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七章 捕捉一切本尊之命力《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祖古乌金仁波切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西藏鲁康寺 壁画

第七章 捕捉一切本尊之命力《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作者:祖古·乌金仁波切

译者:项慧龄

 

 

第七章 捕捉一切本尊之命力

 

圆满次第如同有一个电灯泡在你的心脏中央,

而生起次第如同在一面墙上画一个电灯泡。

我们永远无法真正打开画在墙壁上的电灯泡,

但是它将会提醒你有一个真正的电灯泡,

使你能够更轻易地认识真正的电灯泡。

 

藏传佛教的不同学派对本尊的修行法门有不同的看法。在新译派之中,尤其是萨迦派,修行者必须每天持咒来维持修行者与本尊之间的联系。虽然你透过灌顶而与本尊建立联系,但是你必须每天修持三昧耶(samaya)[三昧那(Sama):即“誓愿”,包括上师身、口、意的戒律和十四根本堕。]的法门来保持这种联系,不然这种联系就会消失。尽管从来没有人说修行者错过日课就会下地狱,但是萨迦传统坚持修行者要从事日课,籍以维持修行者与本尊之间的联系,这是为什么一些萨迦派的喇嘛们有一本厚厚的日课法本的原因。噶举派和宁玛派的体系与之相比有所不同,它们强调“把一切精简为一”。在这种方法之中,如果你修持一个本尊法门,所有其它的本尊都会自动地包含在这个本尊修法之中;如果你了证一个佛,你自动会在同时了证所有其它诸佛。

 

一切诸佛合一

 

“了证一佛,即了证一切诸佛”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广袤无垠的本初觉醒之内,一切诸佛是合一的。它如同虚空的广大无限,如同天空的广袤无垠;我们不能说在世界的某个部分有一个天空,在另一个部分有另一个天空,整个广袤无垠的范畴是相同的虚空。同样地,虽然一切诸佛以不同的身相显现,但是他们如虚空般的证悟心却一模一样。他们真正的本质不是由不同的本体所构成。

 

在广大无垠的本初觉醒之内,“一切诸佛合一”的这个事实不是我发明出来的,这是诸佛本身的教导。如果你对这一点有信心,便会了解诸佛不同的身相不是你必须紧密保持联系的不同人物。那不像有三十个人,而你必须和这三十个人中的每一个人保持美好的友谊。智慧本尊如诸佛那般没有任何念头,他们不会区分哪些人喜欢他们,哪些人不喜欢他们。诸佛不像平常人,他们所有众多的身相都具有相同的本体,籍由修持其中一个佛的法门,你自动就和一切诸佛建立了联系。请你们对这个事实有信心。

 

虽然一切诸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是他们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显现自己。就这个方面而言,我们也是如此,全都具有佛性,这佛性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差异;在基本上,我们全都是空觉双运。但是我们如何把这个佛性展现为念头,其中肯定有所差异。当我感到快乐时,另一个人可能感到悲伤,我们会有不同的感受。然而在本质上,我们是相同的。

 

本尊不具有任何念头,他们不会有所分别,而且就本体而言,他们如同单一的广袤虚空。想象在尼泊尔所有房屋每个房间里的虚空,虽然这些房屋是彼此独立的,但是其内的虚空却不会因为房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就本质而言,一切诸佛是相同的。因此,如果了证一佛,你就自动地了证一切诸佛。

 

每当你在生起次第观想本尊时,请了解观想本尊的基础即是圆满次第。如果你能够在认识心性之后观想本尊,你只要让本尊的身相在那种状态中展开、产生即可。如此在基本上,你修持什么本尊之间是没有差异的,因为只是让本尊的身相在你认识心性的状态中展现罢了。如果我们没有如此修持,或用凡俗的二元念头来修持,那么所有的本尊肯定是不同的,因为一个念头自动就会排除另一个念头。

 

当我们谈到了证一个特定本尊时,最重要的重点在于:认识空性,出于慈悲地为了一切有情众生而修行,并且离于希望和恐惧。如果如此修持,你一定会了证本尊,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你是出自唯物实利的动机来修行,怀着“我希望能够证得什么和什么”的期望,就会延迟成就的到来,你永远无法透过希望和恐惧而了证本尊。首先,我们要认识心性;其次,为了一切众生而生起悲心;然后,放弃希望和恐惧。透过这样的修持,你一定会成就本尊。

 

你可以先注视一幅唐卡绘画来观想本尊,唐卡给予你一种视觉印象,一种可见而有形的身相,但是真正的本尊不是那个样子。唐卡是有形的实体,你可以用手执取;你想象的本尊身相是可见的,但是却不可触摸。它是空虚的,但是你仍然能够看见它。它如同镜中的影像,你看得见却摸不着。

