔顿《我仿佛看见》

D·H·劳伦斯《钢琴》

徐志摩译李清照词

徐志摩译哈代诗3首

徐志摩译曼殊菲尔诗3首

普希金《青铜骑士》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

R·S·托马斯诗30首

狄兰·托马斯《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约翰·弥尔顿《哀失明》

赫塞《梦》

马丁松《三月的夜晚》

曼德尔施塔姆《干草堆》

扎加耶夫斯基《房间》

叶赛宁《我记得》

辛波斯卡·扎加耶夫斯基·布罗茨基《云》

张枣译史蒂文斯诗13首

张枣译马克·斯特兰德诗5首

叶芝《茵尼斯弗利岛》


南楼西下时 月里闻来棹 桂水舳舻回 荆州津济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