 

藏传佛教有噶举、萨迦、宁玛和格鲁等四大学派。在所有这四个传统之中,当修持生起次第时,我们都需要从真如三摩地开始。“真如”是指你本具的心性,它不是来自另一个地方的另一种真如,这种真如纯粹就是圆满次第。圆满次第中的“圆满”是指全然展现为你的自性的事物,即法身心性,而认识这种法身心性,即是圆满次第。当我们认识心性,同时安住在真如三摩地之中,我们不离本然状态,让生起次第的观想开展出来。为了利益众生,仪轨的修持从广袤无垠的三身中产生。轮回与涅槃是从广袤无垠的三身中展现。

 

三种三摩地的第一三摩地“真如三摩地”是指本初空性。事实上,它是一切诸佛三身的本质,空性是证悟身的功德;觉性是证悟语的功德;明觉之无碍能力是证悟意的功德。一切诸佛之身、语、意也展现如下:不变的功德是“身”;不息的功德是“语”;无谬的功德是“意”。在众生的迷妄状态之中,这三种功德展现为有情众生之身、语、意。

 

因此,在这三种功德之中,你们既有轮回也有涅槃,有一切诸佛的身、语、意,也有一切有情众生的身、语、意,三身的本质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普遍存在于轮回与涅槃之内。它可能听起来好像有三种彼此独立的事物:一个是法身,另一个是报身,第三个是化身,但事实上,它是一个无别的本体。那是自性身或体性身,也就是你自己的心性。这普遍存在于所有轮回与涅槃的状态之中。

 

一切有情众生的身、语、意,只不过是一切诸佛之身、语、意的展现或表现,它们不是来自任何其它地方。如果我们完全认识这是一致的,就会变得完全地稳定,这即是所谓的“认识一切诸佛之证悟身、语、意”。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认识自性,我们就会迷惑散乱,像现在一样继续在轮回中流转。

 

我重复密续所说的:“一切有情众生都是佛,但是他们受到暂时障蔽的遮盖。当这些障蔽被移除之后,他们都是真正证悟的佛。”虽然一切诸佛和一切众生的本质是相同的,但是我们却没有认识这一点,而继续身陷轮回之中,这是“一体两面”的一个例子。我们能够证悟,能够成佛,那是因为我们已经具备证悟的本质——佛性。如果没有佛性,我们不可能达到任何证悟。

 

本尊修行的究竟目标

 

在圆满次第和生起次第之中,圆满次第是最重要的。它如同我们已经拥有的生命力,本具的三身即是我们的心性。圆满次第是三身的觉醒状态,虽然我们已经拥有这三身,不需要费力去创造它们,但是却能够发展它们明显的特质。生起次第是我们想象的事物,是我们容许在心田嬉戏的事物。

 

有心和心性,心不同于心性。思惟和想象的是二元分立的心,而在心性之中,没有被思维或被想象的事物。三身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心性之中,而在某个方面,它们的形相因为观想而变得明显。我们这么做是为了获得成就,清净障蔽。而最重要的做法是在认识心性的同时,让生起次第所有不同的面向展现出来,这是第一流的方式,也是最佳的方式。然而,尽管不知道心性,但同时仍可修持生起次第,因为心性是一种无碍的空觉,因此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仍然是双运的。我们有必要去了解本尊修行的基本原则。

 

为了向外展现三身之功德——本尊之身、语、意,我们在修持仪轨时,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步骤:供养、持咒、想象光芒散放出去又融摄回来、赞诵和忏悔、请求转动法L、恳请诸佛不要入涅槃,以及回向功德。所有这些步骤是去除天空中云朵的不同方式,它们构成传统所谓的清净障蔽和积聚福慧二资粮,它们也是诸佛之慈悲与善巧方便,是诸佛智慧之表现,具有不可思议的效果。绝对不要认为生起次第毫无意义、没有用处或不重要。

 

在生起次第之中,最重要的重点被形容为“捕捉一切诸佛的命力”。换句话说,如果你了证圆满次第,就一定会了证诸佛和诸本尊。没有圆满次第,一切诸佛和本尊都只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事物。当认识心性是超越“达成”的,你就自动地成就了本尊。真的,就了证本尊而言,没有什么技巧比这个方法更加深奥了。

 

本尊修行的究竟目标在于认识三身的本性无别于自己的心性。在认识心性时,我们就能够自动地成就心性可显现的有形面向。虽然这些面向对外显现,但是于内在,我们没有创造任何事物。

 

圆满次第如同有一个电灯泡在你的心脏中央,而生起次第如同在一面墙上画一个电灯泡。我们永远无法真正打开画在墙壁上的电灯泡,但是它将会提醒你有一个真正的电灯泡,使你能够更轻易地认识真正的电灯泡。这即是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之间的差异。

 

我们既需要生起次第,也需要圆满次第。当我们尚未建立稳定的三摩地和圆满次第时,生起次第的有形面向将帮助我们清净障蔽,并积聚功德与智慧二资粮。就消除障蔽而言,这具有巨大而深刻的重要性,绝对不要认为生起次第是没有必要的。“认识你要成就的本尊”这句话常常被提及,它表示我们应该认识究的本尊事实上即是圆满次第——我们的心性。我们应该认识:心性即是我们所要成就的本尊。

 

结合巧方便和智慧

 

诸佛从未教导我们只要透过生起次第的善巧方便,就能够获致证悟。我们必须透过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之双运而达到证悟。圆满次第才是达到证悟真正而必不可少的力量。仅仅透过圆满次第来获致证悟是可能的,但是却不能只透过生起次第。然而,善巧方便与智慧的双运仍然是达到证悟最迅捷的方式。

 

善巧方便是生起次第,智慧是圆满次第。你可能具有把整架飞机组装起来的知识(智慧),这知识以一个人的形式呈现,如果你没有善巧方便——所有的零件,你可以想要持有这个人要多久就多久,但是将永远不会有一架飞机。相反地,你可以有每一个零件,拥有所有的善巧方便,但是如果你没有那个知道怎么把零件组装起来的人,那么这些零件不可能会自行飞上天空。只有你结合智慧和善巧方便,才可能拥有一架能够在天空中翱翔的飞机。

 

密咒乘(金刚乘)之所以被称为是一条通往证悟的迅捷之道,纯粹是因为它结合了善巧方便和智慧,结合了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金刚乘的修行法门结合了本尊的观想和认识心性,这是金刚乘为什么是一条迅捷之道的原因。

 

这里有“了证一本尊,即了证一切本尊”的另一个例子。举例来说,你有一千盏电灯泡。你替它们接上电线,但是却没有打开电力。就照明而言,这一千盏电灯泡究竟有什么用处?但是如果你打开电力的开关,那一千盏电灯泡就会同时照亮。即使它们是个别独立的电灯泡,但是它们所散发出来的光亮本身却是相同的。在本质上,它是相同的光亮。不论你在世界的哪一个地方有一个电灯泡,虽然电灯泡的光亮可能会因为电灯泡本身的条件而不同,但是它却是以相同的方式来发光、发亮。如同使电灯泡发光的电力一般,本初觉醒是主要的力量,那是最重要的事物。如果你了悟那一点,你就已经了悟每一盏电灯泡的光亮,而不是只有其中的一盏。

 

电灯泡或许有不同的颜色,因此它们透出来的光有的是黄色,有的是蓝色、绿色或红色,这是五智的电灯的例子。尽管每一智的颜色或特定的功德或许有所差异,但是它们所散发出来的光亮却是相同的本初觉醒。请了解这一点。

 

如果事实不是如此,那么我们就能够争论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哪一个最好,那仿佛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将要进行比试。请了解善巧方便是生起次第,智慧是圆满次第,它们两者都是重要的。两者的双运是最重要的。

 

不要认为没有真正的本尊,也不要认为本尊只是我们的想象。我们拥有本来就存在于自己佛性内的本尊——智慧本尊。同样地,不论电灯泡是什么颜色,不论是蓝色、红色、白色或绿色,都是以相同的方式发光发亮。你可能有一万盏或十万盏电灯泡,但是如果没有电力,它们就毫无用处。同样地,我们需要结合圆满次第与生起次第。

 

你或许可以成功地观想一万个甚或十万个不同的本尊,清晰地仿佛他们亲自显现在你的面前,但是你的修行仍然需要结合圆满次第。如果你的修行没有结合圆满次第,那就有如拥有一架飞机的所有零件,却缺乏把这些零件组装起来的知识。

 

如果修行者没有了知心性,那么修行者就会被迫把真正的金刚乘修持成为一种仿制品,那是二流的生起次第。修行者首先需要念诵一句咒语,例如Om Svabhava Shuddho Sarva Dharma Svabhava Shuddhoh Hang”(嗡·斯瓦哈瓦·修度·萨瓦·达玛·斯瓦哈瓦·修度·杭)(此咒的意义是:“自身、本和诸法,在空性的一味中,其自性皆为清净。”)然后想象一切事物变成空性。从这种创造出来的空性状态之中,空、风、地、水、火的种子字和天宫逐渐显现,继之显现的是本尊等等。这些全都是修行者想象出来的事物。老实说,“咒语让一切事物变成空性”不是真的,因为一切事物已经是空性,它们不是因为你想象它们是空性,而突然变成空性。如果修行者没有认识心性,他就不会看见一切事物即是空性。如果修行者没有真正了知圆满次第,那么想象一件事物接着另一个事物就会成为真正生起次第的赝品。

 

另一方面,你或许已经被介绍心性,认识真如三摩地。“真如”是指事物真实的面貌,而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在不离这种真如状态之下——在认识心性的同时,修行者可以让生起次第的不同面向展现出来,同时不把真如状态抛在脑后,这即是真正的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的双运。修行者可以用真正的方式和假造的方式来修持生圆双运,但是在没有认识心性的情况下,修行者就无法修持真正的方式。

 

修持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双运的真正方式是指,你已经被引介了“立断”之见——真正的真如三摩地。它如同我所给的镜子的例子,任何事物都可以映现在镜子上面,当事物反映在镜子上时,影像不具有任何的实体,然而它却是清晰可见的。

 

种子字三摩地如同显现在镜子上的影像,而镜子的明亮和镜子本身则如同真如三摩地和明光三摩地,即空性和觉察。真如三摩地是空性,明光三摩地是觉察或明亮的品质。这两种三摩地是无别的,而任何影像可以从这种空觉无别的双运中生起,任何形式的生起次第,都能够自在地从这种空觉无别的双运中生起,这种空无别的双运也称为“空性与慈悲”。我们可以体验到无别于圆满次第的生起次第,但是它却不具有任何具体的本性,这仅仅是因为认识圆满次第的缘故。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圆满次第,那么生起次第就如同正在我房间外面进行的建筑工事。它变成一种造作,表示它是有形可触摸的。

 

本尊、咒语、三摩地

 

举例来说,你已经领受了《伏藏珍宝》的所有灌顶,这是一部有许多本尊的教法,它需要花四个月的时间领受所有的灌顶。如果你修行的风格是以新译派为本,那么你就会有大量的日课,而且必须念诵所有的日课,你必须从早到晚持续不断地念诵,才能够念完所有的日课和咒语。到最后,你会想:“好在我今天念完了,我仍然和所有的本尊之间有殊胜的联系,他们没有离开我。”或许有一天,你忘了念诵其中一个日课,或你无法修持日课。然后你会想:“喔,糟糕!现在我切断了我和本尊之间的神圣联系,我已经违犯了三味耶,我肯定会下地狱。”然后你真的陷入麻烦。你之所以有麻烦,是因为有那么多不同身相的本尊,使你难以和每一个本尊保特联系。

 

你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在广大无垠的本初觉醒之内,每一个本尊和每一个佛都是一样的。然后,你就可以非常轻易地和一切本尊、诸佛保持联系,举例来说,你可以念诵代表一切诸佛身、语、意的三个种子字——“om”(嗡)、“Ah”(阿)、“Hung”。“Om”(嗡)是毗卢遮那佛(一切诸佛之证悟身)的本质;“Ah”(阿)是无量光阿弥陀佛的本质,一切诸佛之证悟语;“Hung”是不动佛的本质,(不动)即指离于概念思惟的心性,“Hug”是一切诸佛的心性。事实上,在认识心性的同时,念诵“om·Ah·Hung”(嗡·阿·……是很好的。于是你和一切本尊诸佛的每一个可能的面向保持了三昧耶的联系,因为所有的面向都包含在证悟的身、语、意之内。

 

现在让我们想一想诸佛所传授的所有的教法。在这个世界上,三藏(Tripitaka)——《甘珠尔》(Kangyur)和《丹珠尔》(Tengyur,即佛陀亲口所说的教法),以及针对这些教法所做的释论,就有成千上百卷,而且内容巨细靡遗到不可思议的程度,然后我们拥有所有的密续。然而,所有这些教法的精髓即在于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你可以详细地斟酌推敲这些教法,以获得无懈可击的了解,但是如果要把这种了解应用在个人觉受之上,就应该精简一切。换句话说,Om·Ah·Hung(嗡·阿·这三个种子字包含了一切诸佛的身、语、意,包含了所有的教法和所有的三摩地。

 

同样地,胜者的身、语、意包含在认识心性的一个刹那之内。“Om(嗡)是毗卢遮那佛的本质,意思是“以身相展现”,本尊的身相是有形而可见的,以身相来展现。举例来说,在中阴状态,我们遇见声音、颜色和光亮、大大小小的光体、寂静尊和忿怒尊等等。我们在这里遇见的一切事物都是可觉知的,具有色相,而那即是一切诸佛身的面向。“Ah”(阿)是诸佛之“语”,“语”是无量光阿弥陀佛,是指所有无尽无量的教法,全都包含在“Ah”(阿)这个种子字之内。“Hung”是诸佛之“意”,是不动佛,代表无扰或不可撼动,即无二明觉的状态,离于任何概念上的思惟。如此一来,“Om·Ah·Hung”(嗡·阿·吽)这三个种子字体现或包含了任何佛之身相的身、语、意。你可以仔仔细细地去了解这一点,但是当要把这种了解应用在觉受之上时,你要精简一切。

 

一切诸佛之身、语、意的本质被称为本尊、咒语和三摩地。我们把本尊浓缩精简为我们观想的事物,而不是用手制作出来的某个物品。本尊不是一个大工程,它是我们忆念“我是某某本尊。”在那时,你想象自己是一个特定的本尊,非常简单;至于你的言语,即是咒语,例如“Om·Ah.Hung”(嗡·阿·;你的心意是三摩地的层面,即认识心性。一切都包含在这简单的方法之内。

 

除非修持本尊、咒语、三摩地三者,否则身为有情众生,我们的心总是被三毒或五毒牵着走。举例来说,让我们看看这个杯子,你认识这是一个精美的杯子,嗯,那就是“贪”。当你看着这块使用过的手帕,你不喜欢它,这就是“嗔”。这尚未使用过的牙签既不好也不坏,对不对?当注视着这牙签时,你既没有受到吸引,也不会感到忿怒,只觉得中立。我们所想的任何念头都像这三种的其中一种,没有一种二元分立的心态不混杂了这贪、嗔、痴三毒。当看见美好的事物,我们喜欢它;如果看见丑陋的事物,我们不喜欢它;看见介于美、丑之间的事物,我们不痛不痒,对不对?当听到悦耳的声音,或闻到甜美的气味,或尝到可口的食物,我们喜欢它;如果它尝起来是腐坏的,我们不喜欢它,我们全都有这三毒。当某件讨喜的事物浮现在心中,我们喜欢它;如果它是令人感到痛苦的,我们不喜欢它。我们确实有欢乐和痛苦,对不对?但是,我们却不在乎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任何事物,而对它们置之不理。我们总是用这三毒来回应出现在六种感官之前的事物。

 

生起次第纯粹是透过想象天宫、本尊的身相和供养,而把这种模式转化成为善念。在五个种子字、十字金刚杵上的天宫、本尊、供养之后想象须弥山时,所有这一切清净了我们思维的串习。我们念诵祈愿文,智慧本尊在天空显现,然后融摄入我们自身。“我自己是本尊;我散放出来的光芒转变成为献给天女的供养,于是天女们回赠我无量无边的供养,赞诵我为本尊。”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事物,它把我们的念头模式转变成为善念。那即是本尊,是“身”的面向。

 

然后,我们想象三萨埵(three sattvas):三昧耶萨埵(samaya sattva)、佳那萨(jnana sattva)、三摩地萨埵(samadhi sattva),即被称为“三昧耶尊”、“智慧尊”和“摩地尊”的三种本尊。三昧耶尊是在我们心间的一个种子字,被咒鬟环绕,旋转照耀出光芒。念诵咒语属于“语”的面向,有许多不同的事业和功能。当我们谈到三摩地或意的面向时,你只要去认识是什么在想象这一切即可。请体验空觉无别之状态。

 

诸佛出自善巧方便和大悲而教导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这些教法极为殊胜而有效。首先,生起次第的整个目的在于把恶念转化成为善念;圆满次第的目的则是让善念消失无踪。当你认识心性,看见空觉无别的状态时,即使是最善的念头都会因此而消融,不留下任何痕迹。

 

有时人们说:“我想要有一个本尊的净相。”他们期待在念诵了某个数量的咒语之后,本尊就会来到面前,就会看到本尊。事实上,那种心态把本尊给外在化了。真正的本尊是空性与觉察之双运,是你自己的心性。与其击鼓摇铃,期待本尊在你面前的天空上出现,你反而应该认识是什么在想象这一切。在那时,你就会看见空性与觉察之无别状态,这即是与真正的本尊面对面。这不是比希望一个本尊从外界出现在你面前要容易多了吗?真正的本尊净相即是认识你的心性。

 

即使你在自己的心性内寻找十亿年,除了空虚之外,你将永远不会看见任何具体的“事物”。那是法身本尊,当你注视时,你就看见了它。不论你怎么探究、分析、扫描这心性,你将永远无法找到任何具体而有形的物质,那就是它为什么称为“非造作的空性”的原因。认识这一点,即是与法身佛面对面或拥有法身佛的净相。是什么看见心是空虚的?有某种觉察的、觉醒的品质可以看见心是空虚的,这不像虚空,虚空不会看见它本身。另一方面,心是觉察的,也是空虚的。空虚的品质是法身,觉察的品质是报身,觉察与空虚的双运是化身。

 

这是拥有本尊净相最容易的方法,也是真实的方法。肤浅的方法是在击鼓摇铃之后,期待本尊从外在降临。事实上,拥有圆满次第的本尊净相是最简易的方法,也是真实的方法。如果你只怀着这样的想法修持生起次第:“我希望本尊会降临,我希望本尊会降临。”那只是在培养希望与恐惧,它只会把真正的本尊推得更远。

 

认识心性能够获得千佛的命力,当你掌握了千佛的命力之后,他们就无法从你手中逃脱。你透过真正三摩地状态的力量,便掌握了所有本尊的命力,不必召唤他们前来,仿佛他们住在远方一般。

 

另一种是用认真、死板的方式来取悦本尊,心想本尊真的存在于天上的某个地方。这种心态是:“我必须摆出供品,否则他就会生气。如果我呈献精美的供养,他就会欢喜。如果我念诵咒语,就会让他感到快乐。如果我忘记念诵咒语,他就会感到心烦。如果我损坏了我与他之间的联系,就会让他感到非常的糟糕。”这种心态也称为培养希望与恐惧,那不是真正的方法。

 

让心镜去想

 

首先,用自己是本尊的想法来提醒自己,例如提醒自己:“我是普巴金刚(Vajra Kilaya)[普巴金刚(梵araK1laya):宁玛派《阿务瑜伽》的主要本尊之一。“普”表空,“巴”表智慧,“普巴”即空性与智慧融合成不二体性。巴法的修持在于断除一切自我的贪执,消除内心的恐惧,如此才能了解法界性。]”,如此修行要简单多了。接着念诵咒语Om Benza Kili Kilaya”(嗡·班杂·奇利奇拉亚),或只念诵“Om·Ah·Hung”(嗡·阿·吽)。然后,你要认识是什么在想象本尊,是什么在念诵咒语,认识除了是你的心在想象本尊、念诵咒语之外,并无其它。

 

没有这个心,就不会有观想本尊;没有心,就不会有念诵咒语。当你检视是什么在想象本尊、念诵咒语、认识自心时,你就会看见心是无别之空觉。举例来说,如果想要用手指碰触虚空,你需要把手指伸多远才能碰触到虚空?你不是在伸出手指的刹那就碰触到虚空了吗?同样地,在认识心性的刹那,你就接触到圆满次第,即空之心性,我们立即认识到空觉之心性。因此,在看见心性的同时,你可以继续念诵咒语。

 

在你开始一座的修法时,不要忘了去想象本尊的身相。如果我们没有看镜子,就看不到自己的脸。观想本尊是指我们让心镜去想:“我是普巴金刚。”你大可以提醒自己即是本尊,因为从一开始,你的五蕴和五大即是诸佛的坛城。

 

如此透过“我是本尊”这样的一个念头,观想就会在一刹那之间产生。这种瞬间的忆念,在刹那间把本尊栩栩如生地带到心上,即是最高和最佳形式的观想。用你的声音念诵咒语,用你的心认识心性,如果你决定这种修行是足够且包含一切的,那完全是正确的,它不像我们必须取悦智慧本尊。智慧本尊本来就没有念头,不会感到满意或不满意,因此它真的只不过是你下定决心,用这种简单而包含一切的方式来修行而已。这是我的意见,我或许太过单纯了;另一方面,它或许是真实的。

 

智慧本尊代表“自生的觉醒(藏rangjung yeshe;梵swayambhu inana),他无别于我们自己的心性,他没有念头,因此不会有所分别,不会为了我们的行为而感到满意或不满意。然而法本也指出:“虽然智慧本尊没有念头,但是受到誓约束缚的眷众却看见人们的过患。”智慧本尊全然的了证如同磁铁一般,吸引各种世间的灵体。这些世间的灵体确实具有缺点,也确实有念头,能看见人们的过患,他们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智慧本尊的眷众包括玛摩(mamos)、参(tsen)和度(du),以及所有不同的地神、火神和水神。对这些眷众而言,你是否呈献供养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对智慧本尊而言,是否有呈献供养并无差别,因为智慧本尊没有念头。

 

在认识心性的同时,你要在三种三摩地的架构内重复从事你的本尊修持。如果你按照这种方式来修持,我可以保证在今生,你可以成就共的成就和正等正觉的无上成就。

 

让我告诉你们的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一点。萨迦·班智达(Sakya Pandita)[萨迦·班智达(Sakva Pandita,1182-1251):据传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是第一位在辩论中大胜印度外道学者的西藏人,被认定为西藏三因明和十明的辑探究传承之创始者,著有《萨迦格言》,对藏族文学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后被享为萨迦第四祖。]不只是一个极具学养的大师,也是一个成就者,他已经发展出声音方面的神通。当他旅行经过西藏边境的一个处所时,他倾听从山上流下的溪流。透过水流,他听到普巴金刚的咒语被错念为:“Om Benza Chili Chilaya Sarva Bighanan Bam Hung Phat(嗡·班杂·七力·七拉亚·撒瓦·毕甘南·磅·哔·佩)”。他心想:“在山上,某个人一定念错了咒语;我最好上山纠正他。”萨迦·班智达上了山,发现有个喇嘛坐在一个不起眼的禅修小屋里。萨迦·班智达询问喇嘛的名字,问他正在做什么。喇嘛回答:“我的本尊是普巴金刚,我正在修普巴金刚的法。”萨迦·班智达问:“你使用什么咒语?”喇嘛说:“0m Benza Chili Chilaya Sarva Bihanan Bam Hung Phat'”(嗡·班杂·七力·七拉亚·撒瓦·毕甘南·磅·晔·佩)。萨迦·班智达说:“喔,不是的!那是错误的咒语:它应该是以Om Benza Kili kilaya”(嗡·班杂·奇利·奇拉亚)作为开头。那是真正的意义所在:“普巴金刚及其明妃,十子(Ten Suns)和所有的食者和杀人者。”这些文字都包含在咒语的音声里。”喇嘛回答:“不,不!文字不如心之状态那般重要,清净的心比清净的音声更重要。我过去说:“‘Chili Chilaya’(七力·七拉亚),我未来也要继续这么说。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你则将需要我的金刚杵(普巴)。”喇嘛把他的金刚杵给萨迦·班智达说:“你把这个带着。”于是萨迦·班智达照做了。

 

一段时间之后,萨迦·班智达在西藏和尼泊尔边境的奇戎(Kyirong)遇见夏卡拉(Shangkara)。夏卡拉是印度教的大师,想要皈依西藏大师。他们两人展开一场大辩论,每一回合的胜利者可以拿一把阳伞或雨伞作为胜利的象征。他们两人各赢了九把伞,只剩下一把伞。那时,夏卡拉飞上天空来展现他的成就。在夏卡拉飘浮在空中时,萨迦·班智达拿出喇嘛赠送的金刚杵并按他的音调念诵道:“Om Benza Chili Chilaya……”(嗡·班杂·七力·七拉亚……)。夏卡拉直接从天空掉到地面上,萨迦·班智达赢了第十把雨伞。据说,佛教之所以能够在西藏留存,便是因为这场辩论的结果。

 

本尊修持点燃修行之火

 

一句古谚语说道:“西藏人因为拥有太多本尊而自毁。”西藏人认为他们必须修持一个本尊,然后必须再修持另一个本尊,然后第三个和第四个,一直继续下去,最后一事无成;而在印度,禅修者终其一生只修持一个本尊而获得无上的成就。如果我们采取这种态度,会是很好的。如果我们修持金刚萨,那么仅仅修持这一个本尊,就已经非常完整了。我们不必持续不断地转换不同的本尊,担心不这么做的话,便会错失什么,实际上如果我们只修持单一一个本尊,就绝对不会错失任何事物。

 

在一部密续之中,有一句话说道:“我为了接受和排拒本尊而忏悔。”有时,修行都会对一个特定的修行法门感到厌倦,例如“够了,就修持这一个本尊!”然后,你放弃那一个本尊的修持,试图去修持另一个本尊,然后过了一阵子之后,你又修持另一个本尊。请不要这么做。

 

如我稍早所说的,如果你成就了一佛,你就成就了一切诸佛。如果你了证一本尊,你自动就会在同时了证一切本尊。当然,修持一个以上的本尊没有什么不好,重点是不要在本尊之间换来换去。

 

你要修持自已最喜欢的本尊。如此一来,你将会自然而然地倾向这个本尊而非另一个本尊,这种感受是你和那个本尊建立联系的一个良好指标。基本的准则是去选择最让自己感到启发的本尊,一旦选择了一个本尊,请持续不断地修持这个本尊。

 

本尊和本尊之间没有根本上的差别,你不能说有好的本尊或坏的本尊,因为所有的本尊都包含在五佛部之内。你不能说其中一佛部比其它四佛部好或糟糕,完全不是如此。但是人们个别的感受却有所不同,因此有些人想要把莲花生大士作为修持的本尊,而其它人则想要修持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或度母。因为业的倾向,人们的偏好因人而异。本尊与本尊之间的功德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你把寂静、忿怒百尊作为本尊,你就把每一个本尊都包括在内了。

 

不论你修持哪一个本尊,一旦你成就了本尊的修持,你就同时成就了所有证悟的功德,其中不会有任何差异。举例来说,当太阳升起时,它的温暖和光亮同时呈现。如果你成就了一个佛的身相,同时也成就了一切诸佛的身相。其原因在于,所有的本尊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他们只有身相上的差别,而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修行者获致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修行者在从事本尊修持的同时,他认识了心性。认识本觉即是真正的修行,你使用本尊作为修行的外在形式。即使每一个本尊展现不同功德的不同面向,在本质上他们都是相同的。

 

你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描述日出。某些人会说,当太阳升起时,不再有寒冷,或不再有黑暗,或它变得光亮,让你可以看见东西。人们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描述证悟状态的不同功德,在证悟状态之中,诸如智慧、慈悲和能力等功德都任运展现。

 

请试着把本尊修行视为诸佛应我们之请而赐予的礼物。当皈依时,我们请求保护和护卫,而如何去除障蔽和获致了证的教法则是真正的保护。本尊修行是真正的护卫,籍由本尊修持,我们可以去除需要去除的事物,了证需要了证的事物,进而获致成就。

 

虽然我们已经具有这证悟的本质,但是它如同尚未点燃的油灯那般尚未觉醒。我们需要用一盏点燃的油灯来连结、来触及这证悟的本质,籍以点燃自己的油灯。想象两盏油灯:一盏尚未点燃,另一盏已经点燃(证悟)。那盏尚未点燃的油灯必须靠向另一盏油灯,才能获得光亮。

 

同样地,我们已经具有佛性,但是尚未了解佛性。我们尚未认识佛性,尚未修持佛性,尚未建立稳定的佛性。我们和那些其它的“油灯”建立连结具有大利益,因为他们已经认识佛性,修持它,并且具有稳定性。我们的油灯已经准备就绪要被点燃,但是它尚未认识它本身,尚未修持,尚未获得稳定性。

 

本尊修持具有利益。米庞(Mipham)仁波切具有文殊菩萨的净相;文殊菩萨是他的无上本尊。籍由这个本尊的修持,米庞仁波切成为一个伟大的班智达,一位极为博学多闻的学者。许多印度的大成就者修持度母仪轨,他们把“认识心性”和本尊修持结合在一起,获致成就。所有这些伟大大师的生平故事里,都有讲述本尊的修持法门。你绝对不会听到任何人说:“我获致成就,没有修持任何本尊。我不需要诵任何咒语。”本尊修持如同在修行之火上添油,使修行之火燃烧得更高、更热。

 

序言 ▎导言1、2、3、4《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一章 根基:佛性《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二章 冈波巴四法《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三章 佛不在他处《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四章 存在与不存在《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五章 觉受《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二十章 立断与顿超双运 ▎第二十一章 修持的征相《立断》

第十三章 本觉的功德《立断》


第七章 直指赤裸的本觉 《立断》


第一章 基 《立断》  (基 本觉 虚空)


推荐书籍:《立断:祖古乌金仁波切直指本觉》附:第十五章 三虚空瑜伽

《彩虹丹青——生起与圆满次第精要》全集

《大成就者之歌》全集 附:本书术语

赶在春节前整理了各宗关于禅修方面的资料

抽空整理了道家、JD教方面的资料


公众号收官之15:实修系统之others


公众号收官之14:藏密之后弘期(下)


推荐几本书籍:图解藏密、图解佛经等(持续更新中)


公众号收官之14:藏密之后弘期(上)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下)


公众号收官之答疑篇:关于内在境域、天(界)和如来藏 兼答无云晴空师兄之“如何划分境域力量?”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中)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上)


公众号收官之12:人分南北,了义法岂分南北?


公众号收官之11:内地藏密实修之总说篇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下)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中)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上)

公众号收官之9:从“吕祖参黄龙”谈道家见地


公众号收官之8  道家始于“长生不老”,囿于“长生不老”

公众号收官之7:胡侃Sant Mat的前行思想


公众号收官之6  实修南传佛教今生无法获得究竟解脱——以“滑溜溜的心意个案”为例谈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法(禅宗、藏传为主)的差别

公众号收官之5  “坐上”与“坐下”谈开去(座上与座下):“坐上”“坐下”与(自)相续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加持物…

公众号收官之4  时间久了,大家都忘了真正“了义法”长什么样子了


公众号收官之3 关于Sant Mat的印启、传承及相关的不共教导

公众号收官之2 因为专注于高等境域的提升,导致Sant Mat的前行修法实在没有多少过人之处


公众号收官之1序章:我们永远只知道“我们知道的”,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

“到这里,就到这里了!”——公众号更新之收官季


请假条(2023年1月7日~2023年2月5日)暨新年祝福


请假条(2022年1月18日~2022年2月15日)附:上帝给好人最棒的奖励


请假条(端午节停更)附:“土耳其圣人:苏菲的神圣舞蹈”


新年祝福:你生而有